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

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古代科学的历史分期
1、初步繁荣:春秋战国之交(公元前700年-前221年) ——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一次思想解放。即百家争鸣时期。
2、体系建立:秦汉、三国、西东晋、南北朝(前221年-后589年) ——建立了四大学科体系:张衡奠立的天文学体系、张仲景奠立 的医学体系、贾思勰奠立的农学体系、以《九章算术》为基础的 数学体系。
传欧洲
(三)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总结
1、结构体系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人
两个基本点:代表科学水 准的四大学科体系和代表 技术成就的四大发明。
水利
炼丹术 指南针
天文学
农业 人 医学
算学
建筑术
炼金术 化学
火药 造纸 印刷术
2、特点分析——中西方科学发展比较分析
问题:中国古代有如此辉煌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却没
以向前看的意味,是少年般的展望。
第四、结构的比较 理论
技术
实验
中国
13%
80%
7%
西方
47%
35%
18%
中西方科学形态为什么有这些不同?中国科学产生这些特 点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中国科学的特点是以人为中心,重社会,轻自然。中国 学术思想从本质上看是人文的,而非科学的。
第二、以实用为目的,重检验,轻理论。理论薄弱、 实验薄弱是中国科学的致命弱点。
第二、西学东借。中国 科学开始被动地接受西 方文明。
(二)中国古代科学成就
1、关于世界本原的探讨
(1)阴阳说——关于自然界事物相互 对立又相互转化的一种解释。最早出 现在《周易》中。
(2)五行说
五指金、木、水、火、土。行指事物五类 不同属性及运动方式。“天生五材,运行 不止”
(3)八卦说:是阴阳五行说中的两个核心 概念阴和阳的排列组合,图示出表示自然 界事物的八种现象。
——(阳爻) — —(阴爻)








上九 九五 九四
亢龙有悔
飞龙在天
九三 九二 初九
龙跃于渊 夕惕若厉 见龙在田 潜龙勿用

(4)元气说 ——中国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最后一个见解
2、中国古代四大学科体系——农、医、天、算
(1)农学:农书达376种之多。西汉的《汜胜之书》、南北朝贾 思勰的《齐民要术》、宋朝陈敷的《陈敷农书》、元朝王桢的 《王桢农书》、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代表了中国古代农学 的最高成就。
3、鼎盛时期:唐、宋、元时期(公元618年-1368年)
出现了各门学科综合发展的趋势,如沈括 就是兼长各门学科的集大成者,被看作中 国科学发展的坐标。
中世纪四大数学家:秦大绍、杨辉、李治、 朱世杰
元朝出现了把中国科学发展推向高峰的人 物:郭守敬
4、终结衰落:明清(公元368年—1840年)
16、17世纪中国科学出现了两种趋向: 第一、总结自身。一些传统科学总结了自己的思路。 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标 志着中国传统科学发展的终结。
第二、在天文学领域,制造了 第一台望远镜。
(2)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椭圆定律
相等面积定律 正比定律
(3)牛顿的科学成就
牛顿作为一名英国科学家,更是近代400年最伟大的 学者,牛顿的研究涉及除生物学以外几乎所有领域, 他的研究除化学外所有领域都有突破,尤其是物理 学和数学领域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对牛顿的研究 就是对17、18世纪近代科学的研究。
有产生中国的近代科学?
基本概念:近代科学——15、 16世纪以来西欧发展起来的 科学形态。
中西方科学形态比较:
第一、使用方向不同:为近代资本主
义最重要的社会条件提供物质技术手段的 并非欧洲自己,而恰巧是东方中国。但中 国人的技术发明在东西方有完全不同的走 向,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并没有使中国人从 中受益。
3、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最具有代表性的,世界认针 战国-司南
造纸术 西汉
印刷术 三国和南 北朝之间
北宋沈括 记录-指南
鱼 东汉蔡伦
北宋毕升
南宋大规 11世纪经阿拉伯传
模运用
入欧洲
宋朝大规 模印刷文


宋元即12世纪
14世纪由朝鲜、 日本西传
火药
战国
唐宋

13世纪由印度西
(4)算学
最早的算书是《周髀算经》,标志中国算学体系建 立的是汉朝的《九章算术》,三国时期,刘徽的 《九章算术注》创造了计算圆的面积的方法。中国 数学发展在宋元时达到高峰,出现了4大数学家的成 果。
中国数学的特点:以计算见长,长于实际应用,
但重算不重证,没有形成严密的符号系统和演绎系 统。在技算工具上,筹和算盘很直观,但难以保留 中间环节,逻辑运算十分困难。以上缺陷阻碍了中 国算术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以思辩为方法。长于综合,短于分析。 研究方法是直觉的,而非逻辑的;是思辩的。 而非实验的;因而得出的结论是笼统的,而非 精密的。
第四、在对待科学家的态度上,东西方迥 然不同。西方科学家历来受到人们的尊重, 中国科学家社会地位极低,被称为“匠”。
四、西方近代科学
以18世纪中叶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从牛顿力学体 系建立到随后的技术革命时期;后期是从科学在基础领域的 全面发展到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
第二、坐标式比较
——中国科学发展呈驼峰形,西方则呈马鞍形。
西方
-300
0
500
中国
1500
1700
第三、以两部大书为例比较
乾隆《四库全书》成书于1773年-1782年。 中心思想是校对、注释、分类整理历史典 籍,编撰原则是对明清出的活跃的、进步 的反封建思想言论进行清算。是老人般的 回顾。
以法国人狄德罗为首编撰的《科学、艺 术、手工艺百科全书》成书于1751年 1781年,以反映当时的新思想、艺术为 宗旨,主旨是反对封建蒙昧主义,给人
(一)近代科学的产生(15-16世纪)
文宗 艺教
地 理 大
科 学
复改


兴革


(二)西方近代科学的主要成就
1、近代科学发展的前期——从伽利略到牛顿(17、18世纪)
(1)伽利略的科学成就
第一、引用实验研究手段,成为 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伽利略是 实验科学的代名词,他的工作代 表了近代科学新的生长点。
(2)医学
奠基作为《黄帝内经》。《黄帝内 经》后,中国医学发展有两条路: 医学、药学。代表中国医学奠基之 作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最 早的中国药物学著作是《神农本草 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 国药物学总结性著作。
(3)天文学
包括3方面的成就: 第一、天象观测系统资料记录完整。
第二、先进的历法 第三、有特色的宇宙论:盖天说、浑 天说、宣夜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