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新课标创新人教历史选修3 第五单元 第7课 海湾战争共13页

2019新课标创新人教历史选修3 第五单元 第7课 海湾战争共13页

第7课海湾战争[学习目标]1.了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及过程。

2.了解国际社会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反应,分析美国出兵海湾的目的。

3.简述海湾战争中“沙漠盾牌”计划、“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的实施状况及结果。

4.认识海湾战争的特点,探究其对中东和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①1.原因(1)领土问题:伊拉克认为科威特本是属于自己的一个省,两国长期存在边界纠纷。

(2)债务纠纷:两伊战争使伊拉克负债累累,伊拉克要求科威特将债务一笔勾销,并“租借”岛屿,均遭拒绝。

(3)资源纠纷:伊拉克认为占领科威特就将掌握世界石油已探明储量的20%,其国际地位将极大提高。

(4)国际局势:随着两极格局逐步走向解体,中东地区原有的力量均势失去平衡。

2.经过: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袭击,8月8日,伊拉克宣布同科威特“合并”。

二、“沙漠盾牌”行动┄┄┄┄┄┄┄┄②1.背景(1)国际社会一致谴责伊拉克侵略邻国的野蛮行径。

(2)联合国安理会要求伊拉克从科威特无条件撤军。

(3)美国为维护自身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显示世界领导作用,立即对伊拉克的侵略行为做出反应。

(4)和平解决海湾危机的努力失败。

2.行动:1990年8月,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行动,以联合国的名义组成多国部队进驻海湾,以阻止伊拉克进一步扩大侵略。

三、“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1.“沙漠风暴”行动(1)1991年1月,多国部队多次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空袭,伊拉克军队遭到沉重打击。

(2)伊拉克以各种方式同多国部队对抗。

2.“沙漠军刀”行动(1)1991年2月24日,多国部队兵分三路向伊拉克军队发动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地面攻势。

(2)伊拉克军队全线溃退,27日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议,战争基本结束。

四、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③1.特点(1)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2)是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

2.影响(1)给伊拉克和科威特两国人民带来灾难。

(2)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向传统的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

(3)深刻影响中东和世界格局。

①美国等西方大国加强了在海湾地区的作用,美国控制海湾地区的能力有所加强。

②阿拉伯世界发生严重分裂,中东地区的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①[点拨] 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由于得到海湾地区多数阿拉伯国家和美国的支持,以战争胜利者自居,自以为已经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滋生了称霸海湾地区的野心。

侵占力量弱小、石油蕴藏量丰富的科威特成为其谋求地区霸权的第一个目标。

[阐释] 伊拉克能迅速占领科威特的原因(1)伊拉克是中东地区的强国,科威特是小国,军事力量相对薄弱。

(2)伊拉克侵略科威特蓄谋已久,并且采取突袭战术。

(3)大国均势被打破,对伊拉克控制暂时形成真空,形成有利的国际形势。

②[思考] 美国官方称,海湾战争总费用为610亿美元,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由美国、英国、沙特阿拉伯等共34个国家组成,美国之外的国家派出的作战部队约占总兵力的24%。

但它们支付了战争总费用的88%。

在海湾战争中,为什么除美国外,还有不少国家愿意承担战争费用或者直接出兵?提示:从海湾地区的石油资源和战略地位考虑,海湾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已成为西方国家的重要经济命脉,除美国以外的其他西方国家为了保证他们在海湾的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参与多国部队,承担战争费用。

③[点拨] 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组织的多国部队实施空中突击与地面进攻相结合,创造出现代战争的新模式—空地一体战,极大冲击了传统战争理念,体现了崭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思想。

[点拨] 海湾战争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相比,最大的不同是美国在战争中并不具有侵略性。

美国在迫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并接受联合国的其他条件后,随即终止了战争,并没有进一步占领伊拉克。

海湾战争实质上是全球霸权主义与地区霸权主义的一场较量。

(1)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①电子信息战成为战争的核心,标志着高科技局部战争登上了世界军事舞台。

②精确制导武器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空袭的准确性。

③向传统的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表现在:空中力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电子战成为未来战争的核心;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高科技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

(2)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参战国最多的局部战争。

2.影响(1)海湾战争是两极格局临近结束时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它反映了世界向新格局过渡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变化,是这些矛盾局部激化的结果。

通过这场战争,美国等西方大国加强了在海湾地区的作用,对海湾地区的控制能力有所加强;同时这场战争也反映出苏联已无力在海湾地区与美国抗衡。

(2)海湾战争发生在美苏两极格局瓦解之际,是一个地区性的大国单独向世界秩序进行的公开挑战。

围绕着这一挑战,中东世界发生严重分裂,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3)海湾战争体现了科技发展引起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

(4)在处理海湾战争的过程中,联合国的威望得到了提高。

美苏两国领导人采取一致行动,国际社会在遵守决议方面也表现了空前的一致。

[史料印证]下表是海湾战争中参战双方伤亡情况统计,对此表数据成因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B.多国部队的军事技术占据绝对优势C.伊拉克军队在溃败过程中自相残杀D.伊拉克军队缺乏训练,毫无战斗力解析:选B 材料提供的信息是伤亡差距巨大,这主要是多国部队广泛使用高科技武器的结果。

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下图所示战争爆发原因的是( )A.伊拉克与科威特在主权、债务方面的矛盾激化B.伊拉克企图掌握世界石油已探明储量的20%C.两极格局已经解体,中东地区均势失衡D.美国要维护其战略地位及西方的经济命脉解析:选C 从图中“多国部队”和“伊拉克军队”等相关信息可以判断,图中所示战争是海湾战争,两极格局尚未解体,C项并不准确。

2.1990年8月2日,伊拉克突袭科威特,3日占领科威特全境,随后,伊拉克宣布同科威特“合并”。

伊拉克的这一举动( )①践踏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②是在美苏争霸的大背景下发生的③属于地区性的霸权扩张和武装侵略事件④是一个地区性的军事大国单独向世界秩序的挑战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选C 海湾危机发生于雅尔塔体系即将瓦解之际,因而它不具备美苏争霸的背景,而是表现为一个地区性的军事大国单独向世界秩序的挑战,故②错误。

3.1990年8月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以联合国的名义组成了一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美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援助科威特B.执行联合国的维和行动C.与苏联争夺该地区的利益D.维护其在海湾地区的利益解析:选D 海湾危机发生后,美国积极参与打击伊拉克的行动,其主要目的维护是自身的利益,故D项正确。

4.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实施了“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

关于上述行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沙漠风暴”行动得到联合国授权,“沙漠军刀”行动是美国单独进行B.“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地面攻击,“沙漠军刀”行动侧重于空中打击C.“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空中打击,“沙漠军刀”行动侧重于地面攻击D.战争的第一阶段实施的是“沙漠军刀”行动,战争的第二阶段实施的是“沙漠风暴”行动解析:选C “沙漠风暴”行动是指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从1991年1月17日开始的对伊拉克实施空中打击的军事行动,并集中打击其精锐部队共和国卫队。

1991年2月24日,多国部队开始大规模地面作战,即“沙漠军刀”行动,一举击溃伊拉克军队,海湾战争结束。

C符合题意。

5.读图,与此有关的是( )“死亡公路”①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沙漠军刀”行动②美国对伊拉克军队进行狂轰滥炸③美国对伊拉克发动“袭城战”④伊拉克军队伤亡惨重A.①②③ B.③④C.①②④ D.①③解析:选C 本题考查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袭城战”,不符合史实,排除,故正确选项为C项。

6.海湾战争历时仅42天,伊拉克军队伤亡约10万人,8.6万人被俘;而多国部队仅阵亡223人,13人被俘。

导致交战双方人员损失如此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是非正义战争B.伊拉克军队战斗力低下C.多国部队广泛使用高科技武器D.多国部队联合作战解析:选C 材料提供的信息是伤亡差距巨大,这是多国部队广泛使用高科技武器的结果,故选C项。

7.海湾战争是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它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①美国等西方大国加强了在海湾地区的作用②阿拉伯世界发生了严重分裂③使各国军事界对传统的战争观念进行了重大反思④苏联控制海湾地区的能力有所增强A.①②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选B 由于苏联处于解体前夕,已无力与美国在海湾地区抗衡,其控制力减弱,④错误。

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虽然与伊军在数量对比上不占优势,但多国部队调集的现代化装备数量却超过伊军许多倍:新式飞机数量比为13∶1,攻击直升机数量比为16∶1,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多国部队拥有绝对优势。

在拥有质量优势的部队面前,单纯的数量对比已失去了意义。

材料二“零伤亡”是近期局部战争发起者追求的目标。

他们试图达到己方“零伤亡”。

然而,尽管他们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势,“零伤亡”也没有成为现实。

对于作战地域内的平民百姓来说,造成的更是巨大的、惨痛的伤亡。

(1)据材料一,概括海湾战争的特点。

(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局部战争”的认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信息,从“新式飞机数量比为13∶1,攻击直升机数量比为16∶1”,可见多国部队以空中打击为主要手段;从“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多国部队拥有绝对优势”,可见这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第(2)问,战争会给人类发展带来灾难,无论其是局部还是世界性战争,应努力制止非正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答案:(1)特点:空中打击成为主要手段;战争形态向信息化发展;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2)认识:局部战争同样给人类发展带来巨大灾难、破坏和威胁;应努力制止非正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必清·线索导引]线索1:两大阵营的较量:朝鲜和越南分裂、内战→局部战争→两大阵营较量→美国遏制失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越南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并先后发生内战。

为遏制共产主义,美国以不同方式派兵干涉,将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

在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帮助下,沉重打击了美国的霸权政策,影响了国际局势。

线索2:中东问题及和平进程:英国“贝尔福宣言”→联合国分治决议→五次中东战争→中东和平进程。

中东地区主体民族、政治统治、宗教信仰的多次变更,使该地区的历史演进充满复杂性。

英国在一战后“分而治之”的政策及“贝尔福宣言”,使该地区阿以摩擦日益激烈;1947年联合国大会的分治决议,引起阿拉伯世界的不满。

由此,中东地区先后发生五次战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