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电机选型及匹配方法
摘要:给出了节能电机类型及特点,阐述了不同油井工况下节能电机选择方法。
电机的节能效果既与电机和系统本身有关,还与油井工况、高含水、低渗透性、供液不足,含砂含蜡,及稠油等情况密切相关。
测试表明,超高转差率电机适用于振动载荷大的井,只在轻载30%以下负载时有节电效果,节电率可达20%左右;电磁滑差电机和变频调速电机适用于供液不足井。
关键词:节能电机;类型;特点;选择方法
1节能电机类型及特点
(1)稀土永磁同步电机。
由稀土永磁材料和起动鼠笼组成。
转子损耗比普通异步电机小得多,电机本身的效率比普通电机高约5个百分点,功率因数能达到0. 9以上,其额定运行时机械特性比普通电机还硬。
起动电流比普通电机大,起动过程中,电机转矩有振荡,其价格比普通电机高约一倍,但经常出现退磁现象,其效率和功率因数都优于一般异步电机。
如TYC250M-6,功率37kW,功率因数0.983,额定电流60.6A,堵转电流12.7倍,堵转力矩3.69倍。
缺点:和高转差电机比,没有消减振动载荷的能力,会增大对减速箱齿轮的冲击损害;釹铁硼材料本身的居里点只在120~130℃,一旦电机烧毁就会失磁;此外转子级数已定,不能适用调参的需要实行变极调速。
(2)电磁滑差电机。
在普通电机轴与负载轴之间增加一个电磁离合器,其传递扭矩随电磁离合器的励磁电流的大小而变化,励磁电流是根据电机电流进行反馈控制的。
在冲击载荷时,离合器滑差增大。
这使电机与系统达到较好的配合,还可以实现平滑调速。
系统节能除去励磁损耗和滑差损耗所剩无几,滑差大时要多耗能。
另外电磁离合器和励磁控制系统的成本比电机还要高。
目前这种电机主要是解决低冲次的问题。
(3)双功率电机。
双功率电机与普通电机的区别在于定子绕组不同,定子绕组是一个串联绕组,是一个有抽头的绕组。
比如37kW的电机,可以将定子绕组设计成一个为37 kW,另一个为22 kW。
控制柜中有一个电流检测电路,并且能够实现绕组的自动切换。
起动时可投入大功率绕组,运行时可投入小功率绕组,小功率绕组的效率和功率因数都很高。
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大马拉小车”的问题。
普通电机的Y—△转换也属于双功率电机,只是Y接时功率偏小。
双功率电机成本和普通电机差不多,而且适合于旧电机节能改造。
(4)超高转差电机。
电机的转子是一种高阻转子。
利用高阻转子实现软特性,当遇到换向冲击载荷时,转速下降。
减速机和电机的扭矩变化趋于平缓,峰值扭矩大大降低,从而改善了机、杆、泵的配合,提高了泵的充满系数,增加产液量,达到系统节能的目的。
缺点:滑差高,损耗较大,效率低。
与超高转差电机特性相同的还有绕线式异步电机,该转子通过滑环,串联一个适当的电阻,同样可以实现软特性,电机不会过热。
这种软特性电机起动电流小,起动转矩大,其成本比普通电机高约50%。
测试表明,超高转差电机只在轻载30%以下负载
时有节电效果,节电率达20%。
主要原因,首先要使用超高转差率电机节电,适用于振动载荷大的井;其次要求电机的转差率要适度,不可过高,一般说各大油田,电机转差率的最大值不能超过6%~8%。
特点:①减小动载荷。
软特性改变了光杆运行速度的规律,使光杆在重载荷期间基本上呈匀速运行状态,此时加速度趋于0,悬点的动载荷减小。
杆上最大应力和应力变化范围相应减小,可减少抽油杆的疲劳和断脱事故。
②减小杆管弹性形变,提高泵效。
由于使用超高转差率电动机,在相同工况下,抽油机最大载荷和载荷变化范围减小,抽油杆和油管的弹性变形减小,在上、下死点附近较大的加速度使泵活塞产生超位移效应,泵的有效冲程增加,效率提高,产液量增加。
③解决了启动问题。
游梁式抽油机的惯性矩大,又是在重载条件下启动。
启动力矩大,启动电流小,它的启动品质因数是普通Y系列电动机的4-6倍,因此可一次平稳启动抽油机,这为抽油机合理匹配电动机和变压器创造了条件。
④提高了电动机效率。
由于抽油机电动机一般工作在轻载情况下,其效率在轻载时远远超过了普通电动机,明显的提高了运行效率。
⑤抑制或消除了发电状况。
使用普通电动机时,抽油机在重载荷时从电网多吸收了能量,储存在系统的旋转动能中,在接近上下死点的轻载荷时该动能释放出来,拖动电动机超过同步转速运行进入发电状态,变成电能反馈给电网。
这种无益的能量吞吐增加了系统的损耗。
采用该电动机拖动后由于软特性大大减少,消除了发电状态,降低了损耗。
⑥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线损和无功损耗。
缺点:转差调速电机结构复杂,维修维护困难,增加了投资成本,变速电机无信息化,智能化功能。
(5)双定子电机。
双定子电机是一种新型的异步电机,做成两部分定子。
起动时集两部分的合力矩以加大起动力矩,待起动完成时则切除一部,留下另一部分运行,以适应低负荷时以低功率来匹配达到节电的目的。
缺点:电机的制造难度和成本增加。
(6)电磁调速电机。
在抽油机既定的负荷条件下,通过仅改变其绕组结构完成6/8极,8/12极的单绕组非倍极改型设计,使其运行在原井抽油机上,其负荷率从20%~80%变化,电机都运行在高效区,这种方式既适用于旧电机改造,又适用于新电机生产。
(7)变频调速电机。
在普通电机的电源上加一个变频器,可以降低电机的容量,负荷率得到较大提高,电源功率因数接近1,可以调整上、下冲程的速比,能改善抽油机系统的配合,还可以实现平滑调速。
缺点:抽油机发电时不能回馈,要通过电阻把发电能量放掉;低冲次时电机和变频器发热严重,起动转矩和过载能力不大。
另外,一次投入大,现场管理难度大,而且变频器本身也有功率损耗(约5%~10%),变频器的谐波对电网有一定的影响,增大电机附加损耗。
2节能电机选择与工况匹配
(1)对于高含水,泵挂浅(在1000 m以内),中冲次(4次左右)的情况。
泵挂浅,冲次不高,抽油杆弹性形变不很大,主要是解决“大马拉小车”的问题,一般可选择8极的双功率电机或8极的稀土永磁电机。
如果选择双功率电机节能效果能达到12%以上;如果选择稀土永磁电机(在不退磁的情况下),其节能效果能
达到15%以上。
(2)对于高含水,泵挂深(在1500 m以上),中冲次(4次左右)的情况。
泵挂深,尽管冲次不高,抽油杆弹性形变也比较大,主要考虑系统效率问题。
建议选择8极的高转差电机,高转差电机的机械特性界于普通电机和超高转差电机之间,不是很硬,也不很软。
但起动转矩高,起动电流小,过载能力大,可以降低一个功率等级。
对解决“大马拉小车”及抽油杆弹性形变问题都能起到一定作用,节能效果可达到12%以上。
(3)对于高含水,高冲次( 5~7 次),泵挂在1000 m或更深的情况。
由于冲次高、泵挂深,抽油杆弹性形变较大,主要是要解决泵效的问题。
应该选择软特性电机,使系统实现柔性配合,提高系统效率,减小减速机峰值扭矩及抽油杆脱断的几率。
选择超高转差电机或绕线式异步电机,节能效果都能达到15%。
(4)对于稠油,低冲次(一般在1~2 冲)的情况。
稠油、低冲次抽油杆弹性形变不太大,这时主要是实现电机的低转速。
从电机设计的角度,随着极数增加电机的功率因数和效率都降低,且体积增大,成本高,一般做到8极,10极及10极以上的电机很少做。
因此用低速电机来实现低冲次是不经济的。
目前的做法是选择电磁滑差电机和变频调速电机,这两种电机都能实现平滑调速,对于稠油、低冲次比较合适。
在低冲次时相对低速电机(12极),节能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采用(电机和减速机一体化的驱动装置,即减速电机,满足低冲次的需要,其中电机也可以选择变极电机,比如6/8变极,冲次可实现1. 5冲和2. 5冲,提高了系统效率,节能效果明显。
(5)对于供液不足,低冲次(一般在1~3冲)的情况。
由于低冲次抽油杆弹性形变不大,主要是考虑电机的低转速,选择电磁滑差电机和变频调速电机是比较合适的。
尤其是对那些供液量波动比较大的情况,如有时需要达到4冲或5冲,选择电磁滑差电机和变频调速电机更为合适。
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实现1~5冲的调节。
(6)对于那些长冲程,低冲次(3~4 冲),深抽(2000 m左右)的情况,主要是解决“大马拉小车”的问题。
在冲次不高的情况下,换向加速度不大,抽油杆的弹性形变不大。
因此选用8极的双功率节能电机或稀土永磁电机是比较合适的。
或选择8极的高转差电机,节能效果达到12%以上。
参考文献:
[1] 栾巍,地面采油设备节能新方法[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23)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