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写作要领》读书报告-素材及写作指导《最佳写作要领》读书报告托马斯说过“要使每一个时刻神圣不可侵犯。
要赋予每个时刻以鲜明和重要意义。
”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肩负着这样的重任。
而这本书主要通过讲述新闻写作基本规律,指导我们摸索出优良写作的门径,因而对于每一位想要从事新闻事业或想要拥有新闻写作技巧的人都能从阅读中获益。
按照这本书的布局,作者在第一二章探讨构成优良写作的要素以及导语的重要性。
除了要有“好”的好开头外他提倡初学者要树立朴实、坦诚、直面读者的文风。
此外他还主张新闻写作要力求做到简介、简介有作用;以表现代替叙述。
“每个字词都得起到应起的作用,否则就该删掉它。
”这是新闻稿中要求的,这与我们日常的文章颇具差别,如果说我们的作文就是要细节用词语鉴于描述的话,新闻则要求语言做到准确、精炼。
在用词上用主动语态、行为动词等形容词要尽量少用。
至于一个好的开头自然首先要提高的是导语。
在没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简单的将单语等同于时间、地点、任务、事件精炼的总结后来发现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古语模式化。
新闻的导语也可以有神秘感、戏剧性、使人着迷,能达到不仅仅只是告知读者,还能引逗读者、激怒读者、挑战读者、逗乐读者,乃至做好铺垫让读者过度到下文。
书中还提出了一个别具一格的观点——“倒金字塔”的导语耶并非一定就是真理,一方面作者肯定这种写法便于编辑删改,但倒金字塔导语挤挤插插不易阅读,从而导致读者昏昏欲睡。
对于这点我是很赞同的,翻开报纸经常看到这样的导语:一名15岁的万载县的少年驾驶一辆“三无”农用三轮车,在湖南省浏阳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一死五伤。
4月30日下午,一男子在建行北京分行洋桥支行内,手持仿真枪劫持一名女保洁员实施抢劫。
6月24日下午5点左右,资阳市雁江区东门大桥处发生一起车祸,一对骑电瓶车的母女,被一辆在东门大桥拉土石的大货车撞倒,卷入车轮下丧生。
事实上这种概括性的导语也不是就不好,但如果滥用感觉就要读者觉得不慎厌烦。
书中介绍了几种能让导语获起来的方法:导语的内容可以分散两三段里,它们可以为概括,可以有吸引力,而不必把每一件事都写进稿子。
还有一种与概括性导语恰好对立的一批导语,归于“创造性导语”的范畴,因为它们没有系统的定义,也不给予读者信息,但并不意味着它没有效果。
如书中的例子:他不知道,当他走下人行道旁的边栏的时刻,他的一生都将改变了。
这样的导语虽然没有任何实际性的信息,但却能引起读者的好奇——究竟是何人?何事?何地?何时?如何?为何?的好奇。
然而,尽管导语非常重要,但如果过分的雕饰就会给人以虚伪的感觉,导语的撰写还存在一些其他要注意的地方:避免枯燥无味、避免一般化、以问话开头要相当的谨慎、不能用材料去从带导语、不要不找边际、不要恐惧导语的撰写。
当然如果所有的方法都不灵的时候,著者建议我们写点什么——任何东西——只是让新闻开头,接着写下去,回过头来再写导语。
第三、四章主要探讨的是新闻写作技巧,研究如何达到精炼、平易、准确、直截了当的技巧。
包括遣词用字、语法错位、主动语态、行为动词等等。
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技巧就是修剪、修剪、再修剪,如果自此没有分量的话,哪怕是删去一两个字都是小小的胜利。
我曾经对为什么要简练这一问题心存疑虑,在看完这本书后我发现答案有两个,一是避免过于冗长而导致读者的厌倦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过的信息,二是经济效益,为了节约金钱、时间、油墨和纸张等。
很多时候很多看起来已经相当简短的句子同样也是可以删减的,例如:警察没有发现任何见证人,这句话看起来并没有需要删的地方,而事实是它可以编辑为警察没有发现见证人。
因而在稿件的撰写和编辑的过程中我们都要谨慎。
另一种避免多余字词的方法用一个词(名词或动词)去代替形容词或副词。
作者提出多余在语言里可以打的哦两个目的。
他可以为谈写作的书提供材料,而且还可提供一些笑料。
就如:被打者现在可以自己穿衣服和刷他自己的牙,这样的话语让人不禁要问难道他被打之前都早刷别人的牙?此外书中还提到语言的通俗性的重要性书中的观点我觉得与威廉·新泽尔《论优良写作》一书中的观点异曲同工,书中指出“为什么要用‘帮助’就很好的地方,人们非要用‘援助’呢。
同样,不用‘使容易’,而用‘容易化’;不哟合格‘许多’而用‘众多’;不用‘其余’而用‘余者’??”写作语言的精确性也是一个需要新闻工作者投入心思的问题,就如“父亲的步态是异乎寻常的大”但就我们所知道的步态是马术中的术语,而此处用来描述老人的“步子”显然是不合适的。
当然我觉得书中提出的这个问题仅仅通过书中几个例子和数页的讲解就让我们马上掌握精确的技巧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书中所诉只能要我们重视这个问题,在我们日常中做到以谨慎的态度去积累各类词语的用法,这样才是达到写作准确的必要途径。
主动语态的运用,很可能是人恩理解最差的基础知识,尽管许多人认为他们已经理解了。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主动的语态不但是理解更加容易还能使句子更为简短,就如“人咬狗”和“狗被人咬”加上了被字的句子比原句拉长了三分之一!第五章是“写作必须有城市的面貌”,作者认为,新闻撰稿人自身的坦诚意识固然重要,而写作必须要有坦诚的面貌,甚至坦诚的面貌比坦诚的意识更为重要。
训练人们学习如何运用语言使人感到坦诚的艺术,与教导人们如何坦诚并不是一回事。
令人感到真诚的字词和表达方式,可以用来为善,同样也可以为恶。
接着在第六章中他探讨了应避免空话套话、陈词滥调、术语行话、隐语方言等等。
对于一个专业新闻工作者最让人为难的莫过于——准确。
准确性的构成要素诚实、具体以及质疑调查深入就与要求我们避免虚假、夸张、以偏概全、轻信貌似真是的东西。
在关于意见和道德方面沃恩新闻工作者往往过于看重自己,常常讨论我们传播真理的使命,谈论客观报道的责任。
然而真理是难以捕捉的,指引我们每一个人对什么是真理什么不是真理有着不同的想法。
因而我们要时刻记得:新闻的职责是提供事实、概念、思想和感情——按我们的感知——而不是提供结论。
结论应该由读者通过阅读后得出。
一家报纸中能出现的诚实言论的地方一种是出版者、编辑或编辑部的意见,变成社论,典型的是有四五段声明文字,申述本报的意见,或者是刊登有意见的读者的来信,再或者是在社论相对的版面上的专栏。
另外使新闻写作不同于大部分其他形式写作的一件事是,新闻中有较多的直接引语的引用,它们使记者免除责任——“那不是我说的,那是我的采访对象说的。
”通常,第一个办法是采用“据”或“说”,加上被引用着的姓名和头衔称谓。
其次,第二个办法是先写姓名,在写“说”。
这种署名多半在引语句之后或者卸载一段第一个引语句之后。
而且直接引语通常另起一段。
我在撰写采访稿的时候,有时觉得总是千篇一律的说有点恼人,因而有时会用一些“声明”、“断言”、“认为”、“指明”、“回忆说”、“笑着说”等的词语,不过书中却指出这是一种错误的方法他举出了《新闻业务》一书中的例子:“我从事医疗工作,因为我热爱人民。
”她声称。
用声称来代替说,这动词就给所引用的笼罩了怀疑的阴影。
这句话让读者读起来就像她是为了某些其他的因素才选择当医生的。
在最后两章,主要研究慎用词和非用词。
书中列举了一些在写作中一想到就该推敲是否才用的词语和一些原本不适合于新闻而只能在直接引语中使用的词语。
以及不同媒体处理新闻的差别和广播、电视、杂志、通讯社、因特网等媒体写作的特点与技巧。
一本书看下来真的觉得受益良多,发现书中指出的很多新闻写作的误区都是自己存在的,耶了解到了很多关于新闻写作的技巧。
当然我不认为只是看一两本书自己的新闻写作能力就能突飞猛长,书本更多的时候能给我们带来的是理论的知识,要想真正的提高新闻写作除了要多看优秀的稿件外(借鉴),还必须多写、多练笔。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体会本月读了尹建莉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书中传达的有心无痕的教育理念,让我感受很深,字里行间流露出教育的美丽和质朴,再次让我接受了心灵的洗礼,在此分享读书心得体会。
下面是查字典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体会篇1儿童本身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如果他在生活中很少遇到这个不许动、那个不能那样做之类的限制,并且他早早地接触了书籍,能从书籍这扇窗中望出去,看到现实以外的世界,那么想象力就可以得到正常发展。
有人说过,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我十分相信这句话,只有在一个自由的灵魂中,才能产生真正的自我思考,才能产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种力量,必须在幼儿期萌发、茁壮,否则就会萎缩。
经常有人问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其实想象力不用培养,不限制就是培养。
在教育上,并非家长做得越多越好,有时恰恰相反。
尤其在培养孩子想象力方面,少就是多是一条黄金法则。
检验孩子在家中是否获得了尊重和自由,家庭是否为他提供了一个放飞想象的空间,这里有一道简单的自我测验题:当孩子不小心闯了祸,如打了杯子或碰翻电脑,他的第一个反应是为那损坏的东西而难过,出现内疚情绪,还是急于看你的脸色,出现辩解的行为?《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体会篇2本月读了尹建莉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书中传达的有心无痕的教育理念,让我感受很深,字里行间流露出教育的美丽和质朴,再次让我接受了心灵的洗礼。
虽然两本书落脚点在家庭教育上,但书中列举出很多案例,对教育方式方法进行论证,简单有效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融合的方式,却非常值得我学习借鉴。
在孩子的教育上只有我们不断加强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为孩子提供更宽松、愉快、深入的教育方式。
结合我的实际,浅谈一下我读完这本书的几点感受:第一: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尹老师提到孩子注意力不需要培养,越培养越涣散。
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培养。
的确,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
有的孩子很容易被什么东西吸引,分散注意力;有的孩子会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
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好玩是他们的天性。
玩耍也是孩子重要的学习途径。
我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多在游戏中让孩子们找到学习中的乐趣,给他们宽松的学习学习氛围。
第二: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人的爱好也五花八门。
一个人喜欢什么,醉心于什么,会受天赋和环境等各钟因素的影响,微妙得不可捉摸,爱好就是天才,想想现在我教的一年级小朋友中,有个叫杨元生的孩子,他的表现在孩子中特别显眼,不太和同龄的小朋友玩,一个人总是默默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忙着自己的事情。
他不愿意和我交流,我主动找他说,主动和他拉勾勾,让他愿意和我交朋友。
尽管看似他上课不认真听,但是学习思维却非常敏捷。
第三:时刻关注自己的潜台词。
生活有万千细节,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每个细节中都有教育。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对孩子们的教育也要甜甜化。
孩子们在不断的长大,不光是身体的长高,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智发展,也会有变化。
我要不断的观察孩子,经常反思自己,从观念上提升自己,尊重以孩子为主体的生命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