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南京路四大百貨公司【圖文】1918年8、9月间,上海《申报》上连续刊登了一条“永安公司、大东旅社开幕广告”,广告词称:即将在南京路西段、浙江路中心开设的永安公司,“建筑既极精良,楼阁则九层云拥,而搜采亦臻美富,物品则万国星杂,各公司苟有所需,本公司实无不置备”,大东旅社则“一尘不到,定为高士之居,四季皆春,能夺天公之巧”。
9月5日,一幢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欧洲古典风格的六层大楼横空出世,政界、商界等各界来宾五六百人齐聚六层楼上的倚云阁予以祝贺。
与此相对应的,是马路对面开业一年旗鼓相当的先施公司则在进行“大减价”销售,两大百货公司在南京路上比肩而立,是祸是福?后来人们发现,永安公司的开幕,宣告了上海“摩登”时代的到来。
永安公司永安公司是由旅居澳洲的华侨郭乐、郭泉、郭顺等兄弟合资创办的。
郭氏兄弟原籍广东中山县,排名第二的郭乐(1874—1956)在澳洲经营果栏发了财,于是模仿澳洲英国人开的“英地海登公司”,于1907年8月在香港皇后大道开設了永安环球百货公司,与同样来自澳洲的华侨马应彪等开设的香港先施公司对垒。
民国成立后,上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人口众多,富豪巨贾云集,已是一个具有宠大购买力的消费市场。
差不多同时,郭乐与马应彪都觉察到了上海具有的商机,决定向上海拓展百货经营。
此时的上海,南京路已是客流最多的商业街,从外滩到今山西南路一带,布满了商店,其中有亨达利钟表店、老凤祥银楼、邵万生南货店及福利、泰兴、惠罗等外商开设的百货公司,而南京路西段颇为冷清,多为中式店铺和茶楼,地价也相对便宜,于是马应彪和郭乐分别选定南京路浙江路口的西北与西南两侧作为上海百货公司的新址。
清末民初的南京路上中式店铺据说当时郭泉、郭葵两兄弟住在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的四川路上,每天乘车去上海各个路段考察,这天来到南京路上,他们坐在南京路浙江路口的日升楼上佯装喝茶,秘密的指派了两个伙计站在南京路的两边,从早到晚用取豆的方法计算过往的人流,结果发现路南人流更多,大约路南是富人集居地,他们购物总是先逛路南,最后他们看中了易安茶社旁边的地段,也就是现南京路浙江路口的西北角,可巧的正与正在建造的先施公司大楼相对。
郭泉永安公司以每年5万两白银的代价,从大地产商哈同手中租下了8.51亩土地,租期25年,期满后连同土地和房屋全部归还土地业主。
当时悉尼的华侨纷纷踊跃投资,结果集资200万港元。
但不巧此时殴战爆发,建筑材料不易采购,工程延至1916年开工,让先施公司抢了先机。
先施公司创办人马应彪永安公司创办人郭乐1917年10月20日建成开业的先施公司,是幢高5层的骑楼式钢筋混凝土建筑,进门的店面依照广东人喜欢喝茶的习惯设为茶室,商场设在里面,搬用澳洲百货公司的样式,1至3层都是宽阔商场,设有24个商场部门,各层有巨大的楼梯相连接。
公司在商场内安置了大玻璃橱柜,兼具陈列及收纳功能,让顾客可以自由参观商品,减少了压迫感。
大楼的四、五层附设东亚旅馆、豪华的东亚又一楼酒店,后来又在屋顶设游乐场,是当时上海由华人开办的第一家集百货、酒楼、旅馆和娱乐设施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商店。
进入百货公司大楼的顾客最初仅打算买衣料、日用品的,却不料进入了吃、喝、玩、乐都齐全的场所,这是上海从来没有过的商店形式,大楼这样的设计,连外国人也叹为观止,称其为世界的市场。
先施公司近景黄焕南以香港总行监督名衔兼上海先施公司分行总司理,由董事局派来上海,主持业务及一切行政事宜,刘锡基为副手司理。
黄焕南乃澳洲华侨,早年与马应彪同甘共苦,共同开创了先施事业,他们为上海先施百货公司带来了全新的经营方法。
同当时中国人见惯了的百货店有很大不同,细心的人们发现,原先福利、惠罗等外商百货公司不售中国货和小商品,并由印度巡捕管门,购物需讲外语,令人望而怯步,而到先施公司来,在高档的舶来品洋货中,也能找到品质好但价格相对便宜的国产品。
公司还把一些残次和被挤压的商品搭配成价值一元的商品包,任人选购。
在那之前,中国人已经习惯了“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传统,百货店里的商品从不明码标价,大多数商店里都没有专为顾客设置的柜台、货架,货物直接堆在店门口和仓库里。
但这个公司在在商场正面的高柱上大书:始创不二价,诚信名远扬。
公司又在上海滩率先招聘女售货员。
据说,马应彪思想开放,当年香港先施公司开业时,因人手不够,他贴出招聘女店员启事,但清末民初时女性受“三从四德”影响,不愿抛头露面,结果一个多月都无人应聘,于是马应彪的原配夫人霍庆棠女士亲自做起了化妆品部的售货员,她是一位牧师的女儿,少年时代聪明好学,喜欢追赶时代思想新潮,她不但自己抛头露面,还还带动了两个小姑和她一起站柜台。
在当日的中国,这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于是人们纷纷来到先施公司一探究竟,而霍庆棠仪态端庄,善于辞令,介绍起货品来头头是道,很快赢得男女顾客欢迎,她直到生下自己的第五个儿子才辞掉售货员之职。
上海先施百货公司开业后,马应彪认为当代女性消费时代即将出现,为了更好地为女性顾客服务,也招聘了一些女售货员站柜台,她们个个长相标致,服饰统一,面含微笑,这在当时的上海也炸开了锅。
黄焕南先施又故意压低外国人常购的罐头等商品,向外国人挨户散发价目单,在外文报纸上刊登广告,逐渐拉了些外国顾客。
它的经营方法是全新的,因而成为南京路商业改革的先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此后几十年里,说它引发了中国商业及消费方式的一场革命,也不为过,有钱人为了能买到与世界潮流同步的各种商品纷纷而来,而钱包瘪瘪的普通市民,一样能从先施购得自己心仪的商品。
开业第二年,马应彪已乐呵呵地拿到了相当于投资两倍的回收。
先施公司时装部先施公司家具部先施公司店堂照相机柜台在上海人眼中,大型百货公司到底还是新鲜事物,于是永安公司开业后,仍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涌到南京路,亲眼看看这家新开公司的还能为上海人带来什么时新的东西。
永安公司永安大楼由公和洋行设计,辛和记营造厂承包建造。
大楼平面为长方形,东北部外延呈狐形,沿南京路有三座圆柱拱形大门和大片橱窗,大门入口用爱奥尼式双柱,沿浙江路和金华路共有5道侧门,南面九江路有一道后门,大楼二层及六层楼面各挑出一条长廊,装饰有铸铁栏杆,东北角大门上每层都挑有带铸铁栏杆的大阳台作为装饰,长廊和阳台都用柱子上的双牛腿支承,西北屋顶转角有三层巴洛克式塔楼倚云阁。
永安公司规模更大,营业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分成44个部门,布局也搬用澳洲百货公司的样式。
为了与几家外国大公司和先施公司竞争,并后来居上,永安公司老板郭乐考虑了很多。
他们首先在商场设计上就借鉴先施公司的经验作了些许修正。
在一层临南京路的地方装饰了10个大型橱窗服饰模特儿,首开了上海大商场以沿街面橱窗陈列商品的先河。
铺面商场全部为马赛克地坪,楼上均铺打蜡地板,在明晃晃的日光灯照耀下,声势、气派比先施更为显赫。
考虑到顾客的心理和方便,将商场设计安排成一进门就能看见琳琅满目的日用品,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二楼为呢绒绸缎,柜台设计的阔绰有余,能使商品摊开便于顾客尤其是女顾客从容挑选;三楼和四楼经营珠宝、钟表、家具等贵重和大件商品,因为属于奢侈品,有心购买的人不在乎多爬几层楼梯,何况公司有代送大件货品业务。
五楼为办公场所、样子货间和食堂。
从第5层可通往西边的大东旅社。
旅社设有142间客房,比先施的东亚饭店多一间,内部装饰考究,设备齐全,设有大东酒楼、酒吧和弹子房。
一楼有饮冰室,当年冷饮在上海还是希奇的东西。
二楼开设大东茶室,茶室内宁静、舒适,可以在此看书、写稿,约友聚首。
三楼设有中菜、西菜间,每天有菜单送至旅客房间,顾客可以随意点菜,服务员也可把酒菜送至房间。
后来又开设了上海第一家对外营业的舞厅——大东跳舞场,这可是先施所没有的,于是成为“上、中流人士的休闲旅馆”,与当时上海最大的旅馆东亚、远东、一品香齐名,很多政客、高官、商家、绅士及富裕家庭的子弟们住宿的目的是“寻求快悦的游戏”,买什么东西,自然就近在永安公司买。
先施公司楼顶设有先施乐园,有茶座、影戏场、弹子房、练身机等,园中布置有花卉盆景,顾客逛累了商场可乘电梯上到屋顶花园游乐。
先施公司屋顶花园之一先施公司屋顶花园之二先施公司屋顶花园之三永安公司也在楼顶开辟了天韵楼游乐场,公司开幕时,天韵楼尚未营业,当时放置了600多株松树,后来应的顾客的要求供应茶点,供人登楼远眺风景,以后天韵楼增添电影院、剧场,经常演出海外电影、京戏、宁波滩簧、滑稽、中外戏法、杂技等节目,并设有健力打球磅、拳击磅、拎灯桩、高尔夫球场、射击等游戏,还有小吃部,游客在这里可以各取所好,尽情玩耍。
1927年江笑笑、鲍乐乐从杭州初到上海,就在天韵楼演出四簧,爱看独脚戏的观众特别多,常常是里三层、外三层的,挤得水泄不通。
倚云阁则经常陈列希奇古怪的东西等,于是两个功能不相上下、但又各具千秋的大百货公司,没有两败俱伤,而是相得益彰,就象两朵亭亭玉立的姐妹花,并肩屹立在南京路长街两旁。
永安公司天韵楼花样百出的竞争手段永安公司能够顺利发展,主要是总监督郭乐的功劳,郭乐从一开始就打出了“统办环球货品发售,输出中华诸般土产”的口号,公司销售的上万种商品中80%以上是英国毛织物、法国化妆品、美国电气制品、瑞士的钟表等进口品牌商品。
经营商业最忌讳压本,郭乐确定了一个原则,叫作“货如轮转”,根据市场的行情及时进货。
他与公司负责人每年都要到国外考察商情,并定期派人到全国各地调查市场动态,还经常在商场巡视,查看商品销路,了解存在问题,及时改进。
他在大东旅社包了一个房间,经常深更半夜一个人到商场四处检查。
先施公司的外国货往往要通过外国洋行进口,郭乐则在美国、英国各设一个办事处,同美英等国一些名牌厂商直接建立购销关系,有些商品还特意去国外定制。
上海富翁有一种赶时髦相互攀比的习气,对于时尚新颖的物品,不管价钱怎样贵,还是争着购买。
因此,当一些外国厂商和洋行来推销新颖商品时,永安公司与它们约定包销,要求它们在一定时间内不卖给其他商店,这样容易推销,同时把价钱定的较高。
比如美国克宁牌奶粉,一开始由永安公司独家经销,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当别的店进货时,有钱人已经买得差不多了,永安只剩下了一些剩货,就开始削价销售,既不蚀本,又打击了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