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水稻栽培学-水稻5水稻基本栽培技术
水稻栽培学-水稻5水稻基本栽培技术
吸足水分的外部特征
谷壳呈半透明状,胚部膨大突起(露白),腹白和胚清晰 可见,胚乳变软,手碾成粉,折断米粒无响声,米心不显白色。
如果谷壳仍为白色而谷粒坚实,说明浸种未透。如果谷壳 黄色加深而显有光泽,就是浸水过久的表现。
破胸: 种子吸足水分,胚膨大突起,使谷壳出现小裂缝而看 露出内部白色的胚部。==露白
秧龄
可用叶龄、天数、积温来表示。其中叶龄法能较准确地反 映秧苗和生理状况。也有用播种到拔秧的日数来表示秧龄。
(1)确定适宜秧龄的一般原则是:
①生育期生育期短的品种因营养生长期的积温所需较少,易 超龄早穗,秧龄宜短;而生育期长的品种的秧龄可较长;
②早晚稻秧龄宜较短,而晚稻感光性强,宜于培育长秧龄壮 秧;
③高温季节育秧,或播种密度大,秧龄宜短,反之可较长。
(2)适宜秧龄:高产栽培要求秧苗移栽后至少能长出6-9片 新叶。
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类型熟期品种秧龄适宜日数
早稻
早熟 中迟熟 三熟田
25d左右 30d左右 30-40d
中稻
30d左右
晚稻
35-45d
播种量
(1)播种量确定的原则 适宜播种量的标准,以掌握移栽前不出现秧苗群石灰水
1%
3d
2d
水面高出种子3-cm,
不要搅拌薄膜。消毒后
要用清水冲洗干净
多菌灵可 1000倍 湿性粉剂
2-3d
1-2d 消毒后要用清水冲洗干
净
强氯精 300倍
16-24h
消毒后要用清水冲洗干 净
生产上现常用施保克、恶线清等浸种。
浸种催芽
浸种及其标准
浸种使种子吸足水分,促使种子顺利发芽,一般种子吸水 达到种子自重的25%时,就可缓慢萌发,但不整齐,种子只有 吸水达到相当于自重的40%时 (饱和吸水量)顺利发芽。
各类秧苗各有特点,大苗的个体发育好,易于调整穗 粒结构;中、小苗便于调节季节,容易获得较多的穗数。 但两者均有不足之处,在生产中要根据具体条件,配套应 用,相辅相成。
(2)壮秧的特征
◆形态特征:从壮秧的个体形态看,要求茎基粗扁、叶 挺色绿、根多色白,植株矮健;
从壮秧的群体看,要求较高的成秧率(80 %以上)与整齐度(脚秧率低于10%)。 ◆生理特征:壮秧的光合能力强,特别是叶鞘内碳水化 合物含量高;壮秧的碳氮比(C/N)适中, 中苗7~9,大苗11~14(小苗一般含氮相对 较多,不用此作指标);束缚水含量应占鲜 重的30%以上
播种量 600-900
375 450-600
150 ≤ 187.5
3、种子处理与浸种催芽
种子处理 (1)晒种 晒种增强种皮透性,促进酶的活性,增进胚的活力,从而 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晴热天气晒1-2天。
(2)选种 选种使种子纯净饱满,发芽整齐。选种大都是经风选、筛 选后,再用有一定比重的水溶液进行选种。溶液一般用黄泥水、 盐水或硫酸铵水,溶液比重籼稻和有芒粳稻一般为1.05-1.10, 无芒粳稻为1.11-1.12。
浸种时间
水稻类型 早稻 中稻 晚稻
浸种温度 10℃ 20℃ 35℃
浸种时间 约70h 约60h 约25h
浸种天数 3-4d 3d左右 2d左右
浸种要求经常换水,最好是流水浸种。
催芽
(1)为什么要催芽? 早、中稻播种时气温低,为缩短播种到出苗天数,减少不
良气候影响,防止烂秧,播种前都要催芽。 (2)催芽标准: 芽和根的长短是根据气候和要求而定的,温度高短,温度
水稻栽培学-水稻5水稻基本栽培技术
一、育 秧
1. 壮秧的标准及其意义 2. 播种期、秧龄及播种量的确定 3. 种子处理与催芽 4. 不同育秧方式及其管理
1.壮秧的标准及其意义
(1)秧苗类型
◆ 小苗:小苗一般指3叶期内带土移栽的移苗;
◆ 中苗:一般指3.0~4.5叶内移栽的秧苗;
◆ 大苗:大苗可分为两类。一类一般是指4.5~6.5叶 移栽的秧苗 ;另一类为6.5叶以上移栽的秧苗,一般称 老壮秧。
杂交水稻为发挥杂种优势和节约种子,更把培育多蘖 壮秧。以蘖代苗,作为高产的重要关键。
2.播种期、秧龄及播种量的确定
水稻播种期(长江中下游地区)
水稻类型 早稻 冬闲田、绿
肥田 三熟田
一季中晚稻 连作晚稻
早稻翻秋
播种期 3/下-4/上
4/上中 4-5月 6月 7/上中
播种期确定的原则:
播种期通常要考虑气候条件、品种和前后茬 关系等主要因素,从有利于出苗、分蘖、安全孕穗 和安全齐穗出发,做到适时播种。
(3)壮秧的意义
“秧好一半稻”
◆ 壮秧移栽后返青快,起发早,生长整齐,易形成高产 群体;
◆ 壮秧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多,生长锥粗大,根、茎、蘖 原基分化数量多,质量好,个体健壮;
◆ 壮秧体内大维管束数目多,易形成大穗,一次枝梗和 每穗粒数明显增加;
◆ 壮秧抗逆性强, 生理功能好,易取得较高的光合生产。
摊凉 根芽 锻炼 齐后
炼苗
主要 矛盾
操作过程
种谷在50-55℃温水中预 加温 热5-10分钟 保温 起水沥干,上堆密封保温
种堆温 度
35-38 ℃
经历 时间
1518h
注意事项
破胸前不用多淋 水,防止水分过 多无氧呼吸,造 成发涎
通气 露白后经常翻堆散热,并 散热 淋30-35℃的温水。
低长。 早稻一般芽长1/2粒谷,根长半粒谷; 中稻芽长1/2粒谷,根长一粒谷; 晚稻为破胸露白。
(3)催芽的要求: “快”:2-3天内催好芽; “齐”:发芽率90%以上; “匀”:芽长整齐一致; “壮”:芽色白,无异味,根、芽比适当。
催芽技术
催芽阶段
开始 高温 催芽 破胸
破胸 适温 破胸 催根
齐根 齐根 保湿 催芽 齐芽
不足而影响个体生长为原则。 (2)影响播种量的因素 秧龄:秧龄短的中小苗播种量可稍大,秧龄长的大苗须减少
播种量。 育秧季节温度:温度高少播,温度低可适当多播。 育秧方式:旱育秧一般要比湿润育秧播种量大。 杂交稻与常规稻:杂交稻用种量要少。
播种量(Kg/km2) 品种类型 常规早稻 杂交早稻
常规中、晚稻 杂交中稻 杂交晚稻
通过比重选种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浸种消毒。
(3)种子消毒
某些病虫害是通过种子传染的,例如稻瘟病、恶苗病、 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干尖线虫病等。采用种子消毒,可 防止种子带菌带虫到大田中。
多用石灰水或药剂浸种,或用多功能专用浸种剂浸种, 即消毒,又壮根健苗。
种子消毒(了解)
药剂
浸种时间
注意事项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