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从1825年英国爆发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每隔一定时期,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或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就会再次发生。

特别是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它使全世界经济陷入萧条,给世界经济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因而,全世界都在迫切地寻找一种合适的理论来指导,希望尽快走出经济危机的泥潭。

在这样的背景下,理论界把目光再次投向了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希望在马克思那里找到解决危机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希望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解读,引发我们思考,加深我们对当今世界经济的了解和认识。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便开始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普遍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现象,《资本论》的写作并问世,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完成。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我们共同梳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内容。

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解读(板书)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生产过剩。

(板书)煤版:一个小女孩瑟瑟发抖地问她的妈妈:“妈妈,天气这么冷,咱们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

你爸爸失业了,我们家没有钱买煤。

”小女孩又问:“那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妈妈无奈地说:“因为煤太多了。

”可能同学们在中学时初读这段对话,产生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煤太多了,而普通劳动者买不起煤呢?在这里提到的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呢?通过以往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的交换活动是从物物交换开始的,在这种情况下,买与卖是同时发生的,因此不存在产生危机的因素,但当货币出现后,在货币执行购买职能的过程中,有的人只卖不买,这样便潜伏了危机的可能。

而随着货币支付手段的出现,只要有一个人不能如期支付,就会导致一大批人无法支付,这样就扩大了危机发生的可能,但是这仅是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引发资本主义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板书)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总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在于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这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具体表现在: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当这些矛盾不断激化和尖锐时,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板书)危机发生后,由于商品大量过剩,商品价格就会暴跌,促使大批企业倒闭,社会生产规模急剧缩小。

经过一段时间,随着过剩商品的破坏、浪费和减价卖出,再加之企业的大量倒闭,生产大大下降,商品的供应量大幅减少,从而使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逐步渡过经济危机。

但是,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这样,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必然导致再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

因此说,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它是周期性存在的,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周期性特点,因而,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特点。

4、社会资本再生产具有周期性(板书)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爆发,就是再生产的一个周期。

马克思认为社会再生产周期由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四个阶段组成。

其中,危机是周期的基本阶段,又是决定性阶段,它既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同时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

就像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这是一个不断循环周而复始的过程。

虽然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调节机制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使危机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但危机阶段是必经阶段,没有危机阶段,就不存在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以上这些,就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内容,有些我们在中学阶段就已经有所了解了,“温故而知新”,今天我们随着自己知识的累积、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当我们再去分析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时,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带给我们更新的思考。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带给我们新的思考?(板书)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今天的资本主义、尤其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的资本主义已有了很大的不同。

今天的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经典马克思主义所设计与描述的社会主义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那么有同学就问了:《资本论》问世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其中所阐释的理论是否过时了呢?此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是否跳出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逻辑呢?1、此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是否跳出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逻辑呢?(板书)我们知道,为了千方百计提高有效需求,人为地使需求赶上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为求达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均衡。

美国政府不仅鼓励居民透支消费,把目前的收入花光,把以往的积蓄花完,还通过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使“透支消费”成为一种非常普通的现象。

而分期付款就是这种透支消费的重要表现形式美国人的汽车、房子、水费、电费、电话费,等等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

通过分期付款、贷款消费、信用卡透支购物、次级房贷等形式,上演了一出经典的透支信用制造有效需求的假象。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在推动“透支经济”。

连年巨额的赤字财政,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透支经济”与“透支消费”本就是“双刃剑”。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过剩”问题。

一方面,它使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与相对狭小的消费能力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缓解,使美国经济得到了暂时振兴;另一方面,这种促进消费能力、发展经济的方式,不过是靠透支“未来”来而支撑“今天”!其结果,当美联储为了避免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时,导致借款人无法正常还贷,信用崩溃,导致了危机的发生。

换言之,只要“透支”不停止,那么即便没有“次贷”问题,也必然出现经济危机,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我们可以通过图示来看,这次经济危机的病灶在于违约率不断上升,违约的原因在于“透支消费”的不可持续,透支的起因是为了缓解生产过剩,生产过剩源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这样,一个马克思的逻辑便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资本制度基本矛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生产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经济危机。

因此,虽然此次危机与以往的经济危机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当我们拨开迷雾,就会清晰地看到,这次危机并未超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判断和精辟分析,当代经济危机的一切表现,最终都可以用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作出解释。

当危机爆发后,马克思重新被世界所观注。

(视频)央视网消息(朝闻天下):金融危机让很多人重新又崇拜起马克思来了,环球时报报道说欧洲人患上了“资本主义恐慌症”,很多银行家走进书店,重新捧起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在欧洲的金融中心法兰克福一家《卡尔马克思》书店,资本论第一册的销量比去年涨了五倍。

就连最近被金融危机搞的焦头烂额的德国官方高层也来买过《资本论》,老板高兴地说马克思又成时尚了。

在这里,要特别指出: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产物这一判断是与他的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密切相关的。

回到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因为那时世界只有资本主义制度,而且资本主义各国都奉行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让市场独自发挥作用,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计划在配置资源上全面发挥作用。

所以马克思所述的经济危机理论其实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应该考虑到,那么,同学们想一想,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国家有没有发生危机的可能呢?2、中国有没有发生危机的可能?(板书)(1)撇开制度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分析的导致经济危机发生的具体诱因都是存在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的终极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商品生产者的商品都要经历从商品到货币的“惊险跳跃”,如果跳跃不成功,商品生产大量过剩,就会爆发经济危机。

尤其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信用关系也极其发达,并与股票、期货、外汇等金融市场相结合,更容易传导并扩大危机。

(2)中国加入WTO后,真正地融入了全球经济,国际经济活动日渐频繁,这种全球化的特征必然会导致危机通过各种渠道“传染”给中国。

所以,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西方国家一发生危机,我们大量的企业倒闭,工人下岗,大学生生毕业的寒冬加剧,我们老百姓的股票、基金全部下跌。

清华大学韩秀云在座客名家论坛讲《金融海啸与我何干》时,打了这样一个比方:美国打一个喷嚏,全世界都感冒,美国一得病,全世界都得吃药。

简单而生动地道出了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加剧了危机的传播,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一样面临着危机的挑战。

当经济危机的海啸袭击到中国的时候,中国在应对危机的冲击中,向世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中国答卷”。

我们党和政府确定了“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总体思路,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可持续的、和谐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顺利而平稳地度过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所以我们看到了有着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幕、当危机愈演愈烈,布什政府招驾不住的时候,召开了G20会议,把中国、俄罗斯、沙特、日本20个大国首脑召到了美国,把胡锦涛安排在自己左面,给中国主席胡锦涛最贵宾待遇,会上各主要发达国家的首脑都有过这样的表态:现在我们都出事了,我们银行出事了,政府现在也没有钱了,现在能救我们于危难的只有中国了。

中国兄弟帮帮我们吧!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这是西方国家首次意识到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性,可以说,不仅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而且在国际经济舞台上都表现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地位,极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以及对国际金融规则的知情权,增强社会主义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集中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指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全球性危机既是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又是一场深度的经济危机、思想危机、意识形态危机、社会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全面危机。

这场危机反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胜世界性金融危机成为必然。

中国人民大学周新城教授进一步指出,世界经济危机用严酷的事实进一步证明了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

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3、大学生如何应对危机?(板书)几年的大学学习,满腹知识,准备投入社会,去实现人生大志,构筑自己的人生蓝图之时大学生却不得不面对全球经济衰退,行业不景气的尴尬时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