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物理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论物理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论物理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广西师范学院物电学院物理课程与教学论邓小雄)【摘要】:本文介绍了物理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重点论述了社会科学对物理学的促进作用以及物理学的统计力学、耗散结构论和相对论对社会科学的促进作用。

自然科学应该和社会科学结合起来以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关键词】:物理学;社会科学;关系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综合性问题。

对于研究综合性社会问题而言,需要“各种有关的专家”或“各方面的专家”以及“各种学科的科学理论”。

而这些专家就包括了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各种学科的科学理论”包括自然科学中有关学科的科学理论和社会科学中有关学科的科学理论。

本文就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探讨。

1 物理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换的规律。

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系统性科学。

社会科学是科学的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模型科学。

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它的任务是研究与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等。

世界是由人和物两大方面组成,物理研究的对象是物质,是客观世界;而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是主观世界。

物理回答“是什么”, 其成果具有世界性,没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社会科学回答“应该怎样”,因而具有价值导向,其成果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

“是什么”具有惟一性, 因而物理是逻辑的、实证的、一元的;“应当怎样”不具惟一性, 因而社会科学往往是非逻辑的、非实证、非一元的[1]。

2 物理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系人类社会是大自然进化的产物,亦是大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

一部社会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自然发展史。

人类社会有其社会性质,这就是社会系统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质。

研究这种新质的科学,叫做社会科学。

人类社会亦有其自然本质,这就是构成社会系统的诸要素的自然属性[2]。

近些年来,不仅在自然科学内部,而且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各种类型的交叉影响、交叉研究和交叉学科层出不穷。

象城市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思维科学等等高度综合性的学科,都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

从现代科学的研究对象看,除了纯自然现象和纯社会现象外,具有两者交叉性质的现象日益增多。

事实上,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人类制造出许许多多日趋复杂的人工产品,这些都是纯自然界或天然自然界所没有的,人们把它们称为第二自然或人工自然。

这种人工的自然界正在日益扩大范围,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创造能力的提高,使得天然自然或第一自然越来越多为人类所改造和利用而转化为人工自然。

由于人类还通过自己的各种实践活动对所居住的地球施加着日益深广的影响,以致于天灾和人祸在某些情况下已无绝对分明的界限。

有时看来是天灾,然而溯其根源,又往往包含有人祸,即包含有人类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方面的原因。

在人类改造社会的活动中也不能忽视来自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影响。

从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看,一方面,自然科学中一些常用的方法乃至一些概念和思路正越来越多地渗入社会科学;另一方面,社会科学中的一些思想方法以及价值、伦理概念也日益浸入自然科学的许多部门[3]。

2.1 社会科学对物理学的促进作用(1)社会科学促使自然科学的诞生“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思潮是人文主义,它的宗旨是反对中世纪的宗教观,摆脱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当时,自然科学是在人文精神的推动下得到启蒙和发展的,可以说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有着不解的渊源,近代科学是在人文精神的推动下诞生的[5]。

(2)自然科学的发展必须依靠哲学,必须依靠社会科学中国落后不是落后在具体的科学,具体科学上的落后一代一代要提上去很快。

但是人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哲学思想、社会科学思想的落后是很难克服的。

在中国要搞一些新的学科很难被人们承认,要克服这个问题,必须要改变人的思想。

中国封建社会很长,封建社会的根本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天不变,道亦不变;另外就是等级观念,只有专家说话能算话,这样的论资排辈是阻碍中国科学发展最大的问题。

怎么来克服它? 要靠社会科学,要靠哲学。

自然科学要发展,要依靠社会科学。

如果科学社会没有跑到前面去,自然科学很难发展[4]。

(3)人文社会科学能促进思想解放,激发创新思维近代科学是在人文精神推动下诞生的。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人类对电现象和磁现象的研究是分别进行的,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认为电现象和磁现象是完全无关的两种现象。

直到19世纪初,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认为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应该是互相联系的。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后,法拉第本着这一联系和对称的哲学观点认为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一定能生电。

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法拉第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可以说,没有思想的解放,没有创新的思维,新的发明创造都是无从谈起的[5]。

(4)人文社会科学能将经验提升为理论,知识升华为智慧,从而使人站得高,看得远牛顿创立的万有引力定律把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天上的星球与地上的物体截然无关的两类物体统一了起来,显示了自然界的高度统一、简练与和谐。

用他的话来表达这一切:“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2 物理学对社会科学的促进作用由于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和规律具有很大的基本性和普遍性,不仅决定了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是自然科学很多领域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同时,物理学中蕴藏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也为社会科学所用并促进社会科学的发展。

以下举几个物理学促进社会科学发展的例子。

(1)物理统计力学对社会科学的作用近几十年来统计物理研究一直十分活跃,其应用不限于物理范畴,而是扩展到化学、生物、环境、经济和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6]。

如用物理统计力学的思想来研究历史。

由于历史学要研究的东西也是由很多独立的元素所组成的,比如年代、时间跨度和种族等,这些元素组成了一个系统,这样看来,历史的构成就和物理学上的一个多元素的系统一样了,那么也就可以用类似于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历史了。

物理学家与历史学家的合作能够把历史学变成一门真正的科学,大大提高历史学的科学性。

物理学家知道如何去分析一个包含多个元素的系统,事实上,在一百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创了一门学科--统计力学来研究复杂系统,而且得到了相当成功的应用。

物理学家可以用物理的方法去研究任何对象,只要这些对象是数字化的或可模拟的。

现在,随着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用海量的历史数据在电脑上做出一个虚拟的历史模型,这样处理,历史学上研究的对象也就可以被划分到物理学的范畴,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了[7]。

几十年前,英国学者理查森把世界上发生的战争以及其死伤人数做了一个统计,发现总体来说,大的战争出现的数目比较少,小规模的最多,这个结果可以用幂函数来表示。

可见,人类历史的发展与普通物理中所研究的复杂系统有着相似的特性,都有一个规律在支配。

(2)物理耗散结构论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以普里高津为首的布鲁塞尔学派创立的耗散结构论,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不仅对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开始在各门社会科学中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普里高津认为,与物理、化学乃至生物进化不同,人类社会的进化有其非常特殊的特点;但自然科学和数学的最近发展表明,它毕竟是我们物理宇宙进化的许多方面之一,在这个物理宇宙中,非线性过程和非平衡条件对自组织起着很大作用。

而功能、结构与涨落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理解社会结构及其进化的基础。

基于这一认识,布鲁塞尔学派谨慎然而也是坚定地尝试着把耗散结构论推广运用于对人类社会各种进化现象的研究。

这方面的进展,我们从爱伦等人对都市形成的研究中可以窥见一斑。

一般认为,在长期进程中局部地理区域的人口根据就业机会而增减,而就业机会转过来又依赖有利于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从而形成人口密度增长上所谓“都市增殖”的非线性反馈机制。

爱伦等人对此建立了数字模型。

其中,如果某个特殊地方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例如某些商品的生产点或服务点),其容纳人口的能力会增加。

他们用数字模型研究了初始人口均匀分布的地域,由于接连的变革(涨落)所引起的效果。

当各种活动开办起来的时候,人口密度和就业机会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导致形成空间结构,并且发展出都市等级。

在这里,随机的因素(偶然性)与决定论的因素(必然性)都起着基本的作用:在开办经济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上有随机的因素,而它们的生存和增长则由所创办的市场的决定论的经济规律所控制。

到近年为止,布鲁塞尔学派运用耗散结构论,已经在都市的形成与管理、交通系统的控制与设计、美国人口模型、市场模型、群体动力学和欧洲生态经济系统模型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引人注目的成果[8]。

(3)物理学相对论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9]文艺美学研究可借鉴相对论。

《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发表了王世德题为《相对论与文艺的美学特征》的文章。

该作者认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体现了当代科学研究的新的思维方式,应该给社会科学领域以多方面的启示和积极的影响。

基于这样的认识,作者简述相对论创立的背景后认为,文艺美学研究不仅要发现旧理论的不符合事实之处,而且要发现旧体系内在逻辑的矛盾,从揭示矛盾着手去进行学科的革新。

作者认为要取得对于文艺本质及其美学特征的新认识,应该把有普遍意义的事实和逻辑构想相结合,进行有创造性的探索。

世界经济学研究可借鉴相对论。

谢康在《上海社会科学》1989年第7期上发表了题为《相对论:研究世界经济的重要方法》的文章,他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仅为研究世界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方法,而且是理解当前国际经济现象和归纳世界经济规律的一把钥匙。

作者认为爱因斯坦相对论原理的基本点之一是时间和空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同样世界经济处在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之中,应该从时间和空间统一的角度重新审视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学应研究与时间相联系的世界交换范围内的生产关系。

随着交换范围的扩大,在达到一定量以后,世界经济才归纳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规律。

广义世界经济学可以研究世界市场形成前和世界市场形成后不同社会形态的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关系。

狭义世界经济学则着重研究世界市场形成后资本主义社会统一市场在世界总体范围内的生产关系。

3 结论目前有不少人存在轻视社会科学的倾向,认为物理学家研究社会问题是“不务正业”。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知道,物理学与社会科学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因此,物理学的发展离开不了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离开不了物理学,复杂问题的解决离开不了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

由此可见,自然科学应该和社会科学更好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造福人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