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古今异义复习(ppt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 战》)“牺牲”古义指为祭祀宰杀的猪牛羊今义 指为了正义事业而舍弃生命。
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颜色不少变
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四) 词义 弱化
文言文阅读之实词——
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的概念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 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 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
古今异义的类型
(一)词义扩大
所谓“词义扩大”就是某些词原来应 用的范围比较窄,原有意义比较狭窄,后 来它应用的范围变得宽泛了,意义也有所 发展了,这是词义的扩大。 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 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
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 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 则较弱。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二章》)“饿”古义指严重的饥饿,已 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其今义是指一般的肚子 饿,程度减弱了。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古义:盟约。今义:限制。 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攻克。今义:抬起。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古义:跑。今义:行走。 吾羞,不忍为之下 古义:羞愧、感到耻辱。今义:害羞、不 好意思。
古文中也有少数双音节的联绵词、叠 音词、象声词、音译词,如“参差、仿佛、 睥睨、仓皇、窈窕、琵琶、可汗”等,
还有少数双音节合成词,如“斋戒、 布衣、社稷、审视”等,这种双音词应作 为一个整体而不能拆开当作两个单音节词 来理解。
有些词,古今意义的不同,不仅表现在 范围的变化,而且在感情色彩上也有差别。或 者是褒贬意义的不同,或者是词义轻重的不同。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 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 中性词, 今义是“诽谤”, 指无中生有地 说人坏话,是贬义词。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爪牙”一词,古义本是爪子、牙齿(禽 兽寻找食物、保卫自己的工具),借喻而为武 臣、猛将,属于褒义。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 跟走狗差不多,完全是贬义。 “先帝不以臣卑鄙,委自妄屈,三顾臣于草庐 之中。”(《出师表》) “卑鄙”古义是地位低下、见识浅陋,是 自谦之辞,无贬义, 今义 指言行恶劣,不道德,或形容 品行败坏,是贬义词。
(五) 词义 强化
所谓“词义强化”,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 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 1、“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 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意的意思,其今 义则表仇恨、怀恨。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 何诛?”(《论语•公冶长》) “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 为“杀戮”的意义了。
2、析微殊。对古今词义接近,但又有差别的要 注意辨析。 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 束者也”
“约束”古义是“盟约”,今义是“限制”, 古今义有联系又有细微区别。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பைடு நூலகம்天下之士”
“爱”古义是“吝惜”,与“爱惜、爱护”意 思接近,但又有根本的区别。
3、辨音节。古汉语中多单音节词,每个音节都 有独立义,不能将文言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 为是一个双音节词。 如:“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 王也” “地方”是两个词,“地”指土地, “方”指方圆。现代汉语“地方”是一个词, 有三个义项: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 ③地区。 像这样由两个单音节词连用的情况还有“妻 子”、“祖父”、“指示”、“交通”、“其 实”、“卑鄙”、“山东”等。
解释句子中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1、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
古代指大腿,现在已不用,指臀部、屁股。
2、愿为市鞍马
这里指买, 现在已不用,指城镇、集市。
3、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古义指告戒、告诉, 现用于指感谢。
(八)单音词变为复音词
古代以单音节词为主,现在以 双音节词为主。 古时候的“前”现在为“前面”, 古时候的“舟”现在为“小船”。
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古代是扬言的意思,现在表示宣告, 声明。 璧有瑕,请指示王 指示:古代是指给人看,现在是表示上对 下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 表示走投无路之时。
(六)感情色彩变化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管理歌妓的老板娘。 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 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
(二) 词 义 缩 小
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 在古代词义大,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 义变小了。 例:“金就砺则利” “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
古今异义词的辨析方法
1 、识差别。对古今词义差别大的词要区分清 楚,牢记好。 “除”古义是“授予官职”。 今义是“除去,去掉”。
例:“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指南录〉后序》)
“去” 古义是“离开、距离”。 今义是到……去。
例:“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 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释句中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 古义 :可爱,褒义词, 今义:令人怜悯,多含贬义
天下云集响应
古义 :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
今义:积极听从号召,褒义词。
(七)名称说法的演变
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 而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 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目”现改称“眼睛”,成语“目不识丁” 中还保留“目”的原义。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现已换用“少”了,成语“寡不 敌众”中还保留着“寡”的原义。
所谓“词义转移”, 就是有 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 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 乙事物了,新词产生后,旧词就不 存在了。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 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 表》)的“涕” 古义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 了;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子,与“丈夫”相对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因此写作。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 人。
(三) 词义 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