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园博园总体规划设计方案0

重庆园博园总体规划设计方案0

重庆园博园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重庆园博园 , 园林 , 建设部 , 上海复旦 , 国际
园景人编者注: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是目前我国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内容最丰富的
风景园林行业综合性盛会,每两年举办一届。

重庆园林博览会开展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本
文为你讲解重庆园林博览会的整体规划方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1 年 11 月 19 日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隆重拉开帷幕。

中国国际园林
博览会是目前我国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内容最丰富的风景园林行业综合性盛
会,每两年举办一届。

重庆园博会充分结合重庆的山体特征,创作了一个震惊世界
的园林巨作,其总体规划方案也受到重庆市委和建设部的好评。

上海复旦规划建筑
设计研究院景观分院
承担了重庆园博会的总体规划设计工作。

总体鸟瞰图效果
山水水墨意境画
据重庆园博园总设计师,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分院院长冯一民介绍,园
博园位于重庆" 两江新区 " 核心地区的龙景湖片区,占地面积约 2.2 平方公里,距重庆江北
国际机场、重庆铁路江北客运站及多条高速公路均在15 公里以内。

基地周边主要为生态控
制绿地和工业用地,外部道路包括金开大道、金山大道、金兴大道和金渝大道四条城市快
速干道,周边还有轨道 3 号线站点,交通条件便利。

基地原状为丘陵地貌,主要由九座山
体构成,山体高差起伏较大,差达一百多米,山势坡度较陡,坡度15%以下用地仅占总用地10%。

当时基地中部有在建的龙景湖水库,水面面积约800 亩。

复杂地形处理及自然山水利
用是园博园设计的关键。

在经过反复思考及论证后,将园博园的风格定位为传统风、
古典风,计划在自然山水中展现古典园林。

巴渝园鸟瞰图
有了清晰的定位,在凸显展园特色方面也做足了文章,冯一民补充到,本次园博园主
要体现五大方面的特色: 1)中华传统园林特色 2)山地园林特色 3)节约型园林特色 4)引
领科技发展的园林特色 5)群众广泛参与的园林特色。

后来建成后大家对其的评价证明,这些
特色基本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谈到本届园博会的创新和突破,冯一民认为是" 博纳 " 二字。

他说 " 博纳 " 体现在五个方
面:受众的博纳、功能的博纳、形式的博纳、文化的博纳和绿量的博纳。

廊桥全景
水汀全景
塔桥相映
眺重云汀亭挺蜓
重庆园博会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功能分区图排版
(一)设计策略
基地内的设计难点主要在于六大问题: 1)复杂山地的空间利用 2)竖向空间如何复合利用 3)复杂地形交通组织 4)园区的功能复合性 5) 展后持续利用 6) 建设后生态持续及修复。

针对该六大问题,从空间、功能、生态三个层面提出策略进行解决。

(1)空间策略
根据山体竖向空间的情况从上至下大致分为了山顶、山腰、山脚、水面四个层次,因地制宜地分别布置生态公园、田地景园、园林花园、水上游园。

(2)功能策略
在功能复合性上,在传统园林观赏功能的基础上注入生态、养生、旅游、展览、科研、
游乐、休闲、购物、餐饮等功能,使园博园成为一个" 城市绿地综合体" 。

(3)生态策略
针对现状人工湖水质、水量保持问题使用水体净化技术、雨水收集技术、透水铺装技术。

针对现状山体裸露面及规划后建筑垂直面生态处理使用垂直绿化技术。

(二)总体规划
( 1)空间结构
景观结构图
园博园在设计中因地制宜、应势成景,巧妙的利用了地形,创造竖向上丰富的空间层
次,最终形成 " 两景区 +两展区 " 的园区空间结构,分别为主要景区、中心景区、综
合展区和大中华展区。

(2)功能分区
在空间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区域,分为四种功能区,分别为入口区、展园区、景
园区和生态区。

生态区是为维护园区整体优良的山体生态环境而设置的区域,设置
在不能建设的用地上,其既是园区各园林的绿色大背景,也是维持动植物多样性的
天然宝库。

(3)详细布局
根据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对基地进行了详细布局,分别为 3 个入口区,景园分为 14 个区,包括候鸟湿地景区、中心景园景区、巴渝园景区、卧龙石景区、双亭瀑布景区、云顶
景区、湿地花溪景区、桃花源景区、沐风廊景区、龙景书院景区、梅苑山庄景区、东篱村
寨景区、青山茅庐景区、植物园景区。

展区分为11 个区,包括国际园林展区、现代园林展
区、港澳园林展区、岭南园林展区、江南园林展区、闽台园林展区、西部园林展区、
北方园林展区、企业园林展区、个人园林展区、园林实践展区。

东篱村寨效果图
园林八景效果图
园林八景效果图 2 环湖节点效果图
环湖节点效果图 2
悠园效果图
( 4)道路交通系统
在道路结构上形成" 双线环绕,支环相扣" 的结构。

在交通体系上分成陆上和水上两个
体系,其中陆上交通形成三个道路层次,主要园路宽度6 米,次要园路宽

4 米,园区支
路宽度1.5 米。

水上交通由码头和水上游线构成,共设

7 个码头和六条游线。

交通分析图
环湖行道树效果图 2
桥效果图
( 5)景观游览系统
在景观结构上结合现状 " 山拥水环 " 的景观气势,规划营造 " 一轴多带 " 景观结构,山拥为众星拱月之势,水环为平湖映翠之景,一轴为启承转合之序,多带为层叠辗转之韵。


景点分布上结合园博园群山环绕之形,营造园博园十大景点,分别为卧龙石刻、廊桥
飞瀑、双亭瀑布、瞑阁暮钟、重云绕塔、沐风幽廊、梅苑山庄、龙景书院、青山茅庐、
千里云顶。

( 6)绿化种植系统
植物种植分区规划
环湖行道树效果图
在种植类型分区上,新置绿化品种 200 余种,加上原生品种,总共达 600 种以上。


种植设计上,结合现状部分可以利用和保留的良好植被,配置大量乔木、灌木、地被、草
坪,形成常绿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群落结构。

种植适当点缀不同的具有唯一性和标
识性植物主题园,以垂直绿化恢复被破坏的山体,形成春季山花烂漫、夏季浓荫叠
翠、秋色层林尽染、冬景苍劲纯洁的季相变化景观效果。

(7)生态设计系统
园博园生态设计包括建筑绿色节能体系、绿化区域碳氧含量平衡体系、水自净化系统、
绿化垂直设计体系和若干个技术手法。

建筑绿色节能体系使主展馆可节约能源 30-35% ,巴渝
园可节约能源 25-30%。

绿化区域碳氧含量平衡体系使规划后比以前多吸收 CO2,多释放O2。

水自净化系统即外部雨水的净化系统和内部水通过山体自净系统。

绿化垂直设计体系使绿化垂
直设计面积达 8 万平方米。

其他生态技术手法包括修复耐践踏草坪、再生资源型
生态透水路面、雾喷降温节能技术等。

( 8)展园控制系统
为了更好的控制各地的展园的建设,规划创新性地提出" 形散神聚 " 的展区布局、 " 前庭
后宇 " 的展园格局、" 一线游览 " 的交通组织和 " 层叠错落 " 的景观形式,充分保证展区的整体性和展园的独立性。

园之要义天成之道,在顺,而不在破,顺山立景,依水布园,而造天成之势!
园之意境园之意境,形、神二者。

形也,景之所至;神也,境之所至。

(三)重点设计
园博园重点设计沿水展开,形成" 一轴两星 " 的格局,一轴是中华智慧的文化轴,是传统园林的展示轴,是园博园的精神轴,由东至西分别为主展馆、巴渝园、荟萃园,两星为
龙景书院,卧龙石刻。

龙景书院以传统的书院空间结构展示重庆发展历史,仿古代学堂布局,开展" 唱读讲传"文化活动,展示巴渝古今之事。

卧龙石刻结合现状卧龙石设置不同主题的石刻、浮雕、石壁,突出园林石景,展现" 重庆大足宗教文化" 。

荟萃园
巴渝园夜景
巴渝园突出传统园林味道,打造出" 园中隐院,院融景园"的空间格局,利用每一个院落来体现不同的园林要素,丰富园林景观特色。

山水契合,场镇空间,错落有致。

以现代
的设计手法和技术,重构传统建筑与空间的精神;以街道和院落的形制,再现巴渝的风土
人情和古典园林的意境。

巴渝园鸟瞰
巴渝园 2
凌云桥
重庆园博园不仅展示出“一平湖尽显真山水,数峰岭皆隐故园林”的诗情画意,更完美诠释着“山水无间,人无间”的亲密和谐。

在此,我们祝愿重庆园博园的明天更美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