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课程考试与试卷管理规定

大学课程考试与试卷管理规定

大学课程考试与试卷管理规定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我校对课程考试和试卷的管理水平,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课程考核方式和方法第一条教学计划中规定开设的课程(含实验课)、课程设计、实习(实训)都须进行考核,评定成绩。

第二条课程考核分考试、考查两种。

1.考试考试课程由专业教学计划规定,课程考试的内容为本学期教学内容;跨学期讲授的课程,以每学期考试成绩分别记入成绩档案。

考试方式可以是笔试、口试、答辩或实践操作等,并可采用完全闭卷、部分闭卷和开卷考试等形式,提倡除闭卷以外其它有效的考试方式。

考试一般在课程结束后学期结束前进行,由学校统一安排,特殊情况可申请提前考试。

需要提前考试的课程,必须由任课教师填写《xx职业大学期末提前考试申请表》(附件1),经学院(部、中心)、教务处审批同意方可进行。

笔试时间一般每次120分钟;口试、答辩时间由主考教师根据相关课程考核要求确定,一般每人25—30分钟;实践操作考试一般不少于40分钟。

2.考查考查课程由教学计划规定。

考查课程着重对学生平常学习情况的考核,一般在课程结束时进行。

考查方法及形式与考试相同,具体可由学院(部、中心)根据课程的性质确定,报教务处备案。

笔试时间一般为90分钟。

3.由于教学需要而变更考核方式,学院(部、中心)需在第十周前申报,经教务处审查,主管校长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三条补考1.学生每学期安排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考核成绩不及格的,给予一次补考机会。

学生补考成绩及格,一律以及格分60分登录入成绩系统。

2.对当学期不及格的课程,在下学期开学初两周内进行补考。

凡一门课程分几个学期讲授,而每个学期都进行考试的,每学期按一门课程计算。

凡按教学计划规定,单独进行的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如生产实习、实训、实验、课程设计等),成绩不及格时,均各按一门课程不及格计。

3.公共课补考由教务处统一安排,专业课补考由相关学院在教务处规定的时间内安排,报教务处备案。

补考监考人员由各学院(部、中心)负责落实。

4.校级公共选修课不参加补考,可改修其它课程。

5.在毕业前组织毕业生的积欠考试。

6.学生毕业离校后,若仍有不及格课程,三年内(从入学年计3年制不超过6年,四年制不超过7年)可自愿返校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考试。

第四条缓考学生因公、因病、因事缓考必须凭证明(因病凭县市级医院证明)填写《x x职业大学学生缓考申请表》,在考前经教务处审批后方可缓考。

课程成绩以缓考实际成绩记入成绩档案,缓考不及格必须补考。

急病、突发事件等情况一般应在事后一周内补办缓考手续。

第五条免修学生通过其它途径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可填写《xx职业大学学生免修申请表》申请免修。

免修具体事项按照《x x职业大学学分制实施条例》执行。

第二章试卷命题、印制和发放第六条课程试卷命题必须体现教学基本要求,以大纲为准绳,试题难度、题量要适中,做到科学、全面、公正、客观。

避免因试题容易、题量不足或试题过难、过多,使考试成绩出现失常现象。

第七条有试题库、试卷库的考核课程实行随机抽卷考试,并实行考教分离。

暂不用试题库考核的课程由任课教师出卷,经教研室主任组织同课程教师审议,学院(部、中心)院长(主任)批准。

试题要同等难度二份(a、b卷),均须做好标准答案、评分标准,并严格按规定格式打印清楚,开卷等其它形式考试必须在试卷明显处加以说明。

试卷(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于课程考试2周前送教务处备案。

第八条同一学期同样要求的同课程一律使用同一试卷,并同时考试。

第九条试卷的印刷与管理由各学院(部、中心)自行负责。

试卷至少于考试前一天印刷完毕,试卷印刷中的废卷要当时销毁。

第十条做好试卷的保密工作,制卷教师及接触过试卷的各级各类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试题内容。

印卷期间,除工作人员外其余人未经批准不得进入试卷印刷现场。

第三章考试组织第十一条实行巡考制度。

考试期间,教务处具体安排由校领导、各学院(部、中心)有关领导参加的巡考,填写《x x职业大学考场巡查记录表》,负责处理全校考试中出现的特殊情况,督促监考人员切实履行监考职责;学院(部、中心)负责安排对本部门的巡考。

第十二条期末考试的时间确定、考场安排由教务处负责。

期末考试监考人员由各学院(部、中心)负责落实。

各学院(部、中心)监考人员名单确定后在期末考试前3天送交教务处,做到考生40人以下考场为两名监考教师,考生达41-70人之间为三名监考教师,考生71名以上为四名监考教师。

第十三条考查课程期末考核由各学院(部、中心)负责组织,教务处安排抽查。

第四章考试纪律第十四条学生必须按规定时间进入考场。

无故迟到超过十五分钟者,不准参加该课程考试,按旷考处理。

考试进行三十分钟后方可交卷,考试结束前十五分钟禁止提前交卷。

提前交卷以后不得再进入考场,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

第十五条学生进入考场后,凭身份证(校园卡)按规定位置入座。

座位间距不符合要求时,监考教师应及时进行调整。

第十六条考生除携带答卷必要的文具用品外,其它物品(包括各种通讯工具)必须集中放置在指定位置。

第十七条开卷考试只准携带主考教师规定的书籍和工具书等资料。

第十八条学生接到试卷后,先写上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

答题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限黑色或蓝色,有特殊要求除外)书写。

要做到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第十九条学生须独立答卷。

如对试题有疑问或试卷字迹不清楚时,应先举手,等待老师处理,不得以任何借口要求教师对题意作任何解释或暗示。

考生之间不准互相询问,讨论。

第二十条考场内始终保持安静,学生不得任意走动或相互讲话,考试中途未经许可不得擅自离开考场。

擅自离开考场按交卷处理。

第二十一条提前交卷的学生,交卷后立即离开考场,不得在考场内外停留、喧哗,影响他人考试。

当主考教师宣布考试时间己到时,必须立即停止答卷,将考卷反扣在桌面上,由监考教师将考卷收完后,方可离开座位。

第二十二条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可认定为违纪:1.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并未按要求放在指定位置;2.未在规定座位参加考试;3.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4.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5.在考场上或者考场附近喧哗影响考场秩序;6.未经监考教师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7.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下同)、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8.用规定以外的笔或答题纸或者在试卷规定以外的地方书写姓名、考号或者以其他方式在答卷上标记信息; 9.其他违反考场规则但尚未构成作弊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可认定为作弊:1.携带与考试内容有关的文字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有关资料电子设备参加考试;2.抄袭、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3.抢夺、窃取他人试卷、答卷或者强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4.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作弊;5.故意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料;6.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草稿纸;7.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8.其他作弊行为。

首页12尾页第二十四条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可认定为严重作弊:1.由他人代替考试或替他人参加考试;2.组织作弊;3.使用通讯设备作弊;3.涂改他人试卷姓名为己有;4.在校期间有两次作弊行为;5.其他作弊行为并造成严重影响。

第二十五条以上违纪、作弊、严重作弊行为经监考或巡考人员认定,以监考教师的书面文字、签字为准,当事考生签字认可,经教务处审核签字后,立即生效,不得变动。

在阅卷过程中发现的试卷答案抄袭等现象,由阅卷老师认定后按规定处理。

第二十六条对考试作弊学生按下列规定处理:1.教务处于当日通知学生处,由学生处按x x职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有关条款进行处理。

2.考试作弊者,除该科成绩注明“弊”字样,该课程考试成绩记为无效,不得参加正常补考,只准在毕业学期参加积欠考试。

第二十七条考试过程中或结束后学生不得对监考人员无理纠缠,更不得进行威胁。

否则,将按校纪处理,情节严重触犯法律者,将开除学籍,并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章监考第二十八条监考人员在执行监考任务时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离开考试现场,如有特殊原因,须提前1-2天向学院(部、中心)请假,由学院(部、中心)负责另行安排他人执行监考任务,并报教务处备案。

第二十九条监考人员须提前15分钟进入考场,检查考场情况,分发考试座号牌,清点人数,要求考生除携带答卷必须的文具用品外,其它物品(包括各种通讯工具)必须集中放在指定位置。

学生如若不服从,监考人员有权批评、教育直到取消考试资格。

第三十条监考时监考人员要严守职责,认真监考,不能在场内看书、看报、闲谈、玩手机或做其它事情,要始终保持场内严肃、安静的气氛。

第三十一条监考人员不对试卷内容作任何解释、说明,如确因卷面不清,可换发备用试卷。

第三十二条学生借用计算器和其它文具均不得自行传递,须经监考人员清除有关存储数据后方可借用。

第三十三条监考人员要及时发现有作弊动机的学生,并及时加以制止,防止作弊现象的发生。

如有学生违反考场纪律,发生作弊现象,监考人员认定作弊后,应没收其考卷,令其退出考场,并把作弊学生姓名、班级、学号记下,填入《x x职业大学考场记录表》,同时在该生试卷上注明“作弊”字样。

第三十四条考试结束后,要求学生停止答卷将试卷反扣在桌面上,监考教师收齐考卷后,方可允许学生离开考场。

第三十五条考试结束后,当场清点试卷份数,认真填写考试记录表,封存好后及时送交教务处。

任课教师于考试结束后到教务处领取试卷,由学院组织人员进行阅卷。

第三十六条对监考失职的人员,将追究其责任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处理。

第六章试卷评阅、分析及成绩登录第三十七条阅卷和评分工作由授课院部安排进行,课程评分一律采用百分制。

阅卷评分要按照评分标准进行,严肃认真,扣分和给分要有依据,尽量采用流水作业法阅卷。

考核结束后,试卷由任课教师整理,按规定装订,交任课学院(部、中心)教学秘书保存至学生毕业后1年。

第三十八条试卷一律用红色笔评判,错的题要打“×”,并且减去所扣分值;改动的地方评卷教师要签字;每大题的小分合计后将该大题得分写在大题题号前边(题首分),并将题首分移到卷首成绩栏内,经仔细核对小分、题首、卷首分准确无误后,给出卷面总分,记入总分栏内。

第三十九条各课程成绩(除省统考课程外)均应以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查)成绩、总评成绩填入《教师工作记录本》,并由任课教师负责,以总评成绩(百分制)登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成绩登录必须做到零误差,学院(部、中心)要对成绩登录情况进行复查。

总评成绩的评定方法规定如下:对考试课程,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对考查课程,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平时成绩由作业成绩、小测验和课堂练习、实验、实践成绩或社会调查、小论文成绩等项内容组成,具体各项所占比例和作业、小测验或课堂练习的次数,对实验、实践成绩或社会调查、小论文的要求以及对特殊课程的处理,由教务处统一规定,或由各学院(部、中心)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在开学初确定,报教务处备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