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题目名称:宽带直流放大器(C题) 论文编号:C甲3832本课题采用集成电压放大电路和分立元件构成的功率放大电路,具有硬件电路形式简单,调试容易,频带宽,增益高,AGC动态范围宽的特点,且增益可调,步进间隔较小。
本宽带放大器以可编程增益放大器AD603和NE5532为核心,由三级放大器组成,由于AD603的输入阻抗为100Ω,满足题目所要求。
前两级为AD603组成的可变增益放大器,主要作用是实现增益可调及AG能,第三级为由NE5532构成的放大电路,其主要功能是近一步提高系统的增益,并且使系统的3dB带宽稳定在题目要求的10Hz左右。
增益控制和AGC 功能都由单片机控制,可预置并显示增益值,增益可调范围0dB~60dB,步进5dB,由单片机自动调节放大倍数可实现AGC功能,使输出电压稳定在4.5V~5.5V之间负载能力,提高输出电压幅度。
由于宽带放大器普遍存在容易自激及输出噪声过大的缺点,故本系统采用减少耦合电容以避免系统产生的自激振荡的方法。
关键词:AD603, AGC, 增益可调宽带。
一方案论证与比较 (4)1.1增益控制部分 (4)1.2运放的选择方案论证... (4)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功率输出部分方案论证 (5)二主要电路原理分析和说明 (5)1增益分配 (5)2前级电压跟随器 (5)3 增益控制电路 (5)4 单片机小系统 (6)5 软件设计 (7)6 输出级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8)7 自动增益控制设计 (9)8电源电路设计 (7)三.数据测试与分析 (8)1.测试使用的仪器 (8)2.测试数据 (8)3.控制测量 (11)4噪声控制 (11)四.进一步改进措施 (11)附录附录1:元器件明细表附录2:电路图附录3:参考文献附录4:部分源程序代码一方案论证与比较1.1增益控制部分方案论证方案一采用可编程放大器的思想,将输入的交流信号作为高速D/A的基准电压。
理论上讲,只要D/A的速度够快、精度够高就可以实现很宽范围的精密增益调节。
但是控制的数字量和最后的增益(dB)不成线性关系而是成指数关系,造成增益调节不均匀,精度下降。
方案二使用控制电压与增益成线性关系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用控制电压和增益(dB)成线性关系的可变增益放大器来实现增益控制(如图2)。
用电压控制增益,便于单片机控制,同时可以减少噪声和干扰。
综上所述,选用方案二,采用集成可变增益放大器AD603或OP657作增益控制。
1.2运放的选择方案论证方案一使用AD603作为增益控制部分。
AD603 是AD 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的运算放大器, 它不但具有低噪声影响, 高频带宽度, 稳定性能好的特点, 还具有电压控制的可变增益功能。
这种可变增益功能是其它运放所不能比拟的。
方案二 OPA657提供了低投入的独特组合电压噪声,高增益带宽和直流精度特殊高投入阻抗,高增益级放大器。
但是OPA657不具有电压控制的可变增益功能。
综上所述,选用方案一,采用集成可变增益放大器AD603作增益控制。
系统方框图见图1-1。
图1-1 系统总体方框图1.3功率输出部分方案论证方案一我们采用集成功放芯片LM386电压增益最大时的用法,见附录图1-2,但是LM386的带宽只有300Hz,而本题要求系统的3dB带宽为10MHz。
显然,不符合题目带宽要求。
方案二根据赛题要求,放大器通频带从0到5MHz,发挥部分的通频带要求0到10MHz。
单纯用音频或射频放大的方法来完成功率输出,要做到2V有效值输出难度较大,而用高电压输出的运放来做又很不现实,因为市面上很难买到宽带功放。
这时候采用分立元件就能显示出优势来了,我们采用OCL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见附录。
二.主要电路原理分析和说明1.增益分配本系统以可变增益增益放大器AD603为核心,其它各单元电路都是根据AD603及题目要求设计。
题目基本部分要求最大增益要大于40dB,最大输出电压有效值大于等于2V,而中间级采用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AD603和NE5532对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均有限制,所以,必须合理分配三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AD603的最大输出电压有效值约为1.2V,假如要实现发挥部分的最大输出电压有效值大于等于10V的要求,即输出电压峰峰值minppV=2×10×2=28.2V,为得到最大输出电压,则后级放大至少要有9倍。
我们发现,AD603在输出电压过大时,波形会有失真。
为了实现输出不失真,同时尽量扩大输出电压,把AD603最大输出电压的峰峰值为定为2V左右,则放大倍数:A=22.28= 14.1 = 23 (dB)故后级需要放大8.5倍,即17 dB。
2.前级电压跟随器由于AD603输入阻抗是100欧,需加大输入阻抗才能满足题目要求,而且前级信号比较小,容易受噪声干扰,经过综合考虑。
我们在前级放大采用电压跟随器芯片OPA642,其带宽较宽。
电路图见附录图2-1。
为了满足题目要求输入阻抗大于50Ω选取R3 = 100。
3.增益控制电路:AD603的简化原理框图见附录图 2-2,它由无源输入衰减器、增益控制界面和固定增益放大器三部分组成。
图中加在梯型网络输入端(VINP)的信号经衰减后,由固定增益放大器输出,衰减量是由加在增益控制接口的电压决定。
增益的调整与其自身电压值无关。
而且,如果AD603的增益用dB表示,则与控制电压成线性关系,以上特点很适合构成本题要求的放大器。
4. 单片机小系统单片机系统采用AT89C52为核心,时钟信号采用12MHz晶体,扩展了32k 的外部数据存储器,采样FLASH ROM 28C256作为外部数据存储器,可以保存预置增益值。
采用可编程键盘专用接口芯片8279扩展键盘;显示部分采用128×64的点阵液晶显示器,换器用D/A转换器用DAC0832。
单片机系统方框图如图2—4。
图2-4 单片机系统方框图5. 软件设计由于本系统中单片机只起控制增益和显示的作用,所以软件设计比较简单。
启动后进入增益控制界面,可以通过按键调节增益,步进1dB,还可以切换显示输出正弦电压有效值和峰峰值,以及切换到AGC功能。
6.输出级功率放大电路设计:后级输出电路我们采用OCL功率放大电路形式如图2-4。
图2-4 后级功率放大电路7.自动增益控制设计:本系统的自动增益控制功能,实际是由增益控制电路转化而来。
在输出级加入检波电路,检出直流电压送入A/D 采样,经单片机计算后控制D/A 输出,此电压加到AD603的增益控制端,从而控制AD603的增益达到使输出电压恒定的目的。
8.电源电路设计:整个系统需要的电源有+5V ,-5,+12V ,-12V 。
+5V/-5V 是前置放大器和AD603的工作电源.+12/-12是输出级运放工作电源。
电源采用变压器变压后整流,滤波,再接三端稳压芯片7812,7912,7805,7905。
各稳压芯片都配有散热片,最大输出电流可达1.5安。
满足系统要求。
电路图见附录图2-5-1,2-5-2。
输出±12 V 设计输出电流至少为300 mA 。
假设电网交流电压变化范围为15%~20%,在0.01s 内电压变化为U ∆V d U U UMAX 4.2127.0%)201(2=----⨯=∆F U I U Q C t μ12504.201.03.0.=⨯=∆=∆∆=⋅其中,U =16 V (变压器输出交流电压), V dU3=为 7812、7912最小压降。
设计取滤波电容C =F μ3300,即可满足要求。
同理输出±5 V 时取C =F μ3300同样满足要求。
三.数据测试与分析1.测试使用的仪器1)HP33120A 型15MHz 函数信号发生器2)Agilent 54622D 100MHz 示波器 3)SX2172交流毫伏表4)SS1793可跟踪直流稳定电源 5)DA22A 超高频毫伏表 6)DT9205数字万用表2.测试数据:(1) 输入电阻:测试方法:在信号源与输入端串一个100Ω的电阻,测量输入端的电压值,比信号源显示的电压小一半,可知,系统的输入电阻为100Ω,满足题目要求的输入阻抗≥50Ω (2) 幅频特性测试方法:一般宽带放大器测试有两种方法,即“稳态法”与“暂态法”。
根据题目要求的测试参数,我们选用“稳态法”测量。
“稳态法”是以正弦波作为输入信号,在频域内研究放大器的特性。
根据要求采用点频法。
测试框图如图3-2-1图3-2-1测试数据:表中电压单位:V;频率单位:Hz3 dB 带宽0—10.063KHz ,1dB 带宽0KHz ~18MHz表3-2-2 输入电压有效值V in=0.13V,增益34dB最大输出电压有效值Vrms = 6.6V。
测试输入信号峰峰值V in = 20 mV ,增益40dB ,带宽大于15MHz。
(所用信号源最大输出频率15MHz)图3-2-2 ~图3-2-5分别为以上两个数据表格3dB带宽的两端频率的输出波形,这些图形是HP54622D混合信号示波器上实际显示的波形。
图3-2-2 10KHz输出最大值波形图3-2-3 7.38MHz时输出电压最大值测试数据分析:由测试数据可知,放大器的带宽随输出信号的增大而减小,而且其带宽减小是由于波形失真,分析可得,影响带宽的因素是运放的压摆率,如果采用压摆率更高的运放,在输出大信号时可进一步提高带宽。
3. 增益控制测量:数据表格如表3-3-1 ~3-3-3增益单位:dB;电压单位:V ;输入信号幅度值为峰峰值输入信号峰峰值Vin =25 mV,f=10KHz;表3-3-2 Vin = 109mV f=3MHz表3-3-3 Vin =109mV f=6MHz最大绝对值为0.5dB,满足题目要求。
4 噪声控制抗干扰措施必须要做得很好才能避免自激和减少噪声。
我们采用下述方法减少干扰,避免自激:(1)将输入部分和增益控制部分装在屏蔽盒中,避免级间干扰和高频自激;(2)电源隔离,各级供电采用电感隔离,输入级和功率输出级采用隔离供电。
(3 构建闭路环四.进一步改进措施:经过四天三夜的努力,我们较顺利的完成了本系统,达到了题目要求的指标,但由于时间关系,还不能做到尽善尽美。
本系统还存在一定的扩展能力。
例如可通过选用压摆率更高的运算放大器从而进一步拓宽通频带,提高最大输出电压有效值。
在输出电压有效值为6V时,其带宽可达到40MHz。
通过改进单片机程序,可使AGC的输出电压稳定在不同的电压范围内。
另外,如果将电路制作成PCB 板,合理的布局以及采用大面积覆铜等措施,可以使噪声电压降到更低,进一步提系统的性能。
附录附录一:主要元器件明细表附录二:电路图图1-2图2-1 前级电压跟随电路图2-2 AD603原理框图图2-3 两级AD603级联电路图图2-5-1,2-5-2附录三:参考文献( 1 )《电子线路设计、试验、测试》谢自美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2 )《第四届全国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选编》第三届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3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精选 1994-1999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4 )《 MCS-51 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何立民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 5 )《电子测量》刘国林殷贯西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6 )《一种性能优良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张淑娥杨再旺李文田华北电力大学附录四:部分源程序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ad0820isport(d_in:in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clk_12M,int:in std_logic;cs,rd,wr:out std_logic;d_out: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end ;architecture behav of ad0820istype states is (st0,st1,st2,st3,st4,st5);signal current_state,next_state:states:=st0;signal d_mid: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signal clk:std_logic;begincs<='0';rd<='0';ch: process(clk_12M)variable data:std_logic_vector(1 downto 0);beginif clk_12M'event and clk_12M='1' thenif data="01"thendata:=(others=>'0');clk<=not clk;elsedata:=data+1;end if;end if;end process ch;reg:process(clk)beginif (clk'event and clk='1') thencurrent_state<=next_state;end if;end process reg;com:process(current_state,int,clk)begind_out<=d_mid;case current_state iswhen st0=>wr<='0';next_state<=st1;when st1=>wr<='1';next_state<=st2;when st2=>if(int='0') thennext_state<=st2;elsif int='1' thennext_state<=st3;end if;when st3=>if int='1' thennext_state<=st3;elsif int='0' thennext_state<=st4;end if;when st4=>wr<='0';d_mid<=d_in;next_state<=st5;when st5=>next_state<=st0;when others=>null;end case;end process com;end beh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