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主要 负责证券市场、证券业和投资基金的监管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保险市 场和保险业的监管。 (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不承担主要的监管任务
h
16
3、全球化与国际金融监管
金融国际化是全球化条件下国家金融发展的 趋势。
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构成世界金融安 全与稳定的基本制度框架。
h
10
(2)市场不完善和市场失效 信息不对称 委托——代理问题 消费者无法以较低成本来评价银行的稳健程度
金融产品日益复杂化,消费者没有能力评估这 些产品
h
11
3.金融监管的道德风险
投资者相信监管当局而忽视自己对金融机构的 监督、评价和选择
金融机构在接受监管中承担成本损失,因而会 通过选择高风险、高收益资产的方式来弥补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曹立 博士
h
1
三个问题
一、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概述 二、中国金融风险的产生与监管 三、金融监管体制的建设与完善
h
2
一、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概述
(一)金融风险的涵义与特征 (二)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三)金融监管的目标
h
3
(一)金融风险的涵义与特征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 由于决策失误,客观情况变化或者其他原 因使资金、财产、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监管过度会导致保护无效率金融机构的后果, 从而造成整管失灵问题
政府监管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市场缺陷, 但同样也会面临“失灵”问题
监管者的经济人特性:从理论上讲,金融监管机 关作为一个整体,是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者。但 具体到单个的监管人员来说,由于也是经济人, 也具有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很容易被某 些特殊利益集团俘获,并成为他们的代言人。
金融活动具有较大不确定性,金融风险是 避免不了的。
h
4
金融风险的特征
风险的客观性 风险的可控制性 风险的隐蔽性 风险的扩散性
h
5
(二)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金融风险的不可避免性,客观上决定了金融监 管的必要性
金融监管:是指一国政府根据经济发展、金融 体系稳定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通过一定 的金融监管机构,依据特定的法律准则和法规 程序,对金融体系中的各种金融主体和市场活 动所实施的监督管理活动。
h
14
三、金融监管体制的建设与完善
1、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监管体制,指的是金融监管的制度安排,
它包括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施加影响的机制以及监管体系的组织结构 综合监管和分业监管
h
15
2、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框架
中国当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属于集权多头式。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主 要负责银行、信托业的监管;
h
13
监管行为的非理想化:尽管监管者主观上想最大 限度地弥补市场缺陷,但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因素 的制约,并不一定能达到理想化的目标。
制约监管效果的客观因素:监管者对客观规律 的认识具有局限性;监管者面临着信息不完备问 题;监管时滞问题。
作为监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者,金融监管机关处 于独特的地位,它们几乎受不到来自于市场的竞 争和约束,从而也就没有改进监管效率的压力和 动机。这会导致监管的低效率。
h
6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金融业的特殊性 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社会性 金融机构的信用扩张性(创造功能) 金融产业的社会信用连接性(信用链条) 金融体系的复杂性 金融市场的直接性
h
7
(三)金融监管的目标
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 确保存款人和借款人的安全 保障社会信用秩序 维护金融机构公平且有效率的竞争 保证货币政策的贯彻执行 增强国家金融的国际竞争力
h
17
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形式
双边的谅解备忘录 多边论坛 以统一的监管标准为基础的协调 统一监管
h
18
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组织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国际证监会组织 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
h
19
谢 谢!
h
20
h
8
二、中国金融风险的产生与监管
1.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 金融机构的内在脆弱性 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性 金融环境的不确定性 金融行为的理性与有限理性
h
9
2.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
(1)外部效应和系统性风险 外部效应 金融机构更容易产生系统性问题 银行挤兑 资产负债特征:短债长用 机构之间关联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