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瓦的技术指标和设计应用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沥青瓦的技术指标和设计应用7.1一般规定7.1.1沥青瓦是以玻纤毡为胎基,用沥青材料浸渍涂盖后,表面覆以保护隔离材料的瓦片产品,主要分为平面沥青瓦(平瓦)和叠合沥青瓦(叠瓦)两大类。
7.1.2沥青瓦适用于防水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屋面。
7.1.3沥青瓦屋面的基层结构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板或木望板。
坡屋面基层结构应平整牢固。
7.1.4沥青瓦屋面与立墙及突出屋面结构等交接处,均应做泛水处理。
7.1.5沥青瓦铺设应采用专用固定钉固定,在屋顶周边及泛水部位应采用沥青基胶粘材料粘贴。
秋冬季节铺设沥青瓦采用自粘胶条时,应采取加强粘结措施。
7.1.6沥青瓦屋面的基层为钢筋混凝土板时,保温隔热层宜设置于板面上方,保温隔热材料应选用压缩强度≥150kPa的硬质保温板材;木望板基层的保温隔热层宜设置在吊顶板上方,保温隔热材料应选用绝热玻璃棉等纤维类保温材料,并应采取防火措施。
7.2材料要求7.2.1沥青瓦应具有自粘胶条或相互搭接的连锁构造。
表7.2.1沥青瓦规格表7.2.2物理力学性能*屋面坡度≥40%时,可不做该项试验。
7.3设计要点7.3.1沥青瓦屋面的排水坡度不宜小于20%。
7.3.2沥青瓦构造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沥青瓦的固定方式以钉为主、粘结为辅;2持钉层可为:细石混凝土、水泥砂浆或木望板,基层应坚实、平整、干燥;3持钉层可兼作找平层或防水垫层的保护层。
7.3.3防水垫层构造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采用自粘聚合物沥青防水垫层,应直接设置在沥青瓦的下方;2采用非自粘类防水垫层,应设置在细石混凝土、水泥砂浆保护层的下方。
7.3.4持钉层在符合结构荷载要求前提下,可选择下列构造:1采用内保温构造的持钉层:1)厚度不小于20mm的木板;2)厚度不小于10mm的胶合板或定向木片板;3)厚度不小于25mm厚的1:3水泥砂浆;2采用外保温构造的持钉层:厚度不小于35mm的C20配筋细石混凝土或配筋水泥砂浆;3采用其它构造时,持钉层应坚实、平整。
7.3.5沥青瓦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2固定钉应具有防腐蚀功能;3固定钉钉入瓦片后,钉帽应与瓦片表面齐平;4固定钉穿入持钉层深度不应少于19mm。
采用木质持钉层时,固定钉可贯穿。
图7.3.5沥青瓦固定钉位置7.3.6坡度大于150%的屋面或强风地区,瓦片固定应采取下列加强措施:1每张瓦片固定钉不应少于6个;2檐口、脊瓦等屋面边沿部位的沥青瓦之间、沥青瓦与起始层的基层之间,应采用沥青基胶粘材料做加强措施;沥青基胶粘材料不应被挤压到瓦片外露层上。
图7.3.8沥青基胶粘材料涂部位7.3.7采用木望板基层的沥青瓦屋面,木望板下空间宜采取通风措施。
通风措施:屋脊可采用成品通风脊瓦,檐口设通风口及屋面通风器,利用屋面老虎窗或在山墙开设通风百叶窗等方法。
7.3.8沥青瓦屋面的周边和屋面与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处应局部加强防水处理。
7.4细部构造7.4.2沥青瓦屋面找平层或保护层中的钢筋网应与屋脊、檐口预埋的钢筋连接牢固。
7.4.3设置隔气层的屋面应验算防水垫层的蒸汽渗透阻值,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隔气层材料。
7.4.4屋脊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2在斜屋脊的屋檐处开始安装并向上直到平屋脊;3斜屋脊安装完成后再安装平屋脊,从相对常年风向的一侧开始安装;4在屋脊处弯折瓦片,将瓦片的两侧固定,固定钉距离外露面一侧边缘的距离为“标准外露面宽度+16mm”7.4.5天沟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沥青瓦屋面天沟的铺设方法有三种:切割式、编织式、敞开式。
单层瓦天沟宜采用切割式和编织式做法。
双层瓦天沟不宜采用编织式做法。
1)沿天沟中心线铺设一层宽度900mm的附加防水垫层,将外边缘固定在天沟两侧;2)从一侧铺设瓦片并跨过天沟中心线不小于300mm,在天沟两侧距离中心线不小于150m处将瓦片用固定钉固定;3)在未铺设瓦片的一侧屋面弹出一条平行天沟中心线并距中心线50mm的施工辅助线,将此侧屋面的瓦片铺设至施工辅助线处;4)修剪沥青瓦上部的边角,并用沥青基胶粘材料固定。
2编织式天沟在两个屋面上同时向天沟方向铺设瓦片至距天沟中心线75mm处,再铺设天沟上的瓦片。
每层最后一张瓦片应延伸至相邻屋面300mm,并在距天沟中心线150mm处用固定钉固定。
3敞开式天沟泛水材料应用不小于0.45mm厚的镀锌金属片或同类的防锈金属材料。
瓦片与天沟泛水层用100mm宽的沥青基胶粘材料粘合。
沿天沟泛水处的钉子应密封覆盖。
7.4.6挑檐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檐口部位宜采用金属泛水板;2)金属泛水板应伸进屋面边檐内75mm,端部向下弯曲盖住檐口;3)安装瓦片前,应先将金属泛水板固定在檐口上;4)防水垫层和起始瓦应覆盖在泛水板的上方,并在底边满涂沥青基胶粘材料;5)第一层瓦片铺设时应与起始瓦边端齐平。
1——防水垫层;3—挑檐2钢筋混凝土檐沟挑檐(图7.4.6-2)1)檐口第一层瓦片和起始瓦应伸进檐沟不小于10mm;2)檐口部位瓦片和起始瓦间,应满涂沥青基胶粘材料。
1——防水垫层;3—檐口安装瓦片前,应先将泛水板伸进檐沟,端部固定在檐口处。
将起始瓦覆盖在塑料泛水板或金属泛水板的上方,并在底边满涂沥青基胶粘材料。
檐口部位瓦片和起始瓦之间,也应满涂沥青基胶粘材料。
1——防水垫层;3—檐口;4—成品檐沟悬山檐口泛水的安装方法与无檐沟挑檐相同。
1在阴角处铺设300mm宽的防水垫层附加层,平立面各150mm。
瓦片上翻墙面150mm,平面铺设150mm,瓦片应使用沥青基胶粘材料满粘在基层上,胶层厚3mm;2在立面上铺设覆盖矿物粒料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铺设高度≥250mm,与瓦片的搭接宽度≥100mm。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收口处,应使用固定钉固定并用沥青基胶粘材料密封,固定钉间距200mm;3泛水卷材的保护层宜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或耐候性泛水卷材。
图7.4.7山墙泛水1—收口密封固定,固定件间距200mm;2—泛水卷材;3—沥青基胶粘材料;4—附加防水垫层5—防水垫层;6—水泥砂浆保护层20mm厚或耐候性泛水卷材7.4.8突出屋面设施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阴角处铺设300mm宽泛水卷材,平立面各150mm,瓦片上翻墙面150mm。
平面铺设150mm,瓦片应使用沥青基胶粘材料满粘在基层上,胶层厚3mm;2)在立面上铺设泛水卷材,与瓦片的搭接宽度≥100mm。
顶端收于装饰腰线下,收口处使用固定钉固定,固定钉间距200mm;3)立面泛水卷材应做保护层,宜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或耐候性泛水卷材。
1)瓦片铺设至管道上方,在一片瓦上开洞绕过管道,并用沥青基胶粘材料固定;2)铺设瓦片之前,应将套管先套在排气管外,并在套管顶端用沥青基胶粘材料封口,套管底边紧贴屋面;3)沿管道下坡方向的瓦片应铺设在套管下面,沿管道上坡方向的瓦片应铺设在套管上面;4)套管周边100mm距离内的瓦片背面必须满涂沥青基胶粘材料。
1—瓦;2—套管;3—排气管;4—满涂沥青胶1)瓦片铺设至管道根部找平层圆弧上方,在管道周边100mm范围内,用沥青基胶粘材料将瓦片满粘在基层上,胶层厚3mm;2)在管道周边250mm及立面≥250mm范围内铺设泛水卷材,泛水卷材宜采用覆盖层矿物粒料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垫层或自粘聚合物沥青防水垫层,收口密封处理。
防水垫层铺设完后,应在其表面用沥青基胶粘材料满粘一层瓦片。
7.5施工要点7.5.1防水垫层应按第6章的有关要求施工。
7.5.2沥青瓦的铺设应在檐沟、屋面周边、屋面与立墙及突出屋面设施相交处的泛水、以及屋面避雷带等安装完成后进行。
7.5.3铺设沥青瓦前应在屋面上弹出水平及垂直基准线,由低处向高处安装,并确保屋顶上部沥青瓦与屋脊水平。
7.5.4铺设屋面天沟应确保平直,排水顺畅,无挡水障碍。
7.5.5铺设屋脊瓦等处使用的固定钉应在外露钉头上采用沥青基胶粘材料密封。
7.5.6在环境温度低于5C或高于35C时,不宜进行沥青瓦的施工。
7.5.7沥青瓦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环境温度不应大于45?C。
沥青瓦存放应平置于木搁板上,叠放高度不应超过130片。
7.6工程验收主控项目7.6.1沥青瓦及其它屋面用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7.6.2沥青瓦所用固定钉必须钉平、钉牢,严禁钉帽外露油毡瓦表面。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6.3单张沥青瓦片固定钉的数量应符合产品安装要求。
木基层每张瓦片不能少于4个固定钉,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基层每张瓦片不能少于6个固定钉。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6.4沥青瓦的搭接尺寸应符合产品安装要求,外露面宽度误差不应超过±3mm。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一般项目7.6.5持钉层应平整、干燥,不得有疏松、开裂、空鼓等现象。
用2m靠尺检测,持钉层表面平整度误差不应大于5mm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7.6.6沥青瓦的铺设方法应正确;瓦片之间的对缝,上下层不得重合。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6.7沥青瓦应与基层紧贴,瓦面平整,檐口顺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6.8泛水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顺直整齐,结合严密,无渗漏。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雨后或淋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