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通信天线技术

移动通信天线技术


电调天线定义
l 常规天线:垂直面主波束下倾角度固定的天线(无下倾,预置下 倾)
l 电调天线:可电子调整垂直面主波束下倾角度的天线,型号特征
遥控电调天线
控制器
电调天线工作原理
l 所谓电调天线,即通过改变共线 阵天线振子的相位,使得天线阵 中不同振子在空间辐射场强的合 成分量发生变化,从而使天线的 垂直方向图下倾。
天线的性能指标
l 备注页
天线的性能指标
机械性能指标
天线尺寸 (mm)
640×296×156
天线重量 (kg)
20
辐射材料

天线罩材料
UPVC
工作温度(℃)
-40~+70
机械下倾角调整范围 (°)
0 ~ -15
储藏温度(℃)
-55~+80
最大风速(km/h)
210
天线工作带宽
l 无论是发射天线还是接收天线,它们总是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工 作的。通常,工作在中心频率时天线所能输送的功率最大,偏离 中心频率时它所输送的功率都将减小,据此可定义天线的频率带 宽。
单极化和双极化天线对比
垂直极化
水平极化
单极化
双极化
水平极化波的电场平行于水平面,在地面 上传播时损耗大;垂直极化波的电场方向 垂直于水平面,在地面上传播时损耗小。
为了得到分集增益,物理上单极化天线需 要两根天线,安装会受到空间的影响。而 双极化天线内集成了两根天线,能够节省 安装空间。
分集距离 D
极化隔离
双极化天线
单极化天线 单极化天线
隔离度
隔离度
端口隔离度
l 对于多端口天线,端口隔离度是衡量各个端口之间互耦的重要指 标,理论上要求各端口是独立的即无互耦的,工程实际中要求隔 离度大于30dB。
1000mW ( 1W) 10log(1000mW/1mW) = 30dB
1mW
天线方向图
l 天线的方向图特性包括: l 水平面/垂直面3dB波束宽度 l 前后比 l 下旁瓣零点填充和上旁瓣抑制、下倾角
l 两臂长度相等的振子叫做对称振子 l 每臂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称为半波振子 l 全长与波长相等的振子,称为全波对称振子 l 将振子折合起来的,称为折合振子
波长 1/2波长
1/4波长 1/2波长
1/4波长
天线工作原理
天线的内部结构
馈电网络(功率分配网络)
辐射单元(振子)
反射板(槽板)
基站天线安装
D.以上都不对
l 5、极化天线主要分为垂直极化,平行极化和交叉极化这三种。 ()
l 6、天线在通信系统中使用较多的两种极化天线为:单极化天线和 双极化天线。( )
目录
l 第一章 天线原理 l 第二章 天线主要指标 l 第三章 电调天线介绍 l 第四章 基站天线的选型 l 第五章 智能天线的应用 l 第六章 天馈系统常见问题
方向图特性—前后比
后向功率
前向功率
F/B = 10 log
(前向功率) 一般要求 : F/B> 25dB
(后向功率)
上旁瓣抑制与下旁瓣零点填充
l 为了减少对临近小区的干扰必须抑制上旁瓣电平,一般要求为〉 15dB
l 为了使覆盖特性更加均匀,减少盲区,下旁瓣零点必须填充,一 般要求为18dB
相对电平 (dBm)
练习题
10、【多】天线的下倾方式分为 ()
A.机械下倾
B.固定电子下倾
C.可调电子下倾
D.机械和固定电子下倾
11、【多】天线下倾角取值与()直接相关。
A.天线高度
B.覆盖半径
C.天线垂直波瓣
D.电子下倾角参数
12、【判】过大的机械下倾角也会导致波束畸变从而产生新的干扰 。()
13、【判】机械下倾角的另一个缺陷是天线后瓣会上翘,对相邻扇 区造成干扰,引起近区高处用户手机掉话。()
移动通信天线技术
l 移动通信是当今通信领域内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 速的领域之一,天线是用户终端与基站控制设备间 通信的桥梁,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和无线接入通信 系统中,它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推动 了天线概念的变革和技术的创新。能否对移动通信 中天线方面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全面掌握天线相 关的知识,无论是对产品的安装和维护、网络规划 工作的顺利开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l 这种方法能够保证在改变倾角后 天线方向图变化不大。使得天线 在服务小区的扇区内减小覆盖面 积但又不对邻区产生干扰。
z
1
2
天线波束
1
x ¡£ 2

相位面
电调波束下倾
无下倾角
有下倾角
控制方式
l 在控制方式上,电调天线可分为机械标尺手动调节和遥控电调。 l 遥控有分为有线的遥控和无线的遥控。
u 前者用手持遥控盒调节,或者笔记本电脑直接调节。 u 无线遥控的主要通信手段是LAN(局域网),WAN(广域网),以及
天线电压驻波比
l 回波损耗:RL=10lg(10/0.5)=13dB l 功率反射系数:Γ²=0.5/10=0.05 l 电压反射系数:Γ=0.2238 l 驻波比:VSWR=(1+Γ)/(1-Γ)=1.57
u 一般要求天线的驻波比小于1.5,驻波比是越小越好,但考虑到天线 制造成本和批量生产的一致性在工程使用中没有必要追求过小的驻波 比。
A.电场强度
B.磁场强度
C.信号强度
D.波束强度
l 2、隔离方式有()
A.水平隔离
B.垂直隔离
C.倾斜隔离
D.空间隔离
l 3、基站天线常用极化方式包括()
A.水平极化
B.垂直极化
C.﹢45度极化
D.﹣45度极化
练习题
l 4、天线的隔离度取决于()
A.天线辐射方向图 B.天线的空间距离
C.天线的增益
u 如右表所示,当天线的驻波比分别是1.5和1.35时,由上面的公式可 计算出功率反射系数分别是4%和2.2%,则由于反射引起的增益损失 分别是0.18dB和0.1dB
端口隔离度
l 隔离度指的是两根或多根单极化天线或者一根双极化天线两个端 口的不相关性
l 隔离度指标保证了同扇区天线分集接收的性能。
手机短信。技术发展的方向是通过集中网管控制系统控制天线,实现无 线覆盖远程综合控制。
电调天线在网优中的优势
l 美观
u 结构上仍然垂直安装,便于美化
l 便捷
u 可根据覆盖区域内话务量的变化实时、动态、便捷地调整下倾角
l 覆盖效果好
u 能有效克服机械调下倾角的覆盖缺陷
l 应用比重大
u 全球电调天线的使用比例已从2006年的28%,上升到2011年的80% 以上,众多运营商因此受益
练习题
7、【单】在覆盖半径一定的情况下,天线越高需要的下倾角越()
A.大
B.小
8、【单】增大下倾角是必要的网规手段,可以()覆盖范围,() 小区间干扰。
A.减小,减少
B.减小,增大
C.增大,减少
D.增大,增大
9、【多】下面哪些参数属于天线的电气指标()
A."增益"
B."驻波比"
C."波束宽度"
D."天线重量"
什么是天线?
l 天线是在无线电收发系统中,向空间辐射或从空间接收电磁波的 装置。
u 把从导线上传下来的电信号做为无线电波发射到空间; u 收集无线电波并产生电信号。
B la h b la h b la h b l a h
无线电波的基本知识
l 无线电波是一种信号和能量的传播形式,在传播过程中,电场和 磁场在空间中相互垂直,且都垂直于传播方向。
l 基站天线的安装示意图
主馈线7/8’ 室内超柔跳线
防雷保护 器
基站
天线调节支架
抱杆(50~114mm) 接头密封件 绝缘密封胶带,PVC绝缘胶带
接地装置
板状天线
馈线卡 馈线过线窗
室外跳线 走线架
练习题
1、【多】自由空间的路径损耗与哪些因素有关?()
A.发射功率
B.天线增益
C.频率
D.距离
2、【判】无线电波频率越低,传播损耗越小,覆盖距离越远;而 且频率越低,绕射能力越强,建筑物内覆盖效果越好。()
练习题
1、【多】天馈系统驻波比变差的可能原因有()
A.接头松动
B.接头防水不好导致进水
C.天馈避雷器驻波大 D.馈线某处折损
2、【单】驻波比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优化前应该确定基站每 个小区在LTE的工作频率上驻波比小于()
A.1
B.1.5
C.2
D.3
3、【单】驻波比告警的合理范围是()
A.VSWR≤1
练习题
14、【判】一般来说,在采用同类的天线设计技术条件下,增益 相同的天线中,水平波瓣越宽,垂直波瓣3dB越窄。() 15、【判】天线前后比指的是主瓣最大值与后瓣最大值之比。( ) 16、【判】在进行LTE业务时,离天线越近效果越好。()
目录
l 第一章 天线原理 l 第二章 天线主要指标 l 第三章 电调天线介绍 l 第四章 基站天线的选型 l 第五章 智能天线的应用 l 第六章 天馈系统常见问题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向
振 子
电场
磁场
电场 电波传输方向
磁场
电场
天线工作原理
l 导线载有交变电流时,就可以形成电磁波的辐射,辐射的能力与 导线的长短和形状有关;
l 当导线的长度增大到可与波长相比拟时,导线上的电流就大大增 加,因而就能形成较强的辐射。通常将上述能产生显著辐射的直 导线称为振子。
天线工作原理
l 定义:天线增益是指天线将发射功率往某一指定方向集中辐射的
能力。
理想点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