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主要类书二十八种一、类书简介类书是辑录各种书籍中的有关资料,分门别类编排而成的工具书,具有百科全书性质。
古代的类书编排方法不很科学,有用分韵、分字编排的。
但是此类书很有用处,如可以根据所辑数据查找古代社会事务的原委、典章制度的沿革、文字掌故的兴废,或可用于校补古籍。
我国最早的类书,是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命刘劭等人编的《皇览》,但早已散逸。
以后历代编纂的类书,计有六百多种,大多也已散逸。
目前存世者约有二百种左右。
按照取材范围,大致可以分为综合性类书和专门性类书两种。
今择其最主要者分别作一简单介绍。
二、类书举例及其简介1.综合性类书①《北堂书钞》唐·虞世南编,清·孔广陶再校。
这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类书,成书于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
全书共160卷,分帝王、后妃、政术、刑法、封爵、设官、艺文、乐、武功、衣冠、仪饰、服饰、舟、车、酒食、天、岁时、地等十九部,部下再分类,共852类。
类下先摘引词句作标题,标题下引录古籍。
本书记载了隋以前的可贵资料,对于研究历史、辑佚和校勘古籍有相当价值。
缺点是有的引文未注明出处,文句也不太完整。
有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南海孔氏刊印本。
②《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等编。
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官修类书,成书于唐朝武德七年(公元624年)。
全书一百卷,分天、岁时、地、州、郡、山水、帝王、人、礼、乐、职官、政治、刑法、杂文、战伐、产业、衣冠、食物、杂器物、巧艺、方术、百谷、鸟、兽、鳞介、祥瑞、灾异等45部,部下分目。
如“天”部分天、日、月、星、云、风、雪、雨、霁、雷、电、雾、虹等。
全书共有七百三十余目。
每目之下,先录记事,即摘录经、史、子等书籍中的有关资料;后录有有关诗赋赞表。
征引古籍一千四百余种。
这些古籍今多散佚,此书可用于辑佚校勘。
有汪绍楹校本,中华书局1965年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新版。
③《初学记》唐·徐坚等编。
30卷,分天、岁时、地、州郡、帝王等23部。
部下分子目,共313个子目。
子目下,先为“叙事”,编引有关记述;次为“事对”,选编有关对句。
后为诗文。
本书虽然卷帙不大,但选材谨严,且皆为隋以前古籍,亦很有参考价值。
有中华书局1962年版本。
许逸民编《初学记索引》,可备查。
④《白孔六帖》由唐·白居易《白氏六帖事类集》与宋·孔传《六帖新书》两书合编而成。
两书原各三十卷,合编后析为100卷,并用今名。
体例同《北堂书钞》,分1387个门类。
一门类前标有“白”的,是白书原文;标有“孔”字的,是孔书原文。
每一门类采录古籍中有关史事。
成语典故等,有一定史料价值。
但录文很少注出处。
有明刊本。
⑤《太平御览》宋·李昉等编,成书于宋太宗太平兴国时。
初名《太平编类》(又名《太平总类》)。
全书一千卷,约500万字。
共分55部,4558类,按天、地、人、事、物顺序编排。
类下编排资料以经、史、子、集为序,均先书出处,再录原文。
征引广博,多至1690种,保存了大量古代有关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博物等各方面资料。
引用资料比较完整,可据以考订史事,辑校散佚。
但此书校订欠精,颇有讹谬之处。
有中华书局1960年版本。
钱亚新编《太平御览索引》和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编《太平御览引得》可备查。
⑥《山堂考索》南宋·章如愚编,又名《群书考索》,共四集,212卷,46门。
门下分类,类下再分子目。
征引丰富,考据亦精,对于南宋以前各类事务,尤其是政治制度,记述较详。
有明正德慎独斋刊本。
⑦《玉海》南宋·王应麟编。
200卷,附《词学指南》四卷。
分为天文、地理、帝学、圣文、艺文等21门。
门下分类,共二百四十余类。
每类之下以事物或图书名字作为标目。
记事以年代为序,略古详今,并有考异。
虽然卷帙浩大,却条理有序。
所辑资料,自经、史、子、集至人物传记,无所不包。
尤其是宋代掌故,多录自《实录》、《国史》、《日历》诸书,为后世学者所推崇。
有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浙江书局重刊本。
⑧《永乐大典》(残本)明·解缙、姚广孝等编。
,永乐元年至二年(公元1403年至1404年),编成初稿,名《文献大成》。
后经修订,至永乐六年成书,改用今名。
共22877卷,凡例、目录60卷,11095册,三亿七千多万字。
采集古籍七八千种,按“洪武正韵”韵目编排,“用韵以系字,用字以系事”。
依次录有关天文、地理、人事、名物,以至奇闻异见、诗文词曲等。
元代以前的秘册佚文,往往一字不易地全行录入,许多古籍赖此得以保存,对于辑佚、校勘的价值极大。
该书只有抄本,正本藏于文渊阁,副本藏于皇史宬。
正本约毁于明亡之际,副本的大部分为八国联军焚毁,有些被劫到外国。
目前存世者仅八百多卷。
中华书局根据历年征集到的730卷,影印出版。
⑨《渊鉴类函》清·张英等编。
该书以明·俞安期《唐类函》所录仅至唐初,于是以其为基础,博采初唐至明嘉靖年间的古籍,又补其缺略,汇成巨编。
成于康熙49年(公元1710年)。
全书450卷,总目四卷,总数比《太平御览》少一半多,但内容却多出一倍。
共分45部,部下分类,类下先叙总类、释名、沿革,次叙典故,再录对偶、摘句,最后录诗文。
资料详备,编排得体,所用资料,均详注出处,使用方便。
有1932年扫叶山房影印同文书局本。
⑩《古今图书集成》清康熙·陈梦雷编,雍正时蒋廷锡校补,初名《汇编》,后改称《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全书一万卷,目录40卷,一亿六千多万字。
分为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等六编。
汇编下分为典,共32典。
典下分部,共6109部。
部下设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纪事、杂录、外编等项。
内容丰富,收录广博,体例较完备,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方面资料,是很有使用价值的工具书。
但亦有删节不当、错字、漏字等问题。
雍正四年,以铜活字排印,仅印64部。
今有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影印雍正铜活字本,附《考证》24卷。
⑪其他常用的综合性类书11种:魏·王象、刘劭等编《皇览》,后散佚,今有清·孙冯翼辑本。
北齐·祖珽等编《修文殿御览》,后散佚,今有近人罗振玉辑本。
南宋阙名编《锦绣万花谷》。
宋·祝穆编、元·富大用续编、祝渊再续编《古今事文类聚》。
宋·潘自牧编、明·王嘉宾补遗《记纂渊海》。
宋·陈元靓编、明·钟景清增补《事林广记》。
宋·谢维新编、虞载续编《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明·陈耀文编《天中记》。
明·彭大翼编《山堂肆考》。
明·俞安期汇编、徐显卿校订《唐类函》。
明·陈仁钖编《潜确居类书》。
2.专门性类书①《册府元龟》宋·王钦若、杨亿等编。
成书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原名《历代君臣事迹》,后改今名。
全书940万字,比《太平御览》多一倍。
分帝王、列国君、宗室、外戚、将帅、台省、邦计、国史、学校、刑法、牧守、总录、外臣等31部,部下分1104门。
部、门之下都有“序”,述其要旨。
所录材料,采自“正经”、“正史”及唐、五代的诏令、奏议等,兼及《国语》、《战国策》、《淮南子》、《修文殿御览》等书。
引文多整篇整节照录,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但取材范围较窄,内容仅限于政治制度和君臣事迹等方面。
有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精印共12册。
②《三才图会》明·王圻与其子王思义编。
共106卷,分天文、地理、人物、文史、草木、鸟兽等14门,主要汇辑诸书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采摭(zhí)浩博”。
但内容比较冗杂,对事物源流也没有详加考析。
有清光绪时刻本。
③《图书编》明·章潢编。
专门汇辑诸书图谱,成书于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5年)。
原名《论世编》,后改今名。
共127卷,分经义、天文、地理、人道四类,末二卷“易象类编”和“学诗多识”为附录性质,与图谱无关。
内容丰富,条理分明,书类《三才图会》,但考证较详精。
有明万历时刻本。
④《格致镜原》清·陈元龙编。
共100卷,分乾象、坤舆等30类,类下分目,共886目,包括天文、地理、建筑、器用、动植物等,“采撷极博”,体例井然,为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史的重要参考书。
有光绪22年(公元1896年)上海积山书局石印本。
⑤《佩文韵府》清·张玉书等编。
以元代阴时夫《韵府群玉》和明代凌稚隆《五车韵瑞》为基础,于康熙50年(1711年)增补而成。
共444卷,依《平水韵》106韵分为106部,以单字统词语,尽量列举古书用例,后列“对语”、“摘句”,都注出处。
本书收罗极富,所收词藻典故140余万条,是一部供查找文章典故和韵藻丽句用的大型类书兼韵书。
但资料多辗转抄来,错误较多,所引诗文也多不举出处。
1937年商务印书馆影印本附有词头四角号码索引,便于检索。
另有《韵府拾遗》112卷,是本书的补编。
⑥《子史精华》清·吴士玉等编。
专采子、史部及少数经、集部书中有关社会情况、自然知识、学术文化等方面的名言隽句汇编成册。
始编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成书于雍正五年(1727年)。
共160卷,分天、地、帝王、文学、器物等30部,部下分类,共280类。
各类之中收名言隽句,每条以句中精要词语作标题,以原文和注释分双行加注于下。
本书采辑宏富,考核精良,句中引文裁剪得宜,连贯完整,并详注出处。
有光绪时蜚英馆石印本。
⑦其他常用专门性类书11种:A.宋·吴淑撰《事类赋》B.宋·高承编、明·李果订《事物纪原》C.宋·陈元靓编《岁时广记》D.宋·王应麟编《小学绀珠》E.元·阴时夫编、阴中夫注《韵府群玉》F.元·王莹编、梁輈校正《群书类编故事》G.元·阙名编《群书通要》H.明·冯应京编《月令广记》I.明·凌迪知编《万姓统谱》J.明·徐元太编《喻林》K.明·冯琦原编、冯瑗等整理《经济类编》L.清·吴士玉等编《骈字类编》M.清·何灼等编《分类字锦》N.清·梁章钜编《称谓录》O.清·方中德编《古事比》P.清·宫梦仁编《读书纪数略》Q.清·纳兰永寿增补《事物纪原补》R.清·汪汲编《事物原会》S.清·秦嘉谟编《月令粹编》T.清·黄葆真增辑《事类赋统编》U.清·魏崧编《壹是纪始》————以上选自张传玺主编《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