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闭环电码化电路举例说明书1

闭环电码化电路举例说明书1

目录一、规范性引用文件 (1)二、举例设计方案说明 (1)三、设计内容 (1)四、设计原则 (1)1.站内电码化载频频谱的排列 (1)2.站内电码化发码区划分 (2)3.发送及检测设备配置 (2)4.系统冗余 (3)5.设备柜的设置 (3)6.配线 (4)7.电路设计说明 (4)五、机车信号载频自动切换 (8)六、电码化闭环检测设备端子定义 (11)七、ZPW-2000站内闭环电码化电缆使用原则 (16)八、轨道区段补偿电容设置 (17)九、继电器型号及电路设计注意事项 (17)一、规范性引用文件1.铁路车站电码化技术条件(TB/T2465)。

2.机车信号信息定义及分配(TB/T3060-2002)。

二、举例设计方案说明1.设计范围:一个车站的正线接发车进路及侧线股道。

2.举例设计线路为复线双向运行,正方向运行采用四显示自动闭塞,反方向运行采用自动站间闭塞。

三、设计内容1.车站信号布置图。

2.站内电码化移频柜、检测柜、综合柜。

3.下行正线接发车进路单发送、3G股道单发送、4G股道双发送、6G股道三线正线股道双发送、7G股道中间出岔单发送电路图、电码化检测电路及站内+1发送设备及移频报警电路图。

四、设计原则1. 站内电码化载频频谱的排列1.1 下行正线咽喉区正向接车、发车进路的载频为1700-2,下行正线股道的载频为1700-2。

1.2 上行正线咽喉区正向接车、发车进路的载频为2000-2,上行正线股道的载频为2000-2。

注:正线咽喉区正向接/发车进路和正线股道载频可根据需要选择另一线路为-2的载频(如下行线的2300-2载频)。

1.3为防止进出站处钢轨绝缘破损,-1、-2载频应与区间ZPW-2000轨道电路-1、-2载频交错。

1.4 侧线股道1.4.1 各股道两端:下行方向载频按2300-1Hz、1700-1Hz交错排列。

上行方向载频按2600-1Hz、2000-1Hz交错排列。

1.4.2相邻侧线股道的两端,应以1700-1Hz/2000-1Hz与2300-1Hz/2600-1Hz载频交错配置。

2.站内电码化发码区划分2.1正线按车站每条正线正方向分为三个发码区:咽喉区接车进路、正线股道和发车进路。

2.2侧线以每一股道为一个发码区。

3.发送及检测设备配置3.1正线咽喉区接、发车进路分别按车站每一正线咽喉区接车进路或发车进路的每七个区段配置一套发送设备,每八个区段配置一套检测设备。

3.2股道3.2.1每一股道配置一套发送设备,每八个股道配置一套检测设备。

3.2.2每一正线股道的检测,可根据正线或侧线检测盘的使用情况,选用检测盘的其中一路。

3.2.3无列车折返的股道配置一套发送设备,有列车折返的股道配置二套发送设备。

注:1.股道列车折返如图一所示。

2.先办理接车进路,列车进入3G股道后(如示意图中的进路1),机车调头后办理发车进路(如示意图中的进路2),完成此作业的为列车股道折返。

图一4.系统冗余4.1电码化发送盒采用N+1冗余方式,全站备用一个发送盒,当主发送器故障时,系统报警,同时N+1发送器工作。

4.2正线检测盘分别按每一正线咽喉区接车进路、发车进路配置双套。

4.3侧线检测盘按每八个股道配置双套。

5.设备柜的设置5.1站内移频柜可配置十套主发送盒及其发送检测盘。

5.2站内检测柜第一层为四套发送器及其发送检测盒,其中第一、二位为区间N+1发送器,第三位为站内电码化N+1发送器,第四位为发送器预留。

第二、五、六层为检测调整器组合。

第三层为站内电码化检测组匣,可插主、备检测盘十二套,共48路轨道检测条件。

第四层为ZPW-2000区间检测设备预留组匣,其尺寸大小与站内电码化检测组匣相同,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

组合零层为四柱电源端子、断路器和3×18万可接线端子排。

5.3站内综合柜共分十层组合及一个组合零层,可放置发送器调整组合、电码化送或受电隔离器组合及防雷组合。

柜子二侧均设置塑料线槽电码化送,电码化送电隔离器组合侧面端子设于组合左侧、电码化受电隔离器组合侧面端子设于组合右侧(从走线侧视),电码化送或受电隔离器组合层次排列可交错。

6.配线6.1电码化发送、检测通道组合侧面配线采用ZRVVP2×23×0.15双绞屏蔽线。

6.2电码化发送、检测设备电源线组合侧面配线采用ZRVS2×32×0.2双绞线。

6.3防雷组合侧面配线采用ZRVS2×32×0.2双绞线。

6.4引入室内的室外电码化电缆配至站内综合柜零层18柱端子。

7.电路设计说明7.1 正线闭环电码化7.1.1发码7.1.1.1 列车进路未建立时,各发送盒对所属各区段同时发送27.9Hz的低频检测信息。

7.1.1.2 当办理正线接车进路或发车进路后,防护该进路的信号机开放,由各发送盒向所属各区段同时发送与前方信号机显示相符的低频信息码。

7.1.1.3 办理正线接车进路,列车压入正线股道后,由咽喉区进路的发送盒恢复向所属各区段发送27.9Hz的低频检测信息;办理正线发车进路,列车压入站外第一轨道区段后,由咽喉区进路的发送盒恢复向所属各区段发送27.9Hz的低频检测信息。

7.1.1.4 发送盒通过道岔发送调整器可同时向7个轨道电路区段发码,若车站接车进路或发车进路多于7个区段时,则需增加发码设备。

7.1.1.5 办理正线接车进路,根据接车进路方向,切换股道发码端方向,发送与前方信号机显示相符的低频信息码。

列车出清股道,股道发送盒向轨道恢复发送27.9Hz的低频检测信息。

7.1.1.6 办理经道岔侧向至另一正线股道的接车进路,列车压入股道后发送2秒线路载频为-2(如下行正线ⅠG股道的1700-2)的25.7Hz转频码,之后发送与前方信号机显示相符的低频信息码。

7.1.1.7 正线股道电码化设置一套发送器,办理接车进路,列车进入股道后,办理反方向的发车进路时,当防护该进路的列车信号机开放后,切换发码端方向,股道发送与防护该进路信号机显示相符的低频信息码。

7.1.1.8办理由正线股道的直向发车进路运行方向的区间按自动闭塞方式运行时,发车进路上的各区段发送与前方信号机显示相符的低频信息码。

运行方向的区间按自动站间闭塞运行时,发车进路上的各区段仅发送27.9Hz的低频检测信息。

7.1.1.9办理由正线股道的弯出发车进路时,列车压入发车进路最末一个区段时,该区段发送载频为+2的25.7Hz转频码,列车出清该区段后,恢复发送27.9Hz 的低频检测信息。

7.1.2 发码切断7.1.2.1正线咽喉区对应每个发码区段设一个切码继电器QMJ,平时为吸起状态,列车压入下一区段,本区段的QMJ落下切断该区段的发送信息。

7.1.2.2 办理接/发车进路后,当列车出清该进路后,发送盒恢复向所属各区段发送27.9Hz的检测低频信息。

7.1.2.3在正线咽喉区每个区段的切码继电器QMJ电路中,接入下一区段QMJ前接点,实现信号开放后轨道区段故障时向进路始端切断发码信息。

7.1.3 发码端切换7.1.3.1正线股道的发码端,以正方向通过的发码端为系统的定位方向。

7.1.3.2 对应一条正向的正线直向接车进路,用发车电码化继电器FMJ区分接车进路或发车进路,JMJ吸起、FMJ落下设为接车方向,JMJ落下、FMJ吸起为发车方向;对应正向的正线直向发车进路,用接车电码化继电器JMJ区分发车进路或接车进路,FMJ吸起、JMJ落下设为发车方向,FMJ落下、JMJ吸起设为发车方向。

7.1.3.3 正线股道两端,分别设置上、下行接车电码化继电器SJMJ和XJMJ,用正线反方向的JMJ前后接点区分正向接车或反向接车。

7.1.3.4 每个正线股道设置倒码继电器DMJ,用以实现反向弯进接车、列车折返作业发码端的倒换。

7.1.4 闭环检测7.1.4.1 正线闭环电码化检测系统,由正线检测盘、单频检测调整器和闭环检测继电器BJJ组成,每台单频检测调整器可同时输入四个轨道区段检测信号,检测盘故障诊断由闭环检测继电器JBJ完成,检测盘正常时JBJ吸起,任一检测盘故障,JBJ落下,系统报警。

7.1.4.2 按正线正向接车进路(含正线股道)和发车进路,分别由二套ZPW-2000检测设备组成,每套检测盘采用双机并机工作。

7.1.4.3 每一发码区分别设闭环检测继电器BJJ,系统正常时BJJ处于吸起状态。

7.1.4.4 当正线每一发码区的各轨道电路区段未分路时,闭环检测设备未收到有效的检测信息时,闭环检测继电器BJJ落下,系统报警,可判断为电码化传输通道或设备故障,通过BJJ前接点可关闭防护该进路的列车信号机。

7.1.4.5 发码区的轨道电路分路时,通过检测盘接入的轨道继电器后接点电源条件,检测设备停止检测,BJJ仍处于吸起状态。

7.1.4.6 办理正线接车或发车进路,防护该进路的信号机开放后,通过闭环检测继电器BJJ线圈中串接的LXJ、JMJ、FMJ等接点检查相应的JMJ或FMJ励磁,若相应的JMJ或FMJ因故未吸起,,BJJ落下系统报警。

7.2 侧线股道闭环电码化7.2.1 无列车折返作业的股道设单套发送设备;有列车折返作业的股道设双套发送设备。

7.2.2 单套发送设备7.2.2.1发码7.2.2.1.1以股道正方向(相对正线正方向)为系统定位方向,如:3G、5G····下行方向为定位方向;4G、6G····上行方向为定位方向。

7.2.2.1.2每股道仅设一套发码设备,并在股道两端分别设一发车电码化继电器FMJ,用反方向的FMJ前后接点确定股道的发码端方向,轨道电路未分路时,发送盒向轨道发送27.9Hz的低频检测信息。

7.2.2.1.3当向该股道办理了列车进路,列车压入股道后发送2秒载频为-1的25.7Hz锁频码,之后与前方信号机显示相符的低频信息码。

列车出清股道后,发码系统恢复定位方向,并向股道发送低频为27.9Hz的低频检测信息。

7.2.2.2发码端切换7.2.2.2.1办理调车作业车辆压入股道发码端保持系统定位方向,办理另一方向发车进路时,列车信号机开放后股道发码端切换,并向轨道发送UU码。

7.2.2.2.2办理股道列车折返时,根据接车进路方向切换发码端,列车压入股道后,根据发车进路方向切换发码端。

7.2.2.3闭环检测7.2.2.3.1侧线闭环电码化检测系统,由侧线检测盘、双频检测调整器和闭环检测继电器BJJ组成。

每台双频检测调整器可同时输入二个轨道区段检测信号。

7.2.2.3.2闭环检测继电器BJJ,每一股道分别设置一BJJ,系统正常时BJJ处于吸起状态。

7.2.2.3.3当股道轨道区段未分路而闭环检测设备未收到有效的检测信息时,闭环检测继电器BJJ落下,系统报警,可判断为电码化传输通道或设备故障,通过BJJ前接点可关闭防护该进路的列车信号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