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升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汇编集 第二册

提升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汇编集 第二册

提升系统安全管理制度规章制度汇编集第二册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提升系统安全管理制度规章制度汇编集第二册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目录规章制度汇编集第二册第五章提升系统安全管理制度1一、提升系统安全管理(立井) 1第一节绞车工安全操作五要素1第二节绞车司机岗位责任制2第三节绞车司机操作规程3第四节绞车工交接班制度4第五节绞车司机操作巡回检查5第六节绞车常见故障及其处理办法6第七节绞车房设备包机制8第八节钢丝绳及各连接装置定期检查制8二、斜井提升、运输管理制度(斜井、巷) 9 第一节斜井串车提升安全规定9第二节斜井运输的安全规定9第三节绞车提升的倾斜井巷安全规定10 第四节斜井绞车工的安全操作规程11第五节斜井把钩工操作规程12第六节斜井信号工安全操作规程13第七节信号、把钩人员交接班制度14第八节绞车运输事故的预防措施14第九节挡车装置安全规定17第十节钢丝绳及连接装置检查安全规定18 第六章矿山供电安全和设备管理制度19 一、机电管理制度19第一节机电管理制度19第二节矿山供电安全规定20第三节电缆管理制度20第四节井下电气设备防爆管理制度22第五节井下照明与通讯规定22第六节矿井检漏保护装置设置规定23第七节井下供电“十不准” 24第八节矿井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规定24第九节矿井预防雷电波及井下管理规定25第十节矿井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规定25第十一节矿井接地保护规定25第十二节井下倒闸操作制度27第十三节井下安全用电措施27第十四节机电技术管理资料备查制度29第十五节井下变电硐室巡回检查、交接班制度30 二、设备管理制度31第一节设备管理制度31第二节施工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内容31第三节设备的选型与使用33第四节设备的更新与改造45第五节设备的调拨与租赁51第六节设备管理的考核指标54第七节安全装备的基本要求55第七章空气压缩机安全管理制度62一、开三牌螺杆LG-22/8空气压缩机设备维护保养制62 第一节安全预防措施62第二节检查与维护63第三节电动机的停机检查63第四节电动机的定期检查64第五节电动机的维护、保养64第六节电动机的润滑65二、活塞式----空气压缩机设备维护保养制66第一节维护保养规定66第二节空气压缩机司机操作规程67第三节空压机司机岗位责任制68第四节空气压缩机司机交接班制度68第五节空气压缩机房巡回检查制度69第六节空气压缩机房包机制69第八章矿井排水系统安全管理制度70第一节矿井水灾防治管理规定70第二节排水系统的安全管理71第三节井下主排水设备安全管理71第四节井下主要泵房的安全管理规定72 第五节离心式水泵运行中的注意事项73 第六节水泵房防灭火措施74第七节主排水泵房质量标准74第八节水泵司机岗位责任制76第九节水泵司机操作规程77第十节主排水泵司机交接班制度78第十一节泵房设备维护保养制度78第十二节泵房设备包机制79第十三节雨季“三防”安全工作细则79 第九章通风机房安全管理制度81第一节主通风机房质量标准81第二节通风机的完好标准83第三节主风机司机岗位责任制84第四节主风机交接班制度85第五节主风机司机操作规程85第六节主风机维护保养制87第七节主风机工巡回检查制度87第八节风机房设备包机制88第九节通风机房的防灭火措施88第十节风机房领导上岗检查内容89第五章提升系统安全管理制度一、提升系统安全管理(立井)提升系统是矿山主要生产运转关键的设备、设施。

加强绞车提升系统, 连接装置各环节运行中的维护, 管理事关重要。

我们必须从严、从细、从人文管理抓起。

要以超前的意识、超前的管理、以制度约束纪律保证, 实现提升系统安全运行, 确保安全生产。

第一节绞车工安全操作五要素一严: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

二要:要手不离操作手把;要坐姿端正, 精力集中, 不在绞车运行时替换司机。

三看:起动看信号、运行方向、绳在滚筒上的排列情况, 做到起动准确平稳;运行看仪表, 深度指示器;做到运行快捷;停车看深度指示器和绳记, 做到停车准确, 一到位。

四勤:勤听、勤看、勤摸、勤检查。

五不走:当班情况不交清不走, 任务不完成不走, 设备和机房清洁卫生不好不走, 有故障能排除而不排除不走, 未经接班司机交接签字不走。

附:绞车房管理必备1. 绞车说明书。

2. 绞车总装备图。

3. 制动装置的结构和制动系统图。

4. 电气系统图。

5. 提升装置(绞车、钢丝绳、天轮乙提升容器、防坠器和罐道等)的检查记录。

6. 钢丝绳的试验和更换记录薄。

7. 岗位责任制。

8. 操作规程和设备完好标准。

9. 司机交接班记录薄。

必须悬挂在绞车房内的文件有:制动系统图、电气系统图、提升装置的技术特征和岗位责任制等。

第二节绞车司机岗位责任制1. 穿戴好劳动保护, 持证上岗。

2. 爱护设备, 经常保持设备和工作地点的清洁、整齐、机房卫生每班打扫一次。

3. 熟悉设备性能,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保证设备安全运转。

4. 设备运行不正常时应立即汇报处理, 如遇到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紧急情况时, 司机应立即停止运转, 并及时向领导汇报。

5. 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 不准擅离职守, 不准阅读书报, 不准上班睡觉, 不准酒后开车。

6. 车房内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 操作司机要精力集中, 监护司机要起到监护作用。

7. 机房内建立登记制度, 外来人员参观、检查、学习应有领导带领方可入内。

8. 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操作技术水平, 做到会操作、会保养、会维修、会排除故障, 特别要掌握几大保护系统的情况。

第三节绞车司机操作规程一、开车前检查下列各项1. 首先检查备部螺丝, 连轴节螺丝是否松动, 各部位销子有无松动、缺少。

2. 油质无杂质, 润滑油路和制动油路是否畅通, 制动闸、保险闸、减速装置是否动作灵敏、可靠。

深度指示器是否与实际相符。

3. 各种信号指示灯和各种保护指示器是否指示准确。

减速箱、油泵、电动机, 滚筒运转声音是否正常, 有无杂音。

4. 大绳排列是否整齐, 有无挤压弯曲变形, 电控设备(包括磁力站、电阻、接触器、互感器、发动机等)是否可靠。

5. 开车时, 必须一人开车一人监护。

二、运转中注意事项1. 不论在任何情况下, 无信号或信号不明不清时, 不准开车, 待信号清楚时方可开车。

2. 开车时, 先开润滑油泵, 制动油泵, 待压力正常时再开车。

起动时, 首先慢慢移动工作闸, 并相应的移动手柄使电动机。

慢慢加速。

3. 在运行中:司机严禁与他人谈话, 集中精力操作, 不能随便调整制动系统。

工具及其它物品不准放在机座上。

在运行中绞车须返转时, 必须待车停稳后方可进行运转操作。

三、停车注意事项将控制手柄拉向停车位置, 用制动闸制动减速指定位置停车。

绞车停车时间较长时, 将润滑油泵, 液压站油泵停止运行并切断控制电源。

四、巡回检查1. 班中必须认真检查设备各主要部件情况。

2. 至少每小时巡回检查设备各部件一次。

3. 发现不正常现象, 立即停车处理, 并向有关领导汇报。

4. 认真填写好运转日志, 作好进出停车房人员登记工作。

第四节绞车工交接班制度1. 必须按规定时间在现场交接班。

2. 交班人员必须将当班情况及问题向接班人员交代清楚, 交班人员能处理的问题应由交班人员处理, 不能处理的作好记录及时汇报。

3. 必须将本岗位的设备、材料、工具、器材、备品、配件交接清楚。

4. 接班人员因故未按时到岗, 交班人员一般不得擅离岗位,应及时向本队、业务科或调度室汇报联系。

经同意后, 并做好善后处理, 才能离开工作岗位。

5. 交接双方应按正常巡回检查路线共同进行一次实地巡回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填入交接班记录中, 并向领导汇报赶快处理。

6. 交接双方应共同实际操作1-2次, 共同检查绞车运行情况, 确认无误, 方可正式交接班。

7. 接班人员认为有一些重大安全问题未交待清楚可以拒绝接班, 但必须报告上级有关领导裁决, 接班人员不得借故拒绝接班。

8. 双方认为交班清楚后, 应在交接班记录表上填写记录数据, 双方签字后有效。

第五节绞车司机操作巡回检查绞车司机操作巡回检查内容, 巡检的方法有:1. 看:外观检查, 看仪表指示。

2. 摸:用手摸, 感触其振动、温度、或用手槌敲击检查其紧固程度。

3. 听:听运转中各部有无异常声响。

4. 嗅:用鼻闻, 是否有异味。

5. 试:试验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6. 量:用简单量具测量。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时间1电动机机体温升、碳刷是否冒火每30分钟一次2电动机轴承温度是否正常、润滑状况每30分钟一次3三轴轴承温度是否正常、润滑状况每30分钟一次4联轴器销轴、胶圈是否磨损超限和松动、间降情况每班1次5安全闸拉杆是否偏斜、摆动、油缸有无漏油、联锁开关是否好使, 及闸间隙情况每班1次6齿轮齿面是否带油及磨损情况每班1次7二轴轴承温度是否正常、润滑及声响情况每班1次8大轴轴承油圈转动灵活、温度、油质油量及漏油情况每班1次9工作闸闸皮接触间隙磨损情况、各部拉杆、销轴、螺钉是否松动每2小时1次10滚筒简壳有无开焊、变形、铆钉、螺钉有无松动, 及木衬情况每10天1次平常注意观察11钢丝绳排列是否整齐, 以及断丝锈蚀磨损、变形情况交接班时检查12深度指示器指针指示准确传动装置灵活可靠及润滑情况交接班时检查13基础螺丝是否松动交接班时检查14安全防护装置各种保护装置是否齐全、动作是否准确可靠交接班时检查15配电站接触良好、动作可靠、闭锁是否好使交接班时检查16电阻器接触是否冒火、接地情况每小时1次17液压站油路是否畅通、泄露情况每小时1次18主令控制器动作是否灵活可靠交接班时检查19仪表电流表、电压表、动力表指示数值是否正常随时注意观察20天轮转动是否灵活、托绳和润滑情况随时检查第六节绞车常见故障及其处理办法故障现象产生原因处理办法(一)主轴滚筒轴承过热1、缺油, 油中含杂质、油孔堵塞2、接触不良或轴线不同3、间隙过小4、油圈转动不灵或卡住1、清洗, 加油或换油, 通油孔2、进行调整3、调整加热或刮碰4、调整或更换油圈滚筒有轧轧声或其它异声1、连接杆件松动或断裂, 产生相对位移和振动2、焊缝开裂3、间隙过小4、衬套与轴经磨损、间隙过大5、联轴器松动1、进行紧固或更换2、进行补焊3、简内补焊加强筋4、换衬套, 加强润滑5、紧固或更换损坏零件滚筒轮毂松动局部受力过大, 联接件动或断裂紧固或更换连接件至轴弯曲、裂纹或断裂1、各支承轴承不同心, 水平度偏差大, 使轴局部受力过大, 反复疲劳折断2、经常超载运行和重载冲走, 使轴局部受力过大, 产生弯曲3、加工装置质量不合格4、材质不符合要求和轴颈变经处结构不合理5、带负荷静置太久, 产生变形1、调整轴承水平度和同心度2、防止超载和冲击重载运行, 进行调整3、重新按标准要求加工和装配4、选用合格材料, 改进结构设计5、经常转动放置, 勿使一面受力大长抢闸或松闸不灵活、速度缓慢1、传动杠杆销轴不灵活或过于松弛2、缓冲器油缸卡顶3、油压不足4、蝶形弹簧失效5、制动器操作下手把不到位, 或移动角度不合适1、调节注油或焕销轴2、检查调节油缸3、检查管路是否漏油, 查看油泵排油压力4、检查更换蝶形弹簧5、检查调整操作手把闸瓦局部过热或裂纹1、制动杠杆传力不均匀2、局部接触, 使单位面积压力过大3、闸块与闸轮(或闸盘)间隙不均匀1、调节制动杠杆长度2、进行调整修配3、调整闸瓦间隙, 达到均匀故障现象产生原因处理办法油压不稳1、密封件损伤, 产生泄露2、缩孔或油管堵塞3、油质不好4、油泵工作不正常1、更换密封件2调整, 疏通或更焕3清洗或换新油4进行检查处理闸瓦磨漏或磨损过快1、闸瓦与闸轮(或闸盘)中心线不重合, 偏差较大2、闸瓦间隙不均, 偏斜3、闸轮接触表面粗糙, 闸瓦面叶粗糙4、闸瓦材质不符合要求1、进行调整2、调整闸瓦安装位置或修理闸瓦3、修理或磨削接触面4、换闸瓦, 采用新型材料制动力矩不足1、闸瓦与闸轮(或闸盘)接触面积小, 使摩擦系数降低2、制动配重不足, 蝶形弹簧力不足1、增加接触面积, 降低表面粗糙度2验算制动力矩倍数, 检查配重和弹簧弹力是否足够盘形闸液压系运转中突然降压, 松不开闸1、溢流阀节流孔堵塞或滑阀卡死2、溢流阀密封不严或电液调压装置漏油3、电液调压装置的动线圈焊接不牢固1、进行检查, 清洗2、加强密封, 更换漏油处零件3、检查;焊接牢固(二)减速器齿轮有异响和振动过大1、齿轮装配间隙不合适2、两齿轮轴线不平行, 扭斜或不垫直, 接触不好3、轴承间隙过大4、轮齿磨损过大1、进行调整2、进行调整或密封3、进行调整、配垫4、修理或焕齿轮齿部磨损过快1、润滑不良, 油中有杂质2、载荷过大或材质不好3、疲劳1清洗或更换新油2、合理调整载荷, 更换优质材料齿轮3、更换新齿轮打牙、断齿1、齿面掉入金属异物2、材质不好或疲劳3、突然重载冲击或反复冲击1、检查取出金属异物, 焕齿轮2、更换轮齿3、采取措施, 严禁超负荷运行故障现象产生原因处理办法(三)联轴器联接螺栓磨细和折断1、螺栓与螺孔配合间隙过大或磨损后松旷2、两轴水平度, 倾斜度偏差大3、螺栓材质不好1、配置新螺栓2、检查调整水平度和倾斜度3、检查更换螺栓齿轮联轴器齿磨损块和折断1、两轴水平度, 倾斜度偏差打2、油量不阻, 润滑不足3、重载冲击, 重负荷过大过频1、调整水平和倾斜度, 达到标准化要求2、补油或焕新油3、禁止超载, 改进操作技术(四)深度指丝杠晃动1、上下轴承不同心, 间隙过大2、传动箱内传动轴的轴向窜量大, 轴承调整不合适1、调整或更换轴承2、检查调整, 消除轴向窜量丝杠弯曲1、丝杠磨损超限, 刚度不足2、丝杠螺母传动别劲1、更焕新丝杠2、调整更换丝杠螺母传动伞齿轮松动, 健窜出, 断轴头1、健松动2、挡健板不器作用3、丝杠传动别劲, 阻力过大1、换新健2、修理固定挡健板3、排除卡住障碍, 焕新丝杠第七节绞车房设备包机制1. 实行五包:包生产出勤、包安全经济运转、包设备完好、包材料消耗及质量标准化达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