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新举措
——以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为例
章凌燕
[摘要] 以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为例,分析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文章提出了依托职教集团,整合校企、校际优势资源,建立专门从事校企合作管理的校企合作部以及建立校系二级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等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新举措。
[关键词]校企合作;校企合作部;二级管理
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
校企合作在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上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不乏是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
本文试图以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为例,通过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推进校企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校企合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依托职教集团,已与50多家企业进行了校企合作,在充分享受校企合作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带来的成果的同时,在实际操作中也发现了如下问题,使之难以向纵身推进。
1.企业热时学校冷
校企合作的途径可以是与企业共建专业、共建培训课程、共同培训师资、共同技术研发、共同培养学生等。
但不论以何种途径进行校企合作,无外乎就是要做到学校与企业的“双向服务”,即企业服务学校,学校服务企业。
企业服务学校是以“利益”为先,学校服务企业是以“就业”为本。
当企业的利益得不到保证时,企业就无法顾及学校的“就业”之本。
现在有许多企业向学校提出强烈的校企合作愿望,如无锡软通动力有限公司与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洽谈有关共同做优NIIT或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专业,并将该专业提升为高职专业等相关事宜;无锡红光微电子有限公司也多次发出合作邀请。
企业热,主要原因是看中学校丰富的人力资源;学校冷,主要原因是学校不能在企业需要的时间段满足他们的需要。
2.学校热时企业冷
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与江苏由简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启动了一系列合作事项。
同时,学校也将此合作项目在职教集团成员学校中加以推广。
重庆立信职教中心校闻讯后对此
项目高度关注,专门派出3人来无锡考察,并组织了78名学生参加笔试和公司的在线面试,结果只有6人通过,这6名学生原计划很快将进入公司参加实训,但公司至今都没有安排一个人来参加培训,原定的一系列合作进程无法按计划进行。
学校很感兴趣,因为该行业的新兴化,具有领先性,对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将注入新的内涵;但企业则表现出冷淡的态度,因为绝大多数学生达不到企业的用工需求。
二、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供需时间不一致
学校有教学计划,学生何时实习、实训,完全按教学计划进行,企业的需求则是按订单、生产任务来确定,需求往往很急。
因此,在企业需要的时候,学校没有学生可以提供,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2.管理不一致
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完全采用员工管理机制,不能获取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心理动态,对实习学生的真实情况很难了解,因此增加了管理难度。
学校由于师资的缺乏,根本没有专职人员对实习学生进行全程跟踪管理,从而导致对实习学生的放任。
3.各专业校企合作的深度、难度不一致
对于会计专业、计算机网络设计与制作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等实习生,由于需求数量少、技术难度高,一般需要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学生,企业一般不愿意接受校企合作;对于电子专业、餐饮服务与管理专业等的实习生,由于其专业技能要求较低、数量较多,开展校企合作则比较容易。
4.实习、就业待遇不一致
目前,学生的实习都集中在最后一年,实习、就业往往混为一体,学生和家长也往往视实习为就业而忽略了实习仍是学习的一部分。
因此,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的时候往往要求很高,尤其是对工作环境、工作待遇、企业发展前景等要求过高,而遗忘了实习期应以学习、打基础为主之根本。
企业对实习学生的待遇有别于就业待遇,除“六险一金”免交外,给予实习生的实习补贴也很有限,导致实习期学生频繁跳槽,这也是校企合作难以持续的原因之一。
三、校企合作健康发展的对策
1.建立专门从事校企合作管理的校企合作部
校企合作部是负责运作校企合作的一个专门机构。
校企合作部隶属于学校,与职教集团办公室合署办公,便于整合集团各成员学校的校企、校际优势资源。
其主要职能如下。
(1)做好企业调研
校企合作部的首要职能是做好企业调研工作,对企业用人的时间段、各专业岗位用工标准、行业产业发展趋势等进行有效地调查和研究。
(2)指导学校专业开发、课程改革
校企合作部的第二项职能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指导学校开发符合企业用工要求贴近市场的专业,对学校现有课程提出改革意见,在确定核心课程时有话语权。
核心课程应有企业或行业的专家、技术骨干参与教学,其教学效果由校企合作部进行评价。
(3)形成教师培训计划
校企合作部的第三项职能是形成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的培训计划。
职业学校最缺乏的是双师型教师和双师结构教师团队。
校企合作部可以每年结合企业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计划或企业骨干到学校授课、专业指导、讲座等计划,并对实施结果进行考核评价。
(4)进行面试,形成实习计划及有效管理
校企合作部的第四项职能是负责各专业学生进入实习前的面试、各阶段的实习就业指导工作计划的制定、实习管理全程跟踪及考核、就业推荐,并形成对系部校企合作工作的评价考核机制。
校企合作部对每个专业的学生必备素质提出要求、进行面试并提出合理的实习(就业)建议。
一方面帮助合作企业把好关,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做好职业规划设计。
校企合作部全面介入校企合作的管理工作,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2.建立校系二级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
在校系二级管理体制的深入实施和不断完善的前提下,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依托校企合作部,建立了“校系两级领导,系为基础”的校企合作工作机制,形成校系二级校企合作工作量化考核细则(见表1)。
表1 校系二级校企合作工作量化考核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
近年来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紧紧围绕培养既有理论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在生产一线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的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开始注重区域校际、校企的多层次联合办学的大胆尝试与探索,在校企合作工作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我们相信,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宏观背景下,随着职教集团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的明天将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校企合作[EB/OL]./view/486909.htm.
[2]孙健.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职教集团发展战略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10(25).
[3]李芸.职教集团构想刍议[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