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62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62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62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基层兽医防治人员、检疫人员和饲养管理人员所必需的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 了解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扑灭等基本知识。

3. 了解消毒药品、生物制品、驱虫药的性状、作用、用途、应用注意事项。

4. 掌握动物检疫的基本程序和内容。

5. 初步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处理。

(二) 能力培养目标1. 能选购消毒药品,基本能配制消毒药品和进行消毒。

2. 能使用疫苗,进行动物免疫接种。

3. 能处理病、死动物。

4. 能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并能进行某些疫病的常规大群检疫。

5. 能熟练应用检验工具进行屠畜禽的宰后检验,能初步识别内脏器官常见的病理变化。

6. 会出具各类检疫证明。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知识部分(一)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1. 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理解传染病、寄生虫病等概念。

理解动物疫病的传染性和流行性。

了解动物疫病发生的条件。

掌握动物疫病流行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

2.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了解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目的。

理解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常用的数、率、比的概念。

掌握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方法、步骤和内容。

3. 防疫计划理解防疫措施的概念。

了解防疫的方针、原则和制定防疫计划的意义。

初步掌握畜禽养殖场防疫计划的编制方法。

4. 动物环境卫生了解畜禽饮水、饲料的卫生要求。

理解畜禽环境因素的概念,了解尘埃、有害气体等环境因素与微生物的关系。

初步掌握防止饲料、饮水污染的措施以及改善畜禽环境卫生的措施。

(二) 动物防疫技术1. 消毒理解消毒的概念,了解消毒的种类和方法。

掌握消毒方法选择的原则。

掌握常用消毒药品的选择原则、配制方法和使用方法。

掌握人员、畜舍、畜体、粪便、畜产品等消毒对象的消毒方法。

了解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和化学消毒效果的检查方法。

2. 免疫接种理解免疫接种的概念,了解其分类、意义。

了解疫苗的运输和保存注意事项。

掌握疫苗的种类和疫苗使用的注意事项。

掌握饮水免疫、肌肉注射、滴鼻、点眼、气雾免疫等免疫接种的方法。

了解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和免疫效果评价的方法。

3. 药物预防理解药物预防的概念。

了解预防用药的原则,了解预防传染病、寄生虫病常用的药物。

掌握混水给药、混饲给药、药浴等给药方法。

了解微生态制剂的概念、种类、作用和应用方法。

4. 扑灭疫病的措施了解疫情报告对扑灭疫病的重要意义。

了解隔离的方法、意义。

了解封锁的概念、原则和封锁区的划分。

掌握封锁区内外扑灭疫病采取的措施,了解解除封锁的条件。

了解动物的扑杀方法,掌握动物尸体的处理方法。

(三) 动物检疫基本知识1. 动物检疫的范围、对象、分类理解动物检疫、动物检疫对象等概念。

了解动物检疫的任务、意义,了解国内动物检疫的范围,进境动物检疫的范围。

掌握全国动物检疫对象和各种用途动物的检疫对象,了解进境动物检疫对象。

了解我国动物检疫的分类。

2. 动物检疫的方式和方法了解动物检疫的方式和基本方法。

掌握动物群体临床检查的方法。

了解病料的采取和保存方法。

掌握细菌性疫病病料涂片检查的方法。

掌握布病凝集反应和结核病变态反应检查的方法。

3. 动物检疫处理理解检疫处理的含义。

了解动物检疫结果的分类。

掌握合格动物、动物产品与不合格动物、动物产品的标志。

了解国内检疫对合格动物、动物产品与不合格动物、动物产品的处理方法。

(四) 动物检疫技术1. 产地检疫了解产地检疫的概念、意义、分类及要求。

掌握畜禽产地售前检疫的程序、内容、方法。

了解产地检疫的出证条件、产地检疫证明的适用范围和有效期。

掌握产地检疫证明的填写方法。

2. 屠宰检疫了解宰前检疫的目的、意义、方法、程序。

掌握宰前检疫的处理方法。

了解宰后检验的目的、意义、方法及检验工具的使用方法。

掌握宰后检验的程序。

掌握猪宰后应检淋巴结的名称、部位、正常形态和颜色、常见病理变化。

掌握猪宰后旋毛虫和猪囊虫的检验方法。

了解宰后各组织器官常见的病理变化。

了解宰后检验的处理与盖检印。

了解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16548—1996)。

3. 运输检疫了解运输检疫的概念、意义、类型。

了解国内种用畜禽检疫技术规范(GB16567—1996)。

掌握种畜禽起运前检疫的时间、项目、程序和方法。

了解动物运输检疫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的适用范围、有效期,掌握证明的填写方法。

了解运输检疫的注意事项。

4. 市场检疫了解市场检疫的概念、意义,掌握市场检疫的程序、内容。

掌握病、死畜禽及病、死畜禽肉的鉴别要点。

了解市场检疫的注意事项。

(五) 动物产品检疫技术1. 皮张检疫了解皮张检疫的意义。

了解建立皮张检疫档案的意义及档案内容。

掌握皮张炭疽检疫技术。

2. 精液检疫了解精液一般性状的检查内容。

了解牛冷冻精液中可能携带的病原体种类。

了解精液微生物学检查的方法。

了解进口精液、胚胎的检疫程序。

(六)屠畜传染病的鉴定与处理炭疽,鼻疽,结核,布病掌握如何鉴别与处理.猪丹毒,沙门氏菌病,钩瑞螺旋体病,口蹄疫,狂犬病,痘病掌握如何鉴别与处理.技能部分1. 畜禽养殖场或养殖专业户疫情调查掌握疫情调查的一般方法。

会写疫情调查报告。

2. 畜禽养殖场防疫计划的制定掌握防疫计划的编制方法。

会根据疫情调查写出防疫计划。

3. 消毒药品的选购与配制会选购消毒药品。

基本掌握常用消毒药品的配制方法。

4. 畜舍消毒方法掌握喷雾消毒方法。

掌握熏蒸消毒方法。

5. 疫苗的稀释和各种免疫接种方法掌握不同疫苗的稀释方法。

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掌握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

6. 动物驱虫掌握混饲给药的方法。

会进行驱虫效果评定。

7. 动物尸体处理掌握尸体处理的方法。

8. 动物群体检疫会按静态、动态、饮食状态的程序进行临诊观察。

能区分健康动物和患病动物。

9. 奶牛结核病的检疫掌握牛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的操作方法。

掌握牛结核菌素点眼变态反应的操作方法。

会判定结果。

10. 布氏杆菌病的检疫掌握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反应的操作方法。

掌握布氏杆菌病平板凝集反应的操作方法。

11. 动物产地售前检疫会入户到场实施检疫。

会按检疫程序进行检疫。

会出具检疫证明。

12. 猪宰后检疫会使用检验工具。

初步掌握肌肉、器官剖检的方法,初步识别内脏器官常见的病理变化。

掌握旋毛虫检验的方法。

13. 皮张炭疽检疫会扦取样皮。

掌握样皮处理的方法。

会环状沉淀试验操作及结果判定。

14. 市场检疫会验证、查物、出证、收费。

会识别病、死畜禽和病、死畜禽肉。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授课计划学时:62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1.传染病2.寄生虫病3.动物疫病4.流行过程5.传染源6.传播途径7.垂直传播8.水平传播9.传播媒介10.易感动物11.流行病学12.消毒13.预防性消毒14.临时消毒15.终末消毒16.免疫接种17.紧急免疫接种18.可疑感染家畜19.药物预防20.发病率21.封锁22.动物检疫23.动物检疫对象24.产地检疫25.运输检疫26.死亡率二、填空题[每空0.5分]1.传染病的发展阶段分()、()、()、()四个时期,其中可用于临床诊断的是()时期。

2.间接接触传染的疫病可通过()、()、()、()和()传播。

3.根据在一定时期内发病动物数量的多少和传播范围的大小,动物疫病流行过程可分为()、()、()、()四种表现形式。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于()起施行。

5.防疫法规定管理的疫病分()类,()种,其中一类疫病有()种。

6.动物防疫监督的主体是()。

7.综合性防疫措施包括()措施和()措施。

8.动物防疫包括动物疫病的预防、()、()和动物,()的检疫。

9.封闭式畜舍内的主要有害气体是()、()和()。

10.根据消毒的时机和目的不同分为()、()和()。

11.牛奶的巴氏消毒法是加热到()保持();或是加热到()保持();或加热()1-2s,然后迅速冷却。

12.临时为避免某些疫病发生而进行的免疫接种叫()。

13.普通疫苗包括()、()、()。

14.灭活疫苗的优点是安全性()、不受()干扰,可在()下保存;缺点是用量(),产生免疫力()常需加入(),以提高免疫原性。

15.()和()动物不能进行免疫接种。

16.饮水免疫不能使用含()的自来水或()饮水器,免疫前一般停水()小时或()小时。

17.隔离时一般将受检家畜分为()、()和()三类分别对待。

18.原则上由()发布和解除封锁令。

19.根据具体情况可将封锁区划分为()、()和()。

20.染疫动物的扑杀方法有()、()、()和()。

21.病畜是指有()、()或()为阳性的家畜。

22.《防疫法》中规定的动物是指()、()和()、()的其他动物。

23.隔离检疫一般需要隔离()天。

24.个体检疫的方法一般有()、()和()。

25.病理剖检时应选择()动物,怀疑是()病的动物不能剖检。

26.动物群体检疫的一般程序是先()、后()、再()。

27.现场检疫中“三观”是指()、()和();一察指()。

28.牛结核病检疫时,皮内注射结核菌素的剂量为()ml,阳性反应标准是注射后()小时、皮厚差()mm以上。

29.牛的结核病的变态反应检查有()和()两种方法。

30.经检疫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由动物检疫机构出具(),产品加盖()。

31.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在()的监督下由()作()和()处理,或()。

32.产地检疫分为()、()和()。

33.《动物免疫证》由()填写,()保存。

34.《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的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天。

《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的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天。

35.外购种用畜禽入场后需进行()检疫。

36.活畜产地检疫的出证条件是()、()和()。

37.宰前检疫后的处理方式有()、()、()、()。

38.宰前检疫处理时,对()、()以及()的动物,不得冷宰。

39.宰前检疫处理时,()、()、()的动物,应急宰。

40.宰后检验包括对()和()两大方面。

41.宰后检验时感官检验包括()、()、()和(),以()和()为主。

42.屠宰过程中发现恶性传染病和一类检疫对象时,应采取()。

43.动物宰后检验的一般程序是(),(),()三大基本环节。

44.猪的宰后检验程序是()、()、()、()、()五个基本环节。

45.猪的头部检验,放血之后,烫毛烫皮之前,剖检(),割头之后剖检()。

46.肉胴体检验包括()、()、()和()。

47.宰后检验要求的摘除“三腺”是指()、()和()。

48.非离体检验是指()。

49.运输检疫时对托动动物的检疫过程要在()内完成。

50.市场检疫的内容是()、()和()。

51.疫病流行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