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职业道德20150102

教师职业道德20150102

教师职业道德1.掌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基本内容,理解各项道德规范的含义和要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理解:答:新《规范》有6条基本内容,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第一条是“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第二条是“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第三条是“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第四条是“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五条是“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为人师表”对教师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

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第六条是“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中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义务、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公正、教师职业幸福的含义。

教师职业理想含义:是指教师个体对教师职业的向往与追求。

既包括对将来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追求,也包括对做一个什么样理想教师的追求。

教师职业义务的含义:教师义务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社会向教师提出的在从事职业活动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要求的综合;二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劳动中自觉意识到社会提出的各种道德要求的合理性,把遵循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看做是个人的内在道德需要,是对社会、对教育事业应尽的使命和责任。

教师职业良心的含义:所谓教师的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及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范畴之一,是教师在教育生涯过程中形成的,它体现为教师职业信念中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也是外部的义务要求内化为教师内心的道德要求和个人品质的结果。

教师职业公正的含义:教师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公平合理的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

教师职业幸福的含义:教师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实践中,感受理想目标与理想实现而得到的精神满足,从而在追求这个目标与理想的过程中得到的愉悦感受,是教师从工作理想到现实的最美的情感体验。

它是一种主观感受。

3、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勤学、慎独、内省、兼听、自律、执著、实践磨练、优秀教师学习。

第一勤学,加强理论学习,不仅加强道德理论学习,师德规范学习,还要加强教育科学理论学习。

第二是慎独,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坦荡、无私的心境干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第三是内省,第三要内省,通过自己不断的反省,回顾和总结工作中的得失,“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四要兼听,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领导、教师、家长的关系,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批评。

第五要自律,用人民教师的道德规范来衡量自己、约束自己,真正做到处处以身作则、事事为人师表,以自己较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符为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良好人格和行为的形成。

第六是执著实践第七在实践中磨练,第八是向优秀教师学习等。

4明确《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在教师思想行为、教师教学行为、教师人际行为、教师仪表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思想行为规范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热爱教育事业。

②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③正直诚实,作风正派,为人师表,遵纪守法。

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

⑤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宣传活动,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

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①要有端正的教学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教学工作中的每一项内容。

②教学计划应符合教学进度的要求,不能随意删增内容、加堂或缺课,不能占用学生的自习课或复习考试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③钻研业务,熟悉教材,认真备课;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组织好课堂教学,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尽量避免对学生进行灌输性教学。

④上课语言文明、清晰流畅,表达准确简洁;板书整洁规范,内容简练精确。

⑤精心编排练习,认真批改作业,及时纠正错误。

定时做好教学质量检查工作,及时补缺补漏。

⑥按时上课下课,不迟到、不缺课、不拖堂。

⑦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

热情、耐心地回答学生提问。

不能讽刺、挖苦学生。

教师的人际行为规范①教师与学生之间要作的做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循循善诱,不偏不袒;不以师生关系谋取私利。

②教师之间要做到:互相尊重,切忌嫉妒;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平等相待,不亢不卑;乐于助人,关心同事。

③教师与领导之间要做到:尊重领导,服从安排;顾全大局,遵守纪律;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秉公办事,团结一致。

④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做到:尊重家长,理解家长;经常家访,互通情况;密切配合,教育学生。

教师仪表行为规范衣着整洁,朴实大方,服饰要符合职业特点,体现教师为人师表的好形象。

举止稳重大方、潇洒自然、彬彬有礼。

切忌轻浮粗俗、拘谨呆板。

5、案例分析能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问题。

1.刚刚毕业的王某被分配到一所小学担任四年级三班的班主任。

班里有几名学生特别爱打小报告,尤其是李某同学,总是隔三差五地到王老师办公室反映班里谁欺负女同学、谁骂人、谁没有值日等情况。

开始时,王老师还耐心地倾听并作出处理,时间久了,就心生厌烦。

有一次,李某走进办公室,向王老师反映班干部某某做事偏心,记录班级违纪情况时有作弊嫌疑的问题。

王老师正为公开课的事情忧心呢,听到李某这么一说,便不耐烦地反问道:“你说班干部某某偏心,有什么证据证明吗?自己不好好学习,总惦记别人的短处,对同学胡乱猜疑,难怪有同学说你烦人呢!”李某当即变得脸红脖子粗,悻悻地离开了办公室。

从此变得无精打采,上课时常低着头,下课也不爱说话。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该班主任的行为。

这名班主任的职业道德素养有些欠缺,对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刻。

学生打小报告本来就多发生在小学阶段,这一段学生的生理、心理还未完全成熟,他们很难明辨是非。

同时,小学生对老师极为崇拜,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肯定、赞扬与鼓励,并认为打小报告就可以获得老师的表扬、肯定、赞扬与鼓励。

于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与同辈群体之间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光明磊落的道德品质。

这名班主任的做法严重违背了教育原则,伤及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对学生的心理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教育只有一次,如果在这一次的教育中出现失误,是很难用第二次、第三次的教育来弥补的。

”这位教师应该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要对学生有耐心,做到真正热爱自己的学生,并不断自我反思,终身学习。

2.江苏省无锡市某中学张老师一走进教室,就发现那只很脏的痰盂,仍然挑战似地摆在教室的一角。

为了这只没人倒的痰盂张老师不知在班里讲过多少次,可是学生依然我行我素,无动于衷。

张老师实在没辙了,她真想责令当天的值日生立刻去把痰盂倒掉,并要狠狠地训斥他们一顿。

但是,这样做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于是,张老师径直走上讲台说道:“同学们,我也是班级中的一员,有责任和大家一起把班级的环境卫生搞好。

过去,我总是批评同学们嫌脏不愿倒痰盂。

从今天起,先由我来值日。

”说完,张老师转身端起痰盂朝外走去。

一连几天,张老师总是提前把痰盂刷洗干净。

无声的行动,胜过有声的要求。

从那以后,张老师班的痰盂开始有人争着倒了。

一些在家娇生惯养的孩子,也积极认真地参加值日劳动,再也没有同学嫌脏的现象了。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角度,谈谈这位教师的行为与做法。

这名教师所运用的教育方法是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是建立在教师良好的为人师表、为人表率、以身作则的基础之上的。

张老师看到学生屡次不倒痰盂,并屡次说教不改,便转变了教育方法。

但是,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屡次不倒痰盂、嫌脏的现象的呢?张老师也应该反思是不是自己先前的教育出现了某种问题呢?对于学生,教师除了尊重、信任以外,还要严格要求。

马卡连柯曾说:“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学生,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学生。

”因为,严格要求学生是对学生的爱。

3.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第一条中,曾提出如下忠告:如果你的“本性”孤僻、沉默寡言,更多地愿意独处或与少数朋友交往,如果和人多的集体交往你头痛,如果你感到工作时独自一人或两个朋友一起比和一大批人在一起好,那就不要选择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