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园林对比
两种风格---两个国家: 中国法国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是两个国家园林形成的基础性因 素。中国地形西高东低,平原,丘陵,盆地,高原,山地五种地形因 此首先地形决定了中国有各种的园林,而法国多平原和丘陵,地势较 平坦决定了法国园林的规则性。
两种风格----两种哲理: 中国再现自然的美学思想深受儒家和道家精神的影响,儒 家哲学强调天、地、人中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 间的和谐统一关系,道家崇尚自然,追求自然,探求潜在自然 之中的"道"与"理",最终将天人合一的道家精神融于其中。
2.拙政园——江南私家园林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 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 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 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 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 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 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 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 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 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 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 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春日繁花丽日,夏日蕉 廊,秋日红蓼芦塘,冬日梅影雪月,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 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 典型:
1.凡尔赛宫
广义的凡尔赛宫分为宫殿和园林两部分,宫殿指主要建筑凡尔赛宫, 园林分为花园、小林园和大林园3部分。庞大恢宏的宫苑以东西为轴, 南北对称,中轴线两则分布着大小建筑、树林、草坪、花坛和雕塑。 宫殿顶部摒弃了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而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 庄而雄浑。中轴线上建有雕像、喷泉、草坪、花坛等。
(3)追求的美学效果不同: 中国园林的布局在整体上是‚山水画‛式的,以山水为景区的 主体,建筑物只作为点缀山水之用。整个园林设臵景中有景,园中 有园,峰会路转,曲折幽深,显得很含蓄,很有韵味。中国园林布 局与景观上‚山水为主· 建筑为辅‛设计理念。 法国园林的布局在整体上是"几何图形‚式的,以建筑为景区 的主体,山水化花木常被修正后才作为园林景物,整个园林设臵得 规整一律· 轴线分明· 秩序清楚· 条块成行,显得开阔,明朗。结构上所 追求的是一种内部空间的结构美和外部形体的分化和处理。
法国在1415世纪时受意大利的影响,在17世纪上半叶建立 军权专制体制,为体现皇权至上于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更强 调人工美 。而人工美的基本原则是变化的统一。变化,就是园 林地形和布局的多样性,花草树木的品类、形状和颜色的多样 性。而多样性,都应该‚井然有序,布臵得均衡匀称,并且彼 此协调配合‛。直线和方角是基本形式,都要服从比例。
中法造园艺术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审美价值观、造园的艺 术风格、园林建筑等方面:
1. 从审美价值观进行比较 (1)人工美与自然美。法国园林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 则、严谨就连花草树木都修得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 主要立足于人工方法改造自然美,而中国园林却追求山环水抱,曲折蜿 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就算是修剪也修剪的参差不齐,错落 有致,力求与自然融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2)形式美与意境美。对于自然美的态度也各有侧重,法国园林虽不 乏诗意但更追求形式美,中国园林虽然也注意形式但是更注重意境美。 在西方很早维特鲁威就提出了黄金分割,黑格尔也以‛抽象形式的形式 美‚作了高度概括,对诗歌绘画建筑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样体现在了园 林艺术上,而中国更受诗歌,绘画,文学的影响,‛景无情不发,情无 景不生‚造园追求的就是意境。
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增从美学的角度谈到过中西方园林的差别, 他说,中国园林艺术‚并不是一种正式的建筑,不是运用自由的自然 事物而建造成的作品,而是一种绘画,让自然事物保持自然形状,力 图模仿自由的大自然。这把凡是自然风景中能令人心旷神怡的东西集 中在一起,新城一个整体,例如岩石和它的生糙自然的体积,山谷, 树林,草坪,蜿蜒的小溪,堤岸上气氛活跃的大河流,平静的湖边长 着花木,一泻直下的瀑布之类。 对此,王世仁先生谈到,所谓法国园林艺术的‚建筑原则‛的审 美标准和当代的建筑一样,都是以追慕古罗马严格的几何图案和宏阔 的气派的原则,其‚园林是陪衬,是背景式建筑的附属物,确实不是 独立完备的艺术‛。而‚中国园林则不然,它源远流长,他的审美主 体,长期受深厚的哲学——美学的陶冶,而客体本身又是经过多种成 熟的艺术——诗词,绘画,工艺美术和建筑长期交融渗透后的独立发 展起来的一个形态完备的艺术部类‛。‚所以黑格尔说中国园林是一 种绘画,但那是充满诗意的天然图画,它不是‘纯粹’的建筑,但都 是融合了一切建筑手法在内的高级建筑艺术,‛
中国园林代表:
1.承德避暑山庄——北方皇家园林
庄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分区明确,景色丰富山庄 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园林的风格、结构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袭北 方常用的手法,成为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避暑山庄 不同于其它的皇家园林,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 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按 照地形地貌特征进行选址和总体设计,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 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它 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 作,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 例‛的盛誉。
中西方园林艺术
——中法园林对比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园林,各自不同的园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 自的特点,其中东方古典园林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山水园林,而西方 古典园林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因此特从 造园艺术的角度来分析中法园林在审美的价值观、造园的艺术风格、 园林建筑等方面的不同来了解一下中法园林。
法国宫廷式花园为代表的由建筑师、雕塑家和园林设计师 创作出来的西方规则是古典园林,以几何形体的美术原则为 基础,以强迫自然接受对称的法则,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 雕琢的美,花园多采用几何对称,建筑统率花园,花园从属 建筑。
(2)材料· 布局· 文化· 和艺术风格不同
造园使用的建筑材料:中国传统建筑多数是像平面展开的 组群布局;而法国古典建筑向上挺拔,突出个体建筑。 建筑文化的主体上:中国传统建筑以宣扬皇权至尊· 明伦示礼 为中心;法国过古典建筑以宣扬神的崇高· 表现对神的崇拜与爱戴为 中心。 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以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为基调。 法国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重在表现热与自然的对抗之美,宗 教建筑的空旷· 封闭的内部空间
2.枫丹白露宫
枫丹白露宫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宫殿,始建于12世纪,是法 国历代王朝君主的城堡和宫殿。1528年开始,文艺复兴从这里 被引入法国。枫丹白露宫1981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认 定为世界遗产。 枫丹白露宫的主体建筑包括一座主塔、六座王宫、五个不 等边形院落、四座花园。宫内的主要景点有舞厅、会议厅、狄 安娜壁画长廊、瓷器廊、王后沙龙、国王卫队厅、王后卧室和 教皇卧室、国王办公室、弗郎索瓦一世长廊等等。 枫丹白露宫周围面积为1.7万公顷的森林,有橡树、柏树、 白桦、山毛榉等树木。过去是王家打猎、野餐和娱乐的场所。 森林内有许多圆形空地,呈星形的林间小路向四面八方散开, 纵横交错。 这座宫殿虽然比不上凡尔赛宫的宏伟,卢浮宫的广袤, 但却淡雅大方,给人以静谧温馨的感觉。从建筑艺术上看, 枫丹白露可以说是法国古典建筑的杰作之一。
2 .从艺术风格比较: 中国园林是一种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中国园林的最基 本特征,它把自然美和意境美高度统一起来,把艺术境界和现实生活融于 一体,中国园林是一首活的诗,一幅活的画,一件活的艺术品,在总体布 局上讲究庭院重深,处处邻虚,空间上讲究隔景藏景,要求循环往复,无 穷无尽,在有限的空间上创造出无限的乐趣,只追求神似,不追求形似。 法国园林深受数理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 一丝不苟的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追求园林布局的图案化 表现在1以建筑统领园林,构成整个园林的主轴,园林的主轴只不过是建 筑主轴线的延伸,2整体布局体现几何图案,笔直的道路点状分布水池、 喷泉、雕塑,水池是几何形的,树木也被修剪成几何形的3整体追求对称 性和一览无余,追求形似与写实。
总的来说,中国与法国园林艺术风 格的不同为:
法国
明晰 入世 唯理 人工美 形式美 人化自然
中国
含蓄 出世 重情 自然美 意境美 自然拟人化
3从园林建筑进行比较:
(1)
突出的重点不同
中法古典园林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突出自然风景还是 突出建筑。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 的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 在中国园林里,不规则的平面中自然地的山水是景观构图的主 体,而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植 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臵,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 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 游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调的园林艺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