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常用标准目录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 14848—2017) (4)三、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2005) (6)四、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7)五、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9)六、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 (18)七、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 (20)八、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 (21)九、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8466—2005) (23)十、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 (25)十一、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 (26)十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 16889—2008) (28)十三、城市污水回用设计规范(CECS 61:94) (30)十四、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 18919-2002) (31)十五、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 20922-2007) (32)十六、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 (33)十七、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 18921—2002) (34)十八、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11/307—2013(北京地标)) (35)十九、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7—92) (37)二十、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3—2008) (38)二十一、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4—2008) (39)二十二、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5—2008) (40)二十三、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6—2008) (41)二十四、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7—2008) (42)二十五、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8—2008) (44)二十六、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9821—2005) (45)二十七、汽车维修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6877—20011) (46)一、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2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表3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 14848—2017)表1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三、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2005)四、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本标准规范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废气排放和污泥处置(控制)的污染物限值。
区民小区和工业企业内独立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也按本标准执行。
标准分级:1.一级标准A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
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湖泊作为城镇景观用水或者一般回用水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
2.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3097海水二类功能水域和湖、库等封闭或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B标准。
3.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类功能水域或GB3097海水三、四类功能海域,执行二级标准。
4.非重点控制流域和非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厂,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采用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时,执行三级标准。
但必须预留二级处理设施的位置。
表1 基本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单位mg/L注:℃下列情况下按去除率指标执行:当进水COD大于350mg/L时,去除率应大于60%;BOD大于160 mg/L时,去除率应大于50%。
℃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表2 部分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单位mg/L表3 选择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单位mg/L五、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标准分级:1. 排入GB3838地表水℃类功能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3097海水二类功能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
2. 排入GB 3838中℃、℃类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3.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4. GB3838中℃、℃类水域和℃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水质标准。
表1 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单位:mg/l表2 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注:* 指50个床位以上的医院。
** 加氯消毒后须进行脱氯处理,达到本标准。
表3 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1997年12月31日之前建设的单位)表4 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注:其他排污单位:指除在该控制项目中所列行业以外的一切排污单位。
* 指50个床位以上的医院。
** 加氯消毒后须进行脱氯处理,达到本标准。
表5 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注:* 产品按100%浓度计。
** 不包括P2S5、PSCl3、PC13原料生产废水六、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表1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控制项目限值a)采用再生处理时,排入城镇下水道的污水水质应符合A级的规定。
b)采用二级处理时,排入城镇下水道的污水水质应符合B级的规定。
c)采用一级处理时,排入城镇下水道的污水水质应符合C级的规定。
下水道末端无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时,排入城镇下水道的污水水质,应根据污水的最终去向符合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且应符合C级的规定。
七、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八、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九、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8466—2005)表1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基本控制项目标准表2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选择性控制项目标准值十、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十一、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1、传染病和结核病医疗机构污水排放一律执行表1的规定。
表1 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注:1)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工艺控制要求为:消毒接触池的接触时间≥1.5h,接触池出口总余氯6.5-10 mg/l。
2)采用其他消毒剂对总余氯不做要求。
2、县级及县级以上或20张床位及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执行表2的规定。
直接或间接排入地表水体和海域的污水执行排放标准,排入终端已建有正常运行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下水道的污水,执行预处理标准。
表2 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注:1)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工艺控制要求为:排放标准:消毒接触池的接触时间≥1h,接触池出口总余氯3-10 mg/l。
预处理标准:消毒接触池的接触时间≥1h,接触池出口总余氯2-8 mg/l。
2)采用其他消毒剂对总余氯不做要求。
3、县级以下或20张床位以下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所有医疗机构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4、禁止向GB3838℃、℃类水域和℃类水域的饮用水保护区和游泳区,GB3097一、二类海域直接排放医疗机构污水。
其他要求:1、化粪池应按照最高日排水量设计,停留时间24-36小时,清掏周期180-360天。
2、采用臭氧消毒,污水悬浮物浓度应小于20mg/l,臭氧用量应大于10mg/l,接触时间应大于12min或由试验确定。
十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 16889—2008)1、现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自2018年7月1日起执行表1规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标准限值。
表1 现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2、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在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或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环境问题而需要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的地区,应严格控制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污染物排放行为,在上述地区的现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自2018年7月1日起执行表2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标准限值。
表2 现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十三、城市污水回用设计规范(CECS 61:94)再生水作为工业冷却用水时,其回用水质最高允许浓度标准参照下表。
作为市区景观河道用水时,其回用水质最高允许浓度标准参照下表。
十四、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 18919-2002)表2 本标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对照表十五、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 20922-2007)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水质基本控制项目和选择控制项目及其指标最大值应分别符合表1、表2的规定。
表1 基本控制项目及水质指标最大限制mg/L表2 基本控制项目及水质指标最大限制mg/L十六、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城市杂用水的水质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mg/L十七、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 18921—2002)单位:mg/L注:1、通过管道输送再生水的非现场回用情况采用加氯消毒方式;对于现场回用情况不限制消毒方式。
2、若使用未经过除磷脱氮的再生水作为景观环境用水,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在回用地点积极探索通过人工培养具有观赏价值水生植物的方法,使景观水体的氮磷满足表1的要求,使再生水中的水生植物有经济合理的出路。
十八、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11/307—2013(北京地标))下列标准适用的污染源执行以下相应标准:DB11/890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除上述污染源外,其他污染源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发布后,若本市再行发布新的适用相关行业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该行业执行相应的新发布的排放标准。
标准分级1.直接向地表水体排放污水的单位(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站除外)其水污染物的排放执行表1的规定,排入北京市II类、III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污水执行A排放限值,排入北京市IV、V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污水执行B排放限值。
其中新(改、扩)建单位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执行;现有单位自2015年12月31日起执行,2015年12月30日前执行原标准DB11/307-2005的排放限值。
表1 排入地表水体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L注:℃12月1日-3月31日执行括号内的排放限值。
℃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站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执行表2排放限值,排入北京市II类、III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污水执行A排放限值,排入北京市IV、V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污水执行B排放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