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施工组织设计第一部分、工程概况第二部分、主要施工方法第三部分、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第四部分、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第五部分、劳动力安排计划第六部分、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第七部分、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八部分、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第九部分、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十部分、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第十一部分、其他措施第一部分、工程概况一、总体设想及方案针对性根据淮西湖公园项目(含厕所、咖啡屋、码头服务中心、问讯处及景观和附属工程)一期工程的招标文件,作为本工程的投标方,我公司通过认真研究和分析招标文件,独立编制了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本施工组织设计涵盖了招标文件中所包括的全部工程内容,着重阐述了我公司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工期等工作进行统一管理的设想,以期高质量、高效率的全面履行我公司作为承包商的职责。
为在将来的施工过程中,使本施工组织设计能切实指导施工,为树精品工程服务,编制之前,我公司数次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详尽的踏勘,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国家、安徽省的相关法律、法规,充分了解该地区的地方特点、市场行情,熟悉工程图纸,研读招标文件,掌握了我公司所施工的范围、区域和管理职责;并根据我公司的实力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有针对性的编制了本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本工程的施工难点,并充分考虑到本工程的社会重要性,在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重点介绍了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在管理方面,详细阐述施工组织保证体系,劳动力、机械的配备,以及工期、质量、安全与文明施工及总体协调管理的各种措施。
我公司承诺将派出具有同类工程丰富经验的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常驻现场;所有施工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公司将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连续考核,以确保本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
我公司将严格依照ISO9001:2000 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进行管理,定期派员赴现场检查考核现场管理工作,为实现“树精品、创优质”的目标而奋斗。
二、编制依据1、根据《淮西湖公园项目(含厕所、咖啡屋、码头服务中心、问讯处及景观和附属工程)一期工程招标文件》;2、该工程的施工图纸及工程量清单;3、根据当前材料的市场行情;4、根据国家及省、市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以及有关条例、实施办法等。
三、编制承诺1、质量标准:达到合格标准。
2、工期目标:365日历天。
计划开工日期为2011年5月5日,计划竣工日期2013年5月5日。
3、质保和养护:绿化养护期为二年。
4、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确保安全事故为“0”,做好现场保卫和消防工作。
5、管理目标:发扬本企业“团结、务实、从严、创新”精神,科学管理,精益求精,广泛采用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和其它先进的施工工艺,新方法,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
6、服务目标:信守合同,密切配合,认真协调与各方关系,接受业主、监理等单位建议及意见。
7、协调目标:做好内外关系协调,充分发挥项目优势,主动争取各方的支持和配合。
四、施工段划分1、施工准备前期工程的接收,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点的建立、现场道路、排水、供水系统,临时用电系统的建立,现场临时办公室、工具棚、仓库的建立和调整。
另外将根据图纸的变化以及标书的内容,编制调整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经核准后预订材料,组织劳动力,按动态图的安排组织进场。
施工机械按机械动态表的时间要求分期进场。
2、基础工程在保障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加快施工进度,避免各种因素所造成的意外情况。
3、主体工程本阶段的重点在于主体的质量控制。
为此将对苗木规格、造型进行现场看苗,园林小品主要用材送样确认,以确保施工现场安全与质量,在苗木种植及施工前请甲方、监理方指导我方选择质量控制好,有信誉的地方供料,确保质量。
4、零星工程采取惩罚措施加强对成品的保护,现场将视具体情形设置若干需要保护的区域,并由专人巡查。
确保交付给建设单位的实物符合合同中的承诺。
第二部分、主要施工方法一、施工测量(1)测量依据根据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点与水准点为基准进行引测,根据设计图纸有关文件及有关业主提供的有关测量资料进行计算和测量放线。
(2)测量仪器选用WILD T2经纬仪2”SOKKIA B1精密水准仪 +0.8㎜㎏SOKKIA C40普通水准仪 +3㎜㎏(3)建立平面控制图根据业主提供基准点,基准点城市座标及建筑总平面图、轴线交叉点城市坐标,采用经纬仪定出结构施工阶段的轴线控制点、线。
轴线控制点布设要远离基坑或设置在周围永久性建筑上,避免基坑开挖过程中控制点的位移量。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控制网进行复测,防止地面变形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控制点移位。
(4)建立高程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水准点高程值,以闭合回路法将水准引至新建建筑周围,并与桩基单位的点进行校核,调整,水准点要求设在周围永久性建筑上,减小基坑开挖过程中地面沉降对基准点的影响。
(5)控制网复核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建立后,由我公司测量队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请监理及相关单位复测,并做好书面签证工作。
二、绿化工程(一)场地平整及土壤改良1、清理场地清除垃圾,保护施工范围内管线,进场后按计划进度作好清场工作。
对工程范围内的土表进行清理,将垃圾集中外运或填埋。
2、土壤改良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公司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加大营养土(泥炭土)和有机肥用量,种植时先进行微酸性改良。
种植土、泥炭土和有机肥的比例为6:2:2,营养土和有机肥加入种植穴后,能大幅改善土壤的透水透气的状况,改善土壤的渗水性,改良土壤的PH值,减少土壤粘性,有利于植物根系深入;且营养土含有较多的养分物质和微生物,能提高原土壤的理化性状,从而有利于植物的良好生长。
地被种植区域对土壤表层进行改良,采用泥炭土、砂与肥料混合铺设在表土层内。
砂可确保草坪的平整度,使草坪根系迅速的深入土层,肥料可以大大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泥炭土可以使土壤疏松、透气,防止表土层的板结,增大地被的成活率。
针对地坪中泥炭土、砂与肥料混合的铺设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防止水分过度蒸发造成脱水现象,提高此部分植物的成活率。
(二)乔灌木种植1、苗源筛选(1)目标控制做到苗木品种正确无误,生长旺盛,姿态丰满,品种优良,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数量上保障充裕并留有余地,苗源地选择较近,这样既缩短了苗木的运输时间又保证了苗木的生长环境大致相同的要求,有利保证苗木成活率。
在前期邀请有关人员进行实地踏苗,选择符合设计方及业主方要求的苗木。
(2)总体要求乔木:主干挺直树枝展开均匀;灌木:蓬形丰满,枝叶茂盛;球类:球形浑圆,枝叶茂盛,不露脚;地被:品种纯杂草少,密度均匀。
针对本工程各苗木植物的生物学和生长习性,利用本公司特有的苗木资源和苗源信息网络系统,确定各苗木符合设计要求的规格,又是青壮年期长势旺盛,无病虫害,外形美观、姿态丰满且以采取一定培育手段,适用于移植的最佳施工用苗。
并保证:各规格树种施工用苗均为同一供应点及繁育批次,以保证本工程用苗的规格树种尺寸形状的统一,同时在数量上应有充裕的备货,以便特殊情况增添、置换需要。
应严格甄别与本工程所用树种在外观、形态上易引起混淆的同科属内相似的其他品种。
同时对设计需变更的在品种选择上,结合本工程场地环境条件和设计意图,选择综合性状优越的品种。
对本工程设计用苗种、数量、规格尺寸、性状要求的充分了解和分析,在苗木材料的供应上将具有充分保障。
(3)具体措施所选苗木的规格尺寸需比相应设计的规格有所宽余,特别是冠径、高度等规格,这样才能在移植修剪后保证招标文件所指的达到“绿化效果一次成型”。
另外,所选乔木应主干挺直,树冠匀称,花灌木应枝繁叶茂。
所选用之苗木,仍注意选用苗龄为青壮年期的,可保证生命力的旺盛,栽植后发棵快,整体植物景观生命周期长。
严禁老化之苗,应认真鉴别。
乔木选用切过根或移植过的苗木,并且要“青皮绿叶”处于最佳青壮年生长期,即可保证“一次成型”。
2、苗木挖掘、包装、运输、栽植及清场(1)目标控制安排常绿树种植,挖掘配合措施按顺序操作,开挖时保护泥球不碎保护根系,精心包装,减少运输时间不损伤株体。
穴土改良适应苗木生长,随挖、随运、随种工序衔接紧凑,浇水足量,适宜树木习性,及时支撑绑扎,绑扎美观牢固,随时清理整洁路面环境。
(2)总体要求根据苗木种类规格,各自生活习性特点以及场地气候土质情况,确定最佳栽植、支撑绑扎方法,使移植苗木一次成型,生长旺盛。
紧紧抓住“挖、运、种”三个环节。
(3)具体措施a、保质挖掘移植开挖前,要对工具、设备、人力、运力作充分安排准备,并跟踪气象变化情况,要做到工序紧凑合理,苗木随挖随运随种。
所有苗木起挖与栽植应保持同步协调。
优质的苗木关键措施之一是:控制树木体内的水分平衡,在极干旱的情况下,苗木体内的含水率较低,因此在起苗前的1-2天可施行根部灌水,灌水时间与水量需视天气及土壤干湿状况而定,这样可使株体在挖、运、种的整个移植过程前吸足水分。
并且可加强根系与土壤的粘结力,同时,方便挖掘,且泥球也不易碎裂。
在苗木挖掘前,还需做好如下工作:护杆:将乔木主杆、大主枝以草绳密绕,这样在挖运时可避免树皮损伤主枝折断,可减少蒸发避免日灼,冬季可防寒保暖。
束冠:用草绳将树木的树冠捆扎紧,特别是分枝低矮的树木,这样不但可以防止挖掘时不损伤枝条,还有利于挖掘操作和运输时避免损坏,束冠后做好主观赏面标记。
挖掘的质量是保证树木栽活的关键之一。
苗木挖掘应尽量保证泥球尺寸规格,一般乔木以胸径的8倍作为泥球直径,灌木以冠幅的12-13作为泥球直径。
土球高度一般为其直径的70%。
b、苗木包装常绿苗木:围沟挖好后将土球四周接直径切下,进行修剪后包扎。
泥球的包扎,先要在泥球上扎腰箍,以加强泥球的牢固度。
打腰箍时,先将一根长约15厘米的树枝在泥球的肩下3厘米处打入,留出部分不宜太长,只要能栓住草绳便可。
草绳栓住树枝的端部固定后可一圈一圈往下绕扎,绕扎时一边拉紧绳子,一边用专制的木质敲板或砖块顺绕绳子方向拍打,以使草绳与泥球结合紧密。
腰箍的绕扎要整齐有序,不重叠,不留空隙。
腰箍的圈数应视泥球规格的大小而定,一般约为泥球高度的13左右。
当扎到最后一道腰箍时,再在绳子上方打入一根枝,然后将草绳栓在树干上。
扎好腰箍后,用草绳将树木的树干固定在四周的树木或者其他它物体上,以防在修整泥球或继续包扎时由于风力和其它影响而引起树木的侧倒。
然后将球面的浮土铲掉,使泥球球面成塌肩状,并用铁锹在最后一道腰箍下2厘米处向下修整泥球球底。
泥球修整时要注意底部四周的弧度与深度尽量一致,以保证泥球的圆整。
泥球的底部在一侧倒塌座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小些(一般约占泥球直径的14),这样包扎的泥球球形美观,并可增加包扎草绳的牢固度。
大规格的泥球当铁锹修整不便时,可用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