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发展史》试题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 20分)1、“小说”一词最早见于,以“小说”与“大达”对举,指那些琐屑的言谈、无关政治的小道理。
2、从先秦两汉至宋元时期,小说理论批评主要围绕的问题展开,但也涉及有关小说的特征分类等。
3、是明末清初的小说理论家,他有著名的“六才子书”之说。
4、脂砚斋的小说理论主要体现在脂批上。
5、到了晚清,小说的地位和作用得到重新认识,改变了长期对小说的鄙视态度,最先重视小说作用和地位的是。
6、晚清时期,政治功利观是小说理论最突出的一种观念,以康有为、为代表;非功利的小说理论观以、徐念慈、黄人为代表。
7、现代小说理论、现代小说意识的真正觉醒是在五四文学革命的倡导时期,胡适、陈独秀分别提出和,确定了白话小说的文学正宗地位。
8、问题小说成就最大的是,浪漫抒情小说的中间人物是,他的《沉沦》一问世,就以感伤的浪漫主义享誉文坛。
9、“鸳鸯蝴蝶派”文学大多为中篇,并采用章回体,代表作家有徐枕亚、周瘦鹃、等。
10、30年代的上海文坛,有一小群志同道合的文学青年,以《无轨列车》、等杂志为中心,形成了一个以现代派方法作小说的流派,即“_________”。
其主要作家有刘呐鸥、施蛰存等人。
11、“京派”作家除了沈从文外,还有______、萧乾、等,他们追求一种恬淡的艺术风格,擅长写原始古朴的人性美。
12、忠实派的历史小说观认为历史小说要忠实于史实,还古人古事一个本来面目,这种理论以为代表;“古今交融”的历史小说观是开创的;以史事讽喻今世的历史小说观以为代表。
13、抗战初期,小说批评领域围绕的《华威先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讨论,历时两年半之久。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小说集《隔膜》的作者是。
A.王统照B.冰心C.庐隐D.叶绍钧2、鲁迅的曾被视为问题小说的先驱。
A、《呐喊》B、《狂人日记》C、《药》D、《祝福》3、王鲁彦是的代表作家。
A、创造社 B.浪漫主义 C. 乡土小说 D.京派小说4、《缀网劳蛛》的作者是。
A.冰心B.郁达夫C.许地山D.郑伯奇5、《论短篇小说》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全新的观点论述短篇小说的文章,作者是。
A.胡适B.鲁迅C.陈独秀D.梁启超6、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A、《彷徨》B、《呐喊》C、《野草》D、《尝试集》7、普罗小说即革命小说派的开创者和理论倡导者是。
A、鲁迅B、蒋光慈C、茅盾D、郭沫若8、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以科学世界观为指导的社会分析小说。
A. 《丽莎的哀怨》B.《短裤党》C.《子夜》D.《骆驼祥子》9、老舍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A.《四世同堂》B.《老张的哲学》C.《月牙儿》D.《二马》10、他是一位富有激情的情感表现者,“把心交给读者”是他一生创作经验的总结。
他是。
A. 巴金B.冰心C. 沈从文D.张爱玲11、坚持文学的独立性、本体性,执拗地追求艺术美、人性美的作家是。
A、巴金B、沈从文C、林徽因D、鲁迅12、他的小说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乡土民俗色彩,因而被誉为实践毛泽东《讲话》所阐明的文艺路线的最初实绩。
这位作家是。
A、丁玲B、周立波C、孙犁D、赵树理13、她是四十年代崛起于上海的作家,她的作品以冷峻的笔调和不带强烈感情色彩的创作机制显示出特有的深沉与老练。
她是。
A.林徽因B.冰心C.张爱玲D.丁玲14、三十年代,左翼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
A、时代性、社会性、政治性B、革命性、功利性C、艺术性、个人性D、现实性、平民化15、三十年代,周扬和胡风之间展开了一场关于的论争。
A、典型化、大众化B、大众化、艺术化C、典型化与个性化D、艺术化、个性化16、现代小说理论体系与古代小说理论、乃至晚清时的新小说理论的最大区别,即是。
A、结构方式B、体裁C、三元素理论D、主题17、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编选并作导言的是A、茅盾B、鲁迅C、郑伯奇D、老舍18、前期“为艺术”的浪漫抒情小说观是以自我表现为核心建立起来的。
A、文学研究会B、创造社C、沉钟社D、七月派19、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阐释者与宣传者是A、周扬B、胡风C、赵树理D、王实味20、“幽默和讽刺,有广博的知识,也有深邃的哲学思想,更表现着高超的境界;而且含蓄经得起咀嚼,具有长远不断的趣味。
”这是对小说的称赞,它的作者是。
A、《围城》,钱钟书B、《人鬼兽》,钱钟书C、《骆驼祥子》,老舍D、《阿Q正传》,鲁迅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文学研究会2、小说教化观3、王国维的悲剧美学观念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胡适对小说理论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2、现代小说的审美特征有哪四个方面?3、老舍幽默理论的特点是什么?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作为伟大的文学家的鲁迅,其文学创作的成就主要在小说上。
试对其小说理论特色进行阐述。
2、结合茅盾的作品,分析社会剖析派理论的特点。
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 20分)1、《庄子外物》2、小说价值3、金圣叹4、《石头记》5、康有为6、梁启超、王国维7、八事、三大主义8、冰心、郁达夫9、张恨水 10、《现代》、新感觉派 11、张天翼、巴金、沙汀、林徽因(任意2人) 12、吴晗、鲁迅、郭沫若 13、茅盾14、张天翼二、选择:(每题1分,共20分)1-5,DBCCA 6-10,BBCBA 11-15,CDCAC 16-20,CABAA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1分),由沈雁冰、周作人、郑振铎等人发起,是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专门性文学社团(2分)。
以《小说月报》为机关刊物,主张“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学的功利主义。
(2分)。
2、小说教化观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下,古代文学批评家大都遵循着“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将文学与社会的政治结合起来以阐述其思想观念,强调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
南宋曾慥将小说的功能归为“资治体,助名教,供谈笑,广见闻”四个方面,其中较看重小说的政治教化功能。
这种小说的政治教化观一直延续着、发展着。
3、王国维的悲剧美学观念王国维对《红楼梦》的评论,形成了一种悲剧美学观念。
他充分肯定了《红楼梦》的悲剧美学价值,认为它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他把悲剧之美归为“壮美”,认为悲剧能净化人的灵魂。
四、简答:(每题5分,共15分)1、胡适对小说理论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胡适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是全方位的,主要体现在文学理论上。
他的文学革命理论,不仅包括“诗学革命”理论,“戏剧革命”理论,而且包括“小说革命”理论。
他的小说革命理论观念主要表现在:肯定了小说的文学正宗地位;标举写实主义,文学面向人生;反对团圆主义,提倡新的悲剧观念;科学地界定了小说文体,规则了短篇小说做法。
2、现代小说的审美特征有哪四个方面?现代小说带有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审美特征,有四个方面:(1)典型性格,强调塑造人物为新小说创作的重心。
(2)人物内心刻画的深度和广度。
就是要求小说创作由多写人物的外在世界转移到多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加人物内心刻画、分析、抒写的广度、深度和强度。
(3)叙事写情方式的变化。
强调细节描写的重要性,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透视人物活生生的心理和灵魂。
(4)关于叙事角度的问题。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最流行。
3、老舍幽默理论的特点是什么?老舍幽默理论有四大特点特点:(1)将幽默看成是一种心态,幽默家的心是热的,他以和颜悦色,心宽气朗的态度对待对象。
(2)突出幽默的笑的美感特点,将幽默的笑与讽刺的笑区别开来。
(3)将幽默与讽刺、机智、滑稽、奇趣等进行比较阐释,突出其审美特征。
(4)幽默的危险是“摆弄文字”,流入“油腔滑调”。
所以,他的幽默理论及其幽默危文学的创作,在幽默遭到批评的时代,显得十分可贵,有利于促进小说创作风格的多样发展。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要点:鲁迅的小说理论开创性特色主要表现在:(1)小说观念的创新----“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小说观。
他是抱着“启蒙主义”来写小说的,以此改造国民精神。
他的小说以对历史的反思,对中国传统病根的揭批,“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见长。
开创了“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主题。
(2)小说本体艺术的典型化理论。
“真实性”、真实观是鲁迅小说典型化理论的最基本的观念,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加工、“改造”,升华为艺术的真实;典型化理论还包括人物的典型化的重要内容;关于典型环境理论及其创作。
(3)多样开放的创作方法。
鲁迅小说具有多样开放的创作方法,他以现实主义为主导,吸纳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以及表现主义等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使他的小说真正具备了“现代化”特点。
(4)小说艺术形式的创新。
2、要点:1933年1月,茅盾的《子夜》出版,开辟了用科学世界观分析社会现实的创作道路,于是就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小说流派---“社会剖析派”。
茅盾是社会分析派小说的开创者,同时又是社会分析派小说理论的倡导者。
作为社会分析派理论,首先强调的是要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来分析社会现实,要求小说家要具有社会科学家的气质。
其次,社会剖析小说理论又特别重视对社会性质的科学分析,力图科学的分析中国社会。
再次,社会分析小说理论,还特别强调对社会生活作总体的全貌式的再现。
(注意要结合作品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