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豆腐颂》的说课材料

《豆腐颂》的说课材料

《豆腐颂》的说课材料
我的主题:抓住文眼,品味语言文字。

、主题提出的背景。

阿基米德说过: “给我一个支点,
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这句话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
启示,对语文教学也同样适用。

给语文阅读教学找一个支点,
便能撬起整个课堂,而这个支点就是课文的文眼。

泉眼找准
了,凿下去便会有清泉喷涌;文眼抓准了,掘下去自然也会有激情勃发。

、主题的阐述。

所谓文眼,是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
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

文眼或是课题或是文中
反复出现的某个词或是文中的一句话,能牵一发而动全文,抓住了这样的词句,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感悟、
想象,才能使学生的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内在情感水乳交融。

篇课文《豆腐颂》为例,说明如何通过抓住文眼这个
支点,撬起整个语文课堂教学。

《豆腐颂》这是一篇饮食小品,文中语言优美,结构清晰,是托物言志的典型文章。


篇课文的文眼是文章的中心句他是平民的,但它并不
平凡,我们的中国豆腐。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颂为主线,抓住文眼,我做到了:咬定“文眼”不放松,立根原在“颂” 字中
1、课题入手抓住“颂”。

从课题入手, 以颂为主线, 引导学生质疑: 豆腐本是平
常物, 有哪些可颂之处?作者又是怎样颂的?等等。

启发学 生思考,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2、走进文本,读懂“颂”。

请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也就是这篇课文的文眼。

绕中心句提问, 你从哪个段哪句话哪个词体会到了颂, 在颂
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 自由表达。

在学生回答中整篇课文
脉络自然清晰起来。

第一部分写豆腐的普及性和特点,
豆腐的发展史、 与豆腐有关的文化、 以及名菜麻婆豆腐等几
方面赞美豆腐。

第三部分豆腐原是平民化的食品, 呼应文章
开篇,并深情赞美豆腐。

流露 出作者赞美之 情, 第二部分从豆腐配置成菜肴,营养价值、
3、 恰当运用多媒体,感知“颂”
课堂上我出示了一幅幅豆腐的美味佳品,牢牢的吸引了
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这些画面,学学一个个走进了豆腐,从
直观的图片中子感受到了他是平民的,但不平凡。

更进步体会了作者对豆腐的高度赞美。

4、感情朗读品味“颂”
整篇课文我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朗读,如老师范读、
学生练读、比赛读、齐读等,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学生就会体会到文章谚语、成语以及排比句式的恰当运用,突出了语言的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这种教学方法正是建立在准确把
握课文“文眼”的基层之上的。

这时我加以指导,课文写的是豆腐,却依托豆腐言志,赞美中国传统文化—平易而脱俗,平和而宽厚,这样以小见大,即从豆腐见中国文化。

5、漫谈感受,自写颂。

出示关于豆腐文化的其他方面的文章,如关于中国豆腐
文化节,豆腐的其他历史等。

学生通过阅读,加深对他是平民的但并不平凡这句话的理解,读到这里,学生一定会对豆
腐有重新的认识和感悟。

要求选择一种饮食,以 -------- 颂为题,
仿照本文写一篇文章
四、实践的反思。

教完这一课,我也深有所思。

1、学完课文,学生一方面体会课文在说明事物的同时
表达赞美之意,感悟作者语言文字的魅力,另一方面,增加了对豆腐的了解,受到饮食文化的熏陶。

我班孩子本娇气,
部分孩子不喜欢吃豆腐,现在却有了大改变。

2、我让学生抓住文眼进行理解课文,使全文脉络清晰,
结构明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课文。

3、抓住“文眼”来进行阅读教学,把高年级课文以简
御繁,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准确领会文章主旨。

最后我要说一句,抓住了文眼,即给语文阅读教学找到
了一个支点,便能撬起整个语文课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