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决定号第7920号决定日2005年 12 月13日发明创造名称一种金属标签的制造方法国际分类号G09F3/00,B23H9/06,C25D1/00无效请求人青岛海升电子有限公司专利权人朱东根申请号99121033.6申请日1999年11月15日授权公告日2004年3月10日合议组组长徐媛媛主审员杜微科参审员石清法律依据中国专利法第22条第2、3款,中国专利法第26条第3款决定要点:权利要求与对比文件相比,其区别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相同技术问题时公知的技术手段,因此该权利要求相较于对比文件与该公知手段的结合不具有创造性。
一、案由(一)本无效宣告请求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04年3月10日授权公告的申请号为99121033.6,名称为“一种金属标签的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下称本专利),其申请日为1999年11月15日,专利权人为朱东根(下称被请求人),授权公告的权利要求书如下:“1、一种金属标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次序的工艺步骤:(1)在黄铜板的表面上,用雕刻器阴刻或阳刻出所希望的商标(1),取得雕刻板(2)的阶段;(2)把上述的雕刻板(2)当模型,多次电铸该模型,制做出有同样商标(1)的多个电烙板(3)阶段;(3)把上述的电烙板(3)紧密地附着在可作传导体的底板(5)的一面上,取得主板(4)阶段;(4)以上述主板(4)为模型,用该模型进行电铸,生产出大量的复制品(7)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标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的主板(4)制造时,先切下电烙板(3)的边缘做成长方形,接着将该长方形的电烙板(3)纵横紧固在底板(5)的表面上,再将这些电烙板(3)的边缘部位用胶瞬间粘合后,把这些电烙板(3)的边缘互相焊接连接的同时,固定在底板(5)上成为一体,即成主板(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标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电烙板(3)为镍( Ni )或者铜( Cu )。
”(二)针对上述专利权,青岛海升电子有限公司(下称请求人)于2005年1月17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请求,理由是本专利的说明书未能清楚、完整地公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权利要求1、2不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2、3款的规定,权利要求3不具有新颖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2款的规定。
请求人在提出无效请求的同时提交了如下附件作为证据:附件1:兵器工业出版社1991年7月出版的《工业电铸》一书有关章节的复印件共六页(以下称对比文件1)。
(三)请求人在无效宣告请求书中认为:1、权利要求1中的4个步骤均已被对比文件1公开,同时权利要求1也没有带来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因此不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2、3款的规定;权利要求2的附加技术特征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权利要求1不具有新颖性、创造性时权利要求2也不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权利要求3的附加技术特征已经在对比文件1第17页第3段中公开,因此权利要求3不具有新颖性。
2、本专利的说明书未能对本专利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具体理由是:(1)说明书对本专利使用的电铸方法的工艺条件没有进行详细描述;(2)说明书中的术语“电烙板”不是本领域惯常使用的技术术语,具体含义不清楚;(3)说明书第6页第2段中有关母模制作的内容公开不充分。
经形式审查合格,专利复审委员会于2005年1月18日受理了上述无效宣告请求,同日将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书及附件副本转送给了被请求人,要求其在指定期限内答复。
(四)请求人于2005年2月16日再次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交了《意见陈述书》,并同时提交了以下附件作为证据:附件2:据称由中国期刊网上下载的1996年南京师大学报中的有关文章的复印件共3页(以下称对比文件3);附件3:兵器工业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的《电铸技术》一书的有关章节的复印件共9页(以下称对比文件2);请求人认为:1、对比文件3公开了电铸的流程,该流程中包括了本专利的工艺过程;2、本专利中从“雕刻板”上电铸“电烙板”以及从“电烙板上生产出复制品”均与对比文件2中涉及的电铸方法相同;3、对比文件2中的芯模制造方法与本专利中雕刻板的制造方法相同,对比文件2公开了模芯使用的材料和电铸拷贝的材料,本专利雕刻板和电烙板的材料不具有新颖性;4、本专利中将多个电烙板连接在一块底板上制出多个金属标签的方法与现有技术没有区别。
(五)合议组于2005年4月28日向双方当事人发出口头审理通知书,定于2005年6月8日举行口头审理,合议组同时将请求人于2005年2月16日提交的意见陈述书及其附件2、3的副本转送给了被请求人,要求其在指定期限内答复。
口头审理于2005年6月8日上午如期举行,请求人委托的代理人出席了口头审理。
被请求人在口头审理前未向合议组提交口头审理回执,也未出席口头审理,合议组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69条第3款的规定进行了缺席审理。
在口头审理中,请求人对合议组成员未提出回避请求,并明确其无效理由是本专利的说明书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权利要求1-3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2、3款的规定,具体如下:权利要求1分别相对于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对比文件3不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同时相对于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3的组合、对比文件2和对比文件3的组合不具有创造性。
权利要求2限定部分的技术特征是公知常识,故权利要求2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
权利要求3限定部分的技术特征在对比文件1第17页第3段中公开,同时也是公知常识,因此权利要求3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2、3款的规定。
请求人当庭仅出示了对比文件1的原件,合议组对该证据的真实性进行了核实,请求人结合证据就其所持主张进行了充分的意见陈述。
合议组明确告知请求人仅以其所提出的无效宣告请求的理由及其所指明的对比方式评述本专利权利要求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另外,合议组告知请求人在口头审理当日提交对比文件2及3的原件,否则合议组对上述两份对比文件不予采信。
口头审理结束后,请求人提交了盖有“钢铁研究院图书馆藏书之章”的对比文件2的复印件,用以证明该对比文件的真实性。
(六)合议组于2005年6月20日向被请求人发出《无效宣告请求审查通知书》,将请求人在口头审理程序中增加的关于“权利要求3不具有创造性”的无效理由通知被请求人,要求其在收到通知书后1月内对上述无效理由陈述意见,逾期未答复的,视为被请求人已经得知该通知书内容。
被请求人在指定的期限内未进行意见陈述。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依法做出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一)证据1、对比文件1《工业电铸》是兵器工业出版社于1991年7月出版的公开出版物,对比文件2《电铸技术》是兵器工业出版社于1992年8月出版的公开出版物,出版日期均早于本专利的申请日,因此可以将对比文件1、2作为现有技术评价本专利权利要求的新颖性和创造性;2、由于请求人无正当理由未能在合议组规定的时间内提供对比文件3(从期刊网下载的有关文章)的原件,也没有提供能够印证其真实性的其他证据,因此合议组无法确认对比文件3的真实性,对对比文件3不予采信。
(二)关于说明书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专利法第26条第3款规定,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
因此在判断说明书是否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时,关键是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否依据说明书公开的内容,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就能够再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合议组认为,虽然本专利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存在不清楚的缺陷,但是上述缺陷不会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准确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也不会导致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有关“说明书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规定”的无效理由不能得到合议组的支持,具体理由详述如下:1、关于“电烙板”请求人主张说明书中的“电烙板”不是本领域惯常使用的技术术语,因此本专利的说明书不清楚、公开不充分。
“电烙板”一词在本专利说明书中多次出现,其中说明书第4页倒数第6行记载:“电烙板制作阶段,即把上述的雕刻板当模型,多次电铸该模型,可制作出具有同样商标的多个电烙板”,说明书第5页第3、4段进一步详细记载了“电烙板”的制作过程:“前一阶段制成的雕刻板可作为模型,把它置于铜、镍等的浴槽里反复电铸,这样可以制造出许多个与模型凹凸正好相反样子的复制品……当雕刻板的商标是阳刻的话,则复制的电烙板里形成阴刻的凹凸状。
”根据《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二章2.2.7的有关规定,说明书中应当使用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术语,但在必要时也可以使用自定义词,只要说明书就该自定义词给出了清楚、明确的定义或说明,不会导致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清楚、准确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结合本专利,虽然“电烙板”不是电铸领域的技术术语,但是本专利在说明书中清楚、明确地描述了电烙板的含义及其制作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说明书的记载完全可以清楚无误地认识到所述“电烙板”实质上就是指将雕刻板作为模型电铸后获得的复制品,不会导致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清楚、准确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不会导致他们无法实施本发明。
因此请求人的上述主张与事实不符,不能得到合议组的支持。
2、关于说明书第3页第2段中有关母模制作的描述是否公开充分。
请求人认为,根据说明书的记载无法清楚地理解雕刻板的制作过程,使得公众无法按照说明书的记载采取同样的方法得到同样的产品。
合议组认为,在判断说明书是否满足充分公开的要求时,应当以本领域技术人员而不是一般公众作为判断主体。
本案中,说明书第5页第2段清楚、完整地记载了雕刻板的制作过程。
首先为腐蚀阶段,即“将印刷有商标的软片固定在腐蚀性金属板上面之后,将腐蚀液倒在金属板上,进行腐蚀处理”,通过该步骤获得样板。
然后是雕刻阶段,“将根据商标样式阴刻腐蚀的金属板作为样板,装在雕刻机里,受样板指导,可以阴刻或阳刻精密切割黄铜板,制成雕刻板,”通过该步骤获得雕刻板(母模)。
即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说明书的记载能够清楚、准确地理解雕刻板的具体制作过程,并根据说明书的记载具体实施相应的技术步骤而得到同样的产品(样板和雕刻板),因此请求人的上述主张与事实不符,不能得到合议组的支持。
3、关于说明书未对本专利的电铸工艺条件进行详细描述。
如上所述,在判断说明书是否满足充分公开的要求时,应以本领域技术人员作为判断主体。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仅知晓申请日之前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也能够获知该领域所有的现有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从现有技术中直接、唯一得到的有关内容,即使专利权人未在说明书中予以详细记载或描述,说明书也能够满足充分公开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