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本原因以及周期性特
点
资本主义世界正面临着一场“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对于经济危机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而只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说明才是科学的。
如果要颁发经济学大奖,首先就要给马克思,所以危机爆发以来,《资本论》在有些国家成了圣诞节的礼物,科学的书籍竟成为宗教节日的礼物,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事!
一,经济危机的本质
关于这场危机的性质,通常的说明是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以后影响到实体经济等,这是掩盖危机真实性质的错误说法。
人们所说这场危机是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这次危机就是马克思指出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且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所谓的次贷危机,就是金融机构明知买房的人不具备借款条件,还要贷款给他们买房。
这种现象从房屋生产方面看,这就是房屋的生产过剩;从购买力方面看,是“需求不足”。
房屋是人们最主要的生活消费品,房屋生产过剩集中表现了生活消费品的过剩。
当然,所谓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相对于人们购买力的过剩。
以房屋为例。
“据美国房地产跟踪公司统计,目前,美国被银行回收的房产达到创记录的82万套,远远多于2006年底的22.4万套。
”可见,这82万套房子原来是有人住的,而这些人是借钱买的房,现在还不了贷款才被赶出住宅;汽车等其他生活消费品的生产过剩,也已经陆续暴露出来,美国、欧元区、英国、日本先后被确认陷入衰退,充分证明这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不仅仅是金融危机,其实质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在谈论这次资本主义的危机时,很多人只是就这次危机论危机,而不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马克思早就预见到,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经济制度与生产的社会化,必然要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事实正如马克思预见的那样:“翻开资本主义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到一幅清晰的图景:自从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全面性的经济危机以来,在英国、美国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体上每膈8-12年,就要发生一次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年、1929年、1937年,都爆发过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危机频繁、危机周期已经明显地缩短了。
至1983年美国已经发生了7次经济危机;加拿大也发生了7次,日本6次,西欧国家6次。
美国的7次危机分别发生在:1948—1949年,1953—1954年,1957—1958年,1960一1961年,1969年—1970年。
1973年——1975年,1979一一1983年。
美国于上世纪90年代初发生了二战以来第8次经济危机,但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等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使美国获得机遇,很快由萧条转为复苏,经济持续增长长达10年的时间。
”“进入21世纪,美国又发生了第9次经济衰退期。
2000年至2003年,美国13次降息,经济仍没有复苏的迹象。
于是,布什政府于2001年、2003年分别发动了侵略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结果,工厂设备使用率重新达到80%以上,失业率从2003年第二、三季度的6.1%下降到2006年第一季度的4.7%。
”“在众多的危机中最为严重的有4次:1847—1848年,1929—1933年,1973—1975年和这一次。
这4次经济危机不仅席卷一切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波及所有国家,造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
可见,世界经济史证明,马克思指关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而且会周期性的爆发,这一预见是科学的。
二,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马克思早就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雇佣劳动制度的必然产物,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矛盾的产物。
工人是为资本家赚钱的工具,能赚钱就雇佣,不能赚钱就解雇;为了能“自由”地雇佣工人,就必须存在着一定量的失业工人,在西方经济学中叫“自然失业率”。
按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的说法,在美国60年代失业率在4%以下,就叫劳动力充分就业;70年代上升为5%;到了80年代上升到6%或者更高。
资本家为了赚钱,要尽量压低工资的支出。
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就把工资与利润的对立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了。
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输出资本,把生产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转移到工资低廉的国家,就是最鲜明的表现。
所以劳动群众的失业率高,工资水平被压得很低,“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常态”,是这种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
另一方面,生产产品最终是为了生活消费:建造房屋是为了满足人们居住的需要;生产汽车是为了代步的需要等,在一定的时间这种需要总是有限度的,特别是对于有购买能力的需求来说更是这样。
但是,资本家建造房屋、生产汽车是为了赚钱,而赚钱则是没有够的。
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概念,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没有限度的;资本的本性就是为了生产剩余价值。
因此,资本家就拼命的生产房屋、汽车等产品;而且资本主义社会是“弱肉强食”的社会,资本少就有可能被资本多的兼并,更逼得所有的资本家都在竞争无政府的状态下拼命生产,所以从生产的角度看,“生产过剩”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常态”,特别是生产社会化程度很高的今天:我国生产的日用消费品供应美欧各国,而美国、欧洲的波音、空客飞机远销世界,“需求不足”就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而更为突出了。
但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至今也不承认这次“百年一遇”的危机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
他们说造成危机的原因是:信心不足;贪婪;监管不严造成等,总之,是社会意识和措施不力等主观原因造成的,不承认经济危机的爆发主要是经济制度的原因,是生产力与经济关系矛盾的必然结果。
当美国的安然公司爆出假帐丑闻之后,美国一连串的公司丑闻在2002年接连暴露。
企业假账的震荡还未消失,更大的震惊接踵而来:进行财务审计的安达信、毕马威等老牌会计事务所居然是造假的帮手。
华尔街的顶级投资银行,无论是著名的美林公司还是花旗银行旗下的所罗门美邦,也滥用投资者的信任谋取自身的私利。
事实证明作为监管机构的会计事务所不过是“造假的帮手”,也要谋取“自身的私利”,当然也会一起造假。
这次经济危机中暴露的问题就更多了。
很多投资公司都被评为AAA级,信用等级很高,但顷刻之间就申请破产保护;美国的伯纳德.麦道夫挪用投资人500亿美元案爆发后,美国的证卷交易委员会主席才承认监管“有”漏洞。
政府作为资本家的总代表,就更不会认真监管资本家了。
美国政府要靠资本家维持;靠资本家提供资金竞选;靠资本家提供税收等;甚至于政府官员本身就是资本家,这样的政府怎么会认真监督资本家呢?
可见,说“监管不严”是造成经济危机的原因,也不符合实际。
”
总之,资产阶级经济学者认为经济危机是主观原因造成的,因而认为采取一些措施,就能解决危机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三,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
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虽然是周期性的,但是,每次危机都具有不同特点。
有典型的生产过剩危机;有“滞涨”特点的危机,就是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经济危机;而这一次危机的特点,则突出表现在金融方面的危机。
这次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不是偶然的。
美国利用美元实际世界货币的地位,除了大量发行纸币外,还发行了大量的国债、企业债卷,不仅如此,投资公司还把房屋的次级抵押贷款“打包”作为有价证卷买卖;而相当多的美国人则靠借款消费:买房、买汽车靠贷款;上学靠贷款;买日常用品靠刷卡等,美国家庭的债务已经比全年的收入还多,是靠贷款维持着高消费的。
总之,美国的虚假繁荣是靠大量发行纸币、倒买倒卖有价证卷、靠借款维持的。
由于有价证卷的倒买倒卖、虚拟资本的恶性膨胀和借款还款、信用的恶性膨胀,造成了金融领域、以至整个经济领域的虚假繁荣。
而有价证卷的买卖,不过是虚拟资本的膨胀,并不能创造真实的物质财富。
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上有联系,但是,只有通过职能资本的运动,经过生产和流通过程,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和实在的利润。
倒买倒卖有价证卷、虚拟资本的“膨胀”与“缩水”,并不等于社会财富的增减。
“钱”不可能直接生钱,不管有价证卷之间怎么买过来、卖过出,都不可能增加物质财富。
这次危机再一次证明,要真正增加社会财富,只能是增产物质产品。
虚拟资本其实不过是“资本的纸制复本”。
美国从次贷危机引发的危机,就是由于投资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大肆倒买倒卖有价证卷、“衍生金融”产品,从而造成了世界性的虚拟资本恶性膨胀,很多国家的金融机构都卷入了这场投机倒把的大赌博。
所以,金融危机不仅在美国爆发,而且把很多国家都卷入了进去,造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机。
冰岛就是最好的例证。
一个30多万人口的小国,因为大力发展金融业,倒买倒卖有价证卷,经济一度显得很繁荣,但是危机一爆发,暴露出1383亿美元的外债,而国内生产总值才190亿元,整个国家靠负债维持,已经要宣告“破产”。
可见,虚拟资本的恶性膨胀,最终“泡末”总是要破灭的。
所以说这次危机是金融危机,有一定道理,但是,这只是说明了经济的现象,没有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
只有揭示了危机的本质,才能探寻到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