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学前沿-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微生物学前沿-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具有扎实的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有广泛的现代生物学知识,熟练掌握微生物学专业研究技能并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和生物产品开发研究的能力。
学习年限:
学制3年,在学年限3-7年。
学分要求:
共:≥12学分。其中:
公共学位课:≥4学分
专业学位课:≥6学分
选修课:≥2学分
第二部分: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
主要内容包括:1)微生物次级代谢的特性;2)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3)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4)几种重要的微生物药物的生物合成途径;5)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与药物创新.
教材:
参考书:
1、张致平主编.微生物药物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海洋微生物及其活性物质
内生菌及其活性物质
教材:
参考书:
参考书
1、张致平主编.微生物药物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2、陈代杰编著.微生物药物学.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
3.TringaliC. Bioactive Compounds from Natural Sources: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London:Taylor & Francis, 2001.
四、课程设置:(不包括公共学位课)
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课程
类型
学分
开课
学期
周学时/
总学时
是否双
语教学
任课教师
(职称)
1
分子细胞生物学前沿
学位
3
1
3/60

细胞生物学博士点各位导师
2
生态学前沿
学位
3
1
3/60

严重玲(教授)
3
微生物学前沿
学位
3
1
3/60

郑天凌、沈月毛、
苏文金、肖湘教授等
4
环境微生物学进展
厦门大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生物学
专业名称:微生物学
专业代码:071005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07年3月15日
一、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博导注明)
1
微生物分子生物学
从微生物中筛选和分离功能基因,研究功能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构建高效微生物表达系统。将功能基因应用于农业、医药、环境及能源等领域。
苏文金(博导)
郑天凌(博导)
肖湘(博导)
龙敏南
宋思杨
2
微生物药物学
本研究方向着重进行海洋微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主要从事微生物药物产生菌株的分离筛选,微生物药物的分离及结构测定,微生物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活性化合物作用机理及侯选药物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
苏文金(博导)
沈月毛(博导)
郑忠辉
宋思杨
黄耀坚
4、中英文专业期刊
程内容纲要
课程编码:开课学期:周学时/总学时:学分:
课程名称:环境微生物学进展
英文名称:Progress in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教学方式:讲授、查文献、讨论考试方式:写综述论文
主要内容(选择使用):
1,The Formation, Impacts and Global (Including the Arctic and Antarctic Waters) Distribution of Harmful Algal Blooms (HABs)
2.Raina M. Maier,Lan L. Pepper,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4 by Science Press.
3.John.H.Paul.ed.Methods In microbiology, Marine Microbiology.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2001.
第二章微生物药物的作用靶点及其研究进展
微生物药物主要作用靶点
微生物药物与靶点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药物筛选模型及其研究进展
抗生素的筛选,酶抑制剂的筛选,受体拮抗剂/激动剂的筛选,免疫调节剂筛选,其他活性代谢产物的筛选
第四章微生物来源先导化合物的研究策略
先导化合物发现流程
活性化合物的追踪分离
第五章特殊生境微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4.中英文专业期刊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编码:开课学期:周学时/总学时:学分:
课程名称:药物微生物学进展
英文名称:Progress in the microbial pharmacy
教学方式:讲授、查文献、讨论考试方式:写综述论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各类微生物药物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概况
抗生素,抗肿瘤药物,抗病毒药物,降血糖药物,其他药物
3
资源与环境微生物学
本研究方向主要进行不同生境、不同类群有益微生物资源的挖掘;有害微生物的控制;微生物污染环境、微生物检测和治理环境的研究,并着重进行能源、环保、共生微生物资源与海洋环境微生物方面的研究与开发。
郑天凌(博导)
肖湘(博导),黄耀坚
钱晓鸣
龙敏南
二、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选修
2
2
2/40

郑天凌教授等
5Hale Waihona Puke 药物微生物学进展选修
2
2
2/40

沈月毛教授等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编码:开课学期:周学时/总学时:学分: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前沿
英文名称:Advance in Microbiology
教学方式:考试方式:
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环境微生物研究新进展:
重点介绍环境微生物学、海洋微生物学的若干新概念、新内容,研究新技术、新方法;介绍微生物在治理环境、灾害控制;对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对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对污染物的资源化等方面的作用,以及环境微生物学、海洋微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紧密渗透,相互交叉所形成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该学科的发展趋势等。
2,Advance in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on of Red-tide and Marine Microbes
3,Some Prospect of Study on the Bioremediatin of Marine Polluted Environment
4,Role of decomposition, aggregation and dissolution of diatoms in the sinking flux of organic matter to the mesopelagic laye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