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仪器分析及材料研究方法(绪论)

现代仪器分析及材料研究方法(绪论)

定 义:由两种以上组分组成,并且具有与其组成不同的新的性能的材料 (1)分类 • 按性能: 结构复合材料
功能复合材料
• 按增强剂形状及增强机理: 粒子增强 纤维增强 基体 Matrix 金属 增强体 Reinforcement 金属、无机非金
• 按复合方式
无机非金属
高分子(塑料,橡胶)
金属、无机非金属
现代仪器分析及材料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绪论
任祥忠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1
(一)材料的定义 (Definition)
材料 Materials
Material:材料科学
物质科学
(工科)
(理科)
•Webster编著的“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1971年) ”中关于材料(Materials)的定义为:材料是指用来制造某些 有形物体(如:机械、工具、建材、织物等的整体或部分)的 基本物质(如金属、木料、塑料、纤维、陶瓷等) •材料是指具有满足指定工作条件下使用要求的形态和物理性状
f. 优越的化学稳定性
g. 成型方法多
(3)用途 结构材料:电视机壳体、冰箱壳体、轴承、机械零件 绝缘材料:漆包线、电缆、绝缘版、电器零件 建筑材料:贴面板、地贴
包装材料:塑料袋、薄膜、泡沫塑料
涂 装:涂料
粘 合 剂:粘合剂 日 运 用:织物(衣服)胶鞋 输:轮胎,传送带
4、 复合材料( composites)
的物质。
原料(Raw Materials)与材料 由原料到材料 ※原料一般不是为获得产品,而是生产材料,往往伴随化 学变化。 ※材料的特点往往是为获得产品,一般从材料到产品的转 变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 材料与物质(Materials and Matter) ※ 材料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 同一物质由于制备方法或加工方法不同可以得到用途各异 、类型不同的材料。
g. 成型方式为粉末制胚、烧制成型
(3) 用途
建筑卫生陶瓷:瓷砖、浴缸。 工程陶瓷 工程结构陶瓷:反应釜(耐酸、耐腐蚀)绝缘 瓷瓶。 功能陶瓷:磁性、导电。
3. 高分子材料 (polymers, Marcomolecules) (1) 分类
• 按主链结构 backebone • 碳链 –C–C–C 杂链 –C–N–C=O –C–O–C– 元素 Si 、P、B
8、从单层次到立体多层次材料;如:在高分子材料领域,借改变高分子材料
颗粒与不同粒径可溶性颗粒的混合重量比例,依据不同需要将原料颗粒依序填入 模具中形成所需要的层次,制得包括有不同孔径、不同孔隙率或不同材料组成的 双层或多层高分子材料,以满足组织工程的不同需求。
现代材料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
1、材料的元素成分分析;材料的成分分析就是分析材料中各种元素的组成,
按被分析物质的含量划分,分为三类
常量分析 (> 0.01 %) 痕量分析 (0.01- 0.00001%) 超痕量分析(< 0.00001%)
按取样量划分,分为三类
常量分析 (> 10 mg, > 1 ml) 微量分析 (0.1- 10 mg, 0.01-1 ml) 超微量分析(< 0.1 mg, <0.01 ml)
(二)材料的类别( classfication)
材料可以根据化学组成、状态、作用和使用领域分类。 • 金属材料 • 化学组成分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 • components 有机高分子材料 • • • • • • • • • 状态分类 state 气态 液态 固态 单晶 多晶 非晶 复晶
作用分类 function 应用领域分类 application
金属、无机非金、高分子
(2)基本性质 a. 抗疲劳性能良好;
b. 结构件减震性好;
c. 比强度和比量高; d. 耐烧能性和耐高温性能好 e. 具有良好的减摩、耐摩和耐润滑性能
(3) 用途 无机—高分子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汽车,游艇, 碳纤维增强塑料——飞机机翼、高尔夫
球棍、 撑杆跳杆
性能小,是优良的高温绝热材料,但其抗热震性差,温度剧烈变化时易破裂,不
能急热骤冷。
8、材料的性能分析;材料工作者的理想目标是能够设计材料——用什么原料、
配成什么化合物或固溶体就可以制成具有什么性能的材料。因此,对材料的性能,
如光学性能、电学性能、热学性能、磁学性能、光电性能等进行分析,对于研发 新产品和产品的生产过程控制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分析方法
重量法 定量分析 容量法(酸碱、络合、氧 化-还原、沉淀等滴定法) 光谱分析法
仪器分析
电化学分析法 分离法
光谱分析法是根据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或电磁辐射与物质 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化学方法。 这些电磁辐射包括从射线到无线电波的所有电磁波谱 范围,而不只局限于光学光谱区。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 用的方式有发射、吸收、反射、折射、散射、干涉、衍射、 偏振等。 光谱分析法可分为光谱法和非光谱法两大类。 光谱法是基于物质与辐射能作用时,测量由物质内部发 生量子化的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发射、吸收或散射辐 射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分析的方法。
6、材料的表面与界面分析;材料的表面与界面性质是非常重要的,它同新材
料的研究与开发,制造工艺的制定与修改等关系非常密切。这是由于材料的表面
及本体,无论在细微结构上还是在化学组成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别。如:固体物质 作为材料来应用,则它的各种性能虽然与组成本体有关,但不少性能是通过表面 来实现的,如表面硬度、表面电导等。因此,材料的表面与界面分析已经发展成 为纳米薄膜材料研究的重要分析方法,特别是对固体材料的元素化学价态分析、 元素三维分布分析以及微区成分分析。
增强其介电性能和耐磨性能。
7、从单功能到多功能和智能材料;(1)泡沫铝是一种在铝基体中均匀分布
着大量连通或不连通孔洞的新型轻质多功能材料,它兼有连续金属相和分散空气 相的特点,是集多种优良性能于一体的新型结构功能泡沫材料。(2)智能材料 是具有传感、反馈、自诊断、自修复、自适应、信息识别与积累、响应等功能, 如:形状记忆材料、电(磁)流变材料等。
有更为优良的功能。如在电子技术方面,涉及到半导体、电介质、超导体等材料。
4、从块体材料到薄膜材料;纳米薄膜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材料,如
Fe2P薄膜具有优良的磁性能。
5、从纯物质到复合、掺杂材料;如:仅具有紫外线活性的纳米TiO2经N掺杂
后,具备了可见光的活性。
6、从宏观到微观的纳米材料;如:纳米Al2O3颗粒加入到橡胶中,可以大大
7、材料的热分析;材料研制和应用开发是热分析的主要领域。热分析通常是
指应用热力学或物理参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的方法。材料的热分析可以 研究材料的结晶和熔融、玻璃化转变、阻尼材料等性质,为材料的研制和开发提 供许多有用的信息,如:陶瓷的熔点很高,有很好的高温强度,高温抗蠕变能力 强,1000℃以上也不会氧化,故用作耐高温材料,又因其热膨胀系数低,导热
原子发射光谱法 原子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红外吸收光谱法 光谱法
拉曼光谱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 其它波谱法
质谱法
电导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pH与离子选择性电极) 电化学分析法 电流分析法(库仑分析和电重量法) 伏安分析法(极谱和溶出伏安法) 气相色谱法 色谱分离法 分离法 电泳分离法 毛细管电泳法 毛细管电动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势
1、从简单物质到复杂物质;随着对材料功能化要求的不断提高,构成材料
的基本物质也越来越倾向于从简单物质到复杂物质。
2、从简单结构到结构控制;对于同种材料,结构上的改变可以带来许多崭新
的功能,而对简单的结构加以调控,才可能使功能得到优化。
3、从粉体材料到器件材料;相对于粉体材料而言,当材料制备成器件后会具
灰铸铁 可锻铸铁 铸铁 — 球墨铸铁 蠕墨铸铁 特殊性能铸铁
(2)有色金属 五大类 • • 轻金属 (<4.5g/cm2) 铝、镁、纳、钙 重金属 (>4.58/cm2) 铜、镍、铅、锌

• •
贵金属
类金属(半) 稀有金属 Mg、 Ni……
金、银、铂、铑
硅、硒、砷、硼 钛、锂、钨、钼、镭
常用的稀有金属材料有:Al、Cu 、Zn、 Sn、 Pb、
即检测材料中的元素种类及其相对含量的过程。包括原子吸收、原子发射 (ICP)、质谱以及X-射线荧光与衍射分析方法。其中前三种分析方法需要对样 品进行溶解后在进行测定,属于破坏性样品分析方法,而最后一种方法可以直接 对固体样品进行测定,因此又称为非破坏性元素分析方法。
2、材料的化学结构分析;在固体材料中拉曼激活的机制很多,反映的范围也
4、材料的表观形貌分析;材料的很多重要物理化学性能是由其形貌特征所决
定的。形貌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析材料的几何形貌,材料的颗粒度及颗粒度的
分布,形貌微区的成分和物相结构等方面。
5、材料的键合分析;材料的性质不仅与构成材料的元素、结构、价态等因素
有关,还与其价键状态有关。价键分析是分析化学基团以及化学键的性质,主要 与分子结构有关,并且重点在于研究键的振动转动状态。在分析方法上主要包括 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高分辨能量损失谱三种。
(3)基本特性 (Principal Properties)
a. 金属键,常规法生产的为晶体结构; b. 常温下固体熔点较高; c. 金属光泽; d. 纯金属范性大、展性、延性大; e. 强度较高; f. 导热、导电性好; g. 空气中易氧化,如钢、铁等生成氧化膜,合金可改性,抗氧化性。
(4) 用途 (Application)
a. 结构材料:如机床,建筑机械设备、工程交通工具;
b. 导体材料,电线芯(铜)
c. 工具
2、 无机非金属材料 (Inorganic nonmetal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