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成都体育学院新闻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成都体育学院新闻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天不负有心人,看到自己通过初试的结果,总算是踏实了下来,庆幸自己这一年多的坚持还有努力,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其实在开始备考的时候自己也有很多问题,也感到过迷茫,当时在网上也看了很多前辈们的经验贴,从中也给了自己或多或少的帮助,所以也想把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文章也许会有一些凌乱,还请大家多多包涵,毕竟是第一次写经验贴,如果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大家可以给我留言,我一定会经常上来回复大家的!虽然成功录取,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很多懊悔,其实当初如果心态再稳定一些,可能成绩还会再高一些,这样复试就不会担惊受怕了。

其实,经验本是想考完研就写出来的。

可是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拖延症加上不自制。

所以才拖到现在才写完。

备考对于我来说最感谢的要数我的室友了,要不是他们的监督自己也不会坚持下来。

总之考研虽然很辛苦,但是也很充实。

想好了方向之后,我就开始想关于学校的选择。

因为我本身出生在一个小地方,对大城市特别的向往,所以大学选择了大城市,研究生还想继续留在这。

希望你们从复习的开始就运筹帷幄,明年的这个时候旗开得胜,像战士一般荣耀。

闲话不多说,接下来我就和你们唠唠关于考研的一些干货!结尾有真题和资料下载,大家自取。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学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711)新闻学理论(811)传播学理论参考书目为《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年版)关于英语复习的建议考研英语复习建议:一定要多做真题,通过对真题的讲解和练习,在不断做题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对于自己不熟练的题型,加强训练,总结做题技巧,达到准确快速解题的目的。

虽然准备的时间早但因为各种事情耽误了很长时间,真正复习是从暑假开始的,暑假学习时间充分,是复习备考的黄金期,一定要充分利用,必须集中学习,要攻克阅读,完形,翻译,新题型!大家一定要在这个时间段猛搞学习。

在这一阶段的英语复习需要背单词,做阅读(每篇阅读最多不超过20分钟),并且要做到超精读。

无论你单词背的多么熟,依然要继续背单词,不能停。

真题是木糖英语的真题手译,把阅读真题争取做三遍,做到没有一个词不认识,没有一个句子不懂,能理解文章的主旨,每道题目选项分析透彻。

完型填空的考察重点就是词汇辨析,逻辑关系,固定搭配和语法等。

完型一般放在最后一步做,所以时间有限,不需要把文章通读一遍,只要把握首句,即文章的中心大意,不要脱节文章主题意思即可。

做题的时候多联系理解上下文,精读空格所在句,根据前后的已知信息寻找相关的线索去选择合适的单词,所以建议大家练习完形填空要注重思路和寻找文章的线索。

另外,要注重固定搭配与常见词组,完型填空常常和搭配有关系,平常应当多积累一些固定搭配,在考试的时候就能节省更多时间,而且记忆词组和搭配在作文、阅读、翻译中也起很大帮助。

完形填空一共20题,练习时尽量控制在20分钟内完成。

翻译考查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按照英语语法结构拆分长难句,准确、通顺翻译汉语的能力。

翻译主要考点包含对三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从句翻译的考查以及对一些特殊句型如强调句,倒装句等的掌握。

练习翻译题最好要写出来,不要认为在脑子里过一遍大致意思就行了。

你现在分析的越明了,后期读文章的速度和翻译的准确度就会越高。

新题型要求大家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内容上的联系,理解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有较强的意识和熟练的把握,并具备运用语法知识分析理解长难句的能力。

新题型主要考查三大题型:七选五,排序题以及标题匹配题。

不同的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也有所不同(需要大家在做历年真题的基础上自己慢慢总结做题技巧)。

尤其是七选五题和排序题,是对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综合测试,因此在要难度上远远高于标题匹配题,大家有必要对真题中此类题型多练习,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新题型重点练习方法和思路,无需全文通读理解。

暑假这段时间很重要,因为还要复习专业课,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真正体会到了时间就是金钱,所以大家一定要给自己做个计划表,具体到每一天,严格执行,充分利用好暑假(这时候基础阶段学得好的同学很幸福的)。

当然,复习到这个时候,你的英语复习重点依然是单词、阅读,学英语最重要的是单词,千万不要到了最后,反而忽视了单词,背单词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重点!保证阅读能达到中上等水平的同时,你需要增加你的附加分了。

什么意思呢?翻译和新题型其实提高起来比较快,这段时间就是要好好突击下这两块的题目。

复习新闻学理论就是不断重复的过程,刚开始看第一遍或者第二遍都没有什么印象,也记不住,但是只要不断的重复,不断记忆,知识潜移默化的就印在了你的大脑里,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最开始就是把所有基础书都看了一遍,然后做了笔记,我是比较细致的,当时想的是把笔记做细一点,以后就不看书了,所以我的笔记密密麻麻的我最后都不看那些边边角角的东西专业课也是跟着老师学的,对最后的复习很有帮助,所以我是有两套笔记的,一套适合最初复习,一套适合冲刺阶段。

咱们学校题出的不是很难,挺基础的,拿上卷子我就很安心,做的还算顺利,有一个解释吧,确实不知道就瞎编了,个人还是不建议的。

我第一遍是背的自己的笔记,好厚的几本,背了一个多月吧,觉得自己都没记住,第二遍就背学长的简单版了,以及自己的期末总结啥的,重点都是那些,第三遍就背的更少,只背重点。

专业课不会太难,踏实背至少两遍,考试时答出重点,就可以了,还有就是我在看一门之前会先研究真题,看其出题频率及重点。

前期先粗略过课本的时候先看目录,对整书的排版和结构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例如右边这种知识点一定要知道它在书中什么位置,新闻来源出处本源: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有事实才有新闻,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变动产生新闻,变动是新闻之母。

看课本的时候不需要用笔记本做笔记,用笔记本做出来的笔记也是抄书,可以在书上标记和勾画,辅助理解。

尽量在相同的时间里过相同的章节,例如一天看一章的内容,不要多看,也不要少看,就看一章,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你当天清楚你所看的所有的内容都属于这一章节的东西,帮助大脑归纳记忆和总结。

专业课模拟题是一定要做的,研教新版的专业课习题里面涵盖了大纲中所有考察部分。

里面还有很多往年的原题,及经典题型,并且还配有答案,所以基础薄弱的同学建议多看看这题集巩固基础。

随书还附赠精缩版小册子方便携带,还有串记手册、习题册,使用比较方便答题和记忆效果好。

第一遍细过课本的时候,可以在笔记本上做笔记,但是用笔记本有一个前提就是正在学习某一章某一节内容的时候不需要用,等你把一章内容学完了,再系统在笔记本上做这一整章的内容知识,包括理论和概念,需要做横向笔记,横向笔记就是以框架的形式来做,最好一个章节一张笔记,你可以买一本大一点的横向速写本,直接一张速写纸就是课本一章的内容,这样在后期复习的时候可以一眼清楚这些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就像老师给我们做的提纲一样,便于梳理知识。

过完一遍课本之后,这个时候做的知识点框架与之前不同的是,前面是总结和整理每一章知识点的联系,而现在就是整理全书乃至所有专业课的知识点联系。

相当于一个全面的框架整理,让自己脑海中能有一个立体的框架,大家可以参考下面这种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知识点梳理。

在这个阶段也可以做一些模拟题了,一些经典的模拟题有利于加深大家对知识点的理解。

有的知识点是需要重点记忆和理解的,记忆时可以先找其中的关键点,然后理解记忆。

老师总说,要理解的记,确实如此。

帮帮想起有个朋友,曾经把我们老师给的课件从头到尾记了下来,考试的时候他都能知道这个知识点在第几张ppt,向她请教记忆方法,他也说要记关键词,如果记得慢,可多重复几次,慢慢有了感觉就快了。

记忆力因人而异,但是都还可以抢救一下!先将课本的知识全面去学好,多去看书,分部分去看,不要一口气吃成胖子,慢慢来,慢慢去一点一点看过去,然后理解消化,稳扎稳打的前进,一点点的去看,一点点的去理解,慢慢的将课本教材都过一遍,当然在每个后面都会有课后练习题,如果是边看边做课后习题那是最好的了,那个试题还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以及基础都是这一类的,你这也算是在打基础,将这个基础打牢了以后,你后面就可以开始来做真题了,将历年的真题全部找出来,好好去做一做,看看自己能够做到什么样子的程度,看看自己对整个专业课的课本理解了多少,是不是真的学进去了,这都是后面做试题能够检验出来的。

在复习传播学理论的时候,一定要了解专业知识总共分为几个模块,每一部分是啥,一定要能像个树型图一样在心里有个框架,再在每一个框架里具体填充内容,这样到最后不用看书,知识也在脑子里能全部回想。

就算这本书背起来很枯燥,但也要硬着头皮背几遍才行。

这本书比较难理解,也很厚,但是你不懂的一般也不会考,只要把笔记的内容背熟就OK。

但也起码得过上好些遍,到很熟。

备考专业课,我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了四五遍的书并做了三遍笔记,第一遍笔记很详细地写下基本的知识点,第二遍则列出书中每一章节大概的知识框架,第三遍则要编织出一个知识网,搞清楚各个章节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指定教材的课后习题是一定要做的,我做了两三遍的课后习题,并有选择性地做了些研教新版的习题,里面还有往年的原题。

将题目和书上的知识点对应起来,抠字眼,把自己能想到的知识点都一一默写下来。

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专业课复习方面还要求你要广泛地收集有关于专业的信息。

我在网上购了必备的指定教材的课后参考答案和笔记,其中研教新版的题库,里面几乎包含了往年所有的原题型。

另外当学累了,我便会到网上或图书馆去查看最近的专业最新信息。

这样既可以放松紧张的学习神经,也可以增加见识,培养专业思维。

教材看完之后,我个人觉得还是很有必要把课后的习题做一下的(没说全部哦),课后习题的答案可以从网站上下载,做完习题之后就可以染指真题了,真题的做法我是这样的:一定要在熟悉课本之后再做,其次就是按照考试的时候,找个安静的地方做测试,做完之后对照标准答案进行检查打分,看看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里,哪里需要加强,哪里可以适当放一放。

真题尽量做个2遍以上吧,到后期的时候大家就针对错题进行复习吧,认真去研究错的原因,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题目是否还会再犯错误等。

最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符号,比如△☆●⊕⊙等等,哪些代表重点,哪些代表模糊不清点,哪些是自己总结的,最好这些符号能跟课本上的标注所对应,并且从始至终都用这些符号,这样对考前复习非常有用。

总之真题还是要多做一些,在做了大量的真题之后我们可以有两个方面的收获,一是知识;二是答题技巧。

答题技巧很重要,不但对专业有帮助,对公共课也很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