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统计调查》的第二课时抽样调查。
从“课标”看,“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及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
本章内容是第三学段统计部分的第一章,主要内容是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的起始章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今后学习的基础。
统计主要研究现实生活的数据,它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根据数据思考和处理问题,通过数据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是统计的基本思想,而用样本估计总体是归纳法在统计中的一种应用,抽样调查则蕴含了这种思想。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节是在学生已经经历了数据的收集过程,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处理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数据收集的另一种方式——抽样调查。
通过以往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初步具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思维也较活跃,能积极参与问题讨论,但演绎归纳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欠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2)、了解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
(3)、通过实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做出简单判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数据收集过程,发展学生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通过数据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探究精神。
(2)、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数学的热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难点: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运用了“探究式” 、“情景教学” 、“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教学方式。
在概念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创设生活情景,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数据代表的特征,自主完成从具体事实上抽象出抽样调查的概念,给予评价,帮助学生完善新知的建构。
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的实例吸引和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小组合作交流,在整个教学中采取情景教学法,师生共同探究,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通过经历对具体案例的探究了解抽样调查,体会进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
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氛围。
注重过程、注重体验。
六、教学过程
(一)、忆一忆
(1)什么是全面调查?
(2)全面调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什么?【设计说明:故而知新,为本课的顺利
进行做好铺垫。
】
(二)、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欣赏图片,提出问题:1、想知道一锅汤的味道怎么办?考察某批炮弹的杀伤半径,我们应该一个一个试吗?这些问题能不能用上节课学习的全面调查来解答?引出新课题__抽样调查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熟悉的例子出发,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与全面调查的不同,为下一环节归纳新知作铺垫。
培养学生的比较与表达能力。
】
(三)、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抽样调查的意义在以上的题中,如果用全面调查花费的时间长,消耗的人力、物力大,而且具有破坏性。
因此需要寻求既省时又省力又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抽样调查——板书课题抽样调查: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的方法,叫抽样调查。
2、练习:下面调查中哪些用全面调查?哪些用抽样调查来收集数据的?(1)为了了解
我校七年级学生每天的睡眠情况,在我班作调查。
(2)为了了解我班学生每天的睡眠情况,对全班同学作调查。
上面问题中,我们要考察的对象是什么?
【设计说明:在此环节学生通过比较及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复习了全面调查,问题的引入为接下来所学内容作铺垫。
】
3、讲一讲(根据学生的回答,规范出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意义。
)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
个体: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
样本:抽取的部分个体叫做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设计说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既自然又容易接受。
】
(四)、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说明在以下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的容量各指什么。
(1)为了考察我校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调查了其中20 名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2)为了了解一批灯泡的寿命,从中抽取10只进行试验.
(3)为了了解七年级在期中考试中的考试情况,从中抽取了100 名学生的考试
成绩。
【设计说明:感知总体、个体、样本各指的是什么,并能准确表述出来,用以巩固新知识。
】
(五)、师生互动再探新知通过图片清楚地比较总体与样本之间的关系以及抽样的注意事项
抽样的注意事项:①抽样调查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即样本容量要恰当。
代表性是指总体中有明显差异的几个部分组成时,每个部分都应抽取到,并要注意各部分的比例;广泛性是指要保证被调查对象的数量,让总体中的每个个体均有被选的可能。
样本容量过少,那么不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如果抽取的学生人数过多,必然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达不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②抽取的样本要有随机性。
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所谓随机就是机会相等。
【设计说明:总结是最好的求知之道】
(六八再创情境拓展提高
多媒体展示一些青海省美丽景点风景,以旅游为例,了解游客对我省旅游期间对吃、住、游、行、购等方面的不满意情况进行调查。
【设计说明: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旅游风景出发探求数学问题,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容易较快地进入角色。
】
在这个问题中应该进行什么调查?抽取多少名游客进行调查比较合适?被调查的游客又如何抽取呢?
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情况,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
老师的办法:可以在不同的旅行社共抽取2万名游客,通过问卷调查他们对这五个问题的不满意情况。
【活动1】
议一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其他办法?(同桌之间进行讨论)老师进行点评,从而归纳:
上面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叫简单随机抽样.
【活动2】
通过老师的办法对这个问题展开调查
步骤一、收集数据
在青海旅游你最不满意的服务是哪一个?(只能选一个)()
调查问卷
步骤三、描述数据(制作扇形统计图)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是:
1、求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2、用360°乘各部分的百分比,算出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画一个圆形;
4、用量角器量出角度,并画出各扇形
【设计说明:通过实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 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做出简单判断。
而且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做一名文明市民,让大美青海更美丽,以便更多的人到青海来旅游】 【活动3】
想一想: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七) 课堂回顾
(1)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 有哪些收获? (3) 还有哪些疑惑?
【设计说明:学生谈感受,教师作补充,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整 理的学习习惯。
】 (八) 巩固练习
为了解学校学生的平均身高,小明调查了座位在自己旁边的3名同学, 把他们身 高的平均值作为全校学生平均身高的估计. (1) 小明的调查是抽样调查吗?
(2) 如果是抽样调查,指出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3) 这个调查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九) 作业设计
拓展训练:组内的学生合作调查我校初一学生的平均身高(三天后交) 【设计说明:设计长作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让学生在课 外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
】
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收
整 绘图
描 集 制表
理 述 数 数
数 据
据
pj-
据
分 析 数 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