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珍贵的铁线篆字帖李阳冰篆书《唐谦卦》

珍贵的铁线篆字帖李阳冰篆书《唐谦卦》

珍贵的铁线篆字帖李阳冰篆书《唐谦卦》《谦卦碑》系李阳冰在任当涂县令期间,应友人之请所书并刻石的。

碑青石质,共三块,每石高1.6米,宽0.83米,厚0.17米。

前三石均6行,末一石4行,每行10字。

谦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十五卦。

卦体中上卦为坤为地,下卦为艮为山。

谦卦艮下坤上,为地下有山之象。

山本高大,但处于地下,高大显示不出来,此在人则象德行很高,但能自觉地不显扬。

因碑文取自《易经》谦卦爻辞,故名谦卦碑。

谦卦之大意,是赞扬谦虚的美德,揭示行谦必益的道理,所谓“谦卦六爻皆吉”也。

李阳冰(生卒年不详),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

唐代文学家、书法家。

字少温,汉族,谯郡(治今安徽亳州)人。

祖籍赵郡(治今河北赵县),李阳冰五世祖李善权为后魏谯郡太守,将家徒至谯郡(治今安徽亳州),于是在安徽亳州一带有了赵郡李氏的后裔。

寄寓云阳(今陕西泾阳)。

初为缙云令、当涂令。

李白族叔。

为李白作《草堂集序》,后官至国子监丞、集贤院学士。

世称少监。

兄弟五人皆富文词、工篆书。

初师李斯《峄山碑》,以瘦劲取胜。

他善词章,工书法,尤精小篆。

自诩“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也。

”他的篆书,“劲利豪爽,风行而集,识者谓之苍颉后身。

”甚至被后人称为“李斯之后的千古一人”。

李阳冰所书的石刻很多。

其中如浙江缙云的《城隍庙记》、福州乌石山的《般若台题记》、广西桂林的《舜庙碑》、湖北武昌的《怡亭铭》、陕西西安的《颜帷贞庙碑额》等。

尤其安徽芜湖十二中学校园的《谦卦碑》,是李阳冰在任当涂县令期间,应友人之请所书而刻于石的。

此碑为篆书,气势犀利,风骨遒劲,笔法雄健。

唐时散落民间,明初芜湖王氏于当涂城内获得,将碑转至芜湖秘藏家中。

至明嘉靖四年(1525),始由芜湖关监督张大用从王氏家中移立于学官,并为之题跋云:“阳冰篆书祖秦相斯,而笔力过之,舒元舆辈论之详矣。

是刻藏芜湖王氏,国初得之当涂县治,风骨雅健,卓越有古意。

”可惜这“题跋”碑石在“文革”动乱中毁坏无存,而《谦卦碑》至今仍存。


【原文】
卦辞
谦:亨,君子有终。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卦辞
谦卦。

通泰。

筮遇此卦,君子将有所成就。

《彖辞》说:谦卑,则亨通。

天的法则是,阳气下降,生成万物,使世界充满光明。

地的法则是,阴气上升,与阳气交感,使自然循环演化。

天的原则是亏损那盈满的,培补那虚缺的。

地的原则是侵蚀那盈满的,增益那卑微的。

鬼神的原则是侵害那盈满的,降福于谦虚的。

人的原则是疾恨那盈满的,喜欢那谦逊的。

谦虑的品德,使尊贵者得到尊敬,使卑微者不可欺压。

这是君子获得善报的原因。

《象辞》说:本卦外卦为坤为地,内卦为根为山,地中有山,内高外卑,居高不傲,这是谦卦的卦象。

君子观此卦象,以谦让为怀,裁取多余昀,增益缺乏的,衡量财物的多寡而公平施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