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一)(总分:43.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43,分数:43.00)1.不属于A型药物不良反应的是:∙A.后遗作用∙B.首剂效应∙C.特异质反应∙D.毒性反应∙E.继发反应(分数:1.00)A.B.C. √D.E.解析:2.枸橼酸铋钾的不良反应有∙A.头痛、眩晕∙B.皮疹∙C.嗜睡∙D.口中有氨味,舌、粪染成黑色∙E.肝肾功能异常(分数:1.00)A.B.C.D. √E.解析:3.下列哪一项不应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A.药物的药理作用∙B.药品的质量∙C.药物的剂型∙D.药物中的杂质(分数:1.00)A.B.C.D.E. √解析:4.药物不良反应要特别注意药物的迟发反应,如∙A.皮疹∙B.肝功损害∙C.肾功损害∙D.致癌,致畸作用(分数:1.00)A.B.C.D. √解析:5.不属于药物副作用的是:∙A.激素引起的水钠潴留∙B.β受体阻滞剂诱发的支气管哮喘∙C.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引起的干咳∙D.全麻时阿托品抑制腺体分泌∙E.硝酸酯类引起的头痛(分数:1.00)A.B.C.D. √E.解析:6.WHO采用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定义: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是指:∙A.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后果∙B.超剂量用药引起的不良后果∙C.意外给药引起的不良后果∙D.药物滥用引起的不良后果∙E.正常用量、用法情况下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与作用目的无关的反应(分数:1.00)A.B.C.D.E. √解析:7.患者高血压病,应用降压药物治疗,用药2个月后出现咳嗽,胸部检查未见异常,疑为下述哪种药物所致的副作用∙A.肼苯达嗪∙B.消心痛∙C.卡托普利∙D.心痛定(分数:1.00)A.B.C. √D.解析:8.以下关于乙醇(酒精)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嗜酒者应用氯胺酮麻醉时需加大药量∙B.苯妥英钠与酒同服可增加药效∙C.果糖可加速乙醇的代谢∙D.甘露醇与酒类联用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E.服用降糖药期间饮酒可发生严重低血糖(分数:1.00)A.B. √C.D.E.解析:9.药物可与其他药物、食物及环境产生相互作用的环节是:∙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 √解析:10.在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不应属于临床药师职责的是:∙A.提供药学服务∙B.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提请医生注意,同时报告专职人员∙C.及时发现和救治危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病人∙D.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督促和检查∙E.宣传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性(分数:1.00)A.B.C. √D.E.解析:11.药物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有二大类∙A.抗体作用和药理作用∙B.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C.药物因素和非药物因素∙D.医生因素和病人因素(分数:1.00)A.C. √D.解析:12.首剂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药物效应超过预期程度所致的强烈反应∙B.由于机体对药物作用尚未适应而引起不耐受的强烈反应∙C.由于特异质造成的强烈反应∙D.由于高龄造成的强烈反应(分数:1.00)A.B. √C.D.解析:13.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的不良反应有∙A.驾驶员及登高工作者在工作期间不可使用∙B.诱发心律失常∙C.电解质紊乱∙D.诱发胃溃疡∙E.撤药反应(分数:1.00)A. √B.C.D.E.解析:14.过度作用是指∙A.药物剂量过大∙B.用药时间过长∙C.药物效应超过了预期的程度∙D.药物配制浓度过大(分数:1.00)B.C. √D.解析:15.呋喃妥因的不良反应有∙A.光感反应∙B.骨关节损害∙C.长时间用可发生周围神经炎反应∙D.肝毒性∙E.肾毒性(分数:1.00)A.B.C. √D.E.解析:16.下列哪一项不应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A.用药途径∙B.用药持续时间∙C.服药姿式∙D.药物相互作用∙E.减药或停药(分数:1.00)A.B.C. √D.E.解析:17.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共同制定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是在哪年发布的∙A.1971年6月∙B.1981年4月∙C.1991年8月∙D.1999年11月(分数:1.00)A.B.C.D. √解析:18.青霉素类的主要不良反应∙A.胃肠道反应∙B.双硫醒样反应∙C.变态反应∙D.造血系统损害∙E.肝毒性(分数:1.00)A.B.C. √D.E.解析:19.药物变态反应也称为∙A.撤药反应∙B.过敏反应∙C.药过反应∙D.特异质反应(分数:1.00)A.B. √C.D.解析:20.特异质反应定义是指∙A.个体对某种药物显示不耐受∙B.个体对某种特定药物显示异常或不可预料的敏感性∙C.个体对某种药物显示超过预期程度∙D.个体对某种药物产生不可逆的变化(分数:1.00)A.B. √C.D.解析:21.哌唑嗪的不良反应∙A.支气管痉挛∙B.有明显的首过效应,可致严重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心悸等∙C.心动过速∙D.心动过缓∙E.肌肉痛(分数:1.00)A.B. √C.D.E.解析:22.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范围重点是∙A.上市5年以后的产品∙B.上市5年以内的新药产品∙C.已知的副作用∙D.比较轻度的症状(分数:1.00)A.B. √C.D.解析:23.一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恶心、眩晕、头痛、心悸、体位性低血压症状,医生考为药物首剂效应所致,以下哪种药物虑易出现此情况∙A.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B.利尿剂夫塞咪∙C.α1受体阻滞剂哌唑嗪∙D.ACEI制剂卡托普利(分数:1.00)A.B.C. √D.解析:24.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程序为∙A.定期报告制度∙B.不定期报告制度∙C.逐级定期报告制度∙D.随意报告制度(分数:1.00)A.B.C. √D.解析:25.不属于继发反应的是:∙A.广谱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B.抗结核药造成肝损害∙C.抗肿瘤药致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的感染∙D.抗生素干扰肠道合成维生素K而导致出血∙E.抗生素导致B族维生素缺乏引起的口腔炎(分数:1.00)A.B. √C.D.E.解析:26.老年患者使用洋地黄时比青年人更易出现毒副作用的原因是:∙A.循环系统功能降低∙B.肝脏代谢功能降低∙C.消化道吸收率低∙D.肾功能降低∙E.神经系统功能改变(分数:1.00)A.B. √C.D.E.解析:27.大环内酯类主要不良反应是∙A.肾损害∙B.胆汁淤积,肝酶升高∙C.视神经炎∙D.血液系统反应∙E.呼吸抑制(分数:1.00)A.B. √C.D.E.解析:28.毒性反应是指∙A.抗原抗体反应∙B.药物引起机体发生生理生化机能异常或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的反应∙C.个体对某种药物显示异常或不可预料的敏感性∙D.由于抗体对药物作用尚未适应而引起不耐受的强烈反应(分数:1.00)A.B. √C.D.解析:29.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确定程度,哪项是错误的?∙A.肯定∙B.很肯定∙C.可能∙D.很可能∙E.怀疑(分数:1.00)A.B. √C.D.E.解析:30.咪索前列醇的不良反应有∙A.肝损害∙B.过敏反应∙C.肾损害∙D.记忆力下降∙E.孕妇禁用(分数:1.00)A.B.C.D.E. √解析:31.药源性疾病的概念是∙A.由药物中含有羟基的部分引起的损害∙B.由外用药内服所致的人体功能损害∙C.由药物引起的人体功能或结构的损害∙D.由于患者高龄导致的功能或结构的损害(分数:1.00)A.B.C. √D.32.后遗效应是指∙A.停药后药物的代谢产物产生的生物效应∙B.停药后由于机体肝代谢障碍所导致的生物效应∙C.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D.停药后体内残存的药物产生的生物效(分数:1.00)A.B.C. √D.解析:33.撤药反应是生理依赖的表现,下列哪类药物不易引起撤药反应?∙A.阿片类∙B.苯二氮革类∙C.三环类抗抑郁药∙D.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E.β受体阻滞剂(分数:1.00)A.B.C.D. √E.解析:34.药物不良事件的英文缩写为∙A.PEM∙B.ADR∙C.ADE∙D.TDM(分数:1.00)A.B.C. √解析:35.四环素类常见不良反应∙A.赫式反应∙B.沉积于牙齿引起牙齿黄染,影响婴儿骨发育∙C.耳鸣和听觉障碍∙D.白血病∙E.再生障碍性贫血(分数:1.00)A.B. √C.D.E.解析:36.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有∙A.胃肠道反应∙B.灰婴综合征∙C.二重感染∙D.呼吸抑制∙E.红人综合征(分数:1.00)A.B.C.D.E. √解析:37.下列哪一项不应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A.种族差异∙B.个体差异∙C.体重差异∙D.性别差异∙E.年龄差异(分数:1.00)A.B.C. √D.E.解析:38.ADR监测方法中哪种最常用∙A.处方事件监测∙B.医院集中监测∙C.病例对照研究∙D.自发报告系统(分数:1.00)A.B.C.D. √解析:39.药源性疾病的实质是∙A.药理作用的结果∙B.患者用药错误造成的结果∙C.药效学改变的结果∙D.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分数:1.00)A.B.C.D. √解析:40.患儿用药导致第八对颅神经损害,造成听力减退,或永久性耳聋,最大可能是应用了哪类药物∙A.青霉素类∙B.氨基糖苷类∙C.大环内酯类∙D.喹诺酮类(分数:1.00)A.B. √C.D.解析:41.吗啡类镇痛药主要不良反应∙A.依赖性∙B.血液系统反应∙C.肝损害∙D.肾损害∙E.血细胞减少(分数:1.00)A. √B.C.D.E.解析:4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彼此间不宜合用,亦不宜与第三代头孢菌素联用的主要原因是:∙A.诱导酶促进代谢∙B.竞争性拮抗作用∙C.非竞争性拮抗作用∙D.对肾脏的毒性增加∙E.敏感化现象(分数:1.00)A.B.C.D. √E.解析:43.如患者在应用磺胺、呋喃妥因等药物时发生正铁血红蛋白血症,紫绀、溶血性贫血等症状,最可能是哪种酶缺乏∙A.ATB酶∙B.辅酶A∙C.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D.谷草转氨酶(分数:1.00)A.B.C. √D.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