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发展商务旅游的SWOT分析与对策

上海发展商务旅游的SWOT分析与对策

第24卷 第4期2006年8月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 l Industry M anage m ent Vo.l 24No .4Aug .2006收稿日期:2006-05-12作者简介:马进军(1956-),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营销管理、旅游营销。

上海发展商务旅游的S WOT 分析与对策马进军(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上海 201800)摘 要: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商业都市,要结合自身特色发展旅游。

从上海市的商务旅游现状出发,运用S WOT 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对上海发展商务旅游的环境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指出上海发展商务旅游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

上海要把握住2010年世博会的机遇,发展商务旅游;树立正确的商务旅游观念,建立专业机构,加强对硬件及软件设施的投入,打牢商务旅游的基础;寻求和创造新的机会,制定商务旅游营销策略,积极开拓商务旅游市场。

关键词:上海;商务旅游;S WOT 分析;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734(2006)04-0045-04 近年来,商务旅游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全球商务旅游者在国际旅游业中所占的比重已接近旅游者总数的1/3,商务旅游将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业之一。

根据上海市/十一五发展规划0,到2010年,上海市的旅游发展目标是: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商务、会展购物、现代都市观光、郊区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和文化体育、工农业、科技教育等专项旅游目的地,旅游增加值占全市GDP 的比重达10%左右,初步建成国际化旅游城市。

上海是现代化都市,具有雄厚的经济、贸易、金融、科技和文化实力,拥有丰富的都市旅游资源及其独特的/海派0历史,尤其具有20世纪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和上海经济崛起所形成的作为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的有利条件及优势。

因此,上海要利用自身特色发展旅游业,作为商业化的都市,商务旅游是上海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上海商务旅游的发展现状(一)商务旅游的比重增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已有近40万家海外公司在中国落户。

据5财富6向跨国公司的问卷调查,92%的公司表示在若干年内将把地区总部设于中国,其中30%表示首选地是上海。

同时,一些国外商旅企业的进入推动了上海商务旅游的发展。

自2002年起,世界展览业三大巨头)))德国汉诺威、意大利米兰、德国法兰克福展览会有限公司,相继在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

2003年9月,世界顶级商务旅游管理公司BT I 也和中国规模最大的旅游企业)))上海锦江国际集团正式结成战略合作伙伴,组建沪上首家中外合资旅行社)))/上海锦江国际BTI 商务旅行有限公司0。

上海作为全国贸易中心,从其商务活动的繁忙中我们可以窥见其发展商务旅游的前景。

上海工商行政管理局2002年以来的统计数据表明,上海平均每天都要诞生约170家新企业,同时世界500强的企业中也已有半数入驻了上海。

2001年,上海入境的旅游者人数就达200万人次,其中58%为商务客人。

而2004年上海的入境旅游已突破400万,首次超过北京,其中商务客人比例达六成以上。

对于作为亚洲经济中心之一的上海来说,近年商务游和会议奖励游所占比例的猛增,是其入境旅游人数超过北京的重要原因。

(二)会展业发展迅猛上海商务旅游的发展空间很大,商务旅游活动的层次和形式都非常多。

会展旅游作为商务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近十多年来有了迅猛发展。

近十年来,上海每年举办的国际性活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第24卷逾百次,在成功承办了1997年的/第32届国际商会(I CC)年会0和1999年的5财富6全球论坛后,2001年又成功举办了/上海五国首脑会议0和APEC会议。

这些都表明上海举办大型活动的经济实力和组织能力,已经逐步向着国际大都市的标准靠近。

近几年来,上海的政府部门积极举办各种推介会、考察活动,向国际客商介绍上海丰富的会展资源和奖励旅游资源,通过大力提升目的地形象来吸引更多的商务旅游客源。

经过多年发展,到2005年底,上海各类展览企业及与展览相关的企业已达到8000多家,其中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会员企业就有211家。

上海已成为亚太地区会展行业的重镇之一。

二、上海发展商务旅游的S WOT分析(一)环境优势1.优越的区位。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最大的商业都会,最重要的海空大港和交通通讯中心。

它处于长江下游/金三角0的中心,是连接华东地区与太平洋沿岸诸国的/结合部0。

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把上海建设成现代国际城市0战略目标的要求都决定了国内外人士必然要来上海进行各种经济、贸易、科技文化交流和大型节事活动,这是一个很大的商务消费市场。

2.稳定的经济、政治、技术环境。

2005年11月,5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3-2004)6首次对外发布,该报告对全国具有代表性的50个大中城市一年的发展进程做出了排名,上海的综合实力位居第一,这给上海商务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与此同时,旅游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技术也有了很大发展。

网上虚拟市场流通渠道的开辟,增加了旅游目的地低成本快速扩展市场的途径。

电子商务创造出一种新的产品销售平台与销售方法,为旅游地的中小旅游企业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发展机遇和更为平等的竞争手段。

3.相对方便、快速的对外对内交通。

作为一个特大型的国际都市,上海已经构建了快速交通系统。

尤其是已经建成的以浦东国际机场为中心,虹桥国际机场为辅的组合型国际航空枢纽港,使上海具备了接待大型国际会展的交通条件。

4.先进的会议中心及展示中心。

2005年,上海的基础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这意味着会展经济在上海不仅有可能成为独立的一极力量,而且在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将明显上升。

因此,要充分利用上海的有利条件,把会展旅游越办越好。

5.健全和高效的金融、船运、保险、房地产业。

上海的/十一五0规划中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金融和航运中心。

这些将有利于上海商务旅游的发展,且上海商务旅游的条件越好,商务旅游发展得越快。

6.现代化的通讯设施。

信息的传递对于信息时代城市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海已经拥有了相对较先进的通讯网络,以后还将建成更加现代化的电子信息系统,为商务旅游提供便利。

(二)环境劣势1.宾馆、饭店结构不尽合理。

目前上海基本以观光游览的旅游宾馆和过境停留的过境旅馆为主。

全市350家宾馆、饭店中,商务型、会议型宾馆比例不高,仍需完善。

2.商务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

从业人员尚缺乏商务旅游的销售与服务知识,尚缺乏组织大型会议的知识与经验。

3.没有建立宣传、组织、协调的专门政府机构和专业组织。

世界各国政府设立的国家旅游局和城市会议局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会议市场上是一支庞大的市场营销力量,是促销会议的关键。

但迄今为止,上海还没有设立相应的专业机构。

4.缺乏商务旅游战略规划及统一的政策法规。

上海的商务旅游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必须有统一的目标,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计划、监督和实施。

(三)发展机遇1.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

中国将以奥运会为契机,把中国建成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中国整体旅游形象的提升将使国内旅游目的地普遍受益。

上海独有的魅力以及作为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旅游城市也将是广大旅游者青睐的重要对象。

2.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初步预计旅游收入将达到800亿元,将带来7000万海内外参观者,其中大多数是会展旅游者和会议旅游者。

这对于上海商务旅46第4期马进军:上海发展商务旅游的S WO T分析与对策游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是我们将面临更多的商机,更多的展览将在上海举办,这将促进上海会展旅游的发展;挑战是我们如何以世博会为契机,把商务旅游开展起来,为其以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加入WTO,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十分显著。

(1)有利于推动上海旅游业加快适应服务贸易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旅行社企业的优胜劣汰。

(2)有利于扩大入境客源市场。

(3)有利于促进上海旅游行业的体制改革,提高全行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四)面对的挑战1.国际竞争。

自2002年起,德国汉诺威、意大利米兰、德国法兰克福展览会有限公司三大世界展览业巨头陆续进入上海商旅市场。

世界顶级商务旅游管理公司BT I也看中了中国上海这块市场,外资商务旅游企业纷纷入驻上海。

这些都给上海本土的企业带来了挑战。

2.国内各大城市的竞争。

e龙公司2004年推出内地十大商务旅游城市排名,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南京、武汉、成都、天津、青岛。

上海虽位居第二,但是,实力雄厚的北京,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0的杭州,以及蓄势待发的青岛等城市,都给上海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三、上海发展商务旅游的对策(一)把握世博会机遇,发展商务旅游世博会素有/经济奥林匹克运动会0之美誉,已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

世博会的举办已经使许多国家提升了本国的国际形象,振兴了本国的经济。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也定会带来巨大的人流和巨大的商机,刺激上海的旅游消费,促进上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世博会的召开,届时游客人数将大幅增加,其中大部分以会展旅游为主,这将对上海当地的旅游环境、交通状况、景区环境、旅游地整体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酒店、旅行社、导游及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

因此,上海应看到世博会巨大商机的积极影响,抓住商机,发展旅游业,不断完善自身,积极做好世博会的准备。

(二)打牢商务旅游基石1.树立正确的商务旅游意识。

旅游不仅是观光旅游,还包括商务旅游等,所以政府要从传统观念转变过来,在思想认识上重视商务旅游。

上海的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商务旅游的认识,尤其应加大对商务旅游的时间和资金投入,重视旅游设施建设,对国际、国内会议的关系认识和处理上也要给予重视。

2.加强硬件设施的投入。

一方面要建立一些商务旅馆,适应各种商务旅游人员的需求。

另一方面应该适当建设一些大型现代化的会展场所。

修建高质量现代化的会展中心是发展商务旅游所必需的,它是商务旅游形象的象征。

而在上海,上海展览中心、国际展览中心、上海商务中心、上海商城及世贸中心加起来的展馆面积只有7.2万平方米。

为了适应国际化、现代化的商务旅游要求,上海要加大建造会展场所方面的投入力度。

3.培养专门人才,提高软件水平。

行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

上海发展商务旅游并不缺乏资源,缺的是更到位、更成熟的市场营销经验并与之相匹配的人才。

上海酒店普遍存在服务标准不够高,缺乏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等问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要加强管理,提升服务人员的相关知识水平、能力水平,为发展商务旅游提供一个高质量的服务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