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4.党的“八大”正式提出常任制
八大召开前夕,毛泽东提出:“是否可以依照人 民代表大会的办法,设党的常任代表。”他的这 个建议,得到了当时中央领导集体的一致赞同。 同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修改党的章程中,正 式提出来党代表常任制的问题,也因此把常任制 问题写入了党章。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 说的一个重大发展。但是,遗憾的是,这样一个 重大党内自我完善、自我修正、自我发展的重大 而又重要的制度,刚一提出,随后,由于党内政 治生活的不正常,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和实施, 便销声匿迹了。
党代表履职技巧和工作实务
中共佛山市委党校 何良苏
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党代表履职能力 第二部分:人大代表履职能力 第三部分:政协委员履职能力
第一部分:党代表履职能力
一、党代表任期制的发展历程
(一)基本概念
1.党代表任期制——是指各级党代表大会的 代表,在同级当届党代表大会召开和闭会期间, 享有代表资格,行使代表权利,履行代表职责, 发挥代表作用。党代表每届任期与同级党代表 大会当届届期相同。赋予党代表在任期内的知 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
十八大首提党代表提案制
党代会代表的提案制是一个新生事物,第一次提出这样的概 念,提案制就是党代会的代表有权在党代会开会期间,就 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等问题提出提案,并希望得 到有关方面的关注和解决。 第一,它能够保证党员代表在党代会内部更好的发挥参与党 内生活的作用,能够极大的推动党内民主。 第二,党代表提案制还能够吸纳社会公众对党和国家的一些 重大诉求、重大问题的建议等,并通过提案制这样的形式, 及时地反映到党的决策层。 第三,它更加丰富了党员参与党的重大活动的方式、路径和 手段,调动党员参与党的重大活动的积极性。 第四,通过党代表的提案制度,能够保证党和国家的重大路 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党员群众建立一种良性的沟 通渠道,保证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可行性。
2.党代表任期制的几个关键要点
(1)时间拉长:由“一次性代表”转变为“经常性代表” ,一般任期为5年;
(2)权利扩容:新增赋予党代表的提案(大会期间)、提议(闭会期间)、
列席会议、质询、询问、视察调研、民主评议等权利; (3)责任加码:由“政治荣誉”转变为
“政治荣誉责任兼备”,
树立形象, 维护威信, 推动发展,促进和谐; (4)制度保障:党代表具备了经常性 议党参政主体地位的 制度保证。
5.新时期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实践探索
从1988年,中央组织部开始选择一些市、县、 区进行了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工作。常任制被看 做是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改革取向。此后,党的 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更加明确指出:“要扩大在 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实行党代表任 期制”。 2008年5月中共中央引发了《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 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党 的第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再次就这个重大问题作出新 的专门的重要安排部署。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有 关发展党内民主方面的重要部署,在接下来的内容中, 我们再一起回顾。
2.提 议:是指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代表围绕本级党 代表大会的重要决议和决定,本级党委的重点工作、热点 难点问题,提出的建议或意见。 提出:党代表个人或联名,以书面方式提出; 审批受理:本级党委是党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未列入为提案, 及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代表提出的提议的审批和交办机 关。 承办单位:下一级地方党委及本级党委所属部门党组织为 党代表提议的承办单位。 办理程序:按本级党委批准交由承办单位办理;承办单位 认为不属于本单位职权范围的,应退回并说明理由;经请 示重新明确承办单位。 答复方式:承办单位应积极答复党代表提议。
• 现在当党代表既有权利又有义务,不是荣誉 • 提一件好的提议,不论选题的角度、调研的深入度、 信息的对称度,时间的充裕度,这对党代表来说,都 有比较大的压力。 • 大力提倡优势整合。特别希望看到各位代表能运用组 织和界别优势来组织提案,如医卫界、教育界、文化 界、科技界、工青妇群众团体,以及企业家们借用行 业协会的力量,整合发挥优势,能发现和提出不少各 自熟悉的问题和合理化的建议,提提议应该会有较高 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这也是走提案精品化的一条有效 途径 • 提议一定要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
(二)开展提案、提议工作
1.提案:是指党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党代表围绕 本级党代表大会的重要决议和决定,本级党委的重点 工作、热点难点问题,提出的建议或意见。 提出: 须10名(包括10名)以上党代表联名以书面形式提出。 审批程序:经提案审查委员会审查,由大会主席 团决定批准,方可列入大会议程。 办理方式:经大会主席团批准,列入为提案的, 交由党代表大会进行讨论、审议和表决;表决通过后, 会后由本级党委负责安排承办单位办理。经审查不能 列入大会提案的,会后可按党代表提议办理。
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在 拟定的章程中就确认党的代表大会是党的唯一的最高权
3.中国共产党:常任制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至1928年,实行党代 表大会“年会”制,8年期间共召开了6次党的代表大会,基本 上是每年召开1次。但随后由于战争等因素,相隔17年才召开 党的七大。 第二阶段:1956年至1976年文革结束,这个阶段也是个滞缓阶 段。从1956年召开党的八大,一直到文革结束,二十年间,共 召开了党的九大、十大两次党代表大会;党内生活极其不正常。 这是我党走的一段弯路。也可以说党领导的事业走了下坡路。 或者说发展缓慢。 第三阶段: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经过对历史教训的深 刻反思,开始了新时期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实践探索。1988年 开始常任制试点,2008年出台实行任期制暂行条例。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2.有利于党员代表主体地位
保障党员“四权”具体举措
3.有利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升执政能力
促进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
三、党代表履职的方式和方法
(一)开展视察调研。 (二)开展提案、提议工作 (三)开展询问、质询工作 (四)向党代表通报党内重要情况 (五)党代表参与党内重大决策 (六)邀请党代表列席党内重要会议 (七)党代表参与推荐选拔重要干部工作 (八)党代表教育培训工作 (九)党代表述职评议工作 (十)划分代表团开展工作 (十一)联系基层党员群众
提案提议的特点
1、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联名 2、提议不受时间限制,一年四季都可以提 3、提议没有严格的审查程序。而提案有。 提案要经过审查委员会审查立案、主席团 通过和大会表决等严格的程序。但提议也 有严格的制度保障 4、没有约束力。提议是意见和建议,供参 考。而提案是大会表决通过,有约束力和 强制性。
提案提议的写作
• 党代表提案提议制度,吸收了人大议案(政 府向同级人大)和政协提案(政协向同级 政府)的一些做法。在性质方面和写作方 法方面,大体相同,都是提意见和建议。 • 即“提出问题”——“分析问”——“解 决问题”
党代表提案提议的含义
• 党代表提案——是指党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代 表就党的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 (方向、全局、路线、政策等),向大会提出 的书面意见和建议——议大事懂大局管本行 • 党代表提议——是指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代 表就党的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 向党委提出的书面意见和建议(个人或联名) • 意见——对一件事的看法 • 建议——指针对一个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使 其向着更加良好的、积极的方面去完善和发展
(二)发展历程
1.马克思和恩格斯: 1847年,在伦敦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第一个以
力机关,并规定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 并在起草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明文规定:实行代表大 会年会制。 2.第一个共产党政权国家苏联: 十月革命胜利后,即使面对外敌武装入侵和国内激烈的 内战与叛乱,列宁始终坚持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列宁逝世 后,党代会年会制没有真正坚持下来,斯大林改变了这个 传统,造成党内民主严重缺乏,个人专断之风盛行,留下 了相当深远的负面影响。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工人、 农民代表比例,落实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 代表任期制,试行乡镇党代会年会制,深 化县(市、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实行 党代会代表提案制”
二、实行党代表任期制的意义 总体上讲:
是推设科学化水平的现实需要
1.有利于扩大党内民主
3、坚持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注意 听取选举单位党员群众的意见,反映党员 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 4、一事一案,有明确的案由、案据和方 案。案由应写明提案的必要性;案据应写 明提议的合理性、可行性;方案应提出解 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或建议。 5、使用统一格式的《佛山市党代表大会 代表提案(提议)表》,以书面形式或通 过网上提交。
• 党代表提案性质类似于人大的议案,要通过 主席团审议、大会表决,在党内有约束力和 强制性。人大议案在人大职权范畴有约束力。 • 党代表提议性质类似于政协的提案,提出意 见和建议,有可能被采纳,也有可能不被采 纳。 • 提案审查委员不立案、大会主席团没有被通 过或大会表决未通过的,作为提议办理。
撰写提议的要求
写作内容要求
1、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决策部署,认真研 究全市科学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 问题,为佛山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建言献策。
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 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 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 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 定型(强调重要领域改革) ——十八大报告
2、突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 建设这个重点,紧贴党的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 设和制度建设实际,为提高党的建 设科学化水平出谋划策。
(一)开展视察调研
1.时间要求:根据工作需要,按照本级党委安排, 可定期或不定期进行。 2.工作内容: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 重大问题,贯彻上级党组织重要安排和本级党代表大 会决议、决定,以及广大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 问题,进行组织和实施。 3.工作方式:可按照地方党委安排,集中组织开 展视察调研;也可由地方党委批准,委托所属代表团 或党代表个人分头进行。具体工作方式:可采取个别 走访、现场视察、召开座谈会、民主恳谈会等方式进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