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知识
一、安全意识及安全常识
1.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什么?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什么?
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是安全生产方针的基础,“预防为主”
是安全生产方针的核心,是实施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
促进生产。
2.安全生产中的“三不伤害”是指什么?
答:①不伤害自己;②不伤害他人;③不被他人伤害。
3.安全心理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答:⑴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安全生产的概念、意义与任务、方针、政策、规程和
制度的
重要性与作用;安全意识的培训等。
⑵安全生产情感教育:通过个人的安危,家庭的幸福,集体的荣誉,来促使新
员工对
安全生产建立良好的情感和情绪,使他们明白“一人平安,全家幸福”的道
理。
⑶安全生产意志教育:
①安全责任制教育:
a.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并且要随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b.积极参加安全生产的各种活动,主动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合理建议。
c.爱护和正确使用设备、工具及个人劳保用品。
②遵规守纪的教育:
a.上班作业前要“一想”、“二查”、“三严”。
一想当天生产作业中有哪些安全问题,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故,如何预防。
二查工作场所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工具、材料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前道工序有无事故隐患,如何排除,还要检查本岗位操作是否会影响周围的
人身安全,如何防范。
三严就是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搞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b.进入作业场所,必须按规定使用各种劳保用品。
c.保持工作场所文明整洁。
d.禁止在有毒、有害的工作场所饮食或吸烟。
e.严禁随意进入危险区域和乱动阀门、闸刀等。
⑷安全技术知识的教育:包括机械、电气、防火防爆、防尘防毒、安全色。
4.哪些属于不安全行为?
答:①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关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缩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漏电等,忘记关闭设备,忽视警告标记、警告信号,操作错误,奔跑作业,机器超速运转,手伸进冲压模,工件坚固不牢,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②造成安全装置失效:安全装置被拆除、堵塞,作用失效,调整的错误造
成安全装置失效。
③使用不安全设备: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④手代替工具操作:用手代替手动工具,用手清除切屑,不用夹具固定、
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物品存放不当。
⑤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冒险进入涵洞,接近漏料处,危化品房,基建工地。
⑥攀、坐不安全位置: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
调整、焊接、清扫等,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⑦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场所忽视其作用:未穿戴劳保用品。
⑧不安全装束:在有旋转零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操纵带有旋转
部件的设备时带手套,女员工的长发不盘起来操作辊压机。
5.不安全行为产生的三种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①不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
②虽然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却为了快点干完而省略了必要的步骤。
③按自己的习惯操作。
6.预防事故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①事故可以预防;②防患于未然;③根除可能的事故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础原因);④全面治理的原则。
7.什么是安全色?我国规定的安全色有哪几种颜色?含义是什么?
答:安全色是特定的表达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和标志。
我国规定的安全色有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四种颜色。
红色表示危险、禁止和紧急停止;黄色表示警告;蓝色表示指令;绿色表示提示。
8.国家规定的对比色是什么?安全色相应的对比是什么?
答:为使安全色更加醒目,可使用对比色为其反衬色。
对比色为黑白两种颜色。
黄色的对比色用黑色,红、蓝、绿三种颜色的对比色用白色。
9.安全标志由哪几部分构成?可分为哪几类?
”为禁止标志的几
”是指令的几何图形;
“
二、车间安全生产知识及注意事项
1.新员工安全用电的要求有哪些?
答:①车间内的电气设备,不要随便乱动。
自己使用的设备、工具,如果电气部分出了故障,不得私自修理,也不能带故障运行,应立即请电工检修。
②自己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钮开关、插座、插
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安全,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出来。
③在操作闸刀开关、磁力开关时,必须将盖盖好,防止万一短路时发生电弧
或熔丝熔断飞溅伤人。
④需要移动某些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如电风扇、照明灯等时,
必须先切断电源再移动。
同时导线要收拾好,不得在地面上拖来拖去,以
免磨损。
如果导线被物体轧住时,不要硬拉,防止将导线拉断。
⑤在一般情况下,禁止使用临时线。
如必须使用时,得由主管批准,同时
临时线应按有关安全规定装好,不得乱拉乱拽。
且应按规定时间拆除。
⑥在打扫卫生、擦拭设备时,严禁用水去冲洗电气设备,或用湿抹布去擦拭
电气设备,以防发生短路和触电事故。
⑦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黄砂、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灭火
器材灭火。
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因为它们有导电的危险。
救火
时应注意自己身体的任何部分及灭火器具不得与电线、电气设备接触,以
防发生触电。
2.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规定有哪些?
答:要保证机械设备不发生工伤事故,不仅机械设备本身符合安全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操作者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当然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因其种类不同而内容各异,但其基本安全守则为:
①必须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该穿戴的必须穿戴,不该穿戴的就一定不要
穿戴,例如机械加工时要求女工带防护帽,如果不戴就可能将头发绞进去,同时要求不得戴手套,如果戴了,机械的旋转部分就可能将手套绞进去,将手绞伤。
②操作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而且要空车运转一下,确认正常后,方可
投入运行。
③机械设备在运行中也要也要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对紧固的物件看看
是否由于震动而松动,以便重新紧固。
④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千万不能凑合使用,以防出事故。
⑤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更不准将其拆掉不使用。
⑥机械设备在运转时,严禁用手调整,也不得用手测量零件,或进行润滑、清
扫杂物等。
如必须进行时则应首先关停机械设备。
⑦机械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以防发生问题时,无人处置。
⑧工作结束后,应关闭开关,把刀具和工件从工作位置退出,并清理好工作场
地,将零件、工夹具等摆放整齐,打扫好机械设备的卫生。
3.一旦发生火灾怎么办?
答:一旦发生火灾,一方面要组织人采用正确的灭火方法和选用适当的灭火工具积极扑救;在密闭的房间起火,未准备好充足的灭火器材时,不要打开门窗,防止空气流通,扩大火势。
另一方面赶快打电话报警,火警电话“119”。
报警时要沉着、冷静、讲清楚着火单位、区县、街道名称、门牌号码、着火的是什么东西、火势怎样、报警人姓名及使用电话号码。
报警完后派人去街道路口迎候消防车,以便使消防人员及时到达着火地点。
4.灭火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人们长期与火灾作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灭火经验,总结出四种灭火的基本方法:①冷却法。
②窒息法。
③隔离法。
④抑制法。
5.火灾的分类及使用灭火器的原则是什么?
答:一般按照燃烧物质种类,把火灾分为四类:
一类:普通物体可燃物质,如木材、纸张等的火灾。
水是这类火灾的最好灭火剂,可用清水灭火器或一般泡沫灭火器。
二类:易燃液体和液化固体,如各种油类、有机溶剂、石油制品、油漆等的火灾。
最好使用1211灭火器、还可用二氧化碳、泡沫、干粉灭火器。
三类|:气体,如煤气、液化气的火灾,一般使用1211、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
四类:可燃金属、如钾、钠、等火灾。
应使用专用的轻金属灭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