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件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件

3.加药品。 先加固体,后加液体
4.收集气体。 导气管插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5.验满。 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
讲授新课
知识与拓展
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 收集方法 装置 注意事项 举例 CO2、O2
气体性质
密度比空气 向上排 大,不与空 空气法 气反应
瓶口盖玻 璃片,导 管插入集 气瓶底部 导管插入 集气瓶底 部
随堂训练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分为如下五步: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按要求装备好仪器 (3)向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可产生二氧化碳 蜡烛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 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石灰石高温分解 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
所 得 气 体 不 纯
取 材 不 便
条 件 限 制
…………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探究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选择 可供选择的原料: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碳酸钠(Na2CO3)、 稀盐酸(HCl)、稀硫酸(H2SO4) 可供选择的仪器:小试管、药匙。 探究方法:
讲授新课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观察与思考
联系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列举你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 化碳的反应: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蜡烛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 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可产生二氧化碳 这些方法中哪些适用 于实验室制取CO2?
石灰石高温分解
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 …………
优翼 课件
学练优九年级化学(RJ) 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问题1:向一个玻璃杯内倒入半杯食醋,再将一枚鸡蛋放入 醋中,鸡蛋就在醋中浮上浮下,好像一艘潜水艇在海洋中潜 入浮出。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查


验(满)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 1.按要求连接好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使长颈漏斗的下端浸入液面以下, 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继续向长颈漏斗加水,发现长颈
漏斗中的液面不下降,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反应条件 排空气法
收集装置 排水法
随堂训练
1.下列哪个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点燃

O2 B.C+2CuO
CO2↑ 2Cu+CO2 ↑ CaCl2+H2O+CO2 ↑ CaO+CO2 ↑ B.实验装置 D.气体的用途
高温
C.CaCO3+2HCl D.CaCO3
高温
2.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不需考虑的是( D ) A.反应所需的药品和条件 C.气体的验证
H2CO3 总反应为:CaCO3+2HCl
CaCl2+H2CO3
CaCl2+H2O+CO2↑
H2O+CO2↑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探究2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思考:(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2)该装置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3)怎样收集氧气?依据是什么?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1.发生装置的选择 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观察与思考
问题2:冬季人们为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在大棚内放置二氧 化碳发生装置,你知道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内的药品的主要成分 是什么吗?反应的原理是什么吗?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知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发生装置的选 择、操作步骤、检验和收集方法(重点); 2.初步解释选择所用仪器、装置及收集方法的原因。
①固液不加热型适用于:反应物为固态和液态,反应不需加
热等条件制取气体。
②固固加热型适用于:反应物为固态,反应需加热,制取气体。
①固液不加热型
②固固加热型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2.收集装置的选择 依据:气体的溶解性、气体的密度 a.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且不与水反应。 b.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实验分析
反应速率太快,不易 收集
反应速率太快,不易 收集
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 化碳气体 反应速率太快,不易 收集
4
5
反应速率太快,不易 收集
反应一会儿就停止
6
石灰石和稀硫酸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与稀盐酸
2.反应原理:CaCO3+2HCl
导管不宜 伸入集气 瓶过长
密度比空气 向下排 小,不与空 空气法 气反应 不易溶于水, 排水法 不与水反应
H2
O2、H2、 CO
课堂小结
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
一、药品及反应原理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原理:CaCO3+2HCl 二、装置的确定 反应物的状态 发生装置 CaCl2+H2O+CO2↑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下列仪器可供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时选择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1.发生装置:
长颈漏斗
双孔橡皮塞
锥形瓶
导气管
2.收集装置: 集气瓶 玻璃片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3.实验装置: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1)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为什么要伸入液面以下? 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排出。
(2)集气瓶内的导管为什么要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 排尽集气瓶内的空气,以收集到更纯的二氧化碳。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3)怎样检验所得气体是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 为CO2。 (4)怎样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已满?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CO2已满。
c.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a
b
c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的比较
O2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固体和液体 CO2 固体和液体
不加热 大于空气
难溶于水
不加热 大于空气
能溶于水
气体的密度
水溶性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实验室制取CO2时,应该 选择怎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方案 现象
1
2 3
4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编号 1 2 3 实验内容 Na2CO3粉末和稀 盐酸 CaCO3粉末和稀 盐酸 石灰石和稀盐酸 Na2CO3粉末和稀 硫酸 CaCO3粉末和稀 硫酸 实验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反 应剧烈 有大量气泡产生,反 应剧烈 产生气泡速率比较适 中 有大量气泡产生,反 应剧烈 有大量气泡产生,反 应剧烈 开始反应有气泡,一 会儿就无气泡产生
相关主题