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急性并发症PPT
DKA治疗
• 输液 是抢救DKA的重要措施。DKA者输液量可 按原体重的10%估计 1000~2000ml/前4小时内 4000~5000ml/24小时内
DKA治疗
血糖>13.9mmol/L以上: 可补生理盐水,伴低血压或休克者联合胶
体溶液,注意监测血钠 血糖<13.9mmol/L时:
可过渡到5%葡萄糖,葡萄糖加胰岛素有利于 减少酮体的产生
与糖尿病相关的急性并发症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性综合征(HHS) • 乳酸性酸中毒 • 糖尿病低血糖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
• 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作用下,胰岛素严重 不足,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糖、蛋白 质、脂肪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最终导致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 解质紊乱,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请大家回答
• 葡萄糖从哪来 • 葡萄糖到哪里去 • 葡萄糖代谢需要什么条件
胰岛素 氧 钾
• 葡萄糖是能源?能量? • 高血糖/低血糖谁对机体危害大?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DKA预防
• 提高对DKA症状的早期识别 • 1型糖尿病不能随意停、减胰岛素治疗 • 2型糖尿病合理用药,在应激及急性伴发病
时密切监测血糖;血、尿酮体等 •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综合征(NDHS)
利尿剂 口渴中枢受损 限制液体摄入
脱水、低血钾
应激激素分泌↑
胰岛素相对不足
高血糖
及尿酮体下降) 血酮体(有条件)定性强阳性,定量>5mmol/L 电解质紊乱:血钠、氯下降、钾未治前正常或稍高,治疗后迅
速下降。 脱水致:BUN,WBC,RBC压积增高 血清淀粉酶:90%增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KA治疗
• 胰岛素 小剂量(速效)胰岛素安全、有效可按
0.1u/Kg/小时开始,约4~6u/小时,血糖 下降速度70~110mg/小时为宜,根据血糖 下降速度调整胰岛素用量,尿酮体转阴后胰 岛素减量或酌情改为皮下注射
• 输液 – 一般较DKA脱水更严重,应立即补液纠正脱 水 – 输液种类: ✓ 血钠≤150mmol/L且血压偏低→生理盐 水 ✓ 血糖<13.9mmol/L后可改用5%葡萄糖 液加胰岛素 – 输液量:早期液体补充十分重要(可按治疗 DKA方法),总补液量约占体重的10~12%
• 英国和美国成人DKA病死率低于1%,但在老年 和严重疾病患者中可高达5%。糖尿病住院患者中 约1%会并发HHS,且其病死率高达10%左右, >75岁的老年人为10%,>85岁者为35%。
• DKA也是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 一。发展中国家的DKA和HH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更是居高不下,有报道称肯尼亚住院糖尿病患者 DKA的发生率为中8%,而病死率高达30%,发 展中国家HHS的病死率也高达5%~20%。
• 2007--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 织全国14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流行病学调 查,结果显示我国20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 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 9240万,我国目前可能已成为糖尿病患病 人数最多的国家。
• 而作为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 症酸中毒(DKA)及高血糖高渗性综合征 (HHS)在内的高血糖危象的临床危害不可忽 视,这两种病症均可显著增加脑水肿、永 久性神经损害和死亡等的风险。
• DKA是最常见的一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流行资料
西方国家1995年,每1000个糖尿病入院患者中 有4.6-8例 多为年轻的1型糖尿病患者 发达国家中总体死亡率为2-10% 大于64岁的患者,死亡率达20% 年轻人的死亡率为2-4%
Dan Kraft ,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渗透性利尿
血渗透压↑
NDHS--发病率及死亡率
在美国,糖尿病非酮体高渗性综合征占由高 血糖引起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30%。 死亡率高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综合征的死亡 率为31% 我国早年40-60%,目前15-20%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综合征
诱因: 应激:感染、外伤、手术、脑血管意外 失水过多:严重的呕吐、腹泻 药物如利尿剂,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 素、环胞霉素、大仑丁、西咪替丁、噻 嗪衍生物 饮用过多的含葡萄糖饮料 医源性
DKA治疗
• 纠正电解质:重点是补钾治疗 – 补钾总量:氯化钾6~10克 – 见尿补钾 – 血钾≥6.0mmol/L或无尿时暂不补钾
DKA治疗
• 纠正酸碱失调 轻中度DKA→胰岛素+葡萄糖输入多可纠正, 仅当血PH≤7.0时用小量碳酸氢钠
• 其他 祛除诱因,治疗伴发疾病
DKA治疗
• 监测 血糖、血电解质、血气分析/每2小时一 次,注意监测尿糖;血、尿酮体及生命 体征 尿酮体转阴后酌情延长间隔时间 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相关检查
• 在胰岛素发现以前,DKA的病死率达90% 以上,随着抗生素的应用及补液纠正脱水, 病死率降至20%以下。
• 20世纪50年代采用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病 死率降至不足10%。
• 近20多年随着标准化DKA治疗方案的实施, 病死率也逐渐下降。但在老年患者以及合 并有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者,病死率仍较 高。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
胰岛素分泌量↓↓ 升糖激素分泌↑↑
<病理生理>
胰岛素作用严重缺乏
脂肪分解↑
高血糖
酮体
乙酰CoA↑ + 草酰乙酸↓
乙酰乙酸↑
β羟丁酸↑
丙酮↑
柠檬酸 三羧酸循环
实验室检查
血糖明显升高(多在16.7mmol/L以上) HCO3-下降(在失代偿期可降至15-10 CO2-Cp<15 mmol/L以下) 血PH 下降:常PH<7.3,严重PH<7.1 尿糖强阳性 尿酮体阳性(当肾功能严重损害时,肾阈升高,可出现尿糖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综合征
特点: 老年(口渴中枢的敏感性下降)及外科
手术后多见 严重脱水,出现眼球凹陷等体征 严重高血糖, 通常
≥33.3mmol/L(600mg/dl) 高血浆渗透压≥350mmol/L 血清钠≥155mmol/L 无明显酮症 伴有进行性意识障碍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综合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