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生物会考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第Ⅱ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
本试题共16页,满分2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2.第Ⅰ卷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理部分(1~25题)●走进地球从太空看,地球是一颗蔚蓝色的美丽星球。
这是到目前为止,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所发现的人类能够生存的唯一星球。
据图1完成1~2题。
1. 人们说地球是“水的行星”。
运用图中数据算出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面积之比是A. 39:61B. 19:81C. 31:69D. 29:712. 有关地球基本面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 地球表面分布着七个大洲和四个大洋C.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美洲D. 北极周围是大陆,南极周围却是海洋3. 有“山颠白雪皑皑,冰川广布,世界屋脊之称”,这里是A.亚马孙平原 B.青藏高原 C.刚果盆地 D.巴西高原4.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①昼夜交替②经度不同的地区时间的差异③四季变化④日月星辰东升西落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了解自然自然环境是由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的,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据图2完成5~6题。
5. 图中甲半岛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A. B.地形复杂,中高周低 D. C. 高原为主,地面崎岖该半岛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6.下列成因分析错误的是④交通便利②地形平坦③水源充足①水能丰富④③ D. B. A. ①② C.下面四幅气候类型图,从左到右表示的气候类型依次是7.A.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极地苔原气候B.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D.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极地冰原气候 8. 下列四条著名的河流,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是DC B A9. 关于中国自然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B. 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A.D. 气候复杂多样,海洋性气候显著 C. 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入印度洋 11题。
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都是自然资源。
据此完成10~ 10. 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A.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B.修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C.引黄济青工程可以缓解青岛市用水紧张的状况D.世界著名的经济强国,但是资源贫乏,绝大多数依靠进口,这个国家是11.D. 俄罗斯日本 A. 美国 B. 澳大利亚 C.●辨析区域逐步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区区域性是地理学的特征之一,不同尺度的区域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影响下, 13题。
域特征。
据图3完成12~3图“美国东北部农业带分布、人口密度和工业分布图”12. 图中甲农业带是.棉花带D.乳蓄带.小麦区 A.玉米带B C13. 从图中信息可知,甲农业带发展的有利条件有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运输①人口稠密,市场广阔③水资源丰富,利于灌溉④靠近硅谷,新兴工业发达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14. 下列有关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多分布于沿海B. 美国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C.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业发达D. 中东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15. 南极地区易发生火灾,其原因与南极地区的哪几个别称有关联①“冰雪高原”②“白色沙漠”③自然资源的“大仓库”④“风库”A.①② B. ②④ C. ③① D. ③④读图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 与①、②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A. 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C. 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D. 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17. 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表述,正确的是A. ④地区农业分布的限制性因素是气温图4B. ②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农业适于发展旱作农业C. ③地区严重缺水,适于发展河谷农业D. ①、②地区相比,①地区煤炭、水能资源更为丰富18. 读图5“北京市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北京市北依太行山,西临燕山②北京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③北京最近的出海口是北戴河④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有:故宫、天坛、颐和园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图519. 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相同特点是:A.都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B.都以博彩业为主C.都以钢铁、机械等重工业为主 D.都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20. 干旱是新疆突出的区域特征,下列与该特征无关的是A.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B. 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上的湿润气流C.植被稀少,荒漠广布 D. 油气资源丰富21. 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A.在长江上游地区,利用水流湍急的特点发展航运B.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众多的河湖围湖造田,解决粮食问题C.在长江沿江地带上海附近,利用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钢铁工业D.在长江沿江地带宜昌附近,利用落差大的水文特点,发展水电。
●探究家园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每个区域都闪耀着不同的光芒,经济发展方式各具特色,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永恒的主题。
结合下图完成22~25题。
一天中,图中四城市迎来日出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22.乙、丁、丙、甲A. 甲、乙、丙、丁 B.丁、丙、甲、乙C. 丙、甲、乙、丁 D.甲图中白昼最短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应为23.点A. a点 B. b 点C. c点 D. d 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24. 甲区域位于南方地区,农作物一般为一年一熟A.乙区域位于青藏地区,兰州位于陇海线和兰新线的交会处B.丙区域位于北方地区,有我国最大河流,济南位于该河流的下游C.丁区域有丰富的煤、铁等资源,有我国最老的重工业基地D.丙区域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农业规划,最可行的是25.DB C A共10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注意事项:.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请考生用蓝、黑色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作图题可用铅笔作1 答。
2.答卷前,请考生先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5题部分(1~地理分)图文连线。
1.(8得分评卷人世界各区域间差异很大,各具特色。
请将下列区域景观或轮廓图与对应区域名称和地理特征连线。
欧洲西部中东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南亚世界石油宝库黑种人故乡发达国家集中地区气候湿热分)图说地理。
.(102得分评卷人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现状,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圈”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带”,错的打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请判断正误,对的打“√“×”。
)“西三角经济圈”主要包括重庆、西安、成都三个省市((1)))该区域包含多种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多样((2 )((3)该区域有丰富的煤、铁、天然气资源,水陆交通比较便利)((4)“西三角经济圈”人口占西部地区总人口的55%,劳动力资源丰富)((5)该区域昼夜温差大,是我国重要的甜菜和哈密瓜产区分)读图与绘制。
3.(9评卷人得分这是我们认识自然,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读图、用图和绘制简图,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金钥匙,服务生活的重要技能。
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66.5°N23.5°N甲三地降水变化规律结论:位置不同的A、B、C,是;气温变化规律是。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是乙(1)在甲图中填注美国和大西洋,并用斜线画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澳大利亚。
(2分)(2)请在甲图中画出日本从中东波斯湾进口石油的最短海上运输路线。
(1分)(3)根据资料一中的数据信息,在乙图中仿照已经画出的气温折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补充完成另一条气温折分)6两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并归纳结论。
(C、B线图和4.(11分)学以致用。
得分评卷人我国地区差异巨大,各地依托不同条件,既可以发展具有不同特色的经济,也可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合作,获得最大效益。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填写字母与名称)。
((1)图中两个省内区域是珠江三角洲和 2分)部,这种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分)区域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图中(2F(3)图中G分)区域的支柱产业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3)图中ED、区域都各自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做到了优势互补,请你选择其中的一4(分)2个区域说明该区域是怎样进行相互协作,达到优势互补?(5.(12分)共同关注。
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召开。
“基础四国”在会议上提出一个共同目标,即坚持《京都议定书》的二期承诺,希望在美国能够做出量化减排分评卷人得承诺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行动。
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基础四国”取各国首字母刚好组成英文单词:BASIC——基础之意,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
“基础四国”轮廓图材料二:(1)“基础四国”是指南非和A 、B 、C 国家。
(3分)(2)图中B、C两国在工业布局上有相同之处,请以B国为例分析其工业布局特点,并举例说明。
(2分)(3)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说出A国阴影区域和C国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什么?并分析A国阴影区域形成严重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有哪些?(4分)⑷比较、归纳是地理学习的常用方法。
请结合表中信息,按要求填写表中内容。
(3分)年调201人文环境的相同点研试)地理参考答案(2012.5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非选第Ⅱ卷分)择题共50。
(每条线一分)8分)对号入座 1.(。
(每小题2分,共10分)图说区域分)。
×√√×× 2.(103.(9分)读图和绘图。
⑴略,每个0.5分,共2分;⑵略(1分);⑶绘图略(3分)结论:递减,递减,纬度(各1分,共3分)分)学以致用。
.(114⑴ G-西双版纳(字母和名称各1分,共2分)⑵西(1分)①西部是平原,地形平坦;②交通便利;③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④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