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每天5分钟讲义
3、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星期四
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1、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
2、身处一楼时,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如火势较大,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再离开火场。
3、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更不要跳楼逃生,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
不玩火柴、打火机等火种,也不玩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物品。
星期三
发生火灾,如何报警?
如果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损失。
1、火警电话的号码是119。
2、发现火灾,可以打电话直接报警。家中没有电话的,要尽快使用邻居、电话亭或者附近单位的电话报警报火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单位或地点,讲清所处的区、路名、门牌号码或乡村地址,还要讲清是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样。
星期五
游泳小常识:
1、必须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池游泳。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肝、肾疾病、高血压、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都不要去游泳,容易加重病情,还会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另外女同学月经期间均不宜游泳。
3、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育英安全教育每天5分钟教案
第一周
星期一
上下楼梯应当注意哪些安全?
上下楼梯靠右边走;下楼时用手扶着楼梯扶手下楼;不许向楼梯外探身,更不许打滑梯;上下楼梯不许跑,不许拥挤抢先;不许在楼梯内打闹、疯跑、做游戏、做体育活动;放学时,排队下楼,不许拥挤,不许在楼道上系鞋带、要系鞋带应该离开人群,走到教室旁人少的地方,不在楼梯口滞留等。
⑤万一遇有电气设施引起的火灾,要迅速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
⑥发现有人触电时,要先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再采取其它抢救措施。
星期五
沙尘等异物进入眼睛怎么办?
如果有煤屑、灰尘、沙子进人眼睛里,千万不要用手去揉,而应当采取下列方法:
1.异物.可以请人用食指和拇指捏住眼皮的外缘,轻轻向外推翻,找到异物,用嘴轻轻吹出异物。翻眼皮时要注意将手洗干净。3.如果眼中的异物已经嵌入角膜,或者发现别的异常情况,千万不要随意自行处理,到医院就诊,必须请医生处置。
通过跳跃、慢跑使身体发热但不出汗至2-4分钟。其目的是使身体内各个器官进入到活动状态。
做徒手操:(体育课老师经常采用的)使身体各关节、韧带及身体肌肉做好充分活动准备,以防受伤。
入水前用冷水淋浴一下,以适应水温,然后下水。
水上准备工作。入水后不宜马上快速游泳,更不宜马上流入深水区。应在浅水区适应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加速。
星期二
、游泳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应该相互关照、相互关心,而不应该相互嬉水,或捉弄对方。一起去游泳,如果有人提前上岸,要告诉同伴,一起去游泳应该一起回家。
2、到天然游泳场所(如江河、水塘、水库)游泳,应该有家长、亲人或老师的带领。特别强调初学者不要到野外去游泳。
3、要注意休息,不要长距离游泳,不要远离伙伴。如果感到身体不适,要告诉同伴并上岸休息,在岸上观看同伴游泳,留心他们的安全。
4、中小学生不游潜泳,更不能相互攀比潜水的时间谁更长,潜水的距离谁更远。这样做很容易发生危险。
星期三
防溺水安全教育:
1、必须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池。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
2、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3、掌握游泳中的紧急情况及自救方法。要及时呼救,在水中解脱抽筋的方法,主要是牵引抽筋的骨肉,使收缩的肌肉伸展和松驰。
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不要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
星期四
.乘车安全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家庭中的火灾常由用火不慎和使用电器不当引起,同学们要注意:
1、使用家用电器要符合安全要求,不乱拆卸,以免造成安全性能下降,引发火灾。
2、使用发热的电器(如电熨斗)要小心,不可使其引燃易燃物品。
3、电器使用完毕或人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源,以防电器过热而发生危险。
4、使用煤气器具要防止煤气泄露,使用完毕应关闭气源
不到操场玩树枝、木棍、砖块等;不攀爬车棚、围墙;不在国旗台上及其周围玩耍;不做危险游戏,不携带、不玩易燃易爆物品和刀具。
参加升旗仪式、文艺演出、做操等大型集体活动,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按要求集合、行动、疏散、撤离;
星期三
上学路上的安全
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③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④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不到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⑤怀疑食物中毒,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星期二
在家中如何注意防火?
星期五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
1、流感症状:发冷发热、出汗、头痛、全身酸痛、疲倦乏力、咳嗽、鼻塞、食欲不振等,严重时会引起肺炎等并发症,可以致命。
2、传播途径: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接触和日用品传染。最主要的入侵点都在鼻腔。
3、预防方法:①坚持体育锻炼。②充足的睡眠。③过度疲劳会令身体变得虚弱。④室内的温度应保持摄氏18至20度,而湿度则以70%为最理想。⑤合理搭配饮食。
4、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第三周
星期一
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1、在游泳之前一定要做充足的准备活动。夏季天气炎热,不做准备活动马上入水,水温、体温、气温相差很大,聚然入水,毛孔迅速收缩,刺激感觉神经,轻则引起肢体抽筋,重则引起反射性心脏停跳休克,很容易造成溺水死亡。
2、如何准备:
4、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这也是我们学校为什么要强调学生去游泳要由家长带领。
星期四
防盗、防拐骗安全教育:①外出一定要跟家长“请假”。并告诉家长去向。②要孩子记住自己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以及电话号码。告诉孩子迷路或被拐骗、被绑架,应找警察或拨打“110”电话。③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要给陌生人带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车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给的饮料、糖果和其他食品。④教育孩子养成随手关门、上锁、开门先看猫眼等健康生活方式。⑤外出时,要把门锁上,晚上在家也要把门反锁起来。
第四周
星期一
防地震安全教育:
1、震前地下水、气象、电磁场、动物、植物的异常反应。
2、震时是跑还是躲,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3、地震的求生方法:
⑴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要选择室内结实、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⑵不要拥挤,不要随便点明火。⑶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险。⑷不要盲目破窗跳楼;⑸不要在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⑹避震时,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轻声漫步,不跑不叫;不追逐打闹;不做游戏;不攀爬护栏;不向楼下吐痰、丢东西;无事不到其它楼层乱窜。
星期二
在校园里应当注意哪些安全?
轻声漫步,不疯跑大叫;不乱攀爬桌凳;不点燃垃圾,不玩火;不乱摸电器、电器开关;发现电器、电线、开关插座等有埙坏及时报告,不乱动;实验课,听从老师指挥,不乱动实验仪器和化学药品。
星期二
心理健康教育:
1、当家长批评或者责骂自己,同学对你的态度稍微有一点冷漠。要好好检讨自己,存在什么不足。
2、当同学或朋友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你应该劝解、帮助和鼓励,让她走出困境。
3、名人名言的点拨:“①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②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星期三
校内的卫生安全教育:
1、在教室里、走廊、楼梯不追逐打闹做游戏;
2、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废品分类放在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桶里。
3、大便入坑,小便入池;用完卫生间要及时冲洗。在卫生间不推不挤,不跑不叫,慢蹲慢起,严防跌倒。
4、轻声漫步,不跑不叫;不乱攀爬桌凳;不玩火;
5、不把零食带到学校来,不吃三无食品,不饮用自来水。
c不吃变质剩饭菜。
d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
e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f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g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第二周
星期一
食品卫生安全教育:
①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是否标示清楚、合格。查看市场准入标志(QS):
星期四
防止触电事故
1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不能接近、触摸电源和电器。
②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擦拭电器外壳,更不能在电线上晾衣服或悬挂物体,或将电线直接挂在铁钉上。
③发现绝层损坏的电线、灯头、开头、插座要及时报告,请电工检修,切勿乱动。电工对消除以上安全隐患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