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保障概论 复习要点

社会保障概论 复习要点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要点第1章总论1、社会保障概述1. 概念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以立法和行政措施确立对遇到疾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物质和服务的帮助,以保障其疾病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

2. 内容A.对象——全体社会成员(实际上是只对部门成员或部门项目)B.责任主体——国家(、企业和社会)C.目的D.资金与受保障者收益3. 基本特征A.保障性;B.强制性;C.社会性;D.互济性;E.公平性;F.福利性。

4. 目标基本目标——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益较高目标——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其发展5. 功能第一,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的重要机制——具有调节和平衡功能第二,社会保障的建立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调节经济的蓄水池和自动稳定阀、对投融资的调节、保障劳动力再生产第三,社会保障的发展对于实现社会成员生活的安定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三个层次,一是最低生活保障,具有济贫作用;二是基本生活保障,具有防贫的作用;三是福利生活保障,具有提高作用还有促进社会公平的责任总之,社会保障的功能在于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使贫困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起到促进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

2、社会保障体系和类型1. 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以及优抚安置。

其中:社会救助——最低目标——最低的生存需要社会保险——基本目标——基本的生活需要社会福利——最高目标——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2. 社会保险A.概念B.特点a.强制性;b.资金筹措的多样性;c.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d.资金使用的预防性C.内容a.养老保险(涉及面最为广泛);b.失业保险(最为基本);c.医疗保险d.工伤保险;e.生育保险3. 社会救助A.概念B.特点一是强调国家及社会对社会救助对象的责任和义务;二是救助资金只来源于国家和社会,受助对象得到社会救助是其基本权利;三是社会救助的实施即要求被救助者提出申请,据有自愿性的特点,又要求按法定的工作程序,对其实际经济情况作出确切调查,在得到有关部门的审核批准后才能实施;四是之敲到保障最低生活需求,发放救济金的标准低于其他社会保险的发放标准C.内容一是自然灾害求助,二是失业破产救助,三是孤寡病残救助4. 社会福利A.概念B.特点一是国家和社会的直接责任性二是显著的普遍性三是重点提供有关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设施、津贴和服务3、社会保障的实现形式一是收入保障计划—一现金支付的形式二是实物补助计划——服务的形式4、社会保障的类型1.按给付标准分:收益基准制(规定收益制)、缴费基准制(规定缴费制)和混合制给付方式:就业关联制度、普遍保障制度和经济收入调查制度2. 按资金来源分:政府统包型(国家社会保障型)、投保资助型和强制储蓄型。

:社会统筹制、个人账户制、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制3. 按财务机制分:基金累积制(预先累积制)、现收现付制和部分累积制(混合制)4. 按实施方式分:强制实施模式、自愿投保模式和多层次保障模式5. 按管理方式分:政府机构统一管理、公众机构管理和私人机构管理等模式5、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1.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2.福利经济学理论3.新福利经济学理论4.凯恩斯主义理论5.民主社会主义6.新自由主义7.中间道路第二章社会保障制度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萌芽时期(15世纪末——19世纪80年代)——英国《济贫法》2.发展时期(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3.成熟时期(20世纪20年代——60年代)4.改革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二、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四个时期)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一是由国家财政支撑的项目: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区服务二是由国家法律强制实行的项目: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保障三是遵循自愿原则的项目(以盈利为目的):个人投保、企业投保和互助性投保3.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6点)4.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第一,还没有实现全社会的覆盖;第二,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第三,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法律体系还有待建设;第四,从社会福利方面来看,各项社会福利事业面临着资金短缺、服务设施老化等问题。

4.我国十一五计划时期社会保障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可不看?3、外国的社会保障制度1.三种模式英国模式:即福利国家模式,普遍性原则、全民保障德国模式:自助原则、雇主和雇员承担主要责任,政府做适当资助东南亚模式:国家立法强制实施、雇主和雇员承担全部经费、政府不提供任何资助第3章养老保险1、养老保险制度概述1. 养老保险制度的含义养老保险制度是指由政府立法确定的社会劳动者在年老失去劳动能力或退出劳动岗位时享有退休养老的权利,并依靠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养老保险基金,以维持基本生活水平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2. 养老保险制度的特征A.强制性;B.多渠道筹集资金;C.给付额的计算考虑物价指数的变动和工资率的变动3. 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A.投保资助式养老保险(受益人的待遇与其缴纳的保费成正相关关系)投保资助=法定退休金+企业补充退休金普遍养老金+雇员退休金绝对金额/基数比例法工资挂钩退休金+附加退休金B.储金型社会保险,即强制储蓄模式C.国家统筹式社会保险4. 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A.养老金给付条件第一,退休条件,主要强调的是退休年龄第二,缴纳保险费年限的条件(在我国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第三,受保工龄条件(一般在社会主义国家有此条件)B.养老保险待遇C.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D.养老保险制度的层次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建立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单位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三位一体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2、中国养老保险制度1.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2. 中国旧有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3.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4. 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及改革5.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3、外国养老保险制度1. 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共同特征和经验第一,养老保险基金来源的多渠道;第二,筹资模式有原来的现收现付逐渐变为部分积累制,一些国家已经形成了个人积累制为主的筹资模式;第三,形成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第四,政府逐渐退出社会保障的实施工作。

第4章失业保险1、失业保险制度概述1. 失业保险制度的含义失业条件:一是在劳动年龄;二是具有劳动能力;三是有就业愿望;四是在一定期限内没有找到工作失业保险是指依据国家法规,通过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等渠道筹资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在劳动者失业时给予失业救济以保证其最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失业保险分为强制性保险和自愿性保险两种。

2. 失业保险制度的特征一是针对的劳动风险不同;二是间接目的不同(促进再就业);三是享受条件不同;四是失业保险属于短期保险项目,超过一定期限,如果还没有找到新工作,将纳入社会救助体系。

3. 建立失业保险的原则和范围原则:一是准确确定失业保险的对象和范围;二是失业保险金的享受人只能是非自愿失业者;三是失业保险需要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社会统筹;四是制定适度的失业保险待遇标准和享受期限。

范围:一般指依靠工薪社生活、有劳动能力和从业意愿的受雇佣者,在从事有报酬工作期间,因受社会或经济因素影响而失业的非自愿性失业者。

不在范围内的情况:一是无正当理由自动离职者;二是因过失而被革职者;三是直接参与劳资纠纷而罢工者;四是拒接接受为其提供适当工作者;五是故意失掉就业机会者;六是拒接接受职业培训者;七是不在职业介绍所等有关机构登记寻找职业者和拒接职业介绍所的安排者。

4. 失业保险的待遇标准给付方式:一是薪资比例制;二是均一给付制;三是混合制;四是一次性给付制。

5. 失业保险金德给付期限2、中国失业保险制度1. 计划经济时期解决失业问题的方式2. 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3. 我国现行失业保险的基本内容4. 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权益的再就业工程5. 失业保险与失业救济、再就业服务的关系6.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3、外国失业保险制度1. 国外失业保险制度的经验第一,失业保险逐步向多重保障发展,建立复式保障结构;第二,普遍强调失业保险的给付条件;第三,约有半数以上的国家要求由企业、个人和政府三方共同承担失业保险费;第四,给付标准有一种标准化趋势;第五,把促进就业作为失业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

第5章医疗保险1、医疗保险制度概述1. 含义医疗保险是指劳动者或公民因患病、负伤、年老、生育、失业或其他原因收入中断时需要医疗费用,有国家或企业提供医疗和物质保障的制度。

2. 特征第一,医疗保险伴随着劳动者或公民的一生;第二,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广、发生率高,并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密切交织在一起(出养老保险);第三,为劳动者直接提供实物和医疗服务,并通过服务帮助使劳动者尽快恢复健康和正常的劳动能力;第四,医疗费用难于预测和控制。

3. 建立医疗保险的原则第一,医疗保险的待遇应实行机会均等的原则;第二,建立医疗保险基金的专款专用制度;第三,医疗保险必须遵循风险共同分担原则。

4. 医疗保险的给付方式和服务方式A. 从支付对象来看,有支付投保人和直接支付服务提供者两种从支付时间来看,有预付制和后付制5. 医疗保险的类型由私营保险公司实施的、由国家实施的、由企事业单位实施的2、疾病伤残保险制度概述1. 含义疾病保险指公民或劳动者在疾病、非因公伤残等情况下,能从社会企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权利。

2. 特征第一,享受前提是由于疾病而导致劳动能力的丧失;第二,致病的原因是由于人体内在的原因,而非外部的、剧烈的伤害;第三,疾病保险承担的是一般的疾病而非职业病;第四,疾病保险只限于发生劳动关系的单位内进行。

3. 内容3、中国医疗保险制度1. 中国传统的医疗保险制度公费医疗制度、劳保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2. 传统医疗保险制度的弊端费用都是国家和企业负担、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费用没有固定来源、管理水平低、管理体制不健全3.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原则和进程4.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5.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4、外国医疗保险制度1. 国外医疗保险的发展趋势第6章工伤保险1、工伤保险制度概述1. 含义工伤保险制度是依法对受保范围内的劳动者补偿其因工伤或职业病引起的全部直接经济损失,由国家或企业单位对其生活给予一定物质保障的补偿制度。

包括因工伤亡所造成的个人直接经济损失与预防、治疗护理、康复和疗养的费用。

2. 特征第一,最具有强制性;第二,具有赔偿性;无过失赔偿和无责任赔偿制第三,不受年龄的限制;第四,个人不缴费,缴费全部由企业或雇主承担;第五,保障项目完备,待遇优厚;第六,工伤赔偿和工伤预防相结合;第七,保障水平的差异性和多层次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