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中的常见问题(一)个人背景情况1、请谈谈你自己的情况。
2、请简要介绍一下你的大学生活(工作经历)。
3、请介绍一下你的家庭情况。
4、请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你认为报考这个职位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劣势?5、你在大学期间主修什么专业?经常参加哪些课外活动?6、在校期间,你参加过哪些社会实践活动?7、你在课余时间读那些类型的书?为什么?有什么收获?8、你认为你在生活习惯上有哪些缺点,你准备如何改正?9、请谈谈你的上一份工作。
10、你在工作中,感到做得最出色的是什么?感到做的最不满意的是什么?11、你在工作中获得了什么宝贵的经验?12、谈谈你对生活的态度。
(二)求职动机与愿望13、请谈谈你对我们医院的了解。
14、你对将要从事的工作有哪些认识,你想怎样实现你的理想和抱负?15、你对职位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是什么?为了达到你的目标,你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什么能力?16、如果你被录取了,你将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好这个岗位的工作?如果竞争不上,你将如何对待?17、你认为你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对你应聘本职位有什么作用?18、你希望有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三)人际关系倾向19、在工作过程中,如果你的几个上级医生意见有分歧,你怎么办?20、当你在工作中被误解时,你怎么办?举例说明。
21、你喜欢什么样的领导和同事?22、假如你是正职领导干部,而你的副手是一位比你资历深、年龄大、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你在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时,应把握什么原则?23、请你谈谈如何在班子中当好“配角”。
24、假如你刚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的工作与你所学的专业对口,你非常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可你的上级医生,由于年龄的关系,老同志工作热情不高,你提出的建议经常被他搁置。
这时,你怎么办?25、你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信条是什么?你认为科室内部人际关系与科室外部人际关系的处理有何区别?26、你认为与领导的关系和与同事的关系有什么区别?27、如何处理医患关系?28、如果你被录用后,一把手经常发脾气,有时还会使你很难堪,你会怎么样处理?29、你的朋友如何看待你?30、你认为自己的社交能力如何?(四)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测试31、有人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也有人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32、有人认为,一个人要发展,必须靠机遇。
但也有人说机遇可遇不可求,最终是要靠自己货真价实的能力,没有能力,机遇只能擦肩而过。
对此,请你谈谈你对机遇的看法。
33、有人说“一把手绝对真理,二把手相对真理,三把手没有真理。
”你如何评价这句话?34、有人把党群关系说成是“鱼水之情”,请结合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谈谈你的看法和见解。
(五)责任感与进取心测试35、作为一个应试者,面试时往往会竭力向考官展示自己的才能和长处,而尽可能掩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你对此是怎么看的?你现在又是一种什么心态呢?36、从你的笔试成绩来看,与报考同一职位的其他应试者相比,你的优势并不明显。
为了增强竞争力,你是怎么做的?37、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你认为应当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六)个人性格品质测试38、你有没有座右铭或是比较喜欢的格言?39、你认为现代社会中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40、你业余时间干什么?最主要的消遣是什么?从中得到什么乐趣?41、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42、请简要谈谈你的性格。
(七)总体印象测试43、请你对你面试的情况做一个基本的评价,说明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果?44、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你有什么计划?面试:准备工作马虎不得参加求职面试,除了随身要携带必要的证书、文凭、照片等必需品之外,还要事先做好四方面的准备工作。
一是背熟自己的求职履历。
常常遇到有些求职太过频繁,而自己的求职履历则又是经过精心“包装”的人,轮到面试时有时连自己都记不清究竟“工作经验”是怎样“排列组合”的了,一上阵便迅速“露出马脚”,不战自败。
二是准备好同所申请的职位相吻合的“道具”。
身上穿的、手上戴的、浑身上下的衣着均能反映出求职者对所申请的职位的理解程度。
试想如果一家五星级酒店招一名公关经理,而应聘者下雨天穿着高统套鞋去面试恐怕同所申情的职位形象相去甚远。
所以面试时的“道具”也应有所选择。
三是准备好同自己身份相吻合的语言。
每个人都应对语言和遣词用字有所选择,面试不同于闲聊,张嘴就来,可以不加思索。
每句话,每一个词都应有所挑选。
如不少不谙世面的求职者参加面试时张口闭口“你们公司怎么怎么”,听多了肯定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应该十分有礼貌客气地说“贵公司”,礼多人不怪嘛!四是准备好同选择的职业和身份相吻合的行为规范。
面试时的细小行为最能说明一个人的真实情况,试想一个个人物品杂乱无章,甚至连钢笔都找不到的人,是很难受到面试考官的青睐的。
现代包装,可以说是门学问、是门艺术,它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而这种美带给人们的效果应该是这样的,视觉美、感觉良好,一切都是从有益的角度出发,使人一见顿生快感。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应试当天的穿着打扮对录取与否,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虽说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未必会被录取,但若给人留下坏印象,极可能因而名落孙山。
所以,随着面试日期的到来,仍应花费心思为自己塑造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
以男性为例:1、注意头发修整,如果稍嫌过长,应修剪一下。
2、避免穿着过于老旧的西装,颜色以素净为佳。
3、正式面试时,以长裤并熨烫笔挺为好。
4、衬衫以白色比较讨好。
5、尽量选择颜色明亮的领带。
选购时可以征询太太或女友的意见,太过鲜艳显得花俏,以能带给他人明朗良好印象则较为适宜。
6、领带不平整给人一种衣冠不整的观感,尽可能别上领带夹。
7、西装胸袋放条装饰手帕看起来颇为别致。
8、西装和皮鞋的颜色以保守为原则,面谈时最好避免穿着过份突异的颜色。
9、戴眼镜的朋友,镜框的配戴最好能使人感觉稳重,调和。
女性在应试时则应注意以下几点:1、穿着应有上班女郎的气息,裙装套装是最合宜的装扮,勿穿长裤应试。
裙装长度应在膝盖左右或以下,太短有失庄重。
2、面谈时应穿着高跟鞋,最好避免穿着平底鞋。
3、服装颜色以淡雅或同色系的搭配为宜,颜色勿过于花俏,形式亦不宜暴露。
4、头发梳理整齐,勿顶着一头蓬松乱发应试。
5、应略施脂粉,但勿浓妆艳抹。
6、不宜擦拭过多的香水。
总之,穿着打扮应谨守给人“信得过”的印象。
试想,你去银行存钱,坐在柜台让你担忧这位行员有无入帐?心头总觉得不安全。
雇主的心理也是一样,每个公司都希望其职员靠得住而非信不过。
最近,连服装的搭配设计也成为商业的一环,所以对仪容包装缺乏自信的人,多留心看看别人怎么穿,或请求专家指点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这毕竟是一个追求美和协调的时代。
在面试中,主考官要获得关于应试者的不同方面的情况,如心理特点、行为特征、能力素质,由于要测评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主考官根据评定内容的不同来采取相应的提问方式。
面试中常用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1、连串式提问。
即主考官向面试者提出一连串相关的问题,要求应试者逐个回答。
这种提问方式主要是考察面试者的反应能力、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例如:"你在过去的工作中出现过什么重大失误?如果有,是什么?从这件事本身你吸取的教训是什么?如果今后在遇到此类情况,你会如何处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被一连串的问题吓住,要听清主考官问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一般都是相关,要回答后一个必须以前一个问题的回答为基础,这就更要求应试者听清题目及其顺序,逐一回答。
2、开放式提问所谓开放式提问,就是指提出的问题应试者不能使用简单的"是"或"不是"来回答,而必须另加解释才能回答圆满。
因此,主考官提出的问题如果能引发面试者给予详细的说明,则符合"开放式提问"的要求。
面试的提问一般都应该用开放式的提问,以便引出应试者的思路,真实考察其水平。
那么,什么样的题目是开放式的题目,以下举几个的例子:你在大学期间,从事过那些社会工作?你的专业课开了多少门?你认为这些课将对工作有什么帮助吗?什么原因促使你在二年内换了三次工作?这类提问的目的是为了从应试者那里获得大量丰富的讯息;并且鼓励应试者回答问题,避免被动。
提问方式常用"如何……""什么……""为什么……""哪个……"等。
回答这类问题,应试者应该开阔思路,对主考官提出的问题尽量给予圆满的回答,同时要注意做到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说理透彻,充分展现各方面的能力。
这样才能让主考官尽可能多的了解自己,这是一个被录用的前提条件,如果应试者不能被主考官所了解,就根本谈不上被录用。
3、非引导式提问对于非引导式提问,应试者可以充分发挥,尽量说服自己心中的感受、意见、看法和评论。
这样的问题没有"特定"的回答方式,也没有"特定"的答案。
例如,主考官问:"请你谈一谈担任学生干部时的经验。
"这就是"非引导式"谈话。
主考官提出问题之后,便可静静的聆听对方的叙述,而不必再有其他的表示。
与引导式谈话相比,非引导式谈话中,应试者可以尽量多说,该说什么就说什么,因此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料。
应试者的阅历、经验、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样有利于主考官作出客观的评价。
这是一种可以得到具体回答问题。
这类问题比较简单、常规,涉及范围较校关于下面的一些情况常用封闭式提问:工作经历:包括过去的工作职位、成就、工作成绩、个人收入、工作满意与否以及调动原因。
学历:包括专业、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科、最讨厌的学科、课程设置等。
早期家庭状况:包括父母的职业、家庭收入、家庭成员等。
个性与追求:包括性格、爱好、愿望、需求、情绪、目标设置与人生态度等。
5、引导式提问引导式谈话中,一方问的是特定的问题,另一方只能做特定的回答。
主考官问一句,应试者答一句。
这类问题主要用于征询面试者的的某些意向、需要一些较为肯定的回答。
举例来说,主考官:"你担任车间主任期间,车间有多少工人?主要生产什么产品?"这就是典型的引导式提问,应试者只要回答一个数字,说出产品名称即可,而不必发表其他任何解释。
6、清单式提问这类提问中,主考官除了提出问题外,还给出几种不同的可供的选择的答案。
目的是鼓励应试者从多种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并提出了思考问题的参考角度;比如,"你所在的企业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营业额、缺勤、产品质量差还是其他?"这样就为应试者提供了思考问题的参考,使问题易于回答,不致让应试者错误理解主考官意图,不至于让应试者回答离题万里。
7、假设式提问在这种提问中,主考官为应试者假设一种情况,让应试者在这种情况下作出反应,回答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