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1、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教学还应加强
本次考试基础知识部分比重偏大,从答卷情况上看,基础知识部分很多同学还存在着对知识点掌握不全面、不准确的情况,在各道
题上都有表现。

从本次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有:部分学生对比例的意义理解不清,圆柱的表面积体积整体计算能力不强,计算不够熟练,计算准确率
偏低,从总体上看学生掌握的情况最不好,不仅成绩低的学生失分,甚至高分段的学生在这部分也有失分。

2、审题能力、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4、学生的一些习惯不规范
作为小学生,有很多习惯应该养成,在本次考试的试卷上,好几个学生数字抄错。

这些看似小毛病,但可能在考试时可能就会成为
学生失分的原因。

我们应该未雨绸缪,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针对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做好以下几点:
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

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好学生的
书写、审题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脚踏实地打好基础
一、试卷分析
本卷有四大版块,总分100分,分为基础知识36分、计算24分、操作5分、解决问题35分,主要包括负数、圆柱与圆柱、比和比例、分数乘除法和应用题。

该卷题量适中,题型多样,内容丰富,有很强的针对性。

同时,灵活性大,注重了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相互统一,也注重了学生的计算,应用等方面能力的考查。

二、考情分析
本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

年级平均分为46分,年级及格率为
28℅,年级达优率为11℅。

三、考生答卷情况分析
从试卷得分情况来看,填空题第1、3、4、10、12、13,判断第4、5,选择第1、2、5,计算中简便计算与文字题,应用第3、4、5、6、失分率较高。

这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概念(如比和比例的意义
和基本性质、成正反比例关系的量、分数乘除法的意义)等掌握得不
牢固,运算能力没有过关,解决问题能力欠佳,主要反映在: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填空第1、4题,12分:2.5时的比值是(),化简最简整数比是(),考察的是单位换算,有些学生对相关单
位的进率记不清,单位的大小也较模糊,到底是乘以进率还是除以
进率,学生无从下手,看的出来是对单位换算的理解上还有问题,
今后要强化单位换算的教学与辅导。

忽略了化简比;第3题一项工作
原本5小时完成,现在只要4小时就可以完成,工作效率比原来提
高了(),学生对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成什么比例不了解及求一个数
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类型的题目掌握的不到位,导致出错;第10
题反映出学生对“圆柱与圆柱之间的关系”这块内容掌握得不好,
第12题考查了生活中圆柱体的应用,求无盖水桶的表面积和体积,
学生不熟练,判断题第4题,这类题目学生还是不能理解,无法判
断半径变化,圆柱的底面积与体积该怎样变化。

选择题第1题,一
袋大米,先吃去1/5,再加进剩下大米的1/4。

学生对两句话中单位“1”不分,无法理解“剩下”的意义,转化单位“1”。

2、学生计算习惯较差,经常发生抄错数字或简单的加减法算错
的情况,需在平时注意习惯的培养,更主要的是加强计算能力、提
高计算的准确率上下功夫,因为计算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是提高数
学成绩的关键所在。

失分较多的是简便计算,个别学生不会运用乘
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解方程第一小题偏难,应用了百分数、分
数计算的技能。

列式计算学生对题意很难理解,都导致失分严重。

3、实践与应用中的数量关系分析,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不
会找单位“1”,分数乘法应用题与分数除法应用题中,不知道什么
时候用乘,什么用除。

在圆柱与圆锥这类型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分
不清,审题不透彻,导致错误。

4、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同学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计
算粗心,审题马虎,出现漏题现象。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
学习的机会。

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
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
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生在做题时
要说题目的算理,明确计算方法,能口算的就一定要口算,能简便
的一定要简便运算。

5、加强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教师在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因材
施教、解答问题、弥补课堂缺陷的课外教学方式。

在课外辅导时,
才可能有针对性地给基础差的学生“找差补缺”,为优生“开小灶”。

6、完善学生成长档案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试卷分析
本卷共有六大题,总分100分,分为基础知识、计算题、操作题、应用题四部分,整个试题注重基础性知识,涉及了分数乘法的计算及
应用,位置的相关知识。

该卷题量适中,题型多样,内容丰富,知识点的分布大体均衡,有很强的针对性。

同时,灵活性大,注重了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相互
统一,也注重了学生的计算,应用等方面能力的考查。

试卷操作题
印的有点模糊,所以大多数同学没有看清楚,导致出错。

二、考情分析
本次考试成绩中上。

平均分为82.3分,年级及格率为100℅,
优良率为65℅。

三、考生答卷情况分析
从试卷得分情况来看,填空题较简单,判断第1、2、3、5题,
选择第3、5、6题,灵活性强,出错率较高,计算中简便计算、操
作题、应用题第2、3、4、6题失分率也比较高。

这说明学生对基础
知识、概念(如方向、数对、倒数、长方开面积公式、分数乘除法的
意义、单位“1”)等掌握的不牢固,运算能力还没有过关,解决问
题能力欠佳,主要反映在: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填空题第5题,学生对位置与方向知
识遗忘。

第8题比较灵活,对倒数的理解不够,导致出错,判断第2、3、5题反映出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不够。

2、计算能力还需要加强,尤其是能运用简便方法的,学生对一
些运算定律掌握不牢,在教学中应注意,尤其是乘法分配率,学生
容易混淆,不会灵活运用。

3、实践与应用中的数量关系分析,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不
会找单位“1”,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分不清,审题不透彻,导致错误。

4、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同学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计
算粗心,审题马虎,出现漏题现象。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知识的运用和延伸。

让学生牢固
掌握有关概念、公式、法则,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
以然。

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不
同的数学知识,得到不同的发展,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结果要求什么,已知
什么条件,由已知条件怎样推导出问题。

解决应用题还有一个很重
要的方法,就是划线段示意图。

学生能很熟练的运用。

另教师应尽
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要让学生的思
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
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3、针对单位“1”的问题进行强化。

学会找单位“1”,如:苹
果树是梨树的四分之三,把梨树看成单位“1”,苹果树比梨树多四
分之三,把苹果树看成单位“1”。

4、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生在做题时
要说题目的算理,明确计算方法,能口算的就一定要口算,能简便
的一定要简便运算,熟练掌握常见的简便运算的类型。

可运用小组
合作学习的模式,优生带后进生。

5、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果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双基”,能否正确解题,而忽视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数
学教育的严重失误。

学生答题字迹潦草,格式混乱,审题不认真,
计算不细心,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做事浮躁,责任意识淡薄。

本次测试学生的过失性失分相当普遍,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成绩。

所以,要让学生做到上课认真听,作业按时完成、消化。

6、加强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教师在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因材
施教、解答问题、弥补课堂缺陷的课外教学方式。

在课外辅导时,
才可能有针对性地给基础差的学生“找差补缺”,为优生“开小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