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上册 4.4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4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
互动课堂理解
2.次声波又称亚声,是频率在 20 Hz 以下的低频率波。许多自然 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龙卷风等在发生前都会发出次声波。次声 波对人体能够造成危害,引起头痛、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在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一位物理学家做过实验:他把一台次声波发生器带 进剧场,开演后悄悄地打开,然后坐在自己的包厢内观察动静,只见坐 在次声器四周的观众产生一种惶恐不安和迷惑不解的神情,并很快 蔓延到整个剧场。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等。 科学家们利用它来预测台风、研究大气结构等。在军事上可以利用 次声来侦察大气中的核爆炸、跟踪导弹等。
猫当中,谁能够在地震发生前预感到地震即将发生呢?简述你的理由。 (2)科学家们对蝴蝶和蜜蜂的发声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时发现:它
们都是靠翅膀的振动发声的;蝴蝶翅膀每秒钟大约振动 5~6 次,蜜蜂 翅膀每秒钟大约振动 300~400 次。人闭上眼睛,能听出蜜蜂飞行时 的“嗡嗡”声,但即使蝴蝶从耳旁飞过,人也不能发觉,这是为什么?
越大。这表明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
。物理学上常
用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来表示呼喊声的“大小”。
关闭
金属球通过接收参观者高喊的声波而摆动,而且呼喊声越大,金属球摆动的幅度越大,说 明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声音的大小用响度来表示。
C
关闭
答案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2.人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却可以听到蚊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 这是由于( ) A.蝴蝶翅膀弱,声音响度太小 B.蝴蝶翅膀每秒振动的次数低于 20 次,没在人的听觉范围内 C.蝴蝶翅膀振动时频率太大了 D.蚊子数量多,蝴蝶数量少
关闭
蝴蝶飞行时每秒翅膀振动不到 20 次,即振动频率小于 20Hz,在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 围之外,故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
四、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快乐预习感知
1.人耳只能听到频率在20~20 000 Hz 范围内的声音。频率低于 20
Hz 的声波称为 次声波 ,高于 20 000 Hz 的声波称为 超声波
。
2.超声波容易会聚,便于定向发射,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并且
在水中能够传播很远,人们利用它制造出了水声仪器—声呐 —
答案:(1)狗 它可以听见次声波 (2)蜜蜂发出的声音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人可听见,而蝴 蝶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人听不见。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1.关于超声波的利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利用超声波可以探测人体内脏器官的疾病 B.利用超声波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 C.利用超声波可以直接清洗精密机械上的污垢 D.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利
用这种技术,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 深度 、鱼群、 礁石 、潜艇等。
利用超声波制成的“ B 超 ”,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
病的信息。工业上使用 超声探伤仪 可用来探查金属内部的裂纹、气
泡等隐患。利用超声波还可以清洗细小物品表面的污物,击碎人体内
的 结石 等。
3.次声波为振动频率低于 20 Hz 的声音。应用:台风、地震、海
互动课堂理解
【例题】 下面列出了人和几种动物发出和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范围。
可听到的最 可听到的最 能产生的最 能产生的最
低频率/Hz 高频率/Hz85
1 100
狗 15
50 000 40
1 800
猫 60
65 000 110
1 500
请利用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1)地震发生前,由于地壳的振动,会产生次声波,在人或者狗和
啸和监测核爆炸等。
快乐预习感知
答案:超声波。
互动课堂理解
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应用及危害 1.超声波的频率超过 20 000 Hz,由于它的频率高,因此具有以下
特点:(a)方向性好,几乎沿直线传播;(b)穿透能力强,能穿透许多电磁 波不能穿透的物质;(c)在媒质中传播时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力,可以用 来为硬质材料做切割、凿孔等,也可以用来清洗和消毒等。对于超声 波的应用,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医院中常用的 B 超,它是把超声波射 入人体,根据人体组织对超声波的传导和反射能力的变化来判断有 无异常,如对人体内脏器官做病变检查、结石检查等,它具有对人体 无损伤、简便迅速的优点。
互动课堂理解
点拨:知道人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原因,即这两种声波的频 率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知道不同动物的发声和听觉频率范围 不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互动课堂理解
解析:振动频率低于 20 Hz 的声音叫作次声波,蝴蝶翅膀每秒钟 大约振动 5~6 次,因此它发出声音的声波也和地震前产生的声波一 样,都属于次声波,发声频率也低于 20 Hz。蜜蜂翅膀每秒钟大约振动 300~400 次,它发出声音的频率也约为 300~400 Hz,由表可知:地震波 的频率不在人和猫的听觉频率范围内,而在狗的听觉频率范围内,蜜 蜂的发声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蝴蝶的发声频率不在人的听 觉频率范围内。
轻松尝试应用
3
4
关闭
探测海深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敲瓶底火焰摇动利用声波传递能量,回声定位、超声波探 查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答案为 B。
关闭
解析
B
解析 答案
轻松尝试应用
6.如图所示,悬挂在世博会德国馆内的金属球1 设有声2控装置3,一旦参4 观者齐声高喊,金属球就会应声摆动,呼喊声越大,金属球摆动的幅度
关闭
人的听觉是有一定范围的,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例如大象的 声音。
关闭
D
解析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4.地震后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
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发生的
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
不到。
关闭
次
答案
5.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1( ) 2
关闭
解析
B
解析 解析
答案 答案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3.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 频率范围大约是 20~20 000 Hz。人们把低于 20 Hz 的声音叫次声波, 把高于 20 000 Hz 的声音叫超声波。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 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 20 000 Hz 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 20 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