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艺、_采矿方法
浅孔留矿法
2、浅孔留矿法典型方案
(5)对浅孔留矿法的评价 主要优点 1)浅孔留矿法结构简单,管理方便,工艺简单,生产技术易掌握。 2)采切工程量比较小,厚矿体7—12米/千吨,薄矿体10—20米/千吨。 3)利用重力放矿,采场运搬矿石不需要其他机械设备 4)矿石损失贫化比较低,无粉矿损失,采矿成本低
29
6.1空场采矿法(自然支撑采矿法)
浅孔留矿法
2、浅孔留矿法典型方案
2)不打拉底平巷的扩漏拉底方法(P96)。 这种方法适用于矿体厚度大于2.5—3.0米薄矿体。
30
6.1空场采矿法(自然支撑采矿法)
浅孔留矿法
2、浅孔留矿法典型方案
漏半形状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圆形口。
31
6.1空场采矿法(自然支撑采矿法)
39
6.2 自然支撑采矿法(空场采矿法) 房柱采矿法
1、矿房布置及其构成要素 (1)矿房斜长 :在电耙运搬的方案中,其矿房的最大长度应在电耙 的有效耙运距离之内。一般为40~60米。 (2)矿房宽度——矿房宽8—20米之间。 (3)矿柱尺寸 :矿柱尺寸Φ=3~7米,矿柱间距为5~8米 。
33
6.1空场采矿法(自然支撑采矿法)
浅孔留矿法
2、浅孔留矿法典型方案
爆破 :多用铵油炸药或硝铵炸药。 主要采用导爆管起爆 方法。
通风工作
爆破以后要加强通风,使炮烟和粉尘能迅速排出工作面。 工作面的风量应当保证满足排尘,排烟的需要。为此, 要求采掘工作的风速不应低于0.15米/秒,空气的含氧量 不得少于20%。
空场采矿法的适用条件 ①适用于开采矿石和围岩都很稳固的矿床。 ②采空区在一定时间内,允许有较大的暴露面积。
16
6.1空场采矿法(自然支撑采矿法)
空场采矿法分类 空场采矿法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几种方法是: (1)浅孔留矿法 (2)房柱法 (3)分段法 (4)阶段矿房法
17
6.1空场采矿法(自然支撑采矿法)
4
5.1 地下采矿方法概述
5
5.1 地下采矿方法概述
3)、切割工作:切割工作是指在已经采准完毕的矿块里, 为大规模回采矿石开辟自由面和落矿空间的工作。 切割巷道:拉底巷道、开辟拉底空间、开掘切割天井,形 成切割立槽 ,在漏斗颈基础上把漏斗辟开等,这些工作都 是为大规模采矿创造条件的。 备采矿量:采区在完成切割工作以后采区范围内的矿量。
(2)采准工作
采准工作主要包括:阶段运输平巷,通风人行天井, 联络道等。
阶段运输巷道:有些属于开拓,有些属于采准
当矿体比较深时,阶段运输平巷一般布置在矿体中并 靠下盘接触线处;当开采中厚以上矿体时,运输平巷 可以掘进在下盘岩石中。采用脉外采准时,使运输巷 道比较平值,有利于运输工作。尤其当运输繁忙时, 更显示出它的优越性等。
10
5.1 地下采矿方法概述
地压管理工作 地压:是指矿石采出来以后,在地下形成采空区,经过一 段时间后,矿柱和上、下盘围岩就发生变形、破坏、崩落 等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地压。 地压管理的方法:有三种方法 ① 凿矿柱支撑采空区; ② 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 ③ 用崩落的围岩来管理地压;
11
5.1 地下采矿方法概述
采准、切割、回采工作三者的界限并不完全清晰与独立, 可以互相交叉。
6
5.1 地下采矿方法概述
切割工作包括 开凿切割巷道 拉底巷道(切割平巷、横巷等) 切割天井(或切割上山等)
在切割巷道基础上扩大自由面工作 拉底(水平自由面) 扩漏(形成剌叭面)
7
8
5.1 地下采矿方法概述
5)、回采工作:当切割工作完成以后,可以进行大量的采 矿工作,通常把大量采矿工作叫做回采工作。 回采工作的内容包括:落矿、运搬和地压管理工作。 落矿工作: ① 落矿工作的含意:落矿是以切割空间为爆破自由面,用 凿岩炸破的方法崩落矿石。 ② 落矿方式:一般是根据矿床的赋存条件,所采用的采矿 方法及凿岩设备,选用浅孔、中深孔、深孔及药室等落矿 方法。
4)工人直接在暴露的矿石下工作,安全性较差。
5)对矿石的块度要求均匀,否则容易卡漏(要求浅孔的合格块度 不大于350毫米)。
38
6.1空场采矿法(自然支撑采矿法)
浅孔留矿法
2、浅孔留矿法典型方案
(5)对浅孔留矿法的评价 (简化) 适用条件 适用于开采矿石和围岩稳固的急倾斜薄和极薄矿脉 ;
主要优点:工艺简单,生产技术易掌握,管理方便,采切工程 量比较小。 主要缺点:工人直接在暴露的矿石下工作,安全性较差;工作 量繁重;出矿能力低;积压矿石。
影响阶段高度的主要因素有:
① 矿床勘探类型
② 围岩的稳固程度
③ 矿体倾角
④ 其他采矿方法对阶段高度的要求
⑤ 天井掘进条件
21
4.1空场采矿法(自然支撑采矿法)
浅孔留矿法
2、浅孔留矿法典型方案
矿块长度——一般不大于40~60米 影响矿块长度的主要因素有: ① 矿石和围岩稳固程度 ② 通风防尘条件的限制 ③ 受电耙的有效耙运距离的限制
3
5.1 地下采矿方法概述
2)、采准工作:采矿前的准备工作。它是指在已经开拓完 毕的矿床里,掘进采准巷道。将阶段划分成矿块作为独立 的回采单元。并在矿块内创造人行、凿岩、放矿、通风等 条件。 采准巷道:采区的运输巷道、漏斗颈,溜矿井、人行通风 天井、联络道、电耙巷道等(是形成采区外形的骨干巷道) 采准矿量:完成上述巷道后的采区矿量
13
6、采矿方法
6.1空场采矿法(自然支撑采矿法) 6.2充填采矿法 6.3崩落采矿法
14
6.1空场采矿法(自然支撑采矿法)
空场采矿法:在矿房开采过程中不用人工支撑,充分利用矿石与
围岩的自然支撑力,将矿石与围岩的暴露面积和暴露时间控制在其 稳固程度所允许的安全范围内的采矿方法。
空场采矿法特点
37
6.1空场采矿法(自然支撑采矿法)
要缺点
1)所留矿柱的矿量占的比重较大(约占40—50%,有的达60%)。
而回采这些矿柱时,损失比较大,有的损失达50%。
2)当围岩不够稳固时,特别是开采薄矿脉时,贫化率大。
3)平场工作量比较繁重,又不容易实现平场工作的机械化。
① 空场法在回采过程中,它是把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两部分。 ② 在回采矿房时,采场以空场形式存在。 ③ 用矿柱和围岩体的稳固性来维护采空区。 ④ 矿房采完以后,要及时回采矿柱,并及时处理采空区。 ⑤ 在回采过程中,采场主要依靠暂留的矿柱或永久矿柱进行自然支 撑,有时辅以人工矿柱支撑。
15
6.1空场采矿法(自然支撑采矿法)
9
5.1 地下采矿方法概述
矿石运搬工作 矿石运搬工作的含意:是指在矿块内,把爆破崩下来的矿 石运到运输巷道,并装入矿车中的工作,运搬工作仅仅限 于矿块内(即采场内)。采场之外的叫运输。 矿石运搬方式——有两种方式 ① 重力运搬:例如用普通漏斗放矿。 ② 机械运搬——如用电耙、装运机、铲运机、汽车、皮带 动输机等设备运搬矿石。
留矿采矿法特点: 自下而上分层回采矿房,每次采下的矿石,一部分靠矿石自重从 漏斗放出,留下矿石作为下次凿岩爆破工作的临时工作台。当矿 房全部采空后,再将留下的矿石全部放出。 适用于:矿石和围岩稳固,急倾斜、倾斜矿体 或缓倾斜厚矿体 。 分类:浅孔留矿法,深孔留矿法 留矿法在我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根据有色金属矿山统计,留矿 法占总产量的40%,其中浅孔留矿法占36%。
5 采矿工艺
5 采矿工艺
5.1 地下采矿方法概述 采矿方法分类 采切工程综述
5.2 落矿 凿岩爆破、浅孔落矿、中深孔落矿、深孔落
矿 5.3 矿石运搬 5.4 采场地压管理
2
5.1 地下采矿方法概述
一、采矿方法分类 1、基本概念 1)、采矿方法: 就是研究采区(矿块)的开采方法。包括:采准、切割和 回采工作。 采矿方法:采准、切割工作在时间上与空间上所进行的顺 序以及它与回采工作进行有机的合理的配合工作。
对于中厚以上的矿体,一般都要留顶柱。当矿石比较稳固 时,且矿房跨度不太大时,一般留3~6米。如果矿石稳固 性差些,或者矿房跨度很大时,应当留5~6米。
② 底柱高度——底柱高度与底部结构的类型、与漏斗间距 有关。薄矿体底柱高度可为4~6米,中厚以上留8~10米。
23
4.1空场采矿法(自然支撑采矿法)
浅孔留矿法
2、浅孔留矿法典型方案
③ 间柱宽度——间柱的宽度取决于矿体厚度,矿石和围 岩的稳固性,以及天井的服务期限。也与矿房的跨度有关。 中厚以上矿体,当矿岩很稳固,矿房跨度不太大时,间柱 留8米即可(8~12米之间),薄矿体留2~3米。
24
6.1空场采矿法(自然支撑采矿法)
浅孔留矿法
2、浅孔留矿法典型方案
25
6.1空场采矿法(自然支撑采矿法)
浅孔留矿法
2、浅孔留矿法典型方案
通风人行天井 天井的位置——天井多布置在间柱中
26
6.1空场采矿法(自然支撑采矿法)
浅孔留矿法
2、浅孔留矿法典型方案
人行通风联络道
在垂直方向上,在人行天井两侧,每隔4—5米左右开一条 联络道,使天井与矿房贯通。
联络道断面可为1.8×1.5米,或1.8×1.8米。
27
6.1空场采矿法(自然支撑采矿法)
浅孔留矿法
2、浅孔留矿法典型方案
(3)切割工作
切割工作目的—为正式回采工作创造自由面,为出矿工作 创造方便通路。
切割工作内容:
① 开掘拉底巷道,形成拉底空间,
② 开掘漏斗颈,在开好斗径的基础上,把漏斗劈开,形 成喇叭状,以利出矿。 一般沿走向每隔5—7米开凿一个
18
主要巷道名称:1—运输平巷,2—底柱,3—漏斗, 4—留矿堆,5—人行联络道6—人行通风天井,7—间 柱;8—顶柱
19
20
4.1空场采矿法(自然支撑采矿法)
浅孔留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