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基、基础和地下室关系与构造

地基、基础和地下室关系与构造

地基、基础和地下室 关系与构造

1.地基、基础的含义 1)基础:位于建筑物的的最下部,并且埋入地下
直接作用于土层上的承重构件叫基础。
2)地基:指基础底面以下,受到荷载作用影响范 围内的岩体或土体。其单位面积所能承
受的最大垂直压力称为地基承载力 。
构、剪力墙结构、宜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地基。
5.箱形基础 (1)组成:底板、顶板和纵横墙; (2)特点:刚度大、整体性; (3)适用范围:多用于荷载较大的高层建筑和设有地下室 的建筑。 6. 桩基础 (1)组成:桩身和承台组成; (2)特点:桩基础具有承载力高、沉降量小、节省基础材料、 减少土方工程量、机械化施工程度高和缩短工期等优点。 (3)分类: 1)按桩受力情况:摩擦桩和端承桩; 2)按桩的施工特点:打入桩、振入桩、压入桩和钻孔灌注 桩等; 3)按材料: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钢管桩; 4)按桩的断面形状:圆形、方形、筒形及六角形桩等; 5)按桩的制作方法: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类。
3)基础底面积与建筑物的总荷载的关系: A≥FN/f
FN——建筑物的总荷载; f——地基承载力; A——基础底面积 。
二、地基的分类 1.天然地基:是指凡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不需要进行地基人工处理便能满足承载力 的要求并直接建造房屋的地基。 主要有: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
黏性土等。 2.人工地基:必须对土层进行人工处理,以提高其
地基与基础
基础埋置深度
基础埋置深度和地下水位的关系
基础埋置深度和冰冻线的关系
基础埋置深度与相邻基础的关系
第二节 基础的分类和构造
一、按基础的构造型式分类
1.独立基础 2.条形基础 (1)特点:较独立基础有较好的整体性、构造简单、 施工方便、造价较低;
(2)适用范围:中小型砖混结构建筑。 3. 井格基础 (1)特点:较独立基础有较好的整体性; (2)适用范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 4.筏片基础 (1)分类:梁板式、平板式 ; (2)特点:基础的整体性好; (3)适用范围:地基软弱的多层砌体结构、框架结
3)综合排水法 ①卷材防水 a.分类:外防水和内防水。 b.材料:沥青系防水卷材或其他卷材(如SBS卷
材、SBC卷材、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等)。 c.做法:首先做地下室底板的防水,然后把卷 材沿地下室地坪连续粘贴到墙体外表 面。 ②构件自防水
三、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构造 1.地下室的防潮 (1)适用条件:当地下水的常年设计水位和最高
水位均在地下室底板标高之下,而且地下室周 围没有其他因素形成的滞水时,地下室只需做 防潮处理。 (2)构造处理: 1)墙体:墙体应用水泥砂浆砌筑,并在地下室地坪
及室外地面散水以上150—200mm的位置分 别设两道墙体水平防潮层;在地下室墙体 外表面抹20mm厚1:2防水砂浆; 2)底板:应做防潮处理; 3)设不透水层:地下室墙体外侧周边要用低渗透性
二、按所用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
1.无筋扩展基础 (1)材料:砖、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 土和三合土等;
(2)材料特点:抗压性能比较好,但是抗拉、 抗剪强度不高;
(3)适用范围:多层民用建筑和轻型厂房; (4)构造要求:满足刚性角要求。 2. 扩展基础
包括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 土条形基础。
的土壤分层回填夯实。
2.地下室的防水 (1)适用条件: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顶
面时,需做防水处理。 (2)防水的措施
1)隔水法:利用各种材料的不透水性来隔绝地室外 围水及毛细管水的渗透。
2)降排水法 ①外排水法:在建筑四周地下设置永久性降水设
施,使地下水渗入地下管内排至城市排水 干线,适用于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 ②内排水法:用永久性自流排水系统把地下室的水 排至集水坑再用水泵排至城市排水干线,适 用于常年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
给地基。 (2)基础的材料和构造形式应具有耐久性,以保证建筑
的持久使用。因为基础处于建筑物最下部并且埋在 地下,建成后对其维修或加固很困难。 (3)在选材上尽量就地取材,以降低造价。
四、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1.基础的埋置深度 (1)含义 (2)按埋置深度基础的分类: 1)浅基础:≤5m 2)深基础:>5m 2.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1)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及基础构造的影响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3)土的冻结深度的影响 (4)相邻建筑基础埋深的影响 (5)其他因素的影响
承载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的地基。 人工地基的处理方法:换填垫层法、预压法、
强夯法、强夯置换法、深层挤密法、 化学加固法等。
三、对地基和基础的要求 1.对地基的要求 (1)地基应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较小的压缩性。 (2)地基的承载力应分布均匀。 (3)在一定的承载条件下,地基应有一定的深度范围。 (4)尽量采用天然地基,以达到经济效益。 2.对基础的要求 (1)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将荷载可靠的传递
柱下独立基础:a)现浇基础 b)杯形基础
墙下独立基础
墙下条形基础:a)平面图 b)立体图 c)截面形 式
柱下条形基础
井格基础
筏片基础—梁板式
筏片基础—平板式
箱形基础
桩基础的组成
桩基础示意图:a)摩擦形桩 b)端承桩
无筋扩展基础
扩展基础构造示意图:a)条形基础 b)独立基 础
第三节 地下室构造
一、地下室的分类 1.按功能分类 (1)普通地下室 (2)人防地下室 2.按地下室与室外地面的关系分类 (1)地下室 (2)半地下室
二、地下室的组成与构造要求 1.墙体:墙体的强度、稳定性应可靠,并具有良好的防 水、防潮性能。 2.顶板 3.底板:底板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较大的刚度,并应 有抗渗能力。 4.门窗:普通地下室的门窗与地上房间的门窗相同。 5.采光井 (1)组成:侧墙、底板、遮雨或铁格栅组成,侧墙为 砖砌,底板多为现浇混凝土。 (2)构造: 1)深度:采光井壁高出室外设计地面250mm,低于 窗台不小于250mm; 2)长度:井壁内侧宽出窗500mm; 3)宽度:净宽不小于1000mm; 4)采光井底部抹灰应向外侧倾斜,并在底部低处设 置排水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