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科医学病例

全科医学病例


健康档案
填表说明
症状:在相应症状后的方框内打“√”,没有打“×”, 如有其他症状,请填在“其他”一栏。 体征:填写血压、身高、体重的数值,计算BMI的数值, 如有其他阳性体征,请填写在“其他”一栏。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在社区中心外做的)结果 在相应栏内填写。尿常规中的“尿蛋白、尿糖、尿酮 体、尿潜血”阴性填“-”,阳性填“+”。如果血常规、 尿常规中的其他结果阳性,请填入其它一栏中。心电 图填写诊断结果。表中列出的检查项目以外的实验室 检查结果填写在“其他”一栏。 并存的临床情况:在相应疾病后的方框内打“√”,没 有打“×”,如有其他别的疾病,请填在“其他”一栏。
问题6 若该患者已收入院,根据目前已明确 的病情,如何下长期医嘱?
糖尿病的现代治疗有糖尿病教育、饮 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监测。 除降糖治疗外,还应注意减肥、降脂、 降压、降糖、抗过氧化清除自由基等。
问题6 若该患者已收入院,根据目前已明确 的病情,如何下长期医嘱? 本患者可参考下述长期医嘱: ①三级护理。 ②糖尿病饮食(饮食处方)。 ③运动疗法(运动处方)。 ④四段尿糖监测。 ⑤早餐前和后、午餐后、晚餐后四次血糖监测。 ⑥二甲双胍0.5g,一日3次口服。 ⑦福辛普利10mg,一日1次口服。 ⑧舒降之20mg,每晚1次口服。 ⑨阿司匹林50mg,一日1次口服。 ⑩多维元素片(金施尔康)1片,一日1次口服。
问题8 根据你目前了解的患者状况,如何开 展社区工作?
建立健康档案。 制定个体化治疗目标。 健康教育 心理指导 有规律进行体育锻炼 适当控制饮食 家庭自我血糖或尿糖监测 药物干预治疗 应对低血糖反应 识别急、慢性并发症 关于复诊或到上级医院检查 随访
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
问题4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还应做哪些辅助 检查?
OGTT:血糖0’ 7.0mmol/L、30’ 13.2mmol /L、60’ 13.6mmol/L、120’ 12.1mmol/L、 180’ 10.8mmol/L,可以确诊糖尿病。 OGIRT:胰岛素0’ 38.0mIU/L、30’ 50.2mIU/L、60’ 80.5mIU/L、120’ 100.3mIU/L、180’ 70.5mIU/L,ICA、 IAA及GAD均阴性。
现病史 于4个月前开始自觉口渴、多饮,每 日饮水量达2暖瓶(约4000ml)。多尿,每日10 余次,每次尿量均较多。不伴尿急、尿痛及血 尿,昼夜尿量无明显差别。没有明显多食,日 进主食约350~400g,也无饥饿感。当时未介 意。近1个月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并出现严 重乏力,体重下降(较前减轻5kg),故前来就 诊。
课程要求
重点讨论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 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社区常见 病的基础知识和防治重点。 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 断、防治原则、康复手段、心理和社 会环境对疾病的影响。
社区处理
直接服务: 健康档案 药物治疗 三级预防 定期检查等
社区处理
间接服务: 收集个人、家庭健康信息 了解生活和工作状况、经济状况等 了解病人的就诊目的、对自己问题的看法、 希望医生为他做什么等 融洽医患关系 动用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 家庭评估
问题3 根据以上病情,应初步诊断为何种疾病? 在诊断过程中,采用何种思维方法比较好?
由于该病例不典型,为防止误诊, 逐一排除了与主要症状相关性较大 的疾病,最后落实在一种可能性最 大的疾病上,即糖尿病作为初步诊 断。故本例采用了菱形诊断法。
问题4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还应做哪些辅助 检查? 应做OGTT进一步确诊糖尿病,进行胰岛 素释放曲线及ICA、IAA、GAD检查,以协 助分型及判定胰岛功能。测量腰、臀围, 计算腰臀比例(W/H)区别肥胖类型,肥 胖、特别在伴有血糖升高者检测血脂及 血尿酸,看脂类及嘌呤代谢有否异常。
问题7 作为社区医生,你还想知道该患者的 什么信息?
家庭、生活情况 饮食状况 工作情况 个人爱好 不良嗜好 医疗费用 补充询问病史(既往史、过 敏史、个人史、婚姻史、生育 史、家族史等)
家庭情况: 结婚33年,育有一子一女。 妻子56岁,平时夫妻关系尚可。最近一个月,忙于 办理儿子的婚事,由于意见不统一而出现矛盾。 妻子进入更年期后,脾气不好。 与子女的关系融洽 妻子每月退休金1000多元,本人上班,每月工资 2000多元 子女在同一城市居住,夫妻俩住面积80多平方米的 套房
问题1 从该患者病史分析,主要症状是什么? 初步考虑为哪些疾病? 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长期缺钾损伤肾小管, 使肾小管对尿的浓缩功能减弱,出现多尿及多饮。 ⑥甲亢:大量出汗导致口渴及多饮,但一般无多 尿,典型者伴多食、消瘦及无力。 ⑦泌尿系感染:患者往往有尿频,但尿量增加不 明显,同时伴有尿急、尿痛及血尿等,长期患病 当损伤肾小管功能时,可有尿量增多及多饮。
运动治疗
运动项目: 1.能达到治疗目标 2.有实施的可行性 运动时机:
早餐或晚餐后60~90分钟
运动治疗
有氧运动概念
有氧锻炼也叫有氧代谢运动,是指人 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 育锻炼。也就是在运动过程中,人体 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 的平衡状态。它的特点是强度较低, 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 有氧运动的几项指标:A .在有氧环境 下进行的; B. 没有达到上气不接下 气的程度;C. 持续每周3~5次;D.每 次20分钟以上;E.强度在最大心率 220~年龄)的60%~80%之间的运动。
饮食情况: 喜欢吃肥肉。 每日三餐,每日主食350~400g,吃蔬 菜较少。 菜里放食盐、油较多。 偶尔饮酒。
工作情况: 办公室工作,工作量不大。 退休返聘。 因担心随时被叫回家,工作较谨慎, 思想压力较多。 坐公交车上班。
个人爱好: 喜欢静坐看书报、看电视。 喜欢的体育项目是:羽毛球、步行。
问题2 鉴于上述思维,应侧重哪些体格检查 及辅助检查?
体格检查:T36.2℃,P89次/分,R20次/ 分,BP150/98mmHg,身高1.7m,体重80kg, 计算体重指数(BMI)为27.7。甲状腺不大, 无血管音。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浮 肿。
问题2 鉴于上述思维,应侧重哪些体格检查 及辅助检查?
心理指导
心理障碍情况:精神抑郁;脆弱、易激 动;孤独;不安全感;沮丧。心理治疗方法:宣传教育、解释开导、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关爱儿童和青 少年。
心理指导
自我心理治疗: 1.明确糖尿病可控制 2.精神放松 3.不要存在错误观念 4.建立新的生活规律 5.加强体育锻炼和自我管理 6.保持情绪稳定 7.克服麻痹思想 8.多彩生活 9.不听信偏方 10.正确看待保健食品 11.“麻烦”是病情的需要
不良嗜好: 抽烟,每日1包,已抽烟30多年。 饮食较咸。 喜欢静坐,较少运动。
医疗费用: 社保报销80%,自费20%。
补充询问病史: 否认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病史, 否认传染病病史。 无药物或食物过敏史。 出生于本地,中专文化。 结婚33年,育有一子一女,子女身体健康。 其父母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 询问有无深大呼吸、有无恶性呕吐、有无意 识障碍、有无心慌等。
健康档案
填表说明
生活方式情况:是否吸烟、饮酒是指近一个月内的情况。 饮食习惯填写“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合理” 指热量摄入合适,各种营养素搭配合理。“不合理” 指热量和各种营养素都不合理。“基本合理”介于二 者之间。 遵医行为是指患者是否遵照医生的指导去改 善生活方式。填写内容有“完全按照医生建议,大部 分按照医生建议,小部分按照医壁建议,拒绝按照医 生建议”。 用药情况:药物名称要写目前正在服用药物的名称,用 法写医生的医嘱用法。 管理效果: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是指患者目前不良生 活方式的类型和状态。 下次年检目标:不良生活方式改善目标是指针对患者目 前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目标。
社区处理
干预计划: 原则 达成共识 协商制订 双方共同负有责任 措施 确定可达目标 切实可行的措施、强调自我保健、考虑成 本/效益 定期评估、长期观察
社区处理
健康指导: 提高遵医行为 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 心理调试 疾病知识 预防保健知识
王××,男性,59岁,1999.6.18.入院。 主 诉 口渴、多饮、多尿4个月,乏力1个月。
问题5 2型糖尿病发病隐袭,在确诊时常常已 发生了一些并发症。关于糖尿病并发症还应 选择哪些辅助检查?
关于大血管并发症,可查脑动脉彩色超声、 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 下肢动脉彩色超声 等。 微血管病变方面应查眼底镜检或眼底荧光 造影,尿白蛋白排泄率,肌电图等。 可照胸部正侧位片及肝胆超声,以排除常 见部位感染及脂肪肝。
家族史
其弟弟3年前确诊为糖尿病,
其他家族成员无类似病史。
体 检
不详
其 他
不详
问题1 从该患者病史分析,主要症状是什么? 初步考虑为哪些疾病? 该患者有饮水愿望的摄水量超过2500ml/ d,表明有多饮。每日排尿10余次,每次尿 量亦增多,提示多尿,而非单纯尿频。
问题1 从该患者病史分析,主要症状是什么? 初步考虑为哪些疾病? 考虑: ①中枢性尿崩症:主要由于血管升压素(抗利尿 激素)缺乏而引起多尿、口渴及多饮。 ②肾性尿崩症:为肾小管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 或产生抵抗,亦表现为多尿、口渴及多饮。 ③糖尿病:尿糖增多导致渗透性利尿,产生多尿、 口渴、多饮,典型者有多食、消瘦及乏力。 ④精神性多饮:多发生于高级神经功能紊乱,表 现为大量饮水,继有多尿。
健康教育
对象:一般人群、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 病患者。 内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危害;三级 预防;急、慢性并发症的防治;自我监 测;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的原则和方 法。 方法:群体教育法、个体教育法。 快速血糖仪的正确使用
心理指导
运用心理学方法,了解糖尿病人心 理需要,观察心理变化,收集心理信 息,及时解决心理问题,改变病人的 心理状态和行为,解除病人对疾病的 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 动其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 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