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的法国
• 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 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曾风 靡欧洲。
洛可可式建筑风格 于18世纪20年代产 生于法国并流行于 欧洲,是在巴洛克 式建筑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主要表 现在室内装饰上。 洛可可风格的基本 特点是纤弱娇媚、 华丽精巧、甜腻温 柔、纷繁琐细。
】【
苏比兹宅邸
• 尽管文明取得各方面进 步,何以18世纪法国农 民的处境有时竟比13世 纪还糟
不同的文化形态,这就是著名的“洛
可可样式”。
• 洛可可(Rococo)一词来自法语Rocaille, 意为小石头、小沙砾。作为艺术风格用语, 起先指用贝壳和石头修筑起来的人工假山 和岩洞,后来指具有贝壳纹样曲线的装饰 主题。最初,这个词是对18世纪室内装饰 和家具样式的批评用语,后来与巴罗克用 语一样,专指18 世纪法国大革命之前的文 化样式。其特点是室内装饰和家具造型上, 到处都是凸起的贝壳纹样曲线和茵苔叶形 主题的组合,C形、S形和涡旋状曲线纹饰 婉蜒反复,墙壁与天花板、墙壁与墙壁、 家具的边角和接缝等分割线都巧妙地用纹 饰隐蔽起来,尽量避兔直线、直角的交叉 和使用 。镀金的富丽堂皇的青铜装饰比比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年)
1拿破仑一世(1769-1821)(皇帝1804-1814)
波旁王朝(复辟)(1814-1830年) 1路易十八世(1755-1824)(法兰西国王1814-1824) 2查理十世(1757-1836)(法兰西国王1824-1830)
• 谈到洛可可不得不提蓬巴杜夫 人。她是当时法国的话题人物。 从她19岁时进入凡尔赛宫,便 向世人充分显示了她对美的天 然感受和对色彩的敏感将她推 上时尚的风口浪尖。成为路易 十五时期事实上的皇后,她主 宰了洛可可风尚,随后这一漂 亮、奢华、轻浮的艺术风格横 扫全欧洲。她用洛可可的趣味 翻新了凡尔赛宫,巴黎协和广 场以及爱丽舍宫她更是事必躬 亲,绞尽脑汁。在她的带领下, 18世纪30年代开始男性化的巴 洛克风格逐渐为更加柔和艳丽 的洛可可所取代。由于这种新 兴风格流行在“路易十五” 统 治时期,也叫做为“路易十五 风格”。
• 在这场联盟转换中,诞生了很多杰出的外交家。 如法国的蓬巴杜妇人,哈布斯堡王朝的考尼茨-里 特贝格亲王,英国的国务大臣老皮特等。
蓬巴杜夫人(法语:Madame de Pompadour),1721年12月29 日~1764年4月15日),全名让 娜-安托瓦妮特·普瓦松,蓬巴杜 侯爵夫人(Jeanne-Antoinette Poisson, Marquise de Pompadour),法国国王路易 十五的著名情妇、社交名媛 (courtesan),是一个引起争 议的历史人物,她曾经是一位 拥有铁腕的女强人,凭借自己 的才色,蓬帕杜夫人影响到路 易十五的统治和法国的艺术。
• 战争结果:
•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至此以悲剧结束。 腓特烈二世夺得西里西亚获得列强一致 承认,而这是八年来诸大国唯一看得到 的成果。奥地利割让一部分意大利领地 给西班牙和撒丁尼亚,虽然萨克斯伯爵 胜利,但法国仍将尼德兰南部归还给奥 地利君主国,承认汉诺威王朝在英国合 法存在,答应把小王位觊觎者驱逐出境, 承认在印度休战。列强休战八年,好让 妇女努力生产子女来为诸国王侯的竞赛 补充下一回合所需的兵力。
•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之后不久,列强间进行了伙 伴交换 :普鲁士王国与大英帝国建立了联盟,同
时互为传统对手的法兰西王国和奥地利帝国缔结 了同盟关系。英普同盟日后陆续有德意志小邦 (特别是汉诺威)以及葡萄牙帝国参与,而法奥 同盟则包括瑞典,萨克森,以及后来加入的西班 牙帝国。俄罗斯帝国起初与奥地利帝国结盟。但 在1762年沙皇彼得三世即位后改变了立场,并同 瑞典一起与普鲁士王国单独缔结了合约。
• 七年战争
• 七年战争发生在1754年至1763年,而主要 冲突则集中于1756年-1763年。当时欧洲上 的主要强国均参与了这场战争,其影响覆 盖了欧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 度,以及菲律宾。
• 这场战争由欧洲列强之间的对抗所驱动。 大英帝国与法兰西王国和西班牙帝国在贸 易与殖民地上相互竞争。同时普鲁士王国, 这个日益崛起的强国与奥地利帝国正同时 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体系内外争夺霸权。
• 一、王国历史 1.墨洛温王朝(481-751) 2.加洛林王朝(752-987) 从481-841年,是法兰克历 史时期,不过也可以看成是法兰西历史早期 3.卡佩王朝(987-1848) 3.卡佩直系王朝(987-1328) 4.瓦洛亚王朝(1328-1589) 4.瓦洛亚直系王朝(1328-1498) 5.瓦洛亚-奥尔良王朝(1498-1515) 6.瓦洛亚-昂古莱姆王朝(1515-1589)。
• 联盟:英国-哈布斯堡王朝(玛丽娅)
•
法国-普鲁士(腓特烈二世)
即使忽略他作为政治家的作 为和他对立法所做的贡献,单凭 他在军事上的表现,就足以使他 在历史上占一席位。在西方军事 历史学家的著作中,腓特烈大帝 是公认与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 帝、汉尼拔、古斯塔夫二世、拿 破仑齐名的军事伟人。
• 腓特烈二世(1712—1786年),普鲁士国王 (1740—1786年在位),史称腓特烈大帝,军事家, 作曲家。统治时期普鲁士军事大规模发展,领土扩 张,文化艺术得到赞助,使普鲁士成为德意志的霸 主。腓特烈二世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统帅之一, 在政治、经济、哲学、律、甚至音乐等诸多方面都 颇有建树。
• 法国农民在18世纪不 再受那些封建小恶霸的 欺凌;来自政府的强暴 行为也很少涉及他们; 他们享受着公民自由, 拥有部分土地;但是所 有其他阶级的人都离弃 他们,他们处境之孤单 也许为世界上任何地方 所仅见。这是一种新奇 的压迫
merci
他在欧洲绥靖政策,使他
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并且
在他死后成为了法国的最 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
ApArpèrsèns onuosu,sl,eleddééluluggee
路易十五在位期间主要战争
1: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2:七年战争
•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是欧洲两大联盟为争夺 奥属领地,因奥地利王位继承权问题而引起的, 它于1740—1748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展开。奥 皇查理六世于1740年10月20日死后无嗣,其长 女玛利亚·特蕾西亚承袭父位。查理六世死后, 普鲁士、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 皮埃蒙特、撒丁王国、那不勒斯王国拒绝承认 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而奥地利、英国、 波希米亚王国、匈牙利、荷兰、西里西亚、俄 国从其各自的既得利益出发,则全力支持玛利 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由此而爆发了长达8年 之久的由两次西里西亚战争所构成的奥地利王 位继承战争。
她与其弟共同规划路易十五广场(现协和广场)等许多宫庭建筑。她 对各类工匠以及百科全书派的大多数作家均予庇护,提拔舒瓦瑟尔公 爵为大臣,与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结盟,反对德意志的新教诸侯。七 年战争失败后,染上肺结核死去。
1763年法兰西王国,西 班牙帝国与大英帝国签订 的《巴黎和约》(Treaty of Paris 1763),以及萨克森, 奥地利帝国与普鲁士王国 签订的《胡贝尔图斯堡和 约》 。共同标志着战争的
路易十五(1710年2月15 日—1774年5月10日),被 称作被喜爱者 (法语:''le Bien-Aimé''),太阳王路易 十四曾孙,勃艮第公爵之 子。作为法国国王在1715 年至1774年期间执政。他 神奇地延续着整个濒死的
家庭,他执政的早期受到 法国人民的喜爱。 但是,
他无力改革法国君主制和
7.波旁王朝(法国部分)(1589-1792,18141848)
7.波旁直系王朝(1589-1792) 8.复辟波旁直系王朝(1814-1830) 9.波旁-奥尔良王朝(七月王朝)(1830-1848)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波旁王朝(1589-1792年)
1亨利四世(1553-1610)(纳瓦拉国王1562-1610,法兰西国王1589-1610) 2路易十三世(1601-1643)(法兰西国王1610-1643) 3路易十四世(1638-1715)(法兰西国王1643-1715) 4路易十五世(1710-1774)(法兰西国王1715-1774) 5路易十六世(1754-1793)(法兰西国王1774-1792) 6路易十七世(1785-1795?)(未在位国王)
十八世纪法国宫廷服装
• 历史进人18世纪,西欧各国资产阶级 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势力逐渐增强, 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变化18世纪中叶, 产生于英国的产业革命,大大加速了
西欧资本主义的进程。在文化艺术方
面,法国仍是西欧的中心。新兴资产
阶级不断积累财富,绝对主义的路易
王朝渐渐失去活力,处于没落的前夜。
在上流社会,出现了与国王主宰的宫
结束。这次战争在欧洲以 攻城战,对城镇的纵火, 以及造成惨重损失的野战 而著称。战争总共造成了 约900,000至1,400,000人死 亡。
• 战争影响
• 英国
• 英国是在七年战争中最大的赢家,法国在《巴黎和约》中被迫将整个加拿 大割让给英国,并从整个印度撤出,只保留5个市镇,英国成为了海外殖民 地霸主,迈向日不落帝国的传奇。但英国将这次的大帝国战争(法国-印第 安战争)的战费转嫁在北美殖民州身上,引起了当地居民的不满。七年战 争完后13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皆是,整个室内的色调是高明度、低纯度, 十分淡雅,白地上金色的曲线纹样最为流 行。并目打破了文艺复兴以来左右对称的 模式,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富有动感的 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复的 装饰样式。与巴罗克样式那种洋溢着生气、 庄重的量感和尊大感的男性风格相对,表 现出一种纤弱柔和、艳丽典雅的女性风格。
• 法国
• 《巴黎和约》成为了法国君主制时期的最屈辱的事件之一。法国放弃了印 度、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东岸。虽然法国仍然拥有密西西比河西面的纽奥 良和瓜德罗普岛,但是这次失败标志着法国失去了新大陆。法国的外交策 略黯然失败,声望也显著下落。这次战争亦使路易十五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并且在他死后成为了法国的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间接为法国大革命的 爆发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