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频电路(仿真)实验(2015年11月)

高频电路(仿真)实验(2015年11月)

高频电路(仿真)实验报告实验一、共射级单级交流放大器性能分析一、实验目的1、学习单级共射电压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设置与调试方法。

2、学习放大器的放大倍数(A u)、输入电阻(R i)、输出电阻(R o)的测试方法。

3、观察基本放大电路参数对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及输出波形的影响。

4、熟悉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和直流稳压电源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如图所示的电路是一个分压式单级放大电路。

该电路设计时需保证U B>5~10U BE,I1≈I2>5~10I B,则该电路能够稳定静态工作点,即当温度变化时或三级管的参数变化时,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不会发生变化。

U B=V CC I C I E由上式可知,静态工作时,U B是由R1和R2共同决定的,而U BE一般是恒定的,在0.6到0.7之间,所以I C、I E只和有关。

当温度变化时或管子的参数改变时(深究来看,三极管的特性并非是完全线性的,在很多的情况下,必须计入考虑),例如,管子的受到激发而I C欲要变大时,由于R E的反馈作用,使得U BE节压降减小,从而I B减小,I C减小,电路自动回到原来的静态工作点附近。

所以该电路不仅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还可以适应一定非线性的三极管,前提是只要电路设计的得当。

调整电阻R1、R2,可以调节静态工作点高低。

若工作点过高,使三极管进入饱和区,则会引起饱和失真;反之,三极管进入截止区,引起截止失真。

图1-1 分压式单级放大电路如图1-1,C1、C2为耦合电容,将使电路只将交流信号传输到负载端,而略去不必要的直流信号。

发射极旁路电容C E一般选用较大的电容,以保证对于交流信号完全是短路的,即相当于交流接地。

也是防止交流反馈对电路的放大性能造成影响。

电路的放大倍数A U=,输入电阻R i=R1∥R2∥r be,输出电阻R O=R L’,空载时R O=R C。

当发射极电容断开时,在发射极电容上产生交流负反馈,电压的放大倍数为A U=,输入电阻R i=R1∥R2∥[]。

输出电阻仍近似等于集电极负载电阻。

三、实验内容(一)如图1-2所示,建立放大电路,进行静态分析。

图1-2 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试注意,电路必须工作在放大区,即输出波形必须对称(因为输入信号是正弦波)且和原来的信号保持协调。

只有设置好静态工作点才可以进行下一步。

此步骤就是要选择合适的R1、R2。

(二)动态分析动态分析时,实验中一直使用的信号。

F=1000HZ,Vpp=28mv。

如图1-3所示:图1-3 函数信号发生器在原来设置好静态工作点的基础上,接入信号。

并按照此图进行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该电路另接入了一电阻R3,以增大输入电阻)如图1-4所示:、图1-4 放大倍数(加大输入电阻)计算电压的放大倍数:A U=U O/U i输入输出电阻的测量:图1-5 输入电阻的测试图1-6 输出电阻的测试 计算计算i i i i s i s i s s i ()/()U U U R R I U U R U U ===-- 和 L oo o o R U U U R -'= (三)若是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合适,则会引起失真。

如图1-7和图1-8所示。

图1-7饱和失真 图1-8 截止失真(四)有无发射极电容C E 的影响图1-9 有无发射极电容的影响明显看出,在不加发射极电容C E时,交流电压的放大倍数减小了。

可见是交流的负反馈作用促成了这一结果。

显然,在实际的生产实际中,我们不需要这一反馈,因此一般选择并联上发射极输出电容,可以明显增大电压的放大倍数。

但同时也增加了电路的硬件成本。

(五)增大输入电阻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从示波器中的波形可以看出,输入波形与输出波形的相位相反,频率相同。

信号源内阻增大,如图所示:比较可知,增大输入电阻,可以略微地提高电压放大倍数。

四、思考题1、由实验(一)(二)(三)可知,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对放大电路有何作用?2、仿真电路中的电路必须要“接地”,这样做有什么好处?3、仿真电路中的很多细节都需要注意,某一细节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试结合实验过程举例说明。

实验二高频LC谐振功率放大器性能研究一、实验目的(1)了解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丙类放大器的调谐特性以及负载改变时的动态特性(2)了解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工作的物理过程以及当激励信号变化、负载变化对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3)掌握丙类放大器的计算与设计方法。

2.仿真电路V1信号源频率1MHz,幅度1V。

示波器中上面波形为集电极波形;下面波形为功放的输入波形,由于谐振电路谐振在1MHz。

可按原理仿真过压、欠压和临界等情况,观察输出集电极电压波形。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一)构造实验电路利用Mulisim软件绘制如图2-1所示的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电路。

图2-1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图(二)内容(1)观察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工作状态(欠压和过压)的现象,并分析其特点。

(2)观察丙类功放的调谐特性(负载上输出波形)。

测试丙类功放的负载特性。

(3)观察激励信号变化、负载变化对工作状态的影响。

三、思考题1、变压器T1起什么作用?2、对照输入波形,说明输出波形有什么特点?3、负载阻值的改变对输出信号波形有什么影响?4、当功放的输入信号频率改变时,输出信号波形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实验三正弦波振荡器实验一、LC正弦波振荡器1.仿真目的(1)掌握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组成,起振条件和平衡条件;(2)掌握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的基本原理,反馈系数和振荡频率;(3)了解反馈式振荡器、各种三点式振荡器的特性及优缺点;2.仿真电路图3-1 LC正弦波振荡器电路图3.测试内容(1)测试振荡器各元件的作用,即短路(或开路)该元件,观察振荡器的工作情况。

(2)进行LC振荡器波段工作研究,即测试振荡器在多宽的频率范围内能平稳工作。

(3)研究LC振荡器的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以及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

(4)测试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即研究温度、电源电压和负载变化对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二、*石英晶体振荡器(选做)1.仿真目的(1)掌握晶体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研究外界条件(电源电压、负载变化)对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影响;(3)比较LC振荡器与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2.仿真电路提示:晶体不需外接负载电容(因负载电容和晶体组成一模块)图3-3 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图3.测试内容(1)熟悉振荡器各元件的作用。

(2)在直流电源上叠加微变交流电压,观察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3)改变1C 电容值、改变反馈系数观察振荡器的情况。

实验四信号调制解调电路仿真与测试一、普通调幅波信号调制1.仿真目的(1)掌握用晶体三极管进行集电极调幅的原理和方法。

(2)研究已调波与调制信号及载波信号的关系。

(3)掌握调幅系数测量与计算的方法。

2.仿真电路集电极调幅电路:载波信号频率为46.5kHz,幅度峰峰值为5V;调制信号频率为4.65kHz,幅度为1.1V,这个幅度影响调幅度,仿真时变换调制信号幅度,观察调幅度的变化。

示波器上面波形为调制信号波形,下面为已调波波形。

图4-1 普通调幅波信号调制电路图3.测试内容(1)测试丙类功放工作状态与集电极调幅的关系。

(2)观察调幅度、观察改变调幅度输出波形变化情况并计算调幅度。

二、普通调幅波的解调1.仿真目的(1)进一步了解调幅波的性质,掌握调幅波的解调方法。

(2)掌握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的原理。

(3)掌握包络检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检波效率及各种波形失真的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并考虑克服的方法。

2.仿真电路峰值包络检波:设置调幅度m=0.35,示波器中深红线为检波信号。

加大R9可观察到对角线失真。

在R5=510欧时可观察到负峰切割失真。

图4-5 普通调幅波的解调电路图3.测试内容(1) 完成普通调幅波的解调。

(2) 观察普通调幅波解调中的对角切割失真、底部切割失真以及检波器不加高频滤波时的现象。

三、 *FM 调频波信号调制1.仿真目的(1)掌握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的原理。

(2)了解调频电路的调制特性及测量方法。

(3)观察调频波波形,观察调制信号振幅对频偏的影响。

(4)观察寄生调幅现象,了解其产生及消除的方法。

2.仿真电路调频波:从示波器上看到的波形频率变化不明显,从频率计(XFC1)可看出频率不停变化。

载波信号80kHz ,调制信号3kHz ,从示波器看不出明显的调频波频率的变化。

调频广播载波频率范围是(88~108)MHz ,低频调制信号最高20kHz,从载波波形也看不出频率的变化。

3.测试内容(1) 测试变容二极管的静态调制特性,即拿掉1V ,保留直流电压3V ,观察03 V 以及取其它值时振荡频率的变化,这时的振荡器属于压控振荡器。

(2)任务:①观察调频波波形。

②观察调制信号振幅对频偏的影响。

③观察寄生调幅现象。

图4-3 FM调频波信号调制电路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